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3-10 02:58:00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去年以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农村稳则全县稳、农民富则全县富”的思想,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实抓苦干,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无公害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粮经比例达到2:8,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32万亩,有10个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畜牧业规模养殖取得了新的进展,建成奶牛养殖小区16个,发展奶牛2500头,肉鸡、肉兔、肉鸭养殖呈现出基地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年出栏总量达到960万只,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31.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汇源、海达、民悦、盛达、长峰等加工龙头企业迅速扩张发展,沂蒙山果品批发市场、东里无公害果品批发市场以及各类恒温库和气调库等市场龙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得到发挥,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围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对红旗水库和田庄水库的除险加固,展开了对白马河、高村河等部分重点河道的治理,因地制宜建设“四小”水利工程1万处,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分类实施了“五大工程”,集中开展了“双联”活动,进一步理顺了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推行了规范化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借助非典防控大势,扎实深入地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明村庄建设,狠抓了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农村社会的文明向上和持续稳定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全县上下围绕农业农村工作求突破、夯基础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的一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与时俱进、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艰苦奋斗、扎实苦干,更离不开广大农业和农村工作队员不怕苦、不怕累的付出与奉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在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去认真对待和解决。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工业兴乡(镇)的基础弱、困难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还不够规范完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低,增收渠道窄,部分村和户还处在贫困线以下,增收的任务还很重;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艰巨;少数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农村社会治安、干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不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保持农村的长治久安,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因此,全县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以更大的干劲、更强的措施、更坚强的领导,来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上台阶、求突破,不断开创新局面。关于工业兴乡(镇)、招商引资、平安创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县委、县政府还将相继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在这里,我着重就农业农村工作的思想指导、涉及农业农村工作其他方面的工作重点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强调十个问题。

一、关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思想指导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奋力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乡(镇)村经济实力增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具体在工作指导上,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条:一是要坚持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继续打好唱响“绿色牌”,使“绿色”成为我县发展的新优势;二是要坚持工业兴乡(镇)富财政,把抓投入、上项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积极寻求新形势下鼓励、引导农民开阔眼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多方增收的新路子。四是要坚持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抓住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跨越。五是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高度重视做好维护群众利益工作,真正让老百姓实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六是要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入手,狠抓农村干部作风的转变。七是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认真抓好“平安乡镇”、“平安村”建设,把沂源打造成全省最稳定、最安全的区县之一。八是要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

今年要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要大力发展适宜加工的农产品。实践证明,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首要的必须要大力发展适宜加工的农产品。各乡镇在林果业“二次调整”中,要立足本地的基础和优势,面向市场,增强发展的适宜性,坚持什么品种赚钱就发展什么品种,什么品种加工潜力大就发展什么品种,坚定不移地在发展适宜加工的鲜果、干果、中药材及畜产品上花功夫、下力气,夯实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二是要重视解决好加工转化的技术问题。各乡镇、各龙头企业要坚持把科技兴企、科技带动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要贴靠各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通过合作开发,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组建农工科贸综合集团,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使全县农产品真正在加工转化环节增加技术含量,形成比较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突出抓好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市场标准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特别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安全、卫生、无毒、无害,是否符合国际卫生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时刻坚持把产品质量的国际标准化、生产过程的严格规范化和药物病菌无残留化作为整个工作的突出重点抓住不放,在人员配备、技术保障、检测检疫、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常抓不懈,真正实现生产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我县的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站得稳脚跟,经得住考验,实现以质取胜。四是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抓招商。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地资源招商优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抓农产品资源招商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推动我县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多形式大力度地抓紧抓好。各乡镇要立足本地区农产品优势,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包装,通过媒体宣传、外出推介、网上等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新上龙头企业、市场建设、储藏设施建设等方面广招商、招大商,努力实现以资源招商的大突破,带动产业化水平的大提高。同时要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主体招商,利用现有龙头企业的品牌、设备、市场等优势,采取兼并、合作、入股等形式进行招商融资,在短时间内膨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要切实解决好利益联结问题。要进一步密切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的关系,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委托生产、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密切企业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公司与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密切配合、双赢共荣的经营格局。同时,要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能人从生产环节分离出来,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通过市场化运作,把广大农户紧密联结起来,增强闯市场的能力,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问题

畜牧业作为大农业中的一个传统产业,产业地位正在迅速提升,产业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农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我县来说,大力发展畜牧业,无论是对林果业和产业化的推动,还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总的要以建设“畜牧大县”为奋斗目标,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畜牧业发展的大突破和新跨越。具体工作中,要抓好四条:一是要抓好规划布局。各乡镇要坚持“突出特色搞开发、注重规模抓推进、围绕龙头调布局”的要求,依托汇源、海达、盛达、长峰等畜牧龙头加工企业,充分考虑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传统,坚持“一乡(镇)一业、一乡(镇)多业”,围绕奶牛、肉鸡、肉鸭、肉兔、波尔山羊、奶山羊等养殖重点,突出当地特色,优化区域布局,选准发展品种,努力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势组合,最终达到体现特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要搞好组织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群众是生产的主体,是自负盈亏的风险承担者,但一个产业的发展,政府的组织引导仍起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建设“畜牧大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精力把政府和部门该做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做好,把群众发展畜牧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和保护好。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建设“畜牧大县”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把发展畜牧业纳入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畜牧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发挥好激励约束作用,推动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要搞好系列化服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畜牧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从饲养场规划布局、品种选择引进、饲养管理到疫病防治、规范用药、定向收购和兽药及饲料的监督检查,都要密切关注,跟上服务,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涉农金融部门要义不容辞地做好信贷支持工作;畜牧部门要强化培训,靠上指导,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四是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禽流感防治工作。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在抓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重要的任务。全县上下务必要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像去年抓“非典”防治那样来做好这项工作,确保我县不出任何问题。

四、关于“沂蒙山”品牌的整合与管理和标准化生产问题

“沂蒙山”品牌是代表沂源农产品良好形象和可靠质量的“绿色”品牌,是沂源农业的一笔宝贵财富。运作好“沂蒙山”品牌,对于提高全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增值、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突出抓好三条:一是要提高全社会对整合与管理“沂蒙山”品牌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沂蒙山”品牌在我县众多的农产品品牌中是涵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品牌。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只有把其它农产品品牌整合到“沂蒙山”品牌之下,才能形成拳头优势,形成沂源农产品鲜明的品牌特征,集中创响农产品名牌;只有把全县的农产品都纳入“沂蒙山”品牌之下,才能制定出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包装标准和管理办法,才能形成规范的品牌运作程序;也只有使用统一的“沂蒙山”品牌商标,才能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品牌进行集中宣传推介,扩大“沂蒙山”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出“沂蒙山”品牌应有的名牌效益。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抓好“沂蒙山”品牌整合与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维护“沂蒙山”品牌、发展“沂蒙山”品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力支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真正把“沂蒙山”品牌管理好、运作好、使用好。二是要统一标识、严格管理。统一标识是“沂蒙山”品牌整合与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配合,无论是在农产品宣传推介,还是在销售过程中,都自觉使用规范统一的“沂蒙山”品牌标识和包装,使“沂蒙山”品牌成为全县人民共享、共用的品牌。同时,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沂蒙山”品牌管理办法,规范各个环节的运作,强化各个层次的管理,促进“沂蒙山”品牌的尽快规范和完善。三是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沂蒙山”品牌整合与管理是一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全县工作“一盘棋”思想,积极搞好“沂蒙山”品牌整合与管理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对“沂蒙山”品牌进行整合与管理的意见》,既要积极申请使用“沂蒙山”品牌,又要强化监督,严厉查处以次充优、损害品牌的行为,不断提高“沂蒙山”品牌的市场信誉和市场份额,真正把“沂蒙山”品牌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标准化生产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措施和基础工作,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核心,也是提高“沂蒙山”品牌形象的基本条件。可以说,离开了标准化生产,“沂蒙山”品牌就失去了生命,发展绿色农业就成了一句空话。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突出三点:首先,要增强群众抓好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业生产主体,能否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能否自觉主动地按要求操作,是抓好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关键。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不同方面加大对标准化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真正让农民群众从主观上认识到抓好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认识到搞好标准化生产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利害关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抓好标准化生产的工作当中,并形成自觉行为坚持下去。其次,要强化服务引导,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科技培训的有效形式,强化科技服务,让群众熟练掌握从品种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到采摘收获、包装贮运等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努力提高群众运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第三,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的监督保障体系。要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建设,完善县级、建立乡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点,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同时,要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抓好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加大对使用禁用农药化肥和违规操作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和制度上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

五、关于鼓励农民多种经营、多业并举、多方增收问题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是广大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分析我县的情况,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多业并举,实现多方增收,可以说有条件、有基础、有可能,主要表现在: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而且广大群众具有吃苦耐劳、扎实能干、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具备良好的劳动力素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种植业和养殖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外出务工渐成趋势,手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日趋多元化;几年来接连不断的旱灾、风灾、雹灾已经让农民群众对单一林果业生产增收的局限性有了较为理智的认识,找门路、拓渠道、抓增收的欲望明显增强。因此,在现有情况下,大力引导农民开阔思路,发展多种经营,实行多业并举,就能在稳定林果业收入的前提下,多渠道、全方位地实现农民增收上的更大突破。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抓增收:一是坚持“宜种则种”,选准受自然灾害和季节性影响不大的中药材、黄烟、干果、大棚果、大棚菜等种植项目,形成规模,大力发展,实现增收;二是坚持“宜养则养”,以县内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以奶牛、肉鸡、肉兔、肉鸭和波尔山羊、奶山羊等为重点的畜牧庭院养殖、专业养殖和规模养殖,使畜牧业成为继林果业之后的第二大增收项目;三是坚持“宜工则工”,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庭院宽敞的条件,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小商品制造、柳编工艺、刺绣加工等家庭副业,发挥小商品大聚集、小产品大市场的优势,千方百计促进增收;四是坚持“宜商则商”,鼓励农民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通过办饭店、开商店、干维修、跑运输、搞服务等经营手段实现多方增收;五是坚持“宜转则转”,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组织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实现低成本快速增收;六是坚持“宜分则分”,引导农民从生产环节分离出来,积极参与从事果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保鲜等环节,实现依托林果业的二次增收。

当然,实现增收的路子远不止这些。这次会议之后,各乡镇要迅速行动起来,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农民多种经营、多业并举、多方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搞服务。要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面向市场,积极发展多种增收项目。对体现本地特色、有发展传统和基础,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的项目,只要看准了,就要靠上抓引导、抓组织,在信息提供、苗木和良种引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市场销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群众多方增收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尽快实现重点突破。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农民多种经营、多业并举、多方增收的奖励办法,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兑现。县里将把鼓励农民多种经营、多业并举、多方增收的成效,作为检验乡镇、有关部门和干部工作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强化监督检查,抓好指导调度,确保实际效果。

六、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优化城乡就业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地矛盾突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具有特殊的意义。全县上下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我县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兴源目标的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举措,以打造诚实守信、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沂蒙山劳工”形象为总抓手,以大力组织劳务输出为载体,以机制创新、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着力点,扎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突出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好农民的“我要转”的问题。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不大、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宁愿在家饿肚子,不愿出门找路子;有的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对外出务工心存畏惧,不敢外出;有的自身定位不准,择业眼光过高,脏活、累活不愿干,大活、好活干不了,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好宣传引导的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消除思想障碍,转变择业观念,真正摒弃“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陈旧观念,树立“四海为家、八方创业”的开拓意识,变“要我转”为“我要转”,提高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要解决好“往哪里转”的问题。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的要坚持加快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就业岗位同步增加的目标。一是要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二三产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大方向。各乡镇要立足自身优势,多上一些资源精深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加快商贸流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抓好民营企业的数量扩张和规模膨胀,努力促进就业容量的扩大和就业人员的增加。二是要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要积极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直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种养、运输、销售、储藏等一系列环节上实现就业。三是要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建设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各乡镇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尽快把中心镇做大,进一步拓展小城镇经济,并放宽农民进城条件,为农村人口进城入镇、务工经商提供条件和基础。四是要向跨区域就业转移。跨县、跨省乃至跨国的农村劳务输出,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使农民更新观念、开阔眼界,达到“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目的。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来看待,把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来发展,全方位开拓输出渠道,更大规模地占领劳务市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要抓好组织领导和协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合作,积极捕捉外地用工信息,广辟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提升劳务合作水平。县直各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按职责要求抓好劳务输出的各项配合工作。三是解决好农民“适应转移的本事”问题。从目前看,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技能和一技之长,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是阻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电视讲座、经验介绍、集中授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和竞争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培训,以提高就业能力和水平。县乡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投入力度,在财政专项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劳动力培训工作。四是解决好统一组织领导问题。要对全县富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加强与外地用工企业的联系,及时向群众提供用工信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一条龙”规范服务和全过程管理,积极协调解决劳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保障我县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全社会都要从不同角度来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信息提供、证件办理、户籍管理、资金扶持、土地流转等方面做好工作,切实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县委、县政府已经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2004年度九件大事之一,并将进一步落实承办责任,分解任务,加强调度,严格奖惩兑现。各乡镇、有关部门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2004年度突出的工作重点,出高招、用实劲,确保年度分配任务的圆满完成。

七、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水利问题

我县山高坡陡,十年九旱,水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县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民办水利,走企业化办水、市场化管水、商品化用水的路子,对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推动山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工作中,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突出抓好四点:一是要切实抓好对发展民办水利的引导。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激励扶持政策,按照“先干后补、大干大支持”、“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和“民办公助、确权到户”的原则,采取资金扶持、物料补助、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引导群众以户办、联户办等形式大力发展民办水利,进一步把广大农民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出来。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统一规划,加强工程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发挥。尤其在当前,各乡镇要抓住春季农业生产的有利时机,切实把这项工作组织好、实施好。二是要突出抓好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对现有集体水利工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实行“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把“大锅水”变成“市场水”;同时,对新建水利工程,也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搞好产权制度改革,尽快明确权责范围,理顺运行机制,确保发挥好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三是要把解决人畜用水放在第一位。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把解决季节性缺水村的人畜用水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一个村一个村地拿出解决方案,并加快付诸实施;同时,要帮助有条件的村通过集资、入股等形式让群众吃上自来水,从根本上解决吃水不方便的问题。四是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我县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地帮助群众大力推广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抓好各项节水措施的落实,使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和生物节水有机结合,确保把有限的水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八、关于造林绿化问题

造林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我县来说,也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强县的重要举措,更是树立绿色形象、增创绿色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后劲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市政府把沂源作为绿化点,组织市直40家部门实行包山头造林绿化,这是推进我县造林绿化工作的历史性机遇。全县上下一定要以此为契机,认识再提高、责任再落实、措施再加大,坚持不懈地把造林绿化工作抓紧抓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造林绿化工作,总的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提高造林质量为核心,以资源保护为重点,以市直部门包山头绿化为动力,进一步扩大造林面积,全力打好绿色品牌,叫响“绿色沂源”口号,加快实现由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的跨越。今年全县造林绿化的重点是县域境内主干道两侧、县城驻地周围、乡镇驻地周围以及城乡结合部的荒山。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三点。一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造林绿化的方式方法。实践一再证明,造林绿化不能搞“大呼隆”,不能搞“运动”,必须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因山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确保植得上、管得好。目前来看,起码有三条路子值得借鉴:一条路子是多渠道筹集造林绿化资金,成立专业造林绿化队来造林、管林;另一条路子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明确所有权,放活使用权,采取拍卖、承包、股份制等形式,把山头承包到户,积极吸纳民资发展非公有制林;再一条路子是划分山头到单位、到村,建立“青年志愿林”、“三八林”,通过建基地带动造林绿化。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入研究、制定好适合本乡镇、本村造林绿化工作的方法和路子,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确保造林绿化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造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苗木选择不同的栽植季节,采取突击栽植、雨季抢植、雨后补植等灵活方式,提高成活率,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绿化一片。二是要下力气抓好林木管护。造林是基础,管护是关键。一些地方之所以年年栽树不见绿,根子就在于重栽轻管。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报酬、严格奖惩,发挥好防护林办公室、管理站和护林员的作用,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打击毁林行为,尤其要解决好牛羊上山问题。同时,要把森林防火作为一件大事,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层层落实责任,把防火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山头、地片,确保万无一失,不出任何问题。三是要抓好造林绿化责任制的落实。总的要以落实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加大措施、严格奖惩,突出把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绿化点制度,部门、单位包山头绿化责任制和义务植树基地制度落到实处。作为造林绿化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保证、行动上落实,把绿化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科室、人员,并跟上督查调度,不仅要包栽,还要包活、包管理,确保造一片、成一片,确保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实现大的突破。县委、县政府将对造林绿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对完不成绿化任务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将给予通报批评。

九、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减轻农民负担是事关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是一条政治“高压线”。今年,全县上下要继续牢牢绷紧农民减负这根弦,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以下三点:第一,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上级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规定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硬杠杠,必须坚决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乡镇要吸取去年的教训,从一开始就要争取主动,对上级政策认真学习研究,对本乡镇的工作认真梳理整改,真正按政策一条条地卡,按程序一步步地走,在实化、细化、具体化上狠下功夫,在抓规范、促整改上狠下功夫,坚决杜绝执行政策不到位或走样变调的问题,真正把上级的政策要求落实到各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中。特别是对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的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问题,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问题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均田制”推行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第二,要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力度。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对农民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把明察与暗访结合起来,把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结合起来,把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结合起来,对存在的问题,要督促乡镇采取切实措施及时解决。各部门要认真受理涉及农民负担的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靠上解决,不能漠不关心,不能久拖不决、把问题坐大,以致激化矛盾,造成被动。第三,要严格落实农民减负工作责任制。对减轻农民负担,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细化任务,分解措施,让人人身子有担子,个个肩上有责任,把抓农民减负变为每个乡(镇)、村干部的具体责任,时时刻刻抓紧抓好。组织部门要把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是否落实、农民负担是否减轻、农村社会是否稳定作为考核乡镇、部门和干部的重要内容,对违反减负政策、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导致发生群体性事件和严重后果的乡镇和个人,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手软。

十、关于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问题

全面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农业农村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不仅分管负责同志要直接抓、靠上抓,主要负责同志也要亲自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对事关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无论大小,都要高度重视、靠上落实、认真解决;对其它不同侧面的工作,要统筹协调,合理调度,全面推动、协调发展。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多服务,力戒浮夸和做表面文章,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宗旨意识和法制、政策观念,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他们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自觉性和本领。全县上下都要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供服务,特别是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要采取得力措施,认真研究,逐条兑现,确保落到实处。同时,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辛勤劳动,发家致富。要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好农村其他各项工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新派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队的全体队员,一定要像上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队那样,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严守纪律,按照“打基础、强班子、选路子、解难题、办实事、保稳定”的要求,摸实情、想实招、求实效,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同志们,认真扎实地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希望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努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