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以停驶为契机推进公车改革

时间:2022-07-20 07:00:00

能否以停驶为契机推进公车改革

7月1日至7月19日,除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机动车外,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全天停驶机动车30%。从7月20日至9月20日,公车封存量将达到21万余辆,停驶70%。

公车停驶70%,封存量就达到21万辆,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公车至少30万辆。

那么,这30万辆

公车,到底需要多少社会财富来保障和养活呢?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30万辆公车占用的社会财富。以平均每辆车25万元的购置价格和附加费用计算,那么,30万辆公车至少占用社会财富750亿。二是每年消耗的社会财富。按每年10%的更新速度,那么每年用于车辆更新的资金至少需要75亿;车辆运转费用,包括维护保养、维修、保险、油耗等,每年每车至少4万元,30万辆车至少需要120亿;驾驶员的各项费用,按照平均每人每年3万元计,30万辆车至少需要90亿。也就是说,除了30万辆公车占用的社会财富外,每年养活公车的资金也高达280多亿元,由此可见使用公车成本之高。

我们要问的是,既然奥运会期间能够封存公车,那些享受公车待遇的政府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步行、骑自行车、挤公交车、乘地铁上班,那为什么平时就不能呢?假如公车减少一半、保障公车的费用节省一半,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那么,还会有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问题吗?

既然奥运会期间能够不用公车,能够在没有公车的情况下照样工作、照样维持机关的正常运转,说明公车并不是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那么,是否能以此为契机,推进公车改革呢?

我们说,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很多,贪污受贿是腐败,享受特权、利用特权为个人服务,也是腐败,只是这种腐败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给政府公务人员配备公车,看起来是工作需要,实质是特权的表现。这些公车,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工作需要、公务需要呢?到底有多少是在真正为了公务、为了工作呢?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乘地铁,难道就不能工作、不能忙公务吗?

所以,笔者建议,应当以此为契机,从国家机关开始,对公车进行全面改革,切实把公车数量降下来、把公车费用降下来。在此基础上,对办公经费、吃喝经费、通讯费等进行全面改革与整顿,真正把机关作风整治好,把形象树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