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这样的“招呼”说“不”

时间:2022-02-27 10:46:00

在反腐电视剧《国家公诉》人物对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莫过于“招呼”这两个字。尤其在对长山市“8•13”大火案定性问题上,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产生了分歧。为了“免除”一大批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和涉嫌渎职,前任市长、现任常务副省长王长恭在火灾定性会(其实是打招呼会)上定下了放火的调子,打着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性的幌子,不给检察院检察长叶子菁汇报火灾定性依据的时间。而且,要将不听自己招呼的检察长叶子菁和公安局副局长伍成义拿下来,甚至有拿下不听“招呼”的市委书记唐朝阳的想法。

上级领导干部向下级“招呼”要慎重。无论是上级组织,还是上级的领导干部,处理问题上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招呼”好下级,经常听取下级的意见,及时处理和解决下级提出的问题,对下级组织的工作给予有力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国家新一届党和政府的领导,处处都能体现以人为本,总书记曾经为贫困户的生活向下级“招呼”,曾经向下级“招呼”帮助民工讨回应该得到的拖欠工资,……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部门在进行人事调整、工程建设、毕业分配等热点问题时,往往会接到一些领导的电话“招呼”,或者便条“招呼”,致使下级部门的领导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不得不考虑领导“招呼”的因素,对方案按照领导“招呼”的意图进行重新调整。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越来越公开,越来越透明,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所以,我们领导干部向下级的“招呼”,应该体现群众的意愿,遵循工作的原则,维护基层的发展。

下级领导干部要原则对待上级领导的“招呼”。下级服从上级是我们党组织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服从不等于顺从,并不是一味地听从领导的“招呼”,对领导的“招呼”也要慎重考虑,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违背党的原则、影响自身发展的“招呼”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对上级领导的“招呼”百依百顺,看着上级领导的颜色行事,似乎表面上满足了领导的要求,让领导满意了,但却有可能因此在新时期改革大潮中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使改革创新的力度大大削落,在保守中滞后不前,与快速发展的机遇擦肩而过,让群众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实现、发展,使群众对党的民主产生怀疑,影响党和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国》剧中的叶子菁检察长,不谓权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办事,真正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而不是仅让少数的领导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