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年度工作初步思路

时间:2022-06-03 04:06:00

县民政局年度工作初步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厅的安排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重民生、保稳定、增实力、优服务”总体工作思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重发展、树典型、抓难点、强自身,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

年工作总结

一、着眼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新型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扩大

(一)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不断深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县政协专题听取养老服务体系工作汇报。现全县已建成6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50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8个城县社区养老服务站,1075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县社区服务站为骨干,以农村敬老院、村级老年公寓和星光老年之家为延伸的养老服务网络。一是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请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扶持,构筑覆盖全县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自县政府出台《实施意见》以后,各县县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出台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黄岩、临海、仙居等地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仙居县探索开展养老机构健康评估办法,得到了陈加元副省长的批示肯定。二是大力推广农村养老新模式。我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坚持创特色促发展,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现实样板。路桥、温岭、三门等地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了一批集居住、休闲、康复于一体的农村老年公寓,创造了农村养老新模式,其中农村新型养老模式,即实惠型(胜北)、休闲型(康乐山庄)、福利型(良一、邱家岸)、寄托型(坞根)四种模式,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的一致肯定,并在全省、全国推广。三是加大综合性养老机构建设。今年各县(县、区)民政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领导支持,综合性国办养老机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临海县老年乐园、三门香山托老中心(个人投资)、天台综合福利中心等项目工程都在筹备动工,玉环楚门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完成一期项目。同时积极联系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力争早日启动本级老年公寓工程。四是福利销售再创新高。截止11月份,全县共销售福利4.7亿元,同时开展了“福彩走进见义勇为家庭”、“福彩助学”、“公益福彩与你同行”、“公益福彩走进社区”等活动,切实秉承了福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发行宗。五是福利企业稳步发展。我是高度重视福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协调,起草并提请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台政发〔〕27号),截止年10月底,全县共有福利企业313家,安置残疾职工8613人,同比增加17人,残疾职工就业人数相对稳定,切实维护了残疾人的基本权益。

(二)社会救助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黄岩率先对低保家庭收入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核算方法,椒江、路桥、玉环、温岭、天台等地也不断创新低保管理新方法,有效实现低保的管理动态化。提前完成低保调标工作,县低保从340元/月调到392元/月,农村低保仍按其60%计算,目前全县各地都提前将调标任务。二是及时完成困难群众物价补贴任务。针对今年物价上涨较快的实际,我县严格按照省定标准,根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适时启动价格补贴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今年前三个季度物价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共发放1062.7887万元,受补19.96万人次。三是救助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目前,黄岩、椒江、玉环等县(县、区)初步建立救助信息平台,实现了低保对象网上审批、网上调整、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救助信息部门共享等功能,为困难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四是医疗一站式结算全面完成。全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方式全面完成,不断提高筹资水平,今年的人均医疗救助筹资额达到8.15元,再创历史新高。

(三)救助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截止月底,全县今年共救助1945人次,上街流动救助287次,共劝导流浪乞讨人员625人次;全年受助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救助率达100%。完成世博会安保工作,制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方案,并对全县精神病进行了摸底,将其病情、家庭住址、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登记造册。对重点稳控精神病人实行日报告制度,随时掌握基本情况。建立每周信息报送制度,至世博会结束,全县未发生世博安全事件。

(四)防灾减灾工作扎实开展。一是避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至目前全县共投入资金7295.2万元,建有各类避灾场所384个,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8.3万人避灾。建有救灾物资储备仓库11个,总面积为3520平方米,并与厂家建立联系,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把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其中椒江、黄岩、温岭等县、区的4家社区已申报为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二是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县135个乡镇、5166个村居建立了灾害信息员制度,共有灾害信息员5428人,保证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得以统计和反馈,今年9月,全省组织了一次覆盖全县乡镇街道全省灾害信息员培训班,我县参训人员达130多人。三是积极开展减灾防灾宣传工作。以“5·12”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全县民政系统在活动期间共发放减灾日标志宣传环保袋8000多只、展出防灾减灾宣传图片2000余张(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约20万城乡居民直接参与这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三门县六敖凤凰山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成,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中国人保—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中,我局率领代表队参加并荣获浙江赛区第二名。

二、着眼于促进基层民主持续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社会组织管理不断增强。一是积极开展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多种形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积极开展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不断增强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县本级以实施“三打造、三促进”工程为抓手,推进创新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并确定白云街道为基层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实验区,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街道党的建设总体规划。目前,建立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联系点63个,新建社会组织党组织54家。二是指导建立了全国首家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今年年初,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县社会组织基发展金会,该基金会和学院合作成立县社会组织发展孵化基地,目前累计筹集资金694.7万元。三是率先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试点。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和行业协会职能转换试点,县本级积极探索登记管理体制改革,选择卫生系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直接登记试点,取消业务主管单位,这项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四是继续做好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对县本级310个社团和5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年检,目前,共有266个社团和5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了年检。对连续两年以上年检不合格的3家社会团体和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处罚程序进行立案处罚,予以撤销登记。五是配合做好小金库整治工作。配合纪委、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全县社会团体小金库问题进行了治理,目前,全县1371家社会团体100%完成自查,自查违纪社团12家。

(二)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完善社区发展政策体系。提请县委、县政府连续下发了《县关于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社区建设年的总体目标、工作步骤、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细化落实责任部门,着力解决社区建设中的“人、房、钱”等薄弱环节。县委已将我县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做法纳入到县社会体制创新的内容之一。二是开展城乡社区布局规划。探索“网格化布局、全方位管理”模式,全面完成了以县(县、区)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全年共调整设置城县社区155个,农村社区2531个。全县已建成乡镇社区服务中心54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1293个。全县和谐社区和街道服务中心创建实现全覆盖,新增黄岩区、温岭县为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区(县),临海县大洋街道、椒江区白云街道为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椒江区海门街道景元社区等5个社区为省和谐示范社区。三是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各地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三有一化”(即有人有钱有场所、构建城县区域化党建格局)建设,已基本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椒江区在今年居委会换届选举中首次探索采取登记选民的方式进行直选,居民参选率超过了94.5%,效果明显。

(三)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有序展开。会同组织部、纪委、人大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专题调研,并形成了县第九届村委会换届调研报告。召开了换届试点工作会议,明确了村级组织换届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全县确定了9个试点乡镇(街道),玉环楚门镇为省县试点单位,黄岩宁溪镇和天堂洪畴镇为县县试点单位,其他6个为县级试点单位。试点工作自11月11日开始,全县应换届试点村共计297个。

(四)村务公开建设基本完成。村务公开的形式和程序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质量有了提高。规范化建设达标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面完成省定目标95%的基础上,落实了村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三个到位”,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完善了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大力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制度经验,加强各级干部和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村级民主监督水平,并依法对村规民约进行规范引导,增强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着眼于提高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落实

(一)优抚保障政策不断健全。一是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工作。全面落实《县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把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方式,将“一站式”体系覆盖到所有乡镇和社区,方便重点优抚对象就医。全年共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1.09亿元。二是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均建立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承训院校,11月底前可基本完成省定任务。三是继续开展“关爱功臣、永葆光荣”为主题系列活动。全县各级在春节和八一期间走访慰问了重点优抚对象和生活困难在乡退伍军人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实行了扶贫帮困。5月份,我县组织50名重点优抚对象到荣军医院进行体检和短期疗养活动。四是全面提升军休服务水平。组织参加了全县老干部门球比赛和军休干部钓鱼比赛以及全省军休干部门球比赛,受到了老干部们的热烈欢迎,继续做好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房改工作。

(二)顺利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指导县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继续开展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结对基层连队办实事活动,总计出资近百万元,共为结对基层连队办了100多件实事,开展县第十三个双拥宣传月活动,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报道了驻台部队今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事迹及民营企业拥军的典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三)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基本完成。年初,全县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通知》和《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要求各地做好伤病残退役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全县共安置义务兵2641人,转业士官114人,发放自谋职业金1887.56万元,基本完成了年冬季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四)涉军维稳安全工作有效落实。会同信访、劳动、公安等部门多次对复退军人、支宁返台人员上访代表进行接访、约访,做好政策的解释工作,并多次会同有关部门对支宁返乡人员有关情况进行联合调查。同时建立健全了预案和专人专职信息通报制度,要求信息互通,做到每日一报,重大与突发事件及时通报,及时排大事件和节日期间的上访或越级上访苗头。据统计,截止11月底共接待复退军人来访34批共105人次,参加县里联合接访9次共750余人,直办和交办领导批复的信访件23件

四、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

(一)殡葬服务管理成效明显。一是顺利完成“平安清明”工作。抓好清明节期间的群众祭扫管理服务工作确保群众祭扫安全,是我局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局连续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健全了组织,启动了预案,实行清明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广泛开展文明祭祀宣传,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殡葬知识。清明期间,全县殡葬服务场所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二是完成“三沿五区”坟墓治理工作。专门组织督查组对“三沿五区”禁坟管理和生态墓地建设管护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截止月,全县“三沿五区”坟墓治理50532穴,治理率78.7%,我县生态墓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6.5%。三是进一步完善殡葬管理机制。在县本级成立殡葬执法支队的基础上,推动全县殡葬管理机制建设,目前,临海、温岭、仙居等地已成立了执法大队。进一步完善骨灰全程监管制度,加强了灰监管,扩大了监管覆盖面。四是积极探索公墓建设管理。重点就经营性公墓选址、设计规划等方面工作进行落实,并向省厅及时提供我县的经营性公墓布点、建设等相关情况。加大对公墓的管理力度,对墓地的规划、审批、墓穴价格、票据领用、墓型标准和年检年审等六方面进行核查,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公墓管理水平。五是不断提升殡仪服务质量。县殡仪馆积极推进殡仪服务“优质服务月”活动,严格规章制度,实施服务回访和让丧户给馆内服务打分、提意见等措施,并着手制定菜单式的服务选择,使殡仪服务收费更加透明,大大提高了殡仪的服务质量。并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提请县政府对五保、低保、城镇三无人员、无工作的重点优抚对象、属于困难救济的新人等部分困难群众减免全部或部分基本殡仪服务费用。今年来共减免遗体火化费用155具,减免金额达到19.5万元。

(二)地名管理逐步完善。一是推动地名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按照IT项目管理理念,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的知识、技能和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数据调研、标书拟定、公开招投标、基础地形数据获取等多项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软件功能开发,预计年底前能部署试运行。二是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完成县级界线“金台线”和县级界线“椒黄线”、“路温线”、“仙临线”的界线联检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平安边界创优率达100%。三是全面完成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城县地名规划实施,建立健全相关专家咨询、公示等配套制度,规范地名命名程序。着力提升数字地名建设水平,优化地名公共服务,完成国家地名数据库数据年度补更工作。四是组织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我县普查试点单位椒江区认真组织开展地名普查,共收集地名信息6000余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婚姻登记工作有效落实。各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门协调联络,婚登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9个婚登处规范化达标率为100%,我县被评为全国婚登规范化建设“十一五”贡献突出单位。依法开展婚登收养登记,今年(-)来,共办理各种证件1047件,对年的所有涉外婚姻登记、涉外收养登记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按照年度进行归档,基本上达到了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五、着眼于提高民政系统整体工作水平,民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局机关全体人员进行党风廉政专题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廉政准则》,传达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还通过局内OA系统开展廉政宣传教育,登载有关廉政格言和警示教育题材,目前已刊登了11期,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落实。

(二)“双服务”内涵不断延伸。在这次全县开展的“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中,我局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提炼开展的“四抓四创建”活动(即抓行风建设,创建服务型机关;抓制度建设,创建效能型机关;抓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机关;抓惩防体系,创建廉洁型机关),得到了县里的充分肯定,其经验在县“双服务”活动简报上进行了刊载报道。

(三)民政队伍素质得到提升。不断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开展中层干部学习论坛活动,目前已经进行6期,并把每周一作为机关学习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做到了学前有计划、学中有记录。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公开承诺,公示上墙。不断学习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局属单位管理,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标准,发挥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平安创建活动。认真做好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党代会提案办理答复工作,及时完成了29件议(提)案的办理工作,面商率和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100%。

年工作初步思路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年全县民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按照“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顺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抓重点、破难点、创特色、求发展,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服务创新,较好发挥民政职能,为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四大战略”作出新贡献。

一、立足探索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政作为社会建设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创新。

(一)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创新。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争取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多种体制形式的福利机构为补充,县、县、区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的养老服务网络。探索建立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强养老机构管理,制定完善机构管理办法,实行行业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发展养老机构。积极联系建设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加快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启动县本级老年福利中心建设,确保工程如期开工。积极扩展以村居为单位建设老年公寓,推广路桥良一村、方林村,温岭的横峰街道邱家岸村、松门镇石板殿村的经验。突出社区照护功能,提供各种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和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倡导社区为“空巢老人家庭”建立档案,建立高龄老人、丧偶、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家庭”联系人制度和“一键通(福利院)”应急服务。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等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免费培训。继续开展“抢救性儿童康复”计划和“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探索建设社区儿童服务设施,推进孤残儿童的社区照顾。加快孤儿福利服务信息化建设。定期对孤儿进行普查,建立孤儿档案。完善福利企业发展政策,指导各县、县制定相应地方性优惠政策,着力形成省、县、县三级配套的扶持政策体系。

(二)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要顺应城县化发展的趋势,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推进社区管理机制创新,城县社区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农村社区则建立社区党委(总支)、村支部、社区工作服务中心(站)。强化社区居委会建设,积极推广社区直选。二是推进社区选人用人机制创新,把好社区用人关,采取机关干部下派、新考入的行政事业人员先进社区、选用大学生村官等方式,切实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离休干部职工的党组织关系迁入社区,发挥老同志优势,支持社区建设。三是推进社区软硬件建设,积极发展和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改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加大社区建设工作经费投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实行社区准入制度,全面提升我县社区建设上新台阶。

(三)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作为不同于政府、企业的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在今后的社会中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作用,是民政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社会组织党工委)负责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面覆盖”的原则,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建立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二是加快行业协会职能转变,总结黄岩行业协会改革的经验,探索将行业协会从原来民政与多家职能部门管理的“旧二元体制”向简单便捷的民政与工商联管理的“新二元体制”转换;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原先的多重管理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的探索。三是创新社会组织的扶持机制。积极探索福彩公益金资助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项目的机制。借助新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这一有力平台,与学院合作筹建县社会组织发展孵化基地,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务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按照机构分设、人员分离、财务分开、职能分开的要求,对全县行业协会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促使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创新行业协会的监督机制。重点是继续加大对社会组织评估的工作力度,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加大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发展之路。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社工关键岗位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上岗制度,逐步推进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发展之路。加强志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育,构建职业社工与志愿社工队伍的联动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教育制度,并将继续教育作为职务、职称、工资晋升的必要条件。实行竞聘、选聘、特聘、兼聘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工作队伍。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三是逐步建立统筹发展工作机制。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群众得益”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之下,逐步理顺政府各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志愿社会工作队伍、民营机构社会工作人才的关系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运转流畅、资源共享、和谐互动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各方参与的社会氛围,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基层民主,巩固民生保障基础

(一)推进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县全面进行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力争在月底前基本完成换届任务。根据新组织法、《浙江省村委会选举工作规程》,加大指导力度,严把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进一步完善“海推直选”制度,全面推行“自荐自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切实推选好村民代表;同时,进一步严肃选风选纪,明确选举纪律,加大涉黑涉恶、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以“三个三”为工作目标,巩固已达标村成果,进一步提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二)深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规范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为重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住房、教育、司法等多元化救助衔接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低保年检年审制度,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程序,严格落实救助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确保医疗救助筹资水平达到人均9元,加大对特种病例的救助力度,巩固医疗救助即时结报救助方式。全面加强临时救助工作,明确临时救助对象的确定办法和分类标准,建立财政资金保障主渠道。探索建立《重特大事故和人身伤害应急救助办法》,有条件的县县区先试点。加快敬老院法人登记步伐,通过选聘等方式选择合适人员担任敬老院院长;切实提高敬老院入住率,力争使床位使用率提高10%以上。保障福利销售稳步增长,开展福彩回报社会各项活动,扩大社会福利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救灾防灾能力建设。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继续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基层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积极性。继续修订完善救灾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预案演练,着力提升乡镇、村级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培训,重点培训村居社区灾害信息员。切实做好备灾工作,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灾情核定、倒房重建等各项救灾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健全救灾资金管理制度,按照“四公开一监督”的工作要求,加强救灾资金末端监管。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安全鉴定工作;健全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安置场所和物资储备仓库规范管理。

三、加强军民融合,夯实双拥基层基础

(一)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迎检准备工作。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我县第三次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冲刺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核标准》,科学筹划地开展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双拥创建和军民共建活动,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夯实双拥工作社会基础,完善组织管理、军地联系协调、宣传教育等三项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双拥规范化建设破解驻军和优抚对象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拓科技、教育、文化、法律、民企等五项拥军,拓展军民共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领域,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力求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二)认真落实抚恤优待政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成效。加强复退军人信访工作,健全重点安置对象和退役士兵城乡一体化安置制度,落实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保障制度,深化开展“关爱功臣、永葆光荣”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三)做好涉军维稳工作。完善复退军人“12345”信访维稳机制,抓好政策宣传、教育疏导、解困帮扶和接访答复工作,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帮助复退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全面准确地掌握优抚对象的思想动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双拥优抚安置“社会稳定器”、“减压器”作用。

四、突出为民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是民政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由重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以突出民政服务社会的主体职能。

(一)加强地名服务。全面完成地名普查任务,努力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地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全县地名系统建设。依法规范地名命名程序,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县级界线“绍台线”和县级界线“天临线”、“黄仙线”、“椒路线”的年度联检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二)提升婚登救助规范化水平。巩固创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成果,加强婚姻登记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努力开展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以争创“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活动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使民政窗口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示范窗口。

(三)推进殡葬管理。推广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葬法,出台合适的生态葬法优惠政策。通过“六统一”规范管理,建立起符合实际,规划、批建、运营规范有效的墓地管理体系。加强调研论证,探索丧葬费用政府买单制度,争取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始试点。做好殡葬执法工作,加强清明节期间的执法力度。指导各地加快殡葬执法队伍建设,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加大“三沿五区”整治力度,确保今年“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到80%。

(四)提升殡仪服务。做好殡仪馆新服务楼装潢工程,进行一期工程维修改造、火化间扩建工程的招标和工程建设工作。建立殡仪业务管理集成系统,业务功能区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探索公司化运行模式,筹备建立县殡仪服务公司。

五、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队伍建设目标,推进民政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继续推广深化“中层论坛”和竞争上岗,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

(二)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诫勉谈话及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民政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实行备案制度,努力打造民政为民、务实清廉的社会形象。

(三)进一步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建立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等为一体的县、县、乡三级联网民政信息平台。加强民政网站群建设,及时更新网站内容,搭建民政与公众交流的平台。推行网上办公,畅通民政内外上下之间信息沟通、交流渠道。

(四)进一步推进民政工作项目化。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各类民政资源进行筹划、整合、运作和管理,争取将民政基础设施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调研论证、加强规划等方式,优选出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影响力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纳入当地投资总盘子的项目,可以建立项目库,待时机成熟时再报批。已经立项的项目,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项目开工,以使服务对象早受益,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