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科学技术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5-30 10:39:00

书记在科学技术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市科技事业的一次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这次全市科学技术大会。惩办先进,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布置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整合资源,优化环境,集中力量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提高乡村核心竞争力,促进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持。等一会,省科技厅领导、振有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先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建市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市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创新机制建设,不时优化创新环境,科技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市两度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乡村”称号,并被列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乡村和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乡村。

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十五”期间,一是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全市共实施各类科技攻关项目300余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162项;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效果113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6项、国际先进水平22项,有34项科技效果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累计申请专利2251件,授权1071件;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涌现出以新冶钢、华新、锻压、东贝、劲酒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促进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十五”以来,二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日趋紧密。市坚持抓经济工作从科技进步入手,抓科技工作从经济发展着眼,科技与经济结合日趋紧密,促进了激进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全市大中型企业主体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制造业骨干企业70%实现了基础信息化、50%以上实现了适度信息化集成,机电行业CAD应用普及率达到100%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5亿元,2000年的4.8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占GDP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0%和26.16%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2.6%2005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45亿元,占园区产值的68%坚持科技兴农,大力实施“星火富民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全市农业产业化率达到26.6%农产品商品率达到45.6%优质率达到74.2%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同时,科技进步也极大促进了全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全社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截止目前,三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时增强。全市共建有企业技术中心32个,其中部级2个、省级5个、市级25个;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20个,合建博士后产业基地4个、硕士生实习点6个;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3万人。部级磁湖科技守业服务中心孵化守业企业130余家,催生了一批有生命力的新企业。市被认定为全省首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试点乡村,全市建立了先进设计与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维护等10个专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了软件、建材、网络工程和苎麻等4个专家对接工作站,构建了拥有3000多台套大型设备和精密仪器的技术协作网络,初步形成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专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支撑,功能较全、覆盖面较广的创新服务体系。

科教兴市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四是科技进步的宏观环境不时优化。先后制定了鼓励高新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奖励科技效果、鼓励科研人员守业等政策20余项。切实加大对科技投入,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逐年上升,2005年达到财政支出的1.5%比2000年增长76%同时,各级领导对科技进步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对科技进步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时加大,基层科技工作进步显著,科教兴市观念逐步成为共识。

必需清醒地看到市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肯定科技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局部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主要产业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20.5%企业开展了科技活动,仅有20%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严重地制约了市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二是科技创新资源缺乏。市没有部级、省级专业科研机构,缺乏综合性的重点高等院校,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局部大中型企业的研发力量近年也有所削弱,大中型企业中设立了研发机构的只占9%三是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创新型城市的要求难以适应。尽管我市人才总量与过去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规模以上企业中,专职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企业人数的比例3%左右,其中真正在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不到3000人。现有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创新团队比较匮乏,新兴产业人才和基层技术推广人才也严重不足。四是科技投入渠道不宽,总量缺乏。局部企业科技投入的动力缺乏,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只占到销售收入的0.54%低于全国0.56%平均水平;企业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经费在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仅为1%低层次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问题仍很突出;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与企业销售收入总量比不到0.5%企业产品开发的动力缺乏。有的县(市)区科技三项经费没有依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到位,个别地方甚至没有布置。这些问题,必需引起我高度重视,要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市场竞争的焦点。要在竞争中赢得发展,关键在科技、出路在创新。建市以来,市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形成了以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结构。这一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其历史肯定性,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市的工业化奠定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这种资源消耗型增长,投资拉动型增长,也导致经济增长粗放,带来了产业链条短、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我市的资源现状看,市各种矿产资源正逐年减少,如鼎盛时期全市矿山达600多座,目前仅存200多座,主要矿产品产量继续下降,过去我引以为自豪的铁矿、铜矿开采量已不及历史最好年份的一半,一些主体矿山也进入衰竭期,再走依赖资源发展的道路已不可能。从我市的经济结构看,保守的高能耗、高物耗、大运量的增长模式正面临较大的约束和挑战。去年我市工业总产值只有武汉市的16.9%而工业用电量是武汉市的53.24%居全省第二位;去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1.68吨标准煤,高于全省17%和全国30%这说明我市的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占有了较多的物质资源,而获得的却是较少的物质产出,经济增长质量依然较低。从环境和就业压力看,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市加强环境维护的压力较大。目前,国家已对乡村污染实行总量控制,虽然我市单个企业生产排放基本达标,但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要进一步扩大发展增量,不可能再上资源型激进项目,只有开辟新的产业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由于我市主体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够,导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也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新世纪、新阶段我市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需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结构、环境等瓶颈制约,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切实抓好“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工作

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科技工作,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全市科技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方针,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开发投入;重点抓好科技项目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激进产业高新化、农业和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综合竞争实力突破性提高,努力把建设成为科教优先发展、特色优势明显、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未来五年全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2010年,依照上述总体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专利年申请量比“十五”末增长70%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60%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五”末减少10%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重点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效果;公民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

实施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全面实现上述目标。必需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的受益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明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效果的主动意识,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办法,推动企业不时加大科技投入。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有关政策,认真落实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少于1%大型企业不应少于2%高新技术企业不得少于5%规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二是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企业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体系建设是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吸纳高水平研发人才的载体和依托,要围绕提高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工程”选择华新、新冶钢和锻压等基础好、有实力的20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作为我市自主创新主体的核心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建立高质量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使之成为在国内同行业中装备一流、人才一流、水平一流、效果一流和技术辐射能力一流的专业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健全技术机构,做到场地、人员、资金“三落实”积极开展实用性的研发活动;鼓励多个企业联合共建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和规范检验检测中心,支持外资企业在设立研发中心,不时提高新技术开发能力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建成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部级技术中心3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效果应用的主体。三是要积极开发新产品。充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围绕市场需求不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大中型企业要在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的同时,制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与研发创新的规划,建立以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为龙头、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骨干的新产品开发体系,不时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四是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要进一步加大名牌扶持与激励力度,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产品,支持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加快发展,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全国著名商标的企业,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加强对实施名牌战略的领导,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放大企业名牌效应,提高名牌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要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对创新型企业实行认定制度,创新型企业依法享受政策规定的财税优惠。同时,对创新型企业的产品和项目,投入上实行重点倾斜,服务上实行重点跟进,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和动态管理,调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改造激进产业,推动结构调整的根本举措,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肯定要求。一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激进产业,大力培育节约型、环保型制造业。要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激进产业作为我市当前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重点支持采掘、冶金、建材、纺织、机电、化工等行业技术改造升级,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主要装备70%实现数字化。要坚持一手抓提升、一手抓普及,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一步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力推进制造企业设计、生产、营销、管理信息化,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排放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材等先进技术,扎实推进循环生产,促进企业向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产业延伸、集群发展为方向,以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继续优先发展新材料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争取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二)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2家;销售额过10亿元高新技术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达到10家左右,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要加快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民营科技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00万元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十一五”末形成500万元的规模,与国家、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配套,重点用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努力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对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效果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对新创建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技术产品的入口,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形成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效果。推进科技进步,三)大力实施科技攻关。关键是要提升创新能力。十一五”时期,要立足于的特色和优势,围绕我市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认真组织实施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市可望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的30项核心技术,努力研发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积极抢占自主创新的制高点。一是矿产资源领域,要重点推进深部矿源勘探技术、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通过精确勘测矿山复杂环境及深层矿源的贮藏能力,提高矿山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采掘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制造业领域,要围绕高性能钢、特种用途钢开发及生产,合金资料精轧、精铸,大型成套技术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型医药及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技术、高效节能技术等专项技术的开发应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抢占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提高我市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三是农业领域,要继续深化“星火富民工程”重点在优质高效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优质畜牧业新品系选育、畜禽重要疫病检测防治、水产品绿色保鲜等技术方面组织突破,推进主要农产品的新品种引进、选育与应用,加快生态高效种养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积极推进主导农产品系列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与技术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四是人口与健康领域,重点是要研究开发应用罕见病和多发病的监控、预防、诊疗和康复技术,提高我市的医疗卫生水平;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技术,不时提升我市中医药产业的总体工艺技术水平。五是环保与乡村发展领域,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和城市发展的要求,鼓励推广先进环保技术、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证技术、乡村基础信息共享技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构建乡村信息平台。六是公共平安领域,重点在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技术方面组织科研开发,提高我市公共安全的保证能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集中专门力量,围绕这六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力求实现重大突破,全面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加快激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高新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要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四)抓好创新载体。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各县(市)区科技工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一是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巩固现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要突破性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不时提高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比重;要进一步加强部级科技守业服务中心建设,使之成为优质、高效、有鲜明产业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要积极启动大学产业园的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不时提升高新区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效果转化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努力将开发区建成我市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效果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二是抓紧建设黄金山工业区。要抓紧完善工业区发展规划,加快新区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到工业区落户,力争到十一五”末,黄金山新区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具有初步规模,为今后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加快各县(市)区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认真编修现有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要切实加强各科技园区的环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要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延长产业链,打造产业群,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新的产业优势。

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要依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与规范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五)整合科技资源。扎实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构建具有特色的科技服务平台,为全市科技创新服务。要突出促进全市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重点加强科技平台的建设,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十一五”要着力抓好六大科技平台的建设,即:以重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骨干,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为主要方向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服务平台”以我市骨干企业先进装备为依托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以科技文献信息集成系统、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证系统、特色信息服务系统为重点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以科技创新网为核心,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网的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平台”通过这六大平台的建设,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人才储备。二是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市自身科技创新资源缺乏,要建设创新型乡村就必需借助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要借助市政府科技顾问团的平台,组织和动员广大企业与高校院所,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创新合作形式、完善合作机制,努力争取实施一批合作项目,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建立一批中试基地(示范区、实验区等)共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创建一批效果转化企业,设立一批硕士实习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产业化基地,培训一批技术人才,努力为创新型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湖北师院、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育科研联系密切等优势,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更为密切服务。三是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网络体系。重点要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中介体系的建设。要高水平抓好20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力争建成1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3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要优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流程,打造服务品牌,探索市场化的服务机制,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覆盖全市乡镇及重点产业的农技“110服务站,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继续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重点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工作,积极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畜牧水产品名特优率达到90%要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面向自主创新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要以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乡村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专利战略的深入实施。以专利示范企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企业专利工作制度,指导和支持企业开发专利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力求在十一五”期间,全市拥有专利申请的规模企业达到30%工业专利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达到30%发明专利占工业专利总量的比例达到30%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对申报专利给予资助,对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奖励,提高全市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加大知识产权维护执法力度,强化执法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处置专利侵权纠纷,维护专利发明人和企业专利技术、专利产品的合法权益。

三、落实政策,加强领导。努力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环境

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新。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

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一是要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经济必需抓科技、抓发展必需抓创新的观念。认真落实政府主要领导抓“第一生产力”工作责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文件要求,主要领导要定期研究科技工作,经常深入高新企业和农村科技园区(示范户)调查研究,联系一批高层次科技专家,切实解决一些制约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真正把重视科技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日程之中。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对各级各部门科技进步情况和自主创新情况的考核,定期通报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科技三项经费落实等情况,形成完善的领导责任机制。

结合我市实际,二是要完善政策保证机制。根据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都要联系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同时,要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时完善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各项政策措施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是最重要的政策。要积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自2006年起,市级科技三项经费按不低于本年度财政支出的1.5%县(市)区按不低于1.1%列入预算,并逐年增加;2010年,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年度财政支出的1.8%以上、县(市)区达到1.3%以上,而且必需真正做到足额到位。要充分发挥财政性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总之,要切实把国家、省、市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支持引导效应。

人才是根本。要突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是要推行激励引导机制。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百、千、万、十万”科技人才工程、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加快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积极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守业的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体现科技人才价值的年薪制、项目收益制等多种形式的薪酬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多层次的科技奖励体系,通过惩办和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建设创新型的事业中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局性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关任务纳入工作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四是要建立联动协同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紧建立财政部门与科技等部门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建立财政部门牵头,科技、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政府推销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建立综合经济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协调机制;建立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牵头,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科技人才队伍工作机制;建立新闻宣传、科技、科协等单位密切配合的科技宣传机制。各部门都要从各自职能动身,积极做好建设创新型的服务工作。要在全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锲而不舍”良好氛围,使创新守业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民的自觉行动,将创新的伟力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深厚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