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上的问题

时间:2022-07-10 11:53:00

不容忽视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上的问题

县这一级的领导干部直接肩负着基层领导工作,他们中的一部分还将成长为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高级干部。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党在现在和未来的政治前途。最近,笔者通过组织手段,对22个市级机关、10个县(区)班子的637名县级党政领导干部作了一番政治素质状况的专题调查。本文侧重于问题研究的角度,提请各级组织重视。

估价

笔者调查涉及的637名县级干部中:思想政治素质好的约占25%。这一部分为数不很多,但堪称德才俱佳。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约占70%。这部分干部在重大问题上能够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尚能洁身自好,有时停留于“过得去”的状况,存在有随大流的想法。思想政治素质差的和较差的约占5%。这少数干部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政治防线后退、道德水准下降、革命意志消沉、思想格调低下等问题,个别人品质低劣心术不正,将面临组织处理。

问题

政治意识有所淡化——较长时间里政治修养不突出,自我改造不深刻,这是存在于各级领导干部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首先是个人德与才的素养不全面。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才高德低甚至有才无德的状况。县这一级的领导干部多数满足于做一般的领导人才,而不太注重以职业革命家的标准要求自己。我国先贤有“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三不朽”之论,时下,有的干部多重视立功、立言,对“立德”不积极,为官一任,较少考虑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革命家的榜样,较少考虑怎样从个人的品德操行上为干部群众作出表率。有的同志甚而认为党性强、作风正的是老实人,“吃不开,玩不转”,笔者对637名县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结果进行过分析研究:30名被“亮黄牌”的干部中,10%是属于操行不洁,用人不公;50%属于作风不民主,组织观念不强;30%属于生活不检点,形象较差。而仅仅因才干平庸,力不胜任的,尚不足10%。

其次是讲政治与讲业务有失偏颇。在为数不少的领导干部的身上,存在着重经济,轻政治;重业务,轻理论的倾向。一些同志乐意调经济、行政部门工作,不愿调政工部门工作。在具体在领导工作中,有的同志只讲经济要求,不讲政治要求,务实不务“虚”。还有不少同志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业务冲淡学习,静不下,坐不住,学不进。

理论功底比较薄弱——相当多的同志对政治理论钻得不深,用得不好,这是存在于县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领导干部的头脑,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少县级领导干部还未能适应这一新的科学理论,理论功底还比较薄弱。这一状况有几点体现。

第一、思想认识不清。有的同志对“中特理论”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有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严重的甚至在信念、理想上产生混乱,是非不辩,美丑不分。如有的领导对本地本部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站不到“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解决;有的领导对身边的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政治警惕等等。有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个字讲不全,“社会主义”四个字讲不够,理不清,想不透。

第二、缺乏辩证思维。这是缺乏理论功底最典型的表现,认识和处理问题机械片面,好走极端。如有的领导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就认为坚持一个中心,可以不顾其它;而今天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又认为是冲击中心,动摇中心。有少数领导干部把经济建设庸俗化理解为不择一切手段聚财,还有的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片面化。要么只讲民主不讲集中,要么只讲集中不讲民主,这也是思维方式简单、缺乏辩证思维的重要表现。

第三,奉行实用主义。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理论上的肤浅,不能把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结合起来,缺乏战略眼光和政治高度,因而急功近利,自觉不自觉地奉行实用主义思想,仍然有人对资产阶级思想家胡适之“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主张赞赏有加。如有的领导并不真心重视教育,尤其是对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这样既费力又难见政绩,宁肯花功夫办一些立即看得见的事。

有害思想逐步侵蚀——少数同志沾染不良习气,思想格调低下,这是影响县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突出问题

毋庸讳言,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及各种有害思想正逐步侵蚀到少数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之中,在个别人身上,确实存在为官不正、办事不实、做人不明的问题。虽非主流,但性质严重,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五种思想影响较大。

第一、拜金主义的侵蚀使一些同志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被一些领导当作干事业创政绩的主要准则,不择手段地为小团体、为个人捞实惠。利欲薰心的,奉“千里做官只为财”为座右铭,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据纪检监察机关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的情况统计,近两年,637名调查对象里被控有违反财经纪律行贿受贿等经济问题的共21件,占检举总数的41%,从一个侧面反映金钱关是少数干部不好过的关。

第二、自由主义的侵蚀使一些同志胸无大局,目无组织纪律。有的干部只有个人意气,没有组织观念;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强调小团体得失,无视大局利益;强调地方利益,不顾中央统一号令。笔者调查的637名县级领导干部中尚未发现公开对抗上级、对抗中央的事实,但少数同志政治纪律观念不强是有的,一般情况是从本地本部门的利益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变通”处理,巧打“擦边球”。

第三、享乐主义的侵蚀使一些同志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沉湎于低级趣味的生活方式。在近两年,公款吃喝、公款娱乐、公款旅游的风气有明显收敛,但仍然有少数人嘴馋心痒,乐此不疲。个别县级领导还有爱好,大赌不干,小赌不断。调查中,许多干部群众对个别领导生活作风不谨慎、不检点的问题反映不好。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县(区),攀富比阔的心理还有一定市场,有的同志面对地域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心态不平衡。笔者调查的3个贫困县,有的干部任县级职务二十余年,工资不过400元,全年各类奖励共计不足500元,使得一些干部精神不振,工作不积极。

第四、官僚主义的侵蚀使一些同志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少数领导干部有做官之术,无公仆之心,只求上级满意,不顾群众意见。现在县级班子普遍与基层建立了对口联系制,但有些地方流于形式,个别领导一年难得有几回深入基层,去了也是蜻蜓点水,坐在车上转,围着桌子听汇报,路况不好的乡、村,就坐车也不去了。一些领导终日忙忙碌碌,四处奔走,其实很多时候是忙于意义不大的招呼应酬。调查中,许多群众还反映了干部搞浮夸、说假话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在一些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上也不负责任地夸大其词,虚报数据。个别县级领导干部自己搞浮夸,同时轻信、容忍甚至支持下属搞浮夸。群众愤慨地说:“这类骗子干部,简直是人民的敌人!”

第五、社会坏习气的侵蚀使一些领导干部陷入关系网、人情网而不能自拔。有少数领导干部在用人上喜欢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热衷于编织复杂的关系网,周旋于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这种庸俗风气已呈积重难返之势,使得那里正气不扬,正派的干部群众坚持原则难。这个问题集中反映于用人之上的不正之风。有的找门子,拉关系,跑官要官,确有一个部分如愿以偿的;有的单位和部门人事工作跑风漏气问题严重,笔者在调查中听到许多同志说:用人不公是政治上的腐败,比经济上的腐败危害更大。

原因

上述问题,多数属于深层次的问题,其产生与发展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首先是内因。内因最关键,从根本上说就只有一条,即没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世界观、人生观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根源。没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没有自觉的党性锻炼,就没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就没有讲政治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对于这件事,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与革命战争年代的情况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其次是外因。有社会上的因素,有组织上的因素,也有体制上的因素。第一、经济体制大转换和改革开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新旧体制、新旧观念及中西方生活方式剧烈碰撞,很容易使人包括中高级领导干部产生迷惘和动摇。社会上的阴暗面难免不对干部队伍产生影响,特别是县这一级的干部,与社会最基层联系较多,对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有不利的一面,这当然不是为存在问题进行开脱的理由,但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第二、社会上政治空气比较淡薄,也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不利因素。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各级组织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精神文明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个社会讲政治、讲正气的空气比较淡薄,金钱万能、政治无用的思潮占有很大的市场。有一种观点说:“经济问题不抓不行,政治问题不行了才抓”,反映了那种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政治空气的淡薄还有其历史的根源,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政治冲击一切的做法败坏了政治工作的声誉。这些都是有碍于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消极因素。第三、现行的用人机制存在着畸轻畸重的问题,不利于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我国现行的用人机制,在选拔任用这一环节程序严密,教育、管理、监督各环节相对薄弱,事实上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重提拔轻监督,重任免轻教育的现象。第四、体制上法治因素不足,人治因素有余,是影响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民主与法制机制尚不健全,群众和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都比较淡薄。各种纪律规定、规章制度缺乏刚性,制度规定虽多,但常常执行不严甚至执行不了,一些领导干部得以放任自己,造成思想政治素质下降。

对策

一、抓基础——开展深入的政治理论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仍然是提高干部政治素质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据笔者调查,目前县级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风气已经形成了。今后要在提高“两性”上进行深化。一是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学习不能停留于零零碎碎的念文章、读报纸,必须经历正规培训,应做到每个县级党政领导干部任届期内参加一次以上党校脱产培训,务求带头深入、全面地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二是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应用性。县级领导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领导者,既不能做事务主义者,也不能做教条主义者,应当做到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政治理论学习必须同工作实际相结合,同自己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根据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经验看,县级干部的中心组学习应有明确的专题,每次学习应能解决一至二个实际问题。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度上,可以锻炼并检验领导干部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抓自律——加强广泛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县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立足于自觉性是根本。因此,必须深入持久地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要在干部队伍中大力提倡,形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习惯,达到“慎独”的境界。第一、要重申共产党员的修养。应使领导干部练好做普通人、做普通党员的基本功夫。县级领导干部应重温同志《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文章,在新的时代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保持人的尊严和共产党员的本色。第二、要继承修身养性的传统美德。我国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中不乏自我修养的美德,“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尚能重视严于律己、养浩然之气的个人修养,我们共产党员,尤其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应有更高的思想境界。

三、抓导向——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干部的素质标准。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要始终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干部素质的标准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革命化和降低德的标准为代价。其次要在干部的进口、楼梯口严把政治关。政治不合格的干部,不管他有多大的能耐,决不能提拔重用。政治表现差的干部,必须及时调整,该撤免的还要坚决撤免。第三要重视正面的典型引导。九十年代的孔繁森和六十年代的焦裕禄打动了广大干部的心,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干部,要努力讴歌典型形象,在干部队伍中把正气树起来。

四、抓监督——建立严密的干部监督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既是干部加强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培养的过程。为此,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当前迫切需要把监督机制健全完善起来。干部监督应包括从领导干部的选任到离任这一全过程。第一是选任监督。应建立干部考察责任制,常委研究任免前征求纪委意见制度,组织部门任前谈话制度,纪委监察部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等。第二是任期监督。应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考察制度、回复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诫勉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等。第三是离任监督。应建立离任审计制度,任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考核评估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