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完善措施

时间:2022-04-20 10:28:01

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完善措施

一、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和谐社会意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1]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集预防、保健、医疗、急救、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于一体,旨在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健康屏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屏障。

1.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提升新农合整体绩效的迫切需要。由于制度设计的初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足于农村,也服务于农村,构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配合与支持,两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新农合的制度效能发挥,主要依赖于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来实现,其实现程度受制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服务递送能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因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对粗糙,新农合实施的整体绩效也将大打折扣。

2.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村卫生事业、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重大使命,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农业生产力的保护,构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

3.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卫生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政府责任践履的展示,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广大农民群众往往通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来评判政府对群众利益的关心程度,评判社会和谐与公平的实现程度。卫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卫生公平是社会公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实质性重塑城乡二元医疗格局,实现卫生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以赣州为样本的调查

赣州市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区域,也被称为赣南苏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如下:

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滞后。截至2011年,赣州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医院的目标,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从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来看,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4岁)、孕产妇死亡率(13.9/10万)、婴儿死亡率(7.06‰)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然而,现行农村卫生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升滞后:一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略显粗糙。2011年全市有老年人109万、儿童205万,但没有专门的老年病医院和儿童医院,很多患者需到外地诊治。二是卫生基础设施比较粗陋。全市每年约12万产妇,但妇幼保健医院产科病床仅640张;2011年全市县级医院总床位数8777张,平均每所医院床位仅有115.49张,难以满足农民“大病不出县”的要求;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基本依托乡村医生的家,且村卫生室的主要诊疗设备依然是“老三件”(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还有297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和固定村医。

2.卫生投入快速增长,但卫生资源总量依然短缺。近年来,赣州市不断加大卫生投入,2011年全市财政决算卫生经费由2002年的11563万元、2010年的238052万元增加到320721万元,为2002年的27倍。然而,由于战争创伤、自然禀赋、经济落后等因素制约,加之人口多、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卫生资源总量仍然短缺。2011年全市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为2.49张,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81)的65.35%,全省平均水平(2.72)的91.54%,湖南郴州市平均值(3.9)的63.84%,东邻福建龙岩市平均值(4.78)的52.09%。

3.运行管理机制及人事制度渐趋灵活,但卫生技术人才依旧紧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下,赣州初步建立了“定编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全员聘”的用人机制;重新核定了全市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8220个,比医改前增加了1338个;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卫生管理干部轮训实现经常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实现机制化;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医务人员福利待遇与绩效钩挂实现常态化,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然而,农村卫生技术人才依旧紧缺。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2012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9人,分别是全国(4.8人)、全省(3.99人)平均水平的62.29%、74.93%。二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县级医院高级职称人数仅占总人员的4.19%,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高级职称人员。三是乡镇卫生院大多缺乏周转住房、生活条件较差、发展空间不足,对医学人才的吸附能力弱。

三、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虽已草创成型,但毕竟其网络还比较粗糙、卫生设施还比较粗陋。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除了要继续完成打基础“、铺摊子”的遗留任务外,要更加注重卫生资源的积累,更加注重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1.继续增加卫生投入,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倾斜力度。农村卫生事业是一项重大卫生惠民工程,理应加大“民生财政”的惠泽力度。卫生事业经费或专项建设是一种投入,政策倾斜也是一种投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筹资渠道、补偿机制以确保其公益性的彰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医疗设备的添置及更新换代,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等等,都需要增加资金与政策的投入,也需要启动更多的专项建设来带动。除了希冀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外,国家和省级政府尤其要对欠发达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此同时,提高投入效率,实行投入力度与卫生机构的服务效能挂钩,确保有限的卫生经费适得其所。

2.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和强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实现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积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改革,实行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优势互补、功能互补;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诊疗过程规范化。总之,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来达到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目的。

3.加强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人才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要盘活现有卫生人力资源。改革分配制度,扩大单位分配自主权,实现好医务人员有好收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健全进退走留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用人机制,真正形成一支稳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二要优化基层卫生队伍结构。做好从业人员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公共卫生、中医中药、全科医学人才的比重,严控非卫技人员比例并做好有计划清退。三要优化卫生队伍知识结构。借助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加大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其专业发展;以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教育医学毕业生下沉、扎根农村一线。

作者:陈匡明张小健工作单位: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