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时间:2022-12-05 05:29:00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7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专程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同志在考察时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7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这样的时刻,重温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邓小平同志、同志关于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一向以勤劳朴实、艰苦奋斗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形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战争年代,斗争环境十分艰苦和残酷,艰苦奋斗成为革命力量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年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所蕴涵的艰苦奋斗精神与作风,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宝贵结晶。它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和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我们党战胜无数困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建国前夕,同志把共产党执政比作进京“赶考”,谆谆告诫大家要从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响了警钟,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在执政初期,坚持“两个务必”,坚持独立自主,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再强调,要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早在198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306页)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同志提出要把“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勤俭节约、清正廉洁”作为新时期创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加以提倡。1995年,同志再次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1195页,人民出版社,1997)

回顾我们民族走过的道路,回顾我们党走过的道路,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使我们的民族受益无穷,使我们的党受益无穷,使我们的事业受益无穷。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二、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7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因为,新中国毕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尚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必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7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推向前进,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随着改革深化而日益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党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如同志指出的:“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不以艰苦奋斗为荣,反把铺张浪费当作新潮和时尚;在作风上,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热衷于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在工作上,“不讲奋斗讲潇洒,不讲节俭讲阔气,不讲工作讲享受”。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本质上都与淡忘甚至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品格密切相关。事实证明,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我们坚持“两个务必”,以教育和激励全党同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7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正如同志所强调的那样:“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真正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说到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和消费领域中的勤俭节约和量入为出,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工作作风,它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作为世界观,艰苦奋斗揭示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哲理,体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人生观,艰苦奋斗表明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代表着热爱生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人生哲理。作为价值观,艰苦奋斗反映了尊重发展、尊重奉献的精神,提出了正确对待人生追求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的标准,表明共产党人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代表着人类的进步思想和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境界。

艰苦奋斗的政治品质,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在特殊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在不懈的学习中得到提高。目前,有的年轻干部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群众观念淡薄,他们的兴奋点不在下面,不在基层,同工农群众十分隔膜和疏远。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不仅不可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而且久而久之会造成思想政治上的堕落和变质。因此,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放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有力武器。艰苦奋斗是与腐败尖锐对立的,这种对立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与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对立;其实质是立党为公、为人民服务,还是立党为私、谋取个人利益。导致腐败现象的原因很多,忘记了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当前,能否切实转变作风、有效抑制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是惩治腐败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此我们必须把要不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放到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高度来认识。

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全党全国人民做出表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能不能坚持艰苦奋斗这一成业之道,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人民群众往往把干部作风看成党风、政风的体现。党员干部犹如一枚镜子、一面旗帜,它折射出党风党纪,标志着党的性质和形象。人民群众总是通过“镜子”和“旗帜”来看待党、认识党,总是将各级干部的人格形象同党的形象相联系。干部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自然的影响力,我们要通过榜样的身教、品德的熏陶、情操的感染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群众自觉地产生敬佩与信赖,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进而形成巨大的发展动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经受新的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艰苦奋斗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必须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夙兴夜寐,勤奋工作。艰苦奋斗贵在实践,难在身体力行、长期坚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是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素质,也是一种政治责任。艰苦奋斗不是抽象的口号,它是具体的,在工作上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种奋发向上、刻苦钻研、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不怕条件环境艰苦、不怕矛盾复杂,要体现出一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风貌,通过不断地攻克难关来锻炼自身的意志和才干,通过不断地解决难题来树立自身的形象和威信,通过不断地排除干扰和开拓前进来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艰苦奋斗是党的先进性在领导干部精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是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在推动社会前进中发挥历史主动性的生动表现。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的干部必须带头艰苦奋斗,决定了艰苦奋斗始终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精神是立身之本,行动之柱。作为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始终牢记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做到工作环境变好了,艰苦奋斗的思想不变;职务提升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待遇提高了,勤俭节约的精神不变,兢兢业业,艰苦创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艰苦奋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它伴随并激励着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当前,在贯彻落实十7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的辩证关系,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