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失业产生经济社会机制

时间:2022-06-01 03:38:00

高学历失业产生经济社会机制

“高学历失业”不仅是高等教育的“胎生”物,而且还与产业的发展变化相关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失业时指出,它是伴随资本主义积累而产生的相对人口过剩现象。他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1]还指出:“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家出钱养大的一样。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马克思还认为产业革命、技术进步、先进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及产业组织的变革等都会引致工人失业。

1产业形成机制

1.1吉林省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

当前吉林省的经济结构面临着战略调整,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吉林省要想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最关键的是要完成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从最初的“一二三”比重分布经过“二三一”和“二一三”的中间过渡,最终正向着“三二一”的趋势发展,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进入了第二、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的“高服务”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依然在吉林省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进一步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基本保持稳定。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特点体现了“三二一”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了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例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并保持稳定时,工业化就到了结束的阶段。按照上述原理,吉林省目前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中至后期。

1.2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动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变,从表2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第一产业中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但所占比重仍然最大,第二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吸收了大量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当然也包括很多高学历人员,但其吸纳能力却在不断减退,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

1.3产业结构调整与高学历失业

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意味着对劳动力结构的升级,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是否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决定了在新的产业结构框架下能否实现新的就业均衡。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进入了历史上空前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新兴产业和采用新技术的领域吸纳了一部分高学历就业者。但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由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农林牧渔吸收劳动力能力已十分有限,尤其是对高学历人员的吸收更是微乎其微。吉林省在过去的50年中,农业劳动人口的绝对值不断增长,出现了反常现象,这也标志着现实社会经济指标的恶化。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生命周期逐渐终止,以及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企业管理体制需要转换,这两个因素促使吉林省工业大幅、快速地减员,使就业压力增加。在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向“二一三”的过程中,工业吸纳的劳动力少于农业吸纳的劳动力;在工业内部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相对下降。与此同时,从高薪技术产业的发展看,也是不利于就业的,而且更主要的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于就业没有较大限度地起到缓解作用。吉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虽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2经济周期机制

经济周期运行的伴生物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国民经济大起大落,然而就业率高度稳定,与经济周期阶段的变化基本无任何关系,这时不存在周期性失业。但是80年代中期尤其是末期以来,失业率与经济周期的阶段出现基本吻合的趋势。特别是1995年以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与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相吻合。失业率高低随经济周期阶段的变化而波动,表明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失业。失业与经济周期阶段的吻合,并不是偶合,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高增长率导致失业率下降,而低的或负的增长率伴随失业率的上升。[2]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得出失业与通货膨胀具有短期交替关系。按照奥肯定律: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根据奥肯定律,降低失业率要有高经济增长率与之相配合,也就是说低失业率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因为当经济走出衰退,由谷底转入经济扩张时,失业减少,就业增加,GDP增加,反之当经济由扩张走向衰退时则失业增加,就业减少,GDP下降。虽然奥肯定律并不是很精确,但它提供了由增长到失业的一种实用性的转换方法。3体制机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产物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竞争也使失业成为必然。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能在市场中流动,并有合理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要求劳动力从各方面来考虑工作的选择。市场必然意味着竞争,面临市场的竞争,多余的低效率职工必须被释放出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于是必将有大量的职工下岗、失业,当然其中也会包含很多高学历者。随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逐渐由政府附属部门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对于“冗员”企业将不再可能容纳,裁员将是企业面向市场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因此失业人员将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同时,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法则的作用,那些因产品滞销、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企业,将以破产、拍卖、兼并等形式退出市场或者重新优化组合,市场竞争的激化会使企业职工大量失业。中国加入WTO后虽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就业总量会增加,而垄断性行业、农业的就业将大大减少。据预测,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就业人口每年将减少3.8%,即966.2万人,机械仪表工业每年将减少2.5%,即58.2万人,汽车工业每年将减少14.5%,即49.8万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有企业大量失业人员的出现,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一种表现,它表明了国有企业在劳动力调整方面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下岗”这一名词将被“失业”所代替,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已被显性化。失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它的出现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计划经济就不存在失业或者没那么严重。我国的经济体制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并运行的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经济体制改革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第一阶段当中曾经出现过两次失业高峰,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当时失业率为13.2%。随着政府实施一系列积极措施,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失业率已降到5.9%。第二次失业高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城,失业人数达到530万,失业率上升到5.3%。80年代,失业率在2%-3%之间徘徊,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运行的时期,我国同样存在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