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创新服务经验交流

时间:2022-07-04 04:22:02

关工委创新服务经验交流

近几年,区家长学校工作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导向,使家长学校切实担负起了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发挥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组织机构——解决家长学校有人干事的问题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们对全区中小学和社区进行了全面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抓好家长学校工作,必须解决上无头下无腿的工作状态。2012年,区正式成立家长学校研究会,下设办公室,聘请两名专职人员负责,并设立了家长学校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万元,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家长学校研究会的正常运转。家长学校研究会作为区内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对全区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指导与管理,各中小学都相应成立家长学校,一把手任校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常务校长,班主任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讲教师,外聘专家和社会兼职教师作为补充,这样,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就建立起来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点:

1、加强家长学校基本建设,建立了有效的家长学校教学工作体系。做到“十有”,即有校牌、有教室、有授课教师、有教材、有全年工作计划、有学期课表、有备课笔记、有档案,有活动经费、有工作总结.“五落实”,即组织领导落实、规章制度落实、教师队伍落实、授课教材落实、教学课时落实.工作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

2、落实家长学校工作常态化。所谓家长学校常态化是针对家长学校工作的随意性而提出的。以往家长学校的工作就是开个家长会,分析一下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公布一下近期的考试成绩,弄得家长们灰溜溜的,回家后对孩子一顿训斥或打骂,教育效果极差。新的家长学校的概念与原来的认识完全不同,按照新要求,家长要与学生同步提高,每名家长都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到家长学校参加培训,促使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教育方法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上提出的“十有”是家长学校的基本要求,但重点是解决家长学校的教材和教师的问题,按照教学设计使用《父母课堂》这本通用教材,让班主任做为主讲教师,真正使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化、系列化、常态化,使家长学校成为提高家长素质实实在在的成人教育机构。

3、建立家长学校工作检查评估机制。由区家长学校研究会牵头制定出《区家长学校检查标准》,随同区教育督导室每年一度的督导评估一起对各家长学校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纳入到督导评估和教育工作目标绩效中,真正把家长学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二、创新工作思路——解决家长学校工作的方向问题

区地处市郊结合部,有主城区和农村社区之分。随着主城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一夜之间变成市民。虽然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的人文素养并未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离城市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从区域看,除主城区之外,更大部分区域属于农村社区,区委、区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为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和增收的机会,收入大幅提升,而经济发展并不代表文明程度的提高。提升人口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家长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组织调研,为家长学校定好位。目前,个别学校的家长学校工作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新时期的目标要求、方式方法研究不够,家长学校工作满足于有书面规章制度,听听专家讲座,搞搞亲子活动等等。因此,帮助家长解决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成为家长学校工作的中心。我们把家庭教育中家长所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地归纳,重点抓好市、区级课题研究,家校互动,定期研讨,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2、立足实际,办出特色。家长学校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实际和家长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交流方式,不断拓宽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渠道。一是实行家长制度,针对区部分中小学地处山区的特点,突出抓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二是家教典型现身说法,针对部分新致富农民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深刻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让一些成功家庭的家长和孩子现身说法,使他们从中悟出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关心家庭兴旺的道理;三是转变关注点,原来孩子家长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学校也迎合家长的心愿做了一些顾此失彼的工作,但现在家长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单纯关心孩子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心灵、习惯、个性、求知、身心健康上来。

3、提升家长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评价一个区域的先进和落后,除物质文明外,精神文明是一个重要指标,而精神文明的提高依赖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启蒙在家庭,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新生代的父母应该与孩子、与时代共同提高,这样才能促进当地精神文明的提高。正是基于这个方面的考量,家长学校在对家长们授课的过程中,更多地渗透社会风气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社区邻里和睦、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家长学校工作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为社会稳定和社区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家长学校如何干的问题

家长学校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方向,那就是怎样开展工作了。

1、抓主讲。家长学校的主讲教师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一是把重点放在对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干部身上。因为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家庭的背景和教育的环境,所以最有发言权。二是聘请专家作为家长学校的特聘教师,并针对家长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指导;三是聘请成功家长报告团成员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现身说法,更容易被家长所接受。

2、立课题。建立课题就是为了破解家长的难题,家长学校研究会重点抓好实验课题的研究与指导工作。通过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共梳理出家长所关心的100个问题,共确立6项市级课题,13项区级课题,100多个校级课题。其中,林蔚小学的《农村留守子女德育调研对策》引起了市教育局、市妇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区实验小学的《创建和谐家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题有效推动了家校互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

3、搭平台。开设“家长学校议事厅”,成员都是家长学校委员会委员,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邀请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针对家长学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献计献策;开设“社区课堂”,聘请社区领导担任校长,聘请社区“五老”和成功家长代表担任主讲教师,充分利用他们在村民中的影响力,引起家长的重视,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开设“网上家长学校”,通过网络,家长直接与班主任以视频聊天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详细情况。

4、搞活动。活动可以成为家校紧密合作的纽带,拓宽家长学校办学渠道。如:“读《父母课堂》,悟家教真谛”沙龙活动,组织部分家长、班主任代表畅谈心得体会,并围绕一些教育的热点、难点展开讨论,共同找出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每年“世界家庭日”之际,举行“区家庭教育大集”,在各家长学校设分会场,家长们可以参观学校,找教师座谈,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每年年底举行“区家长学校工作研讨会”总结工作、介绍经验、表彰先进。各家长学校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像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发放“家校联系卡”、开展知识竞赛、咨询服务、专题讲座、评选优秀家教论文、家长座谈会等;也有像一中“家庭德育作业”、“学校信息台”;三中“家长在校体验日”、“同读一本书”活动等好的互动性做法,促使家校密切联动。

四、创新工作内容——解决家长学校下一步应该干什么的问题

2011年1月27日,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贯彻文件精神,区家长学校研究会举办了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等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学校的工作要求,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抓规范,促服务。要在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规范家长学校的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建立“家教人才库”,将部分关心教育的社会知名人士和成功家教典型吸纳其中,保障家教师资数量足,水平高;依托社区妇女之家、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保障家长学校经费充足,运作顺畅,基础建设、培训、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抓特色,促发展。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个性化、服务于人发展的教育特征,是积淀下来的、稳定且与众不同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区内已有很多学校在突出家庭教育工作特色上进行了有效尝试,成效显著。下一步要在“区、市级优秀家长学校”范围内评选3——5个“区家庭教育特色学校”,树立典型,并通过现场会的形式将特色校的经验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使全区家长学校可以临摹先进,学有所获,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3、抓督导,促水平。区教体局已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到对学校年终考核体系中,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家长学校的督导评估要从单纯的看结果转移到重过程上来。要以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孩子对家长教育行为的评价、家长受益程度作为重要指标,同时要结合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情况,在提高家教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

近几年来,区家长学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距领导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其他兄弟区市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开拓创新,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