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办推进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2-05-23 08:59:00

区政办推进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优化升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意见》,结合《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市总体规划》以及市区农业各专项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和“两区两带两基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服务为农、产业兴农、项目强农”行动计划,把发展都市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资源、农村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围绕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个层级统筹发展,做到与土地利用、城镇化、生态、新农村相结合,突出“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五个要求,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功能,加快实现路域美化、田野绿化、水系生态化、园艺标准化,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农业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新突破。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原则。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都市农业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添城市景观、传承地域文化和教育示范等方面的作用。

2、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组织推动和政策扶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发展都市农业。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严格保护耕地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村与都市、农业与非农产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围绕苗木花卉、生态观光农业、高产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四大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中心镇、中心村因地制宜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都市农业综合体系,加快路园林文化服务带、河生态观光带、生态旅游开发区、山休闲观光区四大区域开发,使之成为城市的新景观、生态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三)发展目标

以农村殷实小康、构建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富强文明和谐幸福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全面拓展农业功能,使城市增添新的景观,生态增加新的效应,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农民收入开辟新的渠道。到年,基本完成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型,形成以苗木花卉业、生态观光农业、高产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四大重点产业为主体,集安全高效农产品生产、科研示范、休闲观光、景观绿化、生态涵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体系,以苗木花卉、智能温控、生态餐饮娱乐为主的园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占到重点区域农业用地的50%以上,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生态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休闲观光型都市农业示范区。

1、生态功能目标。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空气水源清洁、高效节能节水和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到年,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4万亩,绿色长廊达到88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3.4%以上。到年,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5万亩,绿色长廊达到11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完成所有城镇、工业园环形宽幅隔离林带。

2、景观功能目标。都市农业在城镇规划、、管理中得以充分展现,都市农业的商务休闲、生活休憩、绿色生态、旅游观赏、自然原生、历史文化等各种景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到年,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37%以上。年,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2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38%以上。

3、经济功能目标。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健全落实,都市农业综合收益水平明显提高。到年,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70元。到年,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0元。

4、社会功能目标。服务城市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的科技转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和农产品展示交易等功能得到有效开发,建成一批基础完善、功能齐备、服务规范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到年,全区农业社会服务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二、规划布局

(一)发展重点

立足区域优势资源,突出发展苗木花卉业、生态观光农业、高产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四大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都市农业。

1、苗木花卉业。进一步扩大苗木花卉种植规模,重点发展城市绿化需要的大规格绿化苗木;发挥“南木北移”驯化基地作用,引进发展南方高中档观赏苗木新品种,经培育驯化后,向京津等北方低温地区过渡种植,建成全国“南木北移”过渡带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规划路园林文化服务带、路十里画廊。到年,苗木花卉面积达到2万亩。

(1)沿路段两侧(北至路,南至铁路)路园林文化服务带,集中高中档观赏绿化花木产业基地,推进产业分工,拉长产业链条,进行集约化生产,重点桃园科技花卉生态园、花园等集高科技、高效益、生态景观好、与未来园林化城市风格交融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项目,形成一批特色苗木花卉精品园区。

(2)沿路南延段路十里画廊,在路两侧50米绿化的基础上,沿道路两侧进行结构、土地调整,分片划区,搞好配套基础,重点发展观赏苗木、花卉、金银花及优质林果等兼具景观和经济、生态效益的观光农业,以园区化为主,辅以餐饮、采摘、观光等休闲功能,将十里画廊打造成连接大街古商城与生态旅游的靓丽风景线。

2、生态观光农业。依托我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明显的山水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果采摘、湿地观光、临水垂钓、植物公园、生态农庄、文化展示、创意农业等生态观光农业。以都市文化为主线,以“山、水、园、林”为特色,以展示现代高科技农业和农村文明为主要内容,重点“三带三山一湖”,即:路园林文化服务带、河生态观光带、河湿地保护带和、山、葫芦山、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式,着力发展农庄经济、园区农业、特色产业、人文景观、农家乐、休闲广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观光农业,以生态带动旅游开发,以结构升级促进都市农业发展。到年,全区建成2个农业旅游强镇,8个农业旅游特色村,10处农业旅游示范点。

3、高产高效农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重点发展籽种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唯一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耗、高效、优质、安全。

(1)以北郊、开发区为重点,大力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集成配套统一供种、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300亩良种科技示范园、3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基地。

(2)到年,蔬菜生产按照“北菜南菌山特产”的总体布局,规划建成周北万亩设施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30万平方米优质珍稀食用菌基地和周南5000亩丘陵山旱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主要以西红柿、苦苣等10个绿色蔬菜品种为重点,北郊镇胥家、丰乐、镇大柳行村等10个重点示范村;食用菌主要以平菇、双孢菇、鸡腿菇为重点,山、卧虎山、葫芦山食用菌规模生产基地;丘陵山旱田特色蔬菜主要以毛豆、香椿等为重点,镇彭阳村、平楼村等4个丘陵山旱田特色蔬菜示范基地。

4、循环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禽养殖业,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划定畜牧生产禁养区、限养区。禁养区位于城区范围,重点发展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畜产品物流业;限养区位于远离城市及村落的郊区,重点发展畜禽繁育、特种养殖、生态养殖等育种畜禽业和无污染或污染较小、效益较高的精品畜牧业。到年,牛、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5%、80%、90%,粪便处理率达95%以上,生猪、家禽生产基本实现产业化。实施农村户用沼气、畜禽养殖基地大型沼气工程,积极推广畜-沼-菜、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多途径收贮转化作物秸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到年,基本建成循环农业示范区。

(二)区域布局

结合城镇化,统筹城乡资源,积极规划优势项目向优势区域集中,重点开发路园林文化服务带、河生态景观带、生态旅游开发区、山休闲观光区四大区域。

1、路园林文化服务带。主要包括北郊镇、镇、青年路街道。沿路段两侧(北至路,南至铁路),以路绿色长廊为依托,大力整合花木种植、体验菜园、生态餐饮、旅游度假、文化展示、创意农业等服务产业,将农产品生产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培育一批高文化品位、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重点齐鲁会馆、桃园科技花卉生态园、马鞍山休闲庄园等重点项目,逐步把路苗木花卉长廊打造成辐射周边、极具影响力的生态园林文化服务带。

2、河生态观光带。主要包括北郊镇、镇、萌水镇。以河提升治理工程及范阳河综合治理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抓好河道治理和沿河生态绿化,重点河滨河公园、范阳河湿地公园等工程项目,在河范阳河流域营造靓丽的城市景观水系和湿地游园风景线。

3、生态旅游开发区。主要包括萌水镇、镇。紧紧抓住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湖为中心,利用3-5年时间,依托现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林、能源林、观赏经济林、保健药材、果品采摘、山野采风等生态旅游产业,重点生态园、牧业生态养殖观光园、金银花种植示范园等重点工程,在四周全力打造集休闲、度假、娱乐、吃住、采摘、体验、观赏、购物、教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开发区。

4、山休闲观光区。主要包括镇、镇。山等生态园林基础,进一步拓展生态景观、体验参与、设施园艺、旅游度假等都市农业功能,坚持园区化运作、景观化,集中培育山生态旅游观光园、葫芦山生态园等精品示范园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地休闲观光游,打造我区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三、年重点工程

坚持以项目推动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抓好五大工程。

(一)都市农业长廊工程

围绕主要道路、水系两侧进行绿化、美化,统一规划林带,统一景观树种,统一绿化山头,沿线全部实现秸秆利用,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农田重点发展兼具景观和经济、生态效益的农业项目,都市农业长廊。林带规划宽度每侧5至10米,有条件的加宽到20米以上,城市规划区加宽到50米以上;区镇道、镇村道路及其它河流支流、沟渠,每侧林带宽度按照3至5米进行规划设计;新建道路、新治理河道,实行道路、河道治理与林带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东部重点或提升路、路、6条主要道路、水系的绿化,积极引进发展高中档观赏苗木花卉新品种、新项目,突出抓好桃园科技花卉生态园等新型农业项目,形成一批特色苗木花卉精品园区。南部重点或提升滨博高速段、路南段、张博路附线、范阳河4条道路、水系的绿化,突出抓好金银花种植示范园、腾蛟梅花园等园林绿化示范项目,搞好配套基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营造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新优势,实现南部路网绿化景观的全面突破。

(二)水系生态工程

加快推进水系造林绿化、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开发,加大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水系环境,维护水系生态安全,一是全面完成河梅河大桥至张店交界处5.5公里的河道提升改造工程,以河道为轴线进行生态护砌、绿化美化,4处特色文化主题河段,3个主要交通桥节点生态园林公园,在仇套橡胶坝以上河道内依势建造人工湿地一处,积极打造东部新区的生态景观线,河滨河林地公园。二是加快推进范阳河湿地公园。以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为基础,抓好沿河河道整治和生态景观,提升绿化水平,营造靓丽的城市景观水系和湿地游园风景线。三是湖周边生态绿化及环境治理项目。利用3到5年时间,对湖周边进行高标准绿化,对周边餐饮业进行规范整治,建成辐射力强的休闲娱乐区和近水宜居区。

(三)山地公园工程

以山地风光等自然景观为主体,进一步充实文化内涵,提升发展层次,集度假、餐饮、观赏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山地公园。一是抓好山生态旅游观光园,加强绿化、美化荒山,整修道路,修复防空洞,集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新型文化农庄,形成新的旅游亮点。二是进一步完善葫芦山生态园,为附近居民打造一处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山地公园。三是加快镇宝山生态园,有机农作物、优质果品种植基地和大型餐饮农家乐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四)科技示范园区工程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抓好生态园、桃园科技花卉生态园、科技生态园、牧业生态养殖观光园、生态示范园、良种科技示范园、茶园、中国能源植物研发保护中心示范园、花木生态休闲园、腾蛟梅园等10大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业结构调整展示基地和招商引资平台。

(五)精品农业基地工程

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路苗木花卉基地、3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基地、万亩设施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丘陵山旱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30万平方米优质珍稀食用菌基地、奶牛集约化养殖、寄养基地、北郊镇标准化肉羊基地、中慧葫芦山肉鸡规模养殖基地、万对肉鸽养殖基地、万头自然养猪基地等10大产业基地项目,建成一批粮、牧、菜、花卉、苗木农产品精品基地。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效能。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众多部门,必须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落实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一是成立都市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分工负责、职责分明的工作机制。强化对现代农业特别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对都市农业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都市农业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加强协调,统筹解决。坚持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强力推动都市农业发展。二是在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基础上,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实施方案,上下衔接,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分阶段、有步骤地抓好规划的落实。三是实行镇村整体带动战略,进一步挖掘地方资源、技术优势,突出发展旅游农业,带动全区都市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四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重点项目督查调度制度,并把都市农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工作的突出重点,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镇(街道)、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施都市农业园区项目化管理,集中策划一批都市农业园区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率先突破。区政府每年筛选部分都市农业园区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实行区领导联系、区直部门挂包都市农业示范点责任制。落实创建责任、创建任务、创建标准、创建周期,通过重点工作项目的突破带动全区都市农业的发展。

2、深化改革创新,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一是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加快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在土地流转、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建立和完善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土地流转问题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区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行土地经营权互换、租赁、转包;积极引导群众组建土地合作社,化零为整,连片靠拢,规模开发;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以地入股,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进行开发,促进土地向高效种、养规模大户、龙头企业转移集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创新支持方式,通过采取贷款贴息、民办公助、品牌扶持、以奖代补、产权改革、税收地方分成返还、优先提供土地、政策性保险、信用担保等方式方法,重点对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出口创汇、名优品牌创建、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农产品精品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奖励支持,调动各方面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开发都市农业,形成稳定合理、多元化的社会各方面投资和支持都市农业的新机制,扩大资金的来源。积极实施规划招商、项目招商,借助外力把我区精品示范项目做起来;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组建专业发展公司,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参股龙头企业。同时,政府也要加快对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产生良好的效益。

3、全面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是其根本的动力。我区面积相对较小,要成功地发展都市农业,必须走高科技支撑、高产值发展的道路,加快我区推进都市农业生产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的转变。从总体上说,我区目前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要下决心淘汰落后的传统技术,引进实用的高新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都市农业向高科技型经济过渡。一是加强优良农作物、畜禽品种更新,引进、示范、推广适合本区生产的各类优良品种,使主要农作物、畜禽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强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新型高效栽培、优质安全生产、高效立体种养、肥药科学使用、畜禽规模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三是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知识水平,制定都市农业人才建设战略,加大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能性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发展都市农业的本领和增收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积极转化、推广其农业最新科技成果,并通过共同申请和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提升全区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4、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把全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是在思想观念和指导思想上,对于全区四大主导产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围绕内在质量、效益、科技含量做细每一个过程环节,获得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积极发展“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的开拓,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全区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