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衡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周期:半年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
CN:
创刊年:2016
中国文化论衡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数据库收录
中国文化论衡主要栏目:
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信息:
公务员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文化论衡论文》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电话:13953187955,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56号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论衡》(半年刊)2016年创刊,语种:中文,开本:16开,出版地:北京市,《中国文化论衡》是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
中国文化论衡稿件要求:
1.文章思想健康、主题明确、立论新颖、论述清晰、体例规范、富有创新,字数为1.0万~2.0万字左右,特稿可延长至3万字左右。正文标题序号按照以下四级标题写作,即“一”“(一)”“1.”“(1)”,并附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如有可能请提供英文题目和摘要)。中文摘要为300~400字,关键词为3~6个(用分号分开)。
2.提倡严谨治学,保证主要观点和内容的独创性。引用务必注明出处,并附参考文献。常用古典文献注释置于文内,注释放在页下,参考文献放在文末。图、表注明数据来源,不应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行为。文章比例不超过15%,因抄袭等原因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由作者负全责。一经发现此类情况,本刊不再予以刊登。
3.来稿应采用规范的学术语言,避免使用陈旧、过时、文件式和口语化的表述。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应为首次刊发。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费,稿酬从优。
4.本刊持有对稿件的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请附说明。本刊所发表的所有文章一年后由中国知网收录,如有异议,请来稿时说明。
5.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作者于正文第一页下面分别提供“基金项目”来源(可空缺)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按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行政和专业技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顺序排列。文末另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中国文化论衡常见范例:
浅议中国佛寺的和谐意蕴
徐訏小说的传统文化观照
王夫之《庄子解》中的知
中国古代隐士归隐心态管窥
互联网时代的泛审美化生存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孟子的是非观及当代价值研究
夏商周始祖神话的主体性探析
试论清初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奠基
儒学现代转型与复兴的路径选择
美的回归——塑造论美学思想探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文空间再造
尚德行与重学问——论颜回之为颜回
论《资治通鉴》评价李唐的礼法标准
近代北方女性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列仙传》的游历主题及“游”之精神
《周易古经》与《论语》的思想渊源考察
山东省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新时期的“新人”询唤与团干部形象谱系
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从韦伯命题出发
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机制保障体系
自恋文化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可能的贡献
重建道统,传承文统——道统、文统及其关系
井上靖历史小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与突破
台湾“留学生作家”留美小说的“他者”叙事
现代性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中间道路”
西方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山东作家与儒家血液——以诸城市现当代作家为例
“映日荷花别样红”——《聊斋志异》女性意识分析
以史入戏,何妨点染——《桃花扇》的历史写实与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