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是一本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一本历史类杂志,该刊是CSSCI南大期刊,主要刊载历史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创刊于1979年,出版周期半年刊。该期刊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创办于1979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主管,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历史类CSSCI南大期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该杂志创刊以来所获荣誉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等。
本刊主要资助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本刊主要资助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ZS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S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JYC770018)。
1.来稿符合本刊宗旨和方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无剽窃、抄袭行为;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2.题名应易于认读,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其他语言、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3.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
4.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5.注释一般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文中序号用数字加圆括号、以上标格式标注。
6.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本刊所有论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是浓缩论文的独立短文,反映主要论点、创造性内容,300字左右。
7.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献时,只编一个号,即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例如:张三[2]8-12;张三[2]66-80。
8.缩略词的使用应采纳本学科、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规定的或是约定俗成的缩略词,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缩略词。
9.有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脚标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可优先录用。
10.本刊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近期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2 | 道教;地方史;地方史志;史通;史志 |
故宫博物院 | 3 | 中古;史料;隋唐;太子;流沙 |
武汉大学 | 2 | 党锢;党锢之祸;中国古代史;儒学教育;史学 |
敦煌研究院 | 1 | P;文本;法藏;反面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邮编:430072
主编:冻国栋
我们不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服务,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邮编:430072。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杂志是一本CSSCI南大期刊,是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主管,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一本历史类期刊。国内刊号:42-1662/C,国际刊号:1000-5374。该期刊详细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
您好,我们拥有多年丰富的期刊服务经验,可以协助您进行期刊投稿,优化投稿流程,避免频繁碰壁,缩短发表周期,节省您的宝贵时间,让您的学术成果快速发表。
能否发表主要取决于您稿件本身的内容,期刊编辑会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发表范围、投稿资料、研究原创性等内容做出主观决定。因此,任何正规的学术服务机构均无法保证发表,但我们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您理解和遵循发表要求,助您提升发表几率。若我们未达到服务承诺,我们将退还款项。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邮编:430072。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