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创新方向论文

时间:2022-07-25 03:12:00

证券公司创新方向论文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证券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家对证券公司的制度保护逐渐减弱的同时,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加之佣金制度的改革,证券公司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寻求新的盈利模式成了证券公司重视创新的主要动力。

应着力于转换功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证券公司而言也一样,唯有创新,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分业管理体制下,证券公司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承担着证券市场的中介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证券公司通过为买方寻找卖方、为卖方寻找买方,充当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起到市场组织者的作用。在专业化分工水平日渐加深的情况下,这一功能渐渐成为证券公司独有的功能,并构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风险管理的功能。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由于虚拟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且必须交由专门部门来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收益工具和解决方案,成为金融业的一项专门能力和专业技能。证券公司通过开发不同的产品和提供金融工具,适应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偏好,为客户提供风险保护,逐渐成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证券公司的功能还主要处于较为低级的提供“通道”的阶段,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的中介、优化资本配置等实质性市场功能及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严重不足。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系统,起点很高,一开始就建立了功能强大、效率很高的电子交易系统。而证券公司为“买方寻找卖方、为卖方寻找买方”这一交易中介的功能却弱化了,只剩下为投资者提供交易网络终端这一部分功能。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这一终端很容易由其他经济部门来提供,来自IT行业的竞争及以“银证通”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的加入,严重威胁到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从发行市场看,在非市场化的发行条件下,卖股票成了最容易的事情,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则主要体现为“发行通道”的多少。通道功能强而市场功能弱,导致我国证券公司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为此,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创新的方向应该是培植实质性市场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逐步形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产品结构单一,还没有提供可供组合及对冲风险的工具,因此,在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的创新,还只能停留在小规模试验阶段,如推出一些债券组合、基金组合等风险收益明显不同于股票的产品。目前创新的重点是围绕着实质性市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证券公司作为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和市场组织者的作用。比如大力加强营销功能,突出研究和投资咨询能力,深化经纪业务;深化投资银行业务,从传统的以发行为主转向以收购兼并等为主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投资银行业务;转变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模式,把过去作为变相的自营或变相融资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恢复其本来属性,真正作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制”式投资服务、实现服务个性化的同时,大力开展投资组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需要。

重在还其法人能力

证券公司创新,核心问题是要还证券公司以正常的法人能力,在对现有法律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扩大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拓宽融资渠道,放开对外投资的限制,以增强证券公司的行为能力。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业务运作能力。从国际经验看,由于投资银行参与的活动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所以,融资手段的多样性与持续性是投资银行发挥其功能的前提。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投资银行普遍具有很高的负债权益比,像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在95%左右,它们的融资手段也很多,上市、发债、中长期贷款、短期借贷等都是可供投资银行选择的融资方式。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为防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证券公司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受到很大限制,私募增资扩股是证券公司筹集中长期资金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证券公司收益率较低,增资扩股的难度越来越大,且单纯以增资扩股的形式筹集资金,导致证券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影响资本运作效率。从2002年末的数据看,国内证券公司扣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后,总体资产负债率不到60%,至于中信、海通、光大等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其资产负债率更低,远远低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在短期融资渠道方面,虽然有国债回购、短期拆借、质押贷款等几种选择,但因受到诸多限制,均无法满足证券公司的需要。

资金来源缺乏,直接影响证券公司开展业务和抗风险的能力。可以考虑允许证券公司更大规模地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允许证券公司以自有的房产、外汇等资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逐步拓展质押品范围,适当的时机开放银行对证券公司的信用放款;可以为券商的创新业务提供金融支持,如由商业银行为企业重组并购提供贷款等;允许证券公司发债,条件成熟时证券公司可以上市融资等,以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强其业务运作能力。

适当放开对综合类证券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业务范围。《证券法》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证券承销业务以及经中国证监会核定的其他证券业务。在实践中,监管部门由于担心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导致社会风险,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仍然限制得很死,实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被明令禁止,证券公司对外投资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经过近几年的清理整顿,证券公司的风险意识和内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已建立起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体制,监管力度大大加强,放开对证券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时机已经成熟。目前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松绑:一是允许证券公司将现有业务独立出来,组建相对独立的子公司进行经营,如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子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等,以在各项业务之间建立更有效的防火墙,防止一项业务出现风险而波及其他业务,同时也支持证券公司向控股集团化方向发展;二是投资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以利于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宽和进行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开展风险投资业务。面对我国私募资本市场巨大的潜力,证券公司可利用其在人才、专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风险投资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享受到整个经济增长的成果。但证券公司直接进行投资风险很大,可考虑允许证券公司组建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从事风险投资业务。这样既可获得股权增值的收益,又可为公司承销业务培养客户源,对证券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创新需要环境支持

作为创新的主体,证券公司首先需要有较强的资金、研发实力和高水平的人才储备,需要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等。但应当看到,目前来自法律法规的约束已经制约证券公司的创新。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或不适应现状,明显落后于现实,或对市场发展考虑不足,没有预留出发展空间,从而阻碍了创新;另一方面,有些业务领域或产品无法可依,特别是在对“法未禁止者是否可为”没有明确意见及“秋后算帐”的威慑下,证券公司要么不做,要么游走于合规和违规之间“打擦边球”,战战兢兢,不敢有所作为。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创新事项的研究,对那些市场需求大、风险较小、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和符合国际上成熟做法的创新事项,可以在法规、政策制定(修订)、放松管制方面作一些工作,为证券公司创新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同时,对一些风险较大的创新事项,监管部门应制定一定的操作规范和限制可进行创新的证券公司的范围,使创新能够限定在有利于市场发展、最大限度保护各市场主体利益的框架内,避免出现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