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08 02:58:18

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教育

一、关于课程观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课程观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在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受中国教育体制与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课程观往往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在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把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学生将要学习的教材知识内容,未能把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也看成是课程的有机要素,这是传统课程观的一个误区。学生的学习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教师的讲授,另外一部分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由于教师的课程观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将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合乎伦理道德教学方式与反伦理道德的教学方式、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彼此分离竞争的学习方式与彼此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等,带给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是非常不同的。有的学习经验是消极的,有的学习经验是积极的;有的学习经验是有价值的,有的学习经验没有多大价值;有的学习经验与书本知识内容相一致、相协调,有的学习经验则与书本知识内容相冲突、相矛盾。积极的、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而消极的、无甚价值的学习经验将会妨碍学习者今后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不能仅仅把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预定知识内容看作课程内容的唯一要素,学生从特定的课题教学活动方式中所获取的实际经验,同样也应看作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仅仅把课程看作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从动态生动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这是传统课程观的另一个误区。在传统的预成性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只作为既定课程的阐释者与传递者,学生只是作为既定课程的接受者与吸收者,他们都是课程开发的旁观者与局外人。对于生成性课程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传递者与吸收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建构者与创造者。现代教育越来越多地提倡素质教育,但就教育实际情况与效果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完全摆脱应试的束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很多时候,素质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到了大学,升学的压力解除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应该是容易了很多。但事实是,很多学生离开了老师的管理与说教即放任自流了,不再重视学习,高校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时难以实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对很多课程认识不足,很多学生会抱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起来没有动力。从教师角度分析,由于教师的课程观不够全面、科学,限制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现象在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有所存在。

二、教育目标的思考

几乎每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之前,都已经上过至少10年的语文课。这些基础教育给了学习充分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应试的限制也扭曲了一些同学对语文的认识,尤其是理科学生,很多提到“语文”二字就头痛。因此,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根本目标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具体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

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写作能力有限。因此,高校的语文素质教育一定要承担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通过探索与改革,实现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事实上,写作能力的高低既与写作知识掌握情况有关,同时与写作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有关联。因此,在大学开设“应用写作”是非常必要的。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上,教师要通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梳理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语言之功,唯在其用。大学语文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文学、文化知识。尽管学生已经接受了十余年的语文教育,但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是零散的语文知识,对于文学、文化缺少系统的认识。因此,在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知识,形成系统认识。引导学生参与梳理已有的文学、文化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对文学、文化知识的系统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渊源,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加强民族自豪感。

(三)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人格塑造

通过高校语文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课堂和学校,其学习范围的外延是生活,学习时间的外延是一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和感悟构成了语文学习的无限延伸,活动课程论所强调的“教育及生活”这一命题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合适的。另外,开放式阅读以及各种途径的自主语言实践也是大学语文素质提高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开放式阅读和自主语言实践不仅仅是学习和提高母语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每一个大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方能广搜博取、开阔眼界、涤荡心胸,多听、多说、多写方能表达无阻,沟通无碍。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深入、透彻的认识;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人文部分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知识与力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审美鉴赏情趣,帮助学生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塑造。

三、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的推广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张家军,蕲玉乐,2004)近些年,“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比较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实际应用效果明显。但目前很多高校在扩招的影响下,合班上课现象比较普遍。教师感到当班级人数过多,班级规模庞大时,开展案例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本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一困惑。目前我们采用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即把班级所有成员分为不同的小组,选出组长,并按小组方阵排好座位。这样,当有讨论题目出现时,要求学生按照既定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每组派出代表发言。另外,也可以在每次课前给出案例,让学生课下进行讨论,课上发言。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推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开展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都具有很强的支撑力。如何定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何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这些问题的思考将左右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应确立正确的课程观,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其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