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资本金困境试析论文

时间:2022-02-28 02:16:00

我国银行业资本金困境试析论文

一、银行业资本金的深层次问题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困境。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主要包括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在我国,财政部规定金融企业应在税后利润中计提一定比例的一般风险准备,这类准备金也归在核心资本范畴。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比例一般不超过五成。浦发银行2007年分配的利润仅占税后总利润的34%,2006年的分配比例仅为20%,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盈余公积、留存利润和一般风险准备等手段来补充核心资本应该就能满足监管的要求。但从浦发银行看,其资本充足率资本资产比率都基本处于下行趋势。可见,仅靠盈利转化并不能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寻找除利润外的其他渠道来补充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首发或增发)是补充核心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且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下,这种方式既不会让大股东失去控制权,也不需要大股东出资,因此就成为一种成本最低的选择。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已基本消除,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市场透明度的提高和对投资者保护的加强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资本市场在这些方面还需改进和完善。

(二)贷款扩张导致资本比率下降。相对于资本金的增长速度,资产扩张的程度更为剧烈。由于贷款占据了我国银行业总资产构成的主要部分,因此考察贷款的增长情况就能看出总资产变化情况。表1显示浦发银行近五年来贷款增长速度平均为26.3%,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是建立在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的,其增长的绝对额每年都在扩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的状况与浦发银行基本相同,近几年内其贷款扩张速度维持在30%左右。仅通过盈利转化而不通过其他渠道补充核心资本,其资本比率必定会逐步下降。贷款的高速扩张是造成银行资本比率下降的背后原因,而银行业为何有如此强烈的贷款冲动?这是因为: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我国的实际存贷款利差较高,银行贷款意愿较强,仅靠存贷款的利差收入银行就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因此,其开拓中间业务的动力不强。浦发银行2007年的非利息收入仅占总营业收入的6.55%,即使在中间业务做得最好的中国银行,其2007年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仅占总营业收入的13.6%,这两个数据远低于西方同业约一半的水平。由于中间业务基本不占用银行资金,不会增加银行的资产总额,因此不会有相应的资本要求。但在我国,由于利率管制形成的高利差使商业银行大部分的资产业务集中在贷款上,当经济形势下行时,会使不良贷款比率上升,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三)居民存款增长促进了银行业贷款的扩张。银行贷款扩张的另一个原因是存款的高速扩张,浦发银行近五年的存款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上,五年平均值为25.7%,尤其是2004年后存款增长率平均高于贷款增长率2.9%。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由贷差转变为存差,此后存差逐年扩大,贷存比逐年下降,这使银行业面临着很大的资金运用压力。由于金融机构存款中超过一半的比重是居民存款,因此重点分析居民存款的增长原因。从2001年到2005年间,我国居民的资金运用结构中,存款始终占70%以上。证券投资部分到2005年其比重一直持续下降,这是因为证券投资的主要部分是股票投资,而股票投资受股票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很大。在证券投资中的债券投资部分,居民的主要投资品种是国债,企业债券数量很少。由于2006年股票市场行情开始上涨,因此居民资金运用结构中证券投资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其投资结构不会有大的改变。在保险金部分,其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说明我国保险市场近些年来稳步快速发展。可见,我国银行业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大部分资金只能存在银行。虽然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却很少有其他金融产品来适应居民对资金运用的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更高要求,尽管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近些年发展很快,但其在居民资金运用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大,这就使资金大部分以存款形式集中在银行内部,从而使得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加大。

(四)企业融资结构促进了银行贷款的扩张。银行贷款的主要客户是非金融企业,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弹性和利率弹性很小,尤其是当企业处在扩张阶段时,其对贷款的需求更是被放大。2001年到2004年间,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处于下降趋势,2005年后有所上升。其原因是由于2003年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而同期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其融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因此,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银行来满足。2005年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转暖,股票市场融资额开始上涨,同期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加快,银行贷款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总体看,直接融资的比例有所上升。在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中,企业债券所占的比重一直较低,

二、货币紧缩形势下银行业摆脱资本金困境的对策

2006年和2007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6%和11.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逐渐走高,2008年第一季度CPI指数平均已达8.0%,经济过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为此,央行从2007年底开始首提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就是严格控制银行的信贷投放。在新的形势下,银行业应该采取适当措施,走出资本金困境。

(一)控制信贷风险,适当减少信贷投放。在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不断高涨的情形下,银行业的信贷投放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股票市场也在调整,居民投资会从证券市场转移到银行体系,存款的增长速度会加快,因此银行业的资金运用压力会更大。另一方面,当经济从高处回落时,银行信贷的风险将会加大,不良贷款的比率将会上升,如果银行通过提高拨备覆盖率来应对不良贷款比率的上升,则会直接造成利润下降,从而导致资本比率的下降。因此,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自身运营两方面都表明,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投放、优化资产结构才是商业银行正确的努力方向。控制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投放并不意味着对所有贷款实行“一刀切”式的削减,对于行业成长良好、信用记录优良、各种担保齐全的企业可适当增加贷款,而对经济回落敏感的行业和风险集中的行业(如部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要严格控制贷款投向和总规模,优化贷款的行业结构,降低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分散贷款风险。在优化资产结构方面,增加非信贷资产如证券类资产的比重,同时在规则的允许下适当增加股权类投资。

(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这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变收入结构,增加利润。银行业可利用自身的网点优势积极开发和各种基金、保险、、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加快产品创新,积极提供面向投资主体对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组合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同时,结合负债结构的优化,引导存款资金流向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存款增长的度,从而降低资金运用的压力。

(三)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通过资金价格的市场化来引导企业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有研究表明,2004年10月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后,企业的融资结构更趋合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可放在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和放松存款利率上限上。其次,进一步改革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交易和监管制度,增加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力度,引导股票市场走向理性投资;逐步消除阻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促使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与投资者建立起直接融资的联系渠道。第三,通过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现有的市场交易制度等来合理分流居民储蓄资金。这些措施的实施能为银行业创造一个竞争性的、有益的外部环境,能够迫使银行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利润来源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银行业建立起一个合理高效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创造有利的条件。

摘要: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资本金比率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银行业面,临着资本金困境,而资本金困境背后的原因涉及资本市场制度、居民投资结构、企业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金融体制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业只有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拓展中间业务等措施来应对资本金困境。同时,宏观层面的配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培育机构投资者等。

关键词:资本金困境;金融体制;货币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