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活动腐败治理论文

时间:2022-07-25 08:07:00

新闻传播活动腐败治理论文

【内容摘要】新闻传播中的腐败现象正日益突出。产生这种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新闻传播活动中强制制约制度的缺乏。腐败严重影响着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潜在地诱导着社会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调整新闻媒介整体结构、实行新闻传播资格准入制、鼓励社会公众监督将是治理新闻传播腐败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闻传播;制度缺陷;腐败治理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新闻媒介的急剧增多,新闻从业人员的快速膨胀。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各类新闻媒体4800余家。①从业人员也有数十万。新闻媒体的快速增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为这些成绩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新闻传播活动的腐败现象日益突出,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损害了新闻事业的声誉,降低了新闻工作者在受众中的威信,也影响着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表现

作为执政党的各项事业的一部分,新闻宣传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一直十分重要。这种重要性,成了新闻媒体出现腐败现象的物质基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中的腐败行为开始出现。腐败(Corruptio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定义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②具体到当今新闻传播领域,腐败行为已经远远超出前几年单纯以钱稿交易为特征的“有偿新闻”范畴,呈现出以新闻传播为手段,通过多种形式谋取私利的特点。其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编辑记者个人采写有偿新闻,并对其百般包装,直接获取现金与实物回报;

集体(报社、电台、电视台或其某一内部机构)出售版面、节目时间、刊播毫无新闻价值的内容,“有钱就报道,没钱不报道,钱多多报道,钱少少报道”;

与有关权力部门勾结,违规办理诸如建筑工程发包及其他项目的审批手续,充当“掮客”、“媒婆”,通过权钱交易,牟取非法利益;

与党政机关中的心术不正分子结盟立誓,帮助其拉帮结派,上下勾结,买官卖官,跑官要官;

违规报道,片面炒作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新闻,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干扰司法公正,甚至代人诉讼,包打官司;

无视正常业务联系,软硬兼施,强迫有关单位宴请、旅游、娱乐,甚或家人吃药看病、购物坐车费用也让有关单位报销;

以刊播新闻稿件相威胁,强迫被报道对象刊登广告,或直接进行敲诈勒索;

采访作风浮飘,高高在上,架子十足,非车接不去,非星级宾馆不住,非名酒不喝,加重被采访单位负担;

刊播广告不顾社会效果,不管内容是否适合传播,一概按广告主意愿刊登,甚至明知广告内容虚假而照登照播不误,甘当坑人帮凶;有时以新闻形式刊播广告,欺骗受众;

为图出名,哗众取宠,不惜炮制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制造所谓“轰动效应”,迎合低级趣味。

以上各种表现,不仅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也引起海外新闻同行的“瞩目”,造成了极坏的影响。1993年4月23日,美国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刊登署名文章《大陆记者生财有道》,详尽描述作者昔日的记者朋友们,或津津乐道炒股发财,或专事广告业务,或以稿子的“含金量”自诩身份了得。这使作者感慨深长:“像这样不论三七二十一,拿新闻像猪肉似地换钱的做法,在全世界恐怕不多见。”同年5月10日,香港《联合报》也刊登文章《记者不耐清贫,“金元新闻”风行大陆》,对中国大陆有偿新闻的泛滥进行了批评。③

二、新闻传播活动中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探究当今新闻传播活动中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应当从新闻媒介的自身特征、外部环境影响、政治思想教育、社会制约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在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员各项事业一部分的新闻传播,其有限的版面、节目时间满足不了来自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宣传需要。这无形中使新闻传播成了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围绕这一稀缺资源的分配,产生了激烈的供求矛盾。一些单位或个人为得到这种资源,就开始与新闻从业者进行交易,用物质或金钱来换取新闻传播权。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崇尚物质利益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作为社会一部分的新闻传播机构不可能置身于这种影响之外。受错误价值观念的诱惑,新闻机构从业人员价值取向出现异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抬头,开始以手中的报道权寻求获取额外的物质金钱利益。

同时,一些社会影响小、传播范围有限的新闻机构为了生存,强调所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公开或私下鼓励采编人员从事广告经营,甚至直接分配广告经营任务,根本无暇对从业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导致一些人惟利是图。

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是新闻传播中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几乎使其掌握了全部的“话语特权”,新闻媒介可以对其他行业和个人的不良现象进行抨击和批评,而广大受众即使对新闻传播中的腐败现象有强烈不满也无处表达。另一方面,我国的《新闻法》至今尚未出台,对“官”“民”身份兼具的新闻从业者腐败行为的惩治措施也无法可依。

新闻传播中的腐败现象,对新闻传播本身、社会及受众都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的质量。新闻作为客观事实的报道,不能为任何人、任何团体、任何利益所左右。当新闻被当作普通商品去交换时,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新闻也就完全成了金钱的附庸,新闻就会变味、变质。

其次,它严重影响着新闻传播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新闻媒介都被看作是公正公平的象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守护神”。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是广大受众认识身边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已被广大受众赋予了充分的信任感。受众一旦发现自己所信任的新闻媒介竟然大量出现虚假新闻、“广告新闻”,将会对新闻媒介的所有新闻和信息嗤之以鼻。

第三,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率。当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把更多时间用于搞腐败时,本职工作必然受到影响,新闻的时效性会随之延缓,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机率也会大为减少。

第四,它妨碍着新闻传播中的公平原则。腐败使一些单位或个人的一般性内容得以更多地被公开报道,而使另外一些单位或个人值得报道的内容不能,出现报道数量上的“有意识歧视性刊播”。

第五,它潜在地诱导着社会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虽然新闻媒介被称为“第四种权利”有些夸张,但它在广大受众中有着权威地位,如果受众看到具有监督社会功能的新闻媒体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必然会严重挫伤他们对社会公平、公正的信心,使受众在精神上对社会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绝望情绪。

[page_break]

三、新闻传播活动中腐败的治理

在朝着市场经济转型的当今中国,在各项前提条件都已发生很大变化的改革开放年代,新闻传播中的腐败难道就无药可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新闻传播中的腐败问题,必须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经验,从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1.加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严厉禁止有偿新闻。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说过:“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④

2.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考核,实行准入制,严格控制新闻从业者的数量,切实提高其素质。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职业,并不是各色人等都能胜任的。应该借鉴卫生、会计、律师等行业的资格考核准入制,对进入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进行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的综合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社会制约机制。有论者指出:当今新闻界“道德规范远未达到可以由他律转到自律的程度。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尚不成熟,外在的道德要求无法转化为心中的道德规范。那么此时就不可要求新闻界在内心为自己立法,而应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⑤由于新闻道德教育对新闻从业人员只有精神上的“软约束”,没有法律层次上的强制性规范,所以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属于制度性缺陷腐败。正因为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惩罚将降低腐败发生的机率。要针对产生腐败的原因和动机,以立法形式对新闻腐败问题实行“硬治理”。

4.加强行业自律。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以及各级媒介机构大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自律和他律措施,如1991年全国记协颁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使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行业不正之风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但由于我国新闻记者协会的功能与西方新闻自律组织有明显的差异,不负责对有分歧的新闻报道、新闻纠纷的审理,以及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而仅限于服务与公关,因此对治理新闻传播中的腐败能力有限。在这个方面,应予以加强,提高行业自律的权威性。

5.治理新闻媒体本身,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防止小报小刊小台泛滥。当前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小报小刊小台为生存考虑,不惜铤而走险,违规进行煽情、反动的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以吸引受众和广告客户,赚取维持生存的资金。对于此类于社会无益的“垃圾媒介”,应该坚决予以关停。

6.发动全社会监督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构建“新闻反腐长城”。早在1997年1月,全国记协就公布了《关于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制度的公告》,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公布了举报电话。各级新闻媒体也应建立自己内部的监督监察机构,欢迎社会对本单位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监督;改变过去对违规现象只在内部处理的做法,有勇气把查清的事实公开披露,增强社会各界监督新闻单位的信心,从而使新闻从业人员不想腐败、不敢腐败。

注释:

①戴元光等主编:《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②转引自胡鞍钢主编:《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转引自高金萍:《有偿新闻透析》,《新闻知识》,2001年1期。

④高金萍:《正气与铜臭的较量——论有偿新闻对记者职业道德的影响》,《新闻记者》,2000年11期。

⑤盛情:《对新闻媒介某些现象的伦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