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及提升路径

时间:2022-06-21 02:40:30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及提升路径

摘要:时代的发展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由此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行政人员面临着较多的工作难题,亦成为其工作管理中的重点所在。为确保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开展对高校行政人员必要的基本素质提升很有必要。本文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展开分析,并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自身素质;提升路径

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为人,其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更是关系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因此,需要高校理性的认识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并在实践中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路径的分析。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政治思想素质,作为高校行政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中的核心素质,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应系统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基础上,有效的实现行政管理水平、政策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并具有较强的思想工作开展能力。第二,管理素质,高校行政管理带有显著的科学性,有其自身的运转规律,在学习研究中应及时克服错误理念。高校应组织行政人员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有计划的开展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掌握学习,实现高校管理工作模式从经验化管理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过度。第三,业务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能够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是确保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序化、高效化运转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高校行政人员对自身的岗位工作建立系统的认识,掌握和熟悉高校制定的行政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对涉及工作相关的文件及政策应熟记在心。在工作开展中应熟悉业务内容及流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应有较好的调查研究、文字口头表达、参谋决策及综合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在工作中与上下级部门关系的合理化处理[1]。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现阶段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管理理念在不断更新,教育领域也相应的出现了较多的新行政管理理念,然而我国绝大数的高校仍在沿袭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及理念,不仅降低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更使得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实现创新化的发展。虽然较多的高校普遍引入了信息化管理设备,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条件,但由于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不具备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实践工作开展中不能很好地发挥硬件设施的功能及价值,管理效率低下,各类资源被极大的浪费。(二)缺乏较强的服务意识。行政管理部门在高校组织部门机构中的设置方法,多采用学院及学院二级管理体制,在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冗余部门设置过多,增加了管理层次及流程,使得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重复性工作普遍存在,岗位工作指示不明确,从而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称呈现显著的多头管理特征,激发了更多的工作矛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部分行政人员自身缺乏较高的服务意识,过于看重自身的管理职能,过于提高自己的身段及地位,认为学生及教师应听从指挥,进而形成角色认识方面的偏差。(三)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具体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分布较多,专业背景较为复杂。行政人员队伍构成中,相应学历的人员对行政工作兴趣较低,专职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且学历较低。加之较多的行政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学、教学方面的学习培训,在工作中也缺乏培训学习的机会及时间,行政人员普遍不具有较高的主动学习意识。即使有部分行政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意识,在受到工作岗位工作的重复性、有限的管理工作经验等影响,极大的降低了行政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其工作的开展不能很好的满足高校的发展的需求[2]。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升路径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完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时,才能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实现各项流程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行政理论的学习,从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做到同步提高,并积极的参与高校各类行政活动。从现有的图书、报纸、书籍以及网络平台寻求各类基础知识资源,在实践管理工作中以理论为指导,用思想进行约束,端正工作态度,切实有效的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同时,需要明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是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及义务明确,也是个体对特定身份的行为期望。通过对高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即协调者、服务者、监控者及执行者,在正确的角色定位下,能够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放下身段,在管理工作做好以上各角色的践行者,从而发挥较强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此外,开展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完善化、系统化及全面化的知识教育能够实现思想方面层次的上升,从而产生更多的新联想、创造及见解。在青年行政管理人员中培养其树立紧迫感,逐步建立较好的终身学习意识,在实践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的规范化及制度化。基于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的特性,在职管理人员脱岗学习不具有可行性,可以在培训中心展开以在岗学习为主,脱岗学习为辅的方式。高校应鼓励和支持青年管理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讲座、授课教学等授课方式结合社会调研、参观学习及专题研讨等辅助方法,展开对青年行政人员的继续再教育。(二)提升高校行政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化,在目前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各类新知识层出不群,更新速度明显增快,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培训,做好相应的培训规划,明确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选择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借助有效的培训充分的提升行政人员在个人素质、服务意识、沟通交流、计算机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注重对行政管理人员协调能力的强化,提升其在校园内外及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处理及协调能力。在实践中突破管理理论思维的限制,培养行政人员的个性化管理,能够以宽阔的心胸、冷静沉着的态度,客观理性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矛盾。(三)健全完善内部激励机制。为实现对行政人员的创新素质、业务素质及思想素质各方面的提高,可以通过组织满足个体的愿望、需求,以此有效的激发和引导个体为组织服务。第一,完善考核制度,选拔优秀合适的行政人才,相开制度标准的建立以岗位特征为基础,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将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量化细分,将职位、奖惩与考核挂钩,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开化,从根本上确保较高素质的人才进入行政工作团队。第二,进一步完善晋升制度,晋升制度是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的认可,属于激励制度的一种,可以将晋升制度与考核紧密结合,围绕学历、能力、职称及年资等完善晋升制度。第三,加强分配制度的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应结合发展形势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化的薪酬体系,缩小行政人员与教员的收入差距,给予行政人员精神方面的满足,以此在实践工作中贡献一己之力[3]。总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显著,并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提高及优化,进而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及领导加强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一切工作方针及政策,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为高校的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丽珍.试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素质提升路径[J].职业时空,2016,12(2).

[2]潘文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

[3]梁文富.管理方格理论视角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

作者:莫祖燕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