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及建议

时间:2022-12-29 10:0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及建议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的基础。而食品安全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实地了解调查,结合当前机构改革,浅谈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安全食品的基础工作,因此,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就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的大众焦点,百姓关注的生活热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是重大民生问题。如何让广大消费者吃上营养健康、放心安全的农畜产品,是我国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应履行的重要职责。尽管近些年成县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生产种类不断增加,面积和数量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以及隐患问题有所下降。但实事求是地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工作抓得紧,这一段时间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就少,生产者就不用或少用违禁药品,严格遵循“三品一标”生产规程。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一段时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旦有所放松,农产品生产者和提供者也就乘虚而入,违规使用违禁药品就会时有发生,因此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总体是稳中向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从近些年国内先后发生的大肉、鸡蛋、奶粉、蔬菜中检测出来的“瘦肉精”“恩诺沙星”“三聚氰胺”“甲醛”等动植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来看,依法加强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得放心、吃得安心,是农业技术指导和行政执法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当前和今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课题来抓紧抓好抓实抓细。

一、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不适应时代需求。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有效快速解决农民吃不饱饭、市场农产品匮乏、农村经济活力不足的问题,成县农村山区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应该是不错的政策措施,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农民的温饱和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时展至今,成县农村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依旧延续的是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管理模式,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在粮食果品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生产上基础设施简陋、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条件不优,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处于自生自灭态势,监管很难到位,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在养殖方面,虽然通过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几个大型养殖场,但养殖数量较小,圈舍简陋、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容易导致畜禽疫病、疾病的发生,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性差,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二)动、植物疫病安全防控实现无死角全。覆盖还有很大难度成县大多数农户在种养业中普遍存在着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按照时令下种,出现病虫施药,至于该用什么药、什么时间用药、用药量多大,几乎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应运,可以说大多数生产者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特别是在养殖方面,一些养殖散户不积极不主动地接受动物疫病的免疫,不配合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一旦爆发传染病,法律观念不强的养殖户甚至宰杀、出售或食用病死畜禽,进而导致动物疫病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产生动物疫病人畜共患。(三)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不严格。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业效益低、优质不优价、农业补贴不足等因素导致多数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主动也不愿意把握正确使用各种投入品。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小麦、玉米、蔬菜等大宗农作物生产话费超量施用的问题,不仅造成肥料浪费、增加成本,而且导致土地物理结构逐年下降并长远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品质;另一方面生猪、蛋(肉)鸡等畜产品养殖存在着超量使用添加剂、兽药和抗生素的问题,在防控畜禽疫病上,大部分养殖户都采取过量投放药品的方式,进而导致畜产品抗生素等药物残留超标。(四)农用药品销售管理存隐患。成县尽管在2014年已按照省市要求及时成立了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承担着全县农资生产、销售和经营的监管工作,在近几年对遍布全县城乡的农资市场开展农业执法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强化了农用物资行业的管理力度,但由于该县农资市场零散,未经登记的个体经营户东躲西藏兜售药品,个别农资门店依然经销着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类剧毒、高毒农用药品,如滴滴涕、除草醚、砷类、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百草枯水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三氯杀螨醇,磷化锌、磷化铝、毒鼠强等。这些违禁或限制使用的药品一经流入大田生产环节,不可避免造成农产品中含有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成分,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极易引发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五)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转变为餐桌食品,要经历从大田生产、农户管理收获到市场技工再上到餐桌,周期长、环节多,整个过程十分复杂,监管难度大。因此,构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监管体系是确保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的最为迫切的关键环节。但就目前来说,该县农产品质量管理机构、技术队伍、设施设备等体系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缺少先进实用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乡镇机构建设功能不完善,县级检测技术人员少,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缺乏专项监管工作经费,导致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不能实现及时科学的检疫检验,不可避免造成不安全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很难保证广大消费者真正买到放心农产品。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一)严格防控动植物重大疫情。县级植保站、动物检疫所要按照农时季节、平时和特殊时期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的监测、预警、、防治,积极探索物理防治办法。落实安全养殖措施,加强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强化对新补栏、散养和养殖密集区的畜产品全覆盖无死角免疫;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动物要及时进行补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不断加强生猪养殖密集区、屠宰场、交易市场和种畜禽场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数量和频次,对病原学监测阳性动物要按规定及时果断处置,集中或分散深埋,及时消除疫情隐患。落实农作物安全生产措施,切实加强常见病虫草鼠害的防治,重点搞好瓜类和大白菜霜霉病、茄果类疫病、豆类潜蝇、小麦吸浆虫、玉米螟、油菜蚜虫等危害大、传播快、难控制疫情的监测、预报、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动植物疫病的科学防控。(二)密切监管农业投入品市场。重点加强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市场监管,强化农资经营业户的规范化日常化管理,全面实行严格的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制度。要使每一个农用药品经营业户必须做到持证经营,完善登记备案,做好从购入、销售到使用的全程记录。强化农资销售者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经营素质。食药局、工商、质监、农业等行政执法部门要密切协作,严格落实定期检查制度,形成监管合力。对关键部位、重点环节和农资产品实行严格管理,重点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销售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用药品的打击力度,依法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三)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县级行政区域不但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而且还是绝大部分农产品的供应集散地,可以说,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一定程度上与整个国家农产品安全息息相关,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加强县一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品,建立健全落实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倒逼生产者重视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加工,促进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品大幅提升。县级财政要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投资列入年度预算,进一步配齐完善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加强农产品监管机构队伍技术培训,提升行政执法和服务能力建设。对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的重点乡镇的监管机构,要根据农药等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定量分析、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移动检测等实际需要,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四)规范检验监测农产品。对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测的常态化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点抓好产地生产和市场销售两个环节。一是抓好产地检验监测。定期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和污染源等环境进行监测;定期对蔬菜产品开展违禁药品残留快速检测,扩大检测范围和频次;定期深入养殖大户和养殖企业对畜禽兽药、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进行检测;定期对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记录进行检查。对发现生产记录中不当使用农业投入品或检验监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采取限制措施,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制;二是抓好市场检验监测。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随时进行抽样检查,按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对菜篮子产品重点进行药品残留检测;按照国家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条例有关规定,实行畜禽定点屠宰,严格控制私屠乱宰。严格按照程序实行宰前检验、宰后检疫。对通过检验检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五)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牢牢抓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两个牛鼻子,加快转变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努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积极示范推广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户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倡和推进清洁生产、生态养殖。支持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积极参与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三品一标”的认证注册工作,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营养、健康的食用农产品。(六)加强农业法律政策信息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乡村集市,通过张贴宣传品、喇叭播音、发放传单等形式,继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业行政人员的执法意识和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底线和守法意识,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监督责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农贸集散批发市场要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报送系统,确保及时、有效传递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时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农资商品监管及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等各类信息,切实转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确保农产品供给充足、安全,为构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胡志峰 单位:甘肃省成县多种经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