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9:26:22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1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制约条件

1.1缺乏安全的施工技术

从本质上讲,技术工作与安全工作密不可分,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都隐含着安全工作。如安全施工组织的编制,尤其是临时用电方案、脚手架专项方案、模板施工专项方案、深基坑方案、起重机械的安拆方案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专项方案的编制等等既是技术方案编制的过程,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另外生产工艺流程本身的不完善及存在的缺陷、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及其他外在的设备、工器具等的缺陷都可能酿成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工程的施工过程及质量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质量,施工技术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民工大多涌向建筑行业,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安全生产意识和相关技能都缺乏清楚的认识,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意识,更谈不上自我保护意识,对建筑安全施工技术知之甚少,在施工过程中长期养成不良的施工行为和操作习惯,加上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另外施工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安全意识灌输工作做到位。

1.3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足

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缺乏科学的管理,忽视安全教育的力量。虽然按规范要求进场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但安全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企业上岗前也经过安全培训,但培训不到位,对钢筋、混凝土、模板及其他工种等操作人员统一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没有针对性,各自的安全培训重点不突出,这也是建筑现状存在的一个问题。另外农民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差,遇事不冷静,不能及时处理。

1.4安全监督的力度欠缺

建筑行业是安全的高发区域,现在我们国家对建筑行业安全工作比较重视,同时对安全监督体系进行了完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三类安全人员,即企业领导、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等直接在现场进行安全指导与管理,监理单位的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现场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的安全督查以及省市级安全监督管理站的重点安全监督检查。即便通过以上系统的安全监督与检查,仍然可以发现施工现场表面或隐藏的安全问题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综上所述,安全监督的力度仍然在基层,他们的安全管理力度大小,他们的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决定是否从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途径

安全管理包括企业所有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文明生产,必须分析安全施工管理的制约条件与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的学习与研究。作为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优化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在工序质量验收时,注重验收标准中的牢固稳定性等安全要求部分,在工序交接上注意安全施工交接等,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在实践中对安全技术不断地学习与探讨,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根据现场实际问题不断进行调整,达到最理想安全状态,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扎实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让施工人员具备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更加谨慎小心,保护好自身安全,以此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3)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工作。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不同情况,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及工程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规程、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的学习教育,并结合案例教育的形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4)完善科学的监督体系,并落到实处。

3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发挥领导的领先作用

企业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把手,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责任。只有企业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公司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及构建切实可行的安全组织机构,这是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管理水平高低以及工作作风都影响企业安全状况。各级领导要本着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安全管理方面尽职尽责,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首先做到严格要求,树立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其次确保队伍稳定,处理好各种关系;最后各级管理人员自觉地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把安全问题当作工程施工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3.2树立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的管理

施工企业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安全工作的主导思想,把“安全第一”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切实关心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不断提高安全施工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1)营造良好的气氛。积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宣传教育需要坚持不懈,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需要通过安全培训、教育、宣传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员工心中,让每个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自觉学习安全文化知识、认知安全文化、尊重安全文化。2)积极开展现代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聘请科研院校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比赛、技术比武、反事故演习等多种形式智力开发;同时安全会议、安全知识考核、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电影、宣传栏、警示牌、宣传画等方法都可采用;以职工身边的真实事情触动员工们的安全意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安全无把握人员重点防范,有效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其目的都是将安全知识灌输到每个施工人员心中,从而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3)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安全活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竞赛。a.在班组中要积极开展“三无班组”“十佳班组”和“优秀班组长”竞赛;b.在专、兼职安监员中开展“在我身上无违章,在我身边无事故”和争当“优秀安监员”竞赛,督促安监员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坚持原则,查找隐患点滴不漏,制止违章不留情面,敢于叫响“遵章作业向我看齐”,使安监队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健康发展。4)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进行企业安全管理。人既是管理人主体,同时又是被管理的客体,其核心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管理人员只有站在关爱职工的角度来看待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处理好严格管理和关心职工的关系。同时,安全生产管理不光是安全管理者的事,要充分依靠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才能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5)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素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的施工工艺不断应用于我们的施工过程当中,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施工技术,要求我们企业全体员工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掌握新的施工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新的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参与并服务生产,为保证安全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4结语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搞好安全生产,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就是发展,就是效益,以人为本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施工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内,达到高效益状态。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将安全意识摆在第一位,激励、引导、启发、教育、约束职工,不仅能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而且还能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小康发展。

作者:徐宪武 单位:太原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站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1市政工程的特点及现状

1)施工环境复杂,交叉施工普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往往位于闹市交通要道,工程要求周期短、时间紧,各工种人员立体施工、交叉施工现象普遍。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各种类型的机械同时进行操作,工作人员较多。尤其是在大型场馆、高架桥工程中需要高空作业,这种情况下的施工安全管理是比较难于控制的。2)市政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市政工程绝大多数是露天作业,受雨雪、大风等自然环境影响严重。在施工时,如果对天气的预测准备不够,又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不良天气就会很容易给施工带来严重的破坏,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原材料的质量在施工工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在有一些厂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以次充好,而施工单位如果在采购时不慎购买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会给工程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不良后果。3)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最初的市政工程项目以道路为主,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少。而有些市政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效益,恶意竞争,低价中标后又分包、转包给其他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人员并不稳定,拿到工程后开始招收民工,不经过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就匆忙上岗,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再加上防护意识淡薄,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不能有效处理,最终往往造成安全事故。

2安全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工作环境、施工技术等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体系,来避免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单位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1组织方面

要做好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公司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安全和行业规定,内容要体现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责任人,对工程及工地安全负全责。工地现场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合各班组的技术特点,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使操作工人明白自身岗位的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做到防患于未然。

2.2技术方面

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决定了施工现场复杂,交叉施工。项目负责人要根据施工要求和进度需要,通过分析、协调,合理布置各工种各班组的人、机、物的现场工作安排,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因素(如高空作业、重型机械使用等等),建立起符合安全生产使用要求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建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对于结构较复杂、安全隐患较大的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除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说明之外,还应该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说明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

3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对于防范安全事故意义重大。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该定期组织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安全防护知识,并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在一些特殊施工项目,如高空作业、深基坑及桥梁隧道工程中,要在工地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识,让施工工作人员随时注意安全,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护好自己。

3.2保证各类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安全防护设施是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的保障,如果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正常安全的使用,会给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损失。很多市政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管理不当,没有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所以安全防护设施的养护保养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应当设立安全设施专项资金,用来购买和养护安全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设置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养护负责,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使用的大型机械较多,包括各类起重机械、土方开挖机械、混凝土运输机械等等,尤其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进行多层次立体式施工,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要结合施工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科学有效的对机械设备进行分配,进行资源共享。保证各机械资源的充分应用,强化机械的保养维护,出现异常及时进行修理,不能出现机械带病工作。对机械设备的零配件集中采购,保证质量,在减少使用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安全责任制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依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正的理念开展安全管理生产工作。强化对施工现场人、机、物的管理。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列举出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做到安全问题层层把关、相互监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责相应的安全责任人,每个环节必须落实到人,使用签字负责制度。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加大惩处力度,除了经济处罚,还要进行通报批评,使大家引以为戒。

4结语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求施工单位领导层和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国家财产、企业的信誉和职工的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将安全生产贯彻到市政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建设环境。

作者:李海元 单位:大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及措施

1建筑安全标准化主要特点

1.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应该是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各种强制性标准及规范在建筑行业相继推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个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具体的项目上,设置安全部门,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作业办法。从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企业安全标准到项目安全措施,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所以,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具备多层次的管理体系。

1.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综合性

建筑项目管理是具有多工种协调作业的综合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多工种的人员通力协作。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多项工作,例如基坑开挖、脚手架搭建、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等,要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工作性质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

1.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动态性

由于每一个建筑项目管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对项目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筑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也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建筑项目存在工期长、劳动环境差等情况,所以在不同的季节,安全保护措施也要改变。因此建筑安全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进行动态化管理。

1.4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长期性

建筑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必须涵盖整个项目的各个部门,上到甲方、项目经理,下到施工队伍的每个劳务工人。由于通常的建筑项目施工时间都比较长,而项目涵盖的工种和人员也很多,这就造成施工现场人员变化频繁,所以必须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教育,需要从项目开始一直持续到项目竣工。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内容

2.1项目安全职责划分标准化

首先要在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中对项目中的各个参与人员注明其安全管理职责所在,对不同岗位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要求,应遵守企业和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

2.2项目安全风险控制标准化

按照以往建筑项目管理经验和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统计,找出施工项目中存在的危险点和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编制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数据管理调研报告,并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给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办法。

2.3项目安全施工标准化

在建筑项目管理中,需要按照建筑项目安全施工标准化的规定,从平整场地等工作开始,在施工过程所涉及的文明施工、施工作业管理要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并对具体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认真筛查和全面评价,将此考察结果作为对项目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2.4项目安全评价标准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管理者制定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时候,全面、认真、系统地建立安全管理评价标准,仔细研究评价工作机制、评价指标,并能够定期对企业的建筑项目安全进行系统评价。

2.5项目安全检查标准化

在建筑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管理者应根据建筑工程安全检查的职责要求,按照制定出的企业安全管理条例认真检查,监督存在的隐患,做好施工安全排查等工作。

3安全管理标准化执行措施

在进行安全管理标准化执行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3.1制定工作方案

建筑企业要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现状,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总体部署,在充分研究完善监管方式和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行动方案,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3.2组织开展培训

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由相关专业院校结合班组安全教育活动,以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制度为基本内容开展定期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3落实标准化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国家和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文件要求,制定出台本企业贯标技术手册,对施工现场和各类危险源监控管理实现流程化、表格化、岗位化。

3.4创建标准化示范工程

建筑企业应以项目实施全过程安全评价为基础,重点考核关键岗位人员履责到位、安全管理规范、安全教育和安全投入落实等内容,达到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秩序化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等要求。

3.5推进安全认证和达标验收

1)安全认证工作按照企业自查自评、提出申请、认证机构现场核查、项目抽查、综合评定的程序进行。2)施工现场达标验收。施工现场达标验收工作由项目安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按照施工项目部自查和整改、建筑施工企业组织考核、现场监理部和建设单位签署评价意见、项目安全监督机构组织复核的程序进行。

3.6加强监督检查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到岗履职、安全投入、施工现场流程化管理、安全教育等监管工作。应进一步明确监管重点,突出对重大危险源、重要时段、重要部位和重要节点的监管。

作者:于英慧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提高

1前言

施工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直至建设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就要对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处于现在的建筑安全管理的发展形式和要求下,我们需要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方法,并总结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1安全管理的预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围绕着整个建筑项目的进行,只有各个因素相互配合和谐的运作下,才能最终推动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影响整体项目的运行和实施,这也是我国目前急需进步和改善的问题。从古至今,安全管理原理就一直发展着,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管理模式,我们依靠科技和人才的不断壮大,开发出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平台和方法。我们需要分析危险的存在性,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这样做才能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消除或是减少危险。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的不安全状况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只有研发出一套比较可靠的安全对策才能从根本上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和状况的发生。

2.2安全管理的构成要素

我们都知道,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械、环境。因此,只有合理,科学的使这三个因素之间互相协调和又各自独立,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当这三者之间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那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系数提高了,安全管理规范和有序了,从而带动建设项目的健康快速顺利和谐的发展,提高了施工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提高了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领域的地位。

2.3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关系

工程施工安全在各行业都是一个收到关注的重要问题,这都一直提醒我们在追求工程进度的时候,在压缩投入资金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说,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极为重要。我们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在项目的应用,它关系到企业的效益,企业职工的安全。对于我国的在建筑行业里的发展,我们都强调责任。在建筑行业中它的意义非凡,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需要紧紧围绕着责任这两个字来展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更深的体会到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工作人员的生命是多么的宝贵。

3建立健全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3.1重视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小部分却不容小觑,因为施工安全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行具有着关键性作用。在我们的周边,可以听到一些关于施工单位不注重施工安全管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的事情,这种事故的后果十分影响施工人员的情绪和安全,使得建设项目的进度收到干扰和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钱财的损失,导致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名声受到不好的连带影响。因此,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3.2安全管理的实施

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也是一个施工单位进步的表现,更是我国建筑行业上升一个台阶的重要的垫脚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和到位,也直接提高了施工的安全质量。企业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用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各项安全管理指标和要求,严格抓好施工过程中管理。安全第一,首先是以人为主,要见安全工作真正的落实到人的身上去。

3.3安全设施的投入

施工部门有很多个,我们有必要和必须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加强施工人员对与施工安全的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安全警惕和防范意识。确保安全设施的投资落实到位,加到对于安全管理和设施的资金投入,安全问题不能不重视,安全设施不能不增加和完善,保障安全设施处于一个可安全使用的状态,并要定期养护和维修。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和向上机汇报情况,有不足之处改之,如果因为安全设施的不足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那么,接下来的所造成的损失会比安全设施投入的多得多,所以,加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设施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至关重要。

3.4安全监督与检查

做好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安全员要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施工队伍,每一个施工工人的身上去。工程项目部要专门配备专职的安全员,对施工团队进行检查和管理,定期组织各个班组的安全员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违规操作或者是违反纪律的加以处罚,让更多的人提高安全操作规范的意识。施工周期长的要历经春夏秋冬,所以要做好气候变化的安全对应工作,雨前雨后,高温低温等等安全准备工作。对于某些工程的关键部位,要配备专业和关键的设施,制定合适和合理有效的安全策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和处理,直到真正的解决。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保障道路的畅通和材料的完整,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5安全工作的宣传

加强对外的安全工作宣传,建立一个好的施工安全工作的平台,实现施工现场人人懂安全,引导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施工作业,这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步的体现。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实现全面控制和有效防范。也可以通过安全奖励的办法督促安全生产,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4总结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生产和建设中的的确确是不可忽视的,让我们共同遵守我国的安全规章制度,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有科学性领导的施工生产和管理环境。督促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与质量同步,安全与效益同步,安全与生活、工作同步。为了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要争取把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具体化,实用化,普遍化和高级化,做到管理这重视安全,重视自身的责任,懂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胡小青 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建设工程监理服务有限公司

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论文

1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和准确了解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选取14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开展访谈,其分布特点如表1所示:①来自北京、武汉、郑州、太原、广州和深圳6个城市,覆盖华北、华中和华南3个区域;②12名来自于施工企业,另2名来自政府工程安全监督机构;③从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均超过8年,平均年数为13.42年;④来自施工企业的专家职位有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工程师,覆盖各个层级;⑤都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还包括6名硕士和1名博士;⑥10名专家当面交谈,其余4名专家在电话中访谈。讨论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部分超过2小时。调查分两轮进行。首先结合文献综述和专家研讨,归纳施工安全管理在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形成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清单,如表2所示。再针对反馈次数较多(至少5人反馈)的问题开展第二轮访谈,探讨改进措施。

2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企业层面安全管理的老问题中,C2反馈次数较多。例如专家K所在公司2014年施工合同承包额超过30亿元,但公司常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仅有4人,包括1名安全总监、1名副总监和2名安全员,其中1名安全员还兼任资料员。如此薄弱的人员配置在面对日常安全事务和十几个项目的安全检查严重力不从心。访谈新发现问题中,C1反馈次数较多。专家C认为主要表现为企业领导在认识和执行上的差距。也就说,领导对安全管理并非不重视,但迫于工期、投资控制等压力,对于安全管理投入的精力和资源不足。

2.2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

项目部层面安全管理的老问题中,P1、P3和P10反馈次数较高,尤其是P1。不少商业项目为了盈利、公共项目迫于官员政绩要求,过分压缩施工周期,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多个工作面同时开展、一天内两到三班工人连续作业,都为施工安全埋下严重隐患。新发现问题中有4个反馈次数较高,分别是P2、P4、P6和P9。P2反映由于工期紧、投资控制压力大等原因,项目经理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的精力仍有欠缺。P4说明管理者认识到安全员作为安全现场管理的关键技术人员,知识和经验需要强化。P6得到了专家A和K的特别强调;安全员的晋升优先度排在施工员、预算员之后,不符合“安全第一”方针,严重挫伤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安全员业务素质。P9说明管理者仍未能做好安全计划,未能践行“事故预防重于控制”的道理。

2.3施工班组安全管理问题

班组层面安全管理的老问题中,W4、W2和W1反馈次数较高,说明问题仍较为严重。新发现问题中有2个反馈次数较高,分别是W3和W6。W3从侧面反映安全培训的重要性。W6则说明班前安全会议作为班组安全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实施仍不理想。而W5虽然反馈次数不高,也应得到承包商的重视。部分工地住宿、饮食和卫生等条件很差,导致工人与项目部和管理人员之间在情感上十分生疏,不愿积极主动地配合执行安全计划和措施,严重影响安全管理效果。

2.4不同层面联动和配合问题

3个层面联动或配合的老问题中,T3和T5反馈次数较高,需要重点关注。新发现问题中,T1和T2反馈次数较高。专家K反映在实现绩效管理后,项目部为不影响绩效评价结果和获得奖励,不愿上报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轻微问题,但事后疏于管理,致使问题积小成大,反而酿成严重事件。再加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足(问题C2),难以对各项目部开展全面检查。因此企业对项目部安全管理的监控显得无力。专家B则发现大多数施工安全员工作年限短,工作方式方法生硬,惯以监督者姿态巡查,对工人缺乏尊重和爱护。T2与P3、P4和P6一道,反映安全员的工作态度、能力、方法和获得支持存在普遍不足。

3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改进

3.1施工安全管理改进模型

针对第一轮访谈中发现的重要问题,施工承包商不仅应在企业、项目部和班组3个不同的层面分别改进,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不同层面的联动和配合。参考Cooper[15]和Choudhryetal.[16]的研究,提出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改进模型,如图1所示。建议采取的施工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如表3所示。

3.2施工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1)为贯彻全员安全管理,企业、项目部和班组每一个层面,每一名员工都应充分重视和理解安全。因此应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和项目部安全氛围,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2)在企业、项目部和班组每一个层面,均需要通过一些常规性制度来落实安全管理,如安全计划、安全培训和安全考核等。(3)不同层面应有良好的联动和配合,承包商安全管理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为此,企业对项目部、项目部对班组、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既应有有效的监督约束,也应有充分的支持配合。

3.2.1营造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项目部安全氛围和员工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从访谈中发现的问题来看,C1、C2、P4等问题根源就在于缺乏足够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和意识。为此提出如下措施。(1)企业应提炼若干条安全理念,传授给每一个员工,例如美国杜邦公司自1802年以来归纳出十大安全理念已成为行业标杆。(2)可组织各部门编写适用于不同岗位角色的《安全行为准则》,上至企业负责人、下至工人,全员执行。(3)企业领导应带头践行安全行为准则,带头抓安全,带头承担安全责任。(4)应在企业内营造浓郁的安全学习氛围,经常开展员工业务培训。(5)应树立安全创造效益的观念,认识到安全是企业经营获利的基础,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发生的事故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3.2.2常规安全管理制度

在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的常规制度中,岗位责任制落实仍不理想,以致产生部分项目经理未带头严抓安全,安全部门和其他部门分工和配合不顺等问题。应重点落实项目经理的责任,强化项目经理的龙头作用,并引入激励机制。安全管理绩效好的项目经理应得到奖励,反之应受到惩罚。流程化管理是专家J、K重点强调的内容,二人所在企业正在推广流程化管理,每个部门都编写了各自的业务流程。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被编写为54个流程,安全计划、检查、培训等工作均按流程实施,相关人员各司其职,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

3.2.3不同层面联动与配合机制

与单个层面管理相比,不同层面的沟通和配合更成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企业对项目安全情况缺乏足够有效的监控手段和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存在隔阂等问题。要增强不同层面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关键在于建立不同层面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1)企业领导联系项目制。为促进企业与项目部之间安全管理的联系,使企业领导一方面为项目部提供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也给予更严格监督,专家J、K所在公司实行了企业领导对项目安全生产包保制度,由公司副总、总工等分别联系若干个项目,增强了企业管理层对项目部的监控力度。建议公司总经理也加入联系项目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企业对于项目部安全管理的支持力度。(2)项目部安全管理主动上报企业。如前所述,专家K所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仅有4人,主要通过检查、电话询问等方式来了解十几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但检查频次低,通过电话查询的信息真实程度差。经与专家A、K等讨论,建议改企业向项目部询问为项目部主动向企业上报,汇报频率为每月一次,按企业安全部门设定的《项目部安全生产月报》格式填写。各项目部安全生产月报内容可汇总成企业安全生产月报,月报可汇编成季报,季报可汇总为年报。每季度举行各项目安全生产总结和交流会,由各项目经理亲自汇报本项目安全管理情况,接受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项目部质询,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该机制的建立将实现施工安全管理“以企业管理层为主导”到“以项目部为中心”的转变,符合“组织扁平化”和“管理重心下移”理念,可提升企业对项目部的监控效果。(3)安全员分片巡查现场安全。针对安全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隔阂问题,较好的措施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划片,由安全员分别承担一定片区的安全巡查。如项目部安全员数量不足,可吸收施工员和质检员等其他现场技术人员作为群众安全员,在执行本职任务同时兼顾安全巡查,并可向群众安全员发放额外津贴。实行划片管理后,安全员(或群众安全员)将与所负责片区内的班组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增进交流和配合。(4)项目部和班组联合安全检查和周例会。在每周一次的项目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除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安全员和各部门负责人之外,还可要求各班组长参加。不仅可增进项目部与班组之间的沟通,还可促进不同班组之间的经验教训共享。大检查后立即召开安全生产周例会。建议首先由班组长汇报安全作业情况,次之安全员、相关部门,再次之总工、副经理,最后由项目经理总结,充分体现管理重心下移的思想,督促各人履行安全职责,确保班组安全作业。(5)联合安全培训。针对安全生产中的共性问题,建议组织企业、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班组工人共同参加的安全培训,也可增进企业、项目部和班组之间的交流和信任,提升安全培训效果。

4结语

为改进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本文结合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从企业、项目部和班组3个层面归纳了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改进措施。第一轮访谈揭示了两类施工承包商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类是之前已有研究但未得到明显改善的老问题,如安全管理人员不足、项目工期过紧、工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等。另一类是此次访谈中专家反馈次数较高的新问题,如企业领导对安全的支持力度不够、安全员能力知识薄弱、企业对项目安全情况缺乏足够有效的监控手段等。第二轮访谈提出了施工承包商改进安全管理的措施。不仅包括在企业、项目部和班组单个层面营造安全文化、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还包括建立不同层面联动配合机制的建议。这些措施建议来自于实践经验总结和提炼,可供施工安全管理实践参考。

机械设备在机场场道项目的安全管理

一、机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

1.1当前的机场机械设备的管理环境恶劣

机场场道项目的管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且建设施工的时间周期比较短,最长的时候需要花费1年的时间,最少的时候需要3个月的时间,但是需要在工作的时候严格的执行施工进度,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建设,但是多数施工队在施工期间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完全依靠加班加点完成施工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度和运转,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技术性的施工错误,在过度的使用机械设备施工的时候导致了机械设备的老化,造成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机场工程的施工在远离城区的地段,这一地段造成施工环境非常的复杂,容易造成施工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施工现场狭小、施工地面不够平坦,或者是存在障碍物或者是悬挂物突出等等问题,在夜间还容易出现作业照明度不够,通道施工的可移动范围内缺少明确的目标,湿度、温度对于施工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影响。

1.2机场场道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进行机场场道施工的时候,各个项目之间在施工目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常常导致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时候存在问题,容易出现机械设备在一个项目中的工作完成之后立刻投入到另一个项目的工作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紧迫性的需求导致机械设备在各个项目之间的调拨非常的频繁,使得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了无法及时保养和定期的保养维修,再加上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施工管理意识,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过度的追求施工的进度,导致对于机械设备只是注重使用,却缺乏有意识的机械保养,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

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在机场场道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需严格的执行,尤其是要切实的保障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下文基于当前机场场道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2.1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正确的选型并合理的进行设备调配

在机场场道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适应自身的性能,尤其是要注意结构方面的特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机械的操作手册,使得机械设备能够充分的发挥效率,有效的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应用成本。在项目工程的过程中,在布置施工任务的时候也要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相契合,使得机械设备在执行施工任务的时候能够被科学的使用,也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

2.2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有效的却把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在制定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手册的时候,应当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基础的安全教育,使得所有的工作人员在从事施工工作的时候能够安全、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不仅如此,在进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时候,也为将来的事故故障排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制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操作规程的时候,指定人员应当符合当前的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得所有的操作规程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3对机场场道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有效管理

机场场道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必然会使用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因此,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执行人就是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也是直接影响机械设备操作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为了实现机场场道项目中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所有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具体工作的时候应当确保所有的人都受到培训,做到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所有的安全培训工作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计划有序的进行,定期的为所有接受培训的人员做检查和考核,使得进行不同项目工作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接受的培训是具有针对性的,也在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的时候严格的把关所有操作人员的培训下过,使得所有的操作人员接受的安全培训质量是最佳的。为了使得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接受高质量的培训,并且提高项目的管理效果,还应当在思想层面上使得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接受培训,使得所有的操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培训理念,并使得所有的安全培训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

2.4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采取积极的安全防护工作

在进行机场场道项目工作的过程中,所有的机械设备在施工使用之前,应当进行严格的设备的质量检查,对所有的设备状态进行检验,对于所有施工设备中存在的老旧设备应当及时的进行淘汰,对于施工质量较差的设备做好的严格的筛查。同时还要对每一个操作人员的操作证件进行认真的检查,做到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是合格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还要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接受并认可所有的现场施工安全守则,在机场场道项目施工的时候积极的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施工效果的检查,对于其中出现不周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专注的注意,同时还要真正的发挥安全装置的作用,设置自动警报、自动显示、自动连锁以及自动停车的措施等等。

三、总结

随着对于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视,机场场道项目施工逐渐的走向了机械化的程度,机械设备作为一项非常科学、准确的生产工具,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现代化的条件下必要的生产工具,但是当下的机械设备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机械设备的使用走向大型化、复杂化、高精度化、自动化以及成套联动化,在保障施工质量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做到足够的重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确保机场场道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机械设备的使用也更加的科学。

作者:王元甲 单位: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丽江机场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1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安全问题存在诸

一方面是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就建筑一线工人来说,由于有些建筑人员是临时招募的,他们中大多数人缺乏专业技能,安全意识不强,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也省去了员工岗前培训这一环节,这就为人员管理造成极大的难题。施工现场管理大多是吃苦受累、风吹日晒的职位,因此行内人都不愿意充当一线管理者,有的职位却由几位管理者占据,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的职能重叠或者职能空缺的现象发生,在出现事故时,管理者之间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一些专业性的高强度岗位却由一些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负责,这也给安全事故的发生留有机会。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建筑项目工程材料的管理包括原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储存与管理、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与管理等,有的材料管理人员没有做好相关材料的登记管理工作,当施工方需要器材时十分不便,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展,造成不良后果。另外,有些施工机械设备是用租赁的形式进行使用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做好这些设备的保护工作,或者使用完后没有及时还给租赁公司,会增加器械的租赁费用,为项目建设增加经济负担。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管理方面。建筑项目涉及到的建筑技术多种多样,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管理方面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一是技术人员本身的技能遂平参差不齐,二是施工工艺的标准混乱,施工者和技术人员难以利用真正的标准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停滞不前。监管运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这些环节中一旦出现一个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制度不健全

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由于建筑方的质量监督以及保证体系不健全,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饿局面,有的职位由几位管理者占据,而有的吃苦受累的职位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的职能重叠或者职能空缺的现象发生,在出现事故或者责任时,管理者之间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最后,由于建筑工程需要用到大量的专业技能人员,所以在技术人员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比较模糊,我国在建筑师、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计量师等职业资格的准入考核方面还比较松散,所以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待确认。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个大的建筑工程管理牵扯到建筑公司的全员上下的利益,当建筑企业管理较差的时候,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显露出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

3我国建筑施工事故安全责任不明确

我国《建筑法》规定:施工现场安全责任谁生产谁承担,事故发生后责任第一承担者首先就是施工单位,但在分析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施工单位很可能不是事故的直接造成者,而是建设各方,比如建设项目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建筑设施的生产商等,一旦事故发生,追究安全责任,各方相互推卸责任,举证方面也出现困难,这就给责任主体留有逃避的后路。而我国只规定建设单位对施工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他们的安全负责。由此可见,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规定的不明确,对于每个责任的承担者来讲,都有推卸责任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4完善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议

4.1提高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4.2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也与社会和投资效益息息相关。因此,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工程质量责任重如泰山”〗的责任感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切实把工程质量管理摆在建设工作的首位,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建设单位要不定期的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第一的意识。当然,也要正确处理好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避免为了抢时间、赶进度,而不重视工程质量;绝不能盲目地最大化的追求工程利益,价低成本而降低工程质量。

4.3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办理安监手续时,为该工地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安全监督交底、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水平的评定,则由站领导带队进行动态跟踪抽查。这种一人定点服务,集体动态打分评定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导培养了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又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廉洁执法。建立和完善工程相关制度,比如,建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督反馈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筑安全隐患、险情及事故社会举报制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确保全市建设工程质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4.4明确和细化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责任

第一,要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对于工程质量投诉处理与事故查处的程序,应当在本单位公开化。负责相关事项的单位和房地产施工企业从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审批与管理,外地来渝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审批与管理。第二,建立施工现场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实行主管部门、主管领导责任人制度。如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除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外,还要追主管领导的责任。第三,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部责。基础设施项目法定代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能力,具备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项目法人单位的人员素质、内部组织机构,必须满足工程管理和技术上的要求。如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要追究项目法人单位和法定代表人的责任。不得以任何指挥部等名义代替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不明确,不得批准立项。如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质量的行政领导责任人、项目法定代表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要按各自的职责对其作业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管调到哪里工作,但任什么职务,都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者:于江 单位: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如何搞好水泥监督抽样检验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水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几年来,随着大型旋窑水泥的增加,总体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水泥的原材料,人员工资等价格上涨,水泥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而水泥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水泥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质量,造成水泥各项性能下降,特别水泥强度指标,部分企业刚好控制在标准要求线上,但没有富裕。小型生产企业中有少数企业控制28天抗压强度达不达标准要求。采取低质低价、劣质低价的营销策略,水泥到工地后有些还要存放几个星期以后甚至更长一点时间才能使用,使用时强度更低,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还有一些标识为优等品、质量认证的水泥产品,其实物质量未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还有一些企业故意短斤缺两,袋重不足,由于水泥是基础材料,使用量大,少一个5%经济效益可观,袋重不足表面看起来是数量问题,实际上是质量问题,按此配比势必水泥用量减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还有一些水泥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超标等质量问题。为了规范水泥市场,为建筑工程质量保驾护航,有必要加强水泥产品质量的监控。所以在这里就水泥监督抽样检验谈些自己的看法。

水泥监督抽样以及检验应注意事项:(1)到企业时应有清晰的照片:①企业名称以及外观照片;②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编号的照片;③抽样人员取样的信息照片,应由1人取样1人拍照片,考虑到现在水泥企业水泥不落地的情况,应该有包装机口取样的信息照片;④企业包装袋的清晰照片,包装袋应该有企业完整的信息,例如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重量,保质期等产品信息;⑤封样的照片:封样照片应包括内水泥包装照片,编号照片,外包装照片,封条照片要有抽样人签字以及企业负责人签字,封条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保证留样和抽样的一致性。⑥抽样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与样品的照片已确定企业对抽样的确定性。(2)抽样单要填写清晰,抽样单要有完整企业信息,样品的规格型号,以及检验依据。执行企业标准时,要求企业提供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文本。(3)应与设区市质监局联合抽样,设区市质监局指派人员应在抽样单备注栏签字。(4)尽量不修改抽样单,若修改,采用“杠改”方式,抽样人员和企业人员均须在修改处签字。(5)抽样:①抽样型号或规格和强度等级。符合抽样细则的任意一个型号批次的产品都可以抽样。每次抽查,每种品牌的产品仅抽查一种最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产品;②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按GB12573进行。抽样基数应满足出厂编号规定的吨位。编号吨位不足时,不得少于10吨。袋装水泥从企业的栈台抽取。确定1个出厂编号的水泥,在该编号的水泥中随机从20包以上的袋装水泥中取等量样品,取样数量为20公斤(10公斤作为检验的样品10公斤作为封存样品)。散装水泥从散装库卸料或输送水泥运输机具上,在规定的出厂编号吨位范围内,间隔抽取20次以上样品,取样数量为20公斤。将抽取的水泥样品全部用0.9mm方孔筛筛析,取其筛下物,缩分为二等分,缩分后的两等份样品中,一份为检验样品,一份为备用样品。(6)样品处置:①将过完筛的检验样品和备用样品分别用两层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外面用牛皮纸袋或编织袋包好加封条,在抽样现场立即封样。抽样人员封样时,应当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并告知受检单位。样品贴上由抽样人员、企业负责人分别签字并盖章的封样单;②承检单位接收样品时,应仔细查验、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样单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断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单的记录是否相符,对样品加贴标识后保存;③检验样品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备用样品可封存于受检单位,并存放在干燥、防潮的地方。封存于受检单位内的备用样品要进行拍照,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所有样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平整堆放,防止污损、撞击,不得受潮、雨淋和曝晒。(7)检验应注意的问题:①检验机构在接收样品时,必须认真检查样品的封样单是否完整以及样品是否完好;②方法标准中有基准法和代用法时,当检验结果为临界值时以基准法结果为准。当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镁含量超过5%时,应进行压蒸安定性检验,压蒸安定性检验合格后,则水泥中氧化镁允许放宽至6%。当A型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镁含量超过6%时,需进行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当样品在寄送过程中保存不当受潮时,应考虑重新抽取样品。应在取样之日起10天内完成水泥安定性检验;③若企业标准或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缺少相关重要检验项目,且无强制性标准要求,则应按照推荐性标准规定检验该项目。因企业停产、转产、倒闭或其他特殊情况,未能完成产品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填写《未抽到样品企业情况说明表》,并加盖企业有效印章。无法加盖企业有效印章的,由抽样人员在《未抽到样品企业情况说明表》中如实记录相关情况,并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字盖章确认。

以上所述为监督抽样以及检验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实际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如果有不熟悉企业地址的情况,应该在路上寻求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为什么不直接联系企业呢,如果提前联系企业的话,就会给很多企业有提前准备的时间,一般来说都是快到企业的时候再和企业负责人联系,这样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120例实施常规管理的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1~10岁,均数(5.56±1.20)岁。另取2018年1—6月收治的120例实施细节管理的患儿为实验组,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1~9岁,均数(4.10±1.08)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细节管理,具体如下。1.2.1病区环境细节管理。将病房内易燃、易碎物品集中摆放或设立专门的危险品储物柜,并且上标识,避免对患儿造成烧伤、划伤等危险事故。每天进行病房内及周围的清洁,保证卫生间及开水房等区域地面干燥,可设相关警示标志以做提醒,以免患儿摔伤。由于患儿年龄小、好动,很容易发生坠床事故,因此可增加防护栏以避免患儿坠床。另外,热水壶及热水袋放置不当极易造成患儿烫伤事故,故有必要做好对细节的控制,及时清除病房内所存在的危险源,同时定期检查病房内有无易燃、易碎物品,检查患儿病床及护栏的稳固性,若发现可能会对患儿造成危险的事物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1.2.2制度细节管理。建立一套专业化、科学化的细节管理制度并及时落实执行,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落实岗位责任制,随时由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制度、复核查对制度、抢救制度及护理文书等工作进行抽查,对其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月全面考核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不执行或走形式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2]。1.2.3加强风险意识。让护理人员学习《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护理安全有关文件,从而加强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以及处理风险事故的能力[3],并开展相关讲座以探讨、解决护理风险问题。1.2.4提高护理人员细节。护理业务水平儿科中的患儿大部分对自身的病情变化不自知,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关注来发现,因此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故应定期开展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导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基础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心理素质培训及礼仪培训等。结合国内外医疗技术新动向,及时更新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巩固和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以提升自身业务理论知识。另外,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通过自学及临床实践中的练习,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1.2.5细化护理工作流程护理人员要对护理中所用到物品及药物进行有效识别,特殊药物贴上提醒标志,防止忙中出错。制定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药品进行管理,做到每天清点,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药品使用情况登记和工作交接,并建立药品使用异常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对患者用药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用药剂量,并且加强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做好相应记录,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1.2.6加强患儿的专项指导。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用亲切的话语耐心与患儿沟通,给予患儿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护理,使患儿通过护理人员的表情及肢体语言体会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关爱,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儿依从性。若出现操作不当而引起患儿不适时,要及时向患儿及家属道歉,避免出现矛盾。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体贴患儿,积极与其交流,以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距离。1.2.7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一直坚持的重要管理工作,医院感染工作涉及较广且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重视无菌操作、定期检查并注重细节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控制医院感染具体有以下几点:①注意无菌操作: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人员衣帽穿戴要整洁,用口罩遮住口鼻。无菌物品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进行无菌处理后使用。②注意病房消毒,以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后辅助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可采用空气消毒洁净器,消除空气中的病原,患者出院后,床单被套等均需要以含氯剂浸泡45min后清洗,并做好地面、门窗、桌椅等的消毒,一般床上用品含氯制剂浓度为1000mg/L,其余500g/L即可。③注意手卫生:洗手前应该除去装饰,并修剪指甲,后以清洁剂清洗,在流动水冲洗后以干手物擦干,洗手方法可参照六步洗手法。对手套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应及时丢弃,防止重复使用而引发交叉感染。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包括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投诉率;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工作情绪、护理人员操作水平等,以百分制计,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1.4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全部录入SPSS21.0系统中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护患关系在我国日益严重,很大程度上会产生相关风险事故,为了保证患者有效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的提升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举措。由于孩子在父母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是其生命的延续,故在孩子患病时,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儿科护理中,由于患儿年龄小、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较低,并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患儿病情的变化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若护理不及时,极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有必要探究出对儿科护理工作更有效的护理方案[5]。随着护理服务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护理管理已不能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已逐渐向更细致、更优化方面发展,因此细节管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考虑到儿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采用细节管理是具备较高应用价值的。本文通过对儿科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患儿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6]。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表明,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不但能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改善患儿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陈清.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6(2):185-186.

[2]骆雪英.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5):530-531.

[3]罗爱华,李庆华.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5):704-705.

[4]贺艳霞,董福丛.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31-132.

[5]王曼.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27-228.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情境模拟;骨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骨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求各医院应该要加强对护理的安全管理,切实保证护理的安全。情景模拟指的是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创设具体的护理情境,让护理人员在情境中进行护理安全训练和实践的方法,这不仅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应对能力,有助于保证护理的安全[1]。以下本文就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1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情境模拟指的是创设具体的护理安全情境,让护理人员根据具体的护理情境进行安全护理的操作和训练的方法,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情境模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安全知识的实践理解[2]。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中,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医院会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分析,但是这种形式只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理论了解,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情境模拟的应用就能够让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明白护理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也能够明白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情境模拟的应用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的专业技能。在情境模拟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模拟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风险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来预防和补救,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能够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并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风险应对的能力[3];最后,情境模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从患者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情境模拟也需要护理人员扮演患者角色,扮演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揣摩,因此能够较好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2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做好模拟前的说明准备工作。在具体应用情境模拟方法之前,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管理人员需要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风险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等[4]。然后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情境模拟的说明,告诉护理人员接下来需要模拟不同骨科患者的护理情境,让护理人员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和护理操作准备。为了保证情境模拟的效果,管理人员还可以对不同骨科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应对。2.2保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在具体的情境模拟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检验模拟操作训练的效果。换句话说,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情境模拟设计,然后让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比如,在康复训练中,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因为没有遵从医嘱而进行高强度的康复训练,结果导致康复效果较差,患者身体恢复的速度减慢[5]。在这种模拟情境下,护理人员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加强与患者的耐心交流,告诉患者需要控制的康复训练量,并且为患者分析随意加大训练量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出现康复训练的护理风险,并且可以锻炼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此外,选择的模拟情境还可以是日常护理的情境模拟,也可以是创伤后护理的安全管理情境,要求情境必须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给护理人员以实际的帮助。情境模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的骨科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护理安全问题,因此在情境模拟训练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骨科护理情况创设不同的护理安全情境模拟,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切实保障护理的安全。2.3注意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要保证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还必须要求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也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少护理安全风险问题就是由护理人员操作不够规范所引起的,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时不仅要考验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实践能力,还要注意观察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2.4及时对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对护理人员在情境模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并且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整理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展业素质,为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护理人员进行训练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引导护理人员分析,此次情境模拟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有哪些?护士进行了哪些操作进行预防和弥补?这些预防和弥补的措施中哪些发挥了作用?哪些未发挥作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等。这样,护理人员就能够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并且能够从实践操作上进行自我提高,这对于实践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医院应该要重视情境模拟的实践应用,让护理人员在实践的情境中进行护理安全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骨科护理的安全,增强医疗效果。

作者:潘建生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医院 骨科

参考文献

[1]秦瑞云,张勇奇,王海霞.情景模拟对提高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2,18:143-144.

[2]曹素连,洪海兰,唐莹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3:72-73.

[3]仲艳,赵红,周密,樊丽洁,蔡月娥,冯晓玲,袁静,刘建英.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骨科创伤救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6,06:87-89.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心脏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脏介入,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是介入成功的关键[1]。本文为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2.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2.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

(1)两组均符合心脏介入治疗的标准[2];(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手术前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等。除上述常规护理以为,观察组运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如以下方面。

1.3.1心导室的安全管理

心脏进行介入治疗和检查的地方为心导室,心导室与普通手术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医院领导应当根据本院心导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主要涵盖:操作规范、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职责及相关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内容。依据有关规定对所有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合理有效进行各项工作。

1.3.2成立专门的管理组

护士长应当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心导室管理组。选出年资较长的护士担任组长,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每个小组分工应当明确,在仪器设备管理、消毒灭菌、日常运行等方面,都要将具有工作安排到每位小组成员。护士长负责监督,并定期对管理的效果进行统一评估和检查,对于管理不当的地方护士长应当督促护士及时改正。

1.3.3加强对护士有关心脏介入治疗的操作技能培训

科室护士长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可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总培训者,针对心脏介入方面的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统一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进行,从而提高护士护理流程的规范化。

1.3.4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护士长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脏介入知识方面的专业技能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罚规定,鼓励护士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及时发现每个护士在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急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管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水平的增高。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0%,(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脏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治疗技术,为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3]。本文通过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临床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和操作规范方面评分分别为(94.65±3.27)分、(93.42±2.28)分,对照组分别(79.53±4.05)分、(77.36±2.85)分,对照组评分比观察组患者低;对照组满意度80%明显比观察组满意度100%低。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戴晓鸥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1]王静.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22-223.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三农”安全管理措施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去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到“两会”,“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力部门从“三为”服务到“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再到“两改一同价”也始终把“三农”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农电体制改革后,打破了原有的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农电安全管理范围扩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加大,抓好农电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健全和完善农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刻不容缓。这里提出的“三农”安全是: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前者是“大三农”,后者是“小三农”,作为农村乡(镇)供电所只有切实搞好“小三农”的各项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加强“小三农”安全管理,提升乡(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农村电网安全

乡(镇)供电所管理范围内的农村电网应为: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380/220V线路、低压配电装置等的供电设施。农村电网应从规划设计、施工架设、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着手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

1.对农村电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

2.农村电网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安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相关规程为原则,搜集有关设计资料,写出初步设计说明书、投资概算、动工图纸、负荷预测、施工方案等。

3.农村电网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409-91)、《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二票三制”,强化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监理,通过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4.农村电网竣工后,要组织验收,对所施工的设施要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

5.在从事农村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高空跌落事故,实行“五步作业法”,能够推动全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新局面,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

6.加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乡(镇)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乡、村、户三级电力设施保护组织,达到保护电力设施的目的。

管理好农村电网,是农村供电所现场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网上设备的运行缺陷,严重威协着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它是安全生产活动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止,要打掉这只拦路虎,首先必须舍得投入资金,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其次严把新建设施的质量关,建立严格的交接验收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农村电网建设的初期。

二、农村电工安全

在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人(农村电工)是第一要素,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由于农村用电量占县(市)级用电量的比重逐年增大,且农村电网线长面广,点多量大,农村电工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肩负着农村高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维护、检修和农村用电安全检查等任务,他们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关系着农电工作的发展,责任十分重大。因此,做好各个乡(镇)供电所的安全用电工作,就需要依靠全体农电人员严格的管理和尽责的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1.乡(镇)供电所所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发挥供电所所长在农村供用电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所长的安全意识是农村供用电安全的首要因素,落实所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抓好农村用电安全的关键所在,发挥所长基层领导作用是农村用电安全的重要保证。所长是一个供电所的核心,其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所的管理水平。要求所长在开展工作中,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不违章指挥,精心组织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2.农村电工直接在供电所所长的领导之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他们处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农村电工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虽然这几年来我们公司也经过多次培训、考核、择优录取,但是这不过是在“矮子里选将军”,大部分农村电工综合素质距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限制了整体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3.目前,乡(镇)供电所管理的首要工作应放在农村电工的培训上,包括业务理论、生产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经常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技术比武活动,如我公司2003年11月份在白米供电所组织的全市农村电工技能操作竟赛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能手,激发了广大农村电工好学上进的精神。但是,从这次比赛的最后成绩来看,在理论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技能操作并没有取得第一名,在技能操作中取得第一名的,理论考试也没有取得第一名。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比赛中取得前三名或前五名里,却没有一个生产班长、或营业班长。所以,乡(镇)供电所的培训工作首先要从所长、生产班长、营业班长开始,让他们做好一个领头羊,才能更好地打开一个农电管理的新局面。

4.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及市供电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结合乡(镇)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三不伤害”。一旦发现有违章作业或不安全行为从严考核,对已经发生的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坚决不允许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农村居民用电安全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的人数高达1万人左右,发生在6kV以上高压系统(含雷击电压触电)中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8%,而发生在380/220V低压电网的约为82%。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素质结构的差异,安全用电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私拉乱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供电企业要广泛深入开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如采用宣传车在全市或全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在电视台播放电力安全警示片,在交通要道口设置安全用电标语灯箱广告,到中小学校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等,不拘形式地宣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达到提高全民安全用电的意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农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管理防止发生农村居民间接触电事故

经过农网改造后的低压电网380/220V,由于产权的变更,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产权延伸到农村居民用户的电能表,使得安全供电的法律责任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在农村低压电网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重要后备保护就显得更加必要,同时也必须告之农村居民用户:安装在农村配电台区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是任何形式的触电都能保护的,用户必须安装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防止家庭中可能发生的直接接触触电造成伤亡事故,用电户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农村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保护二级、三级系统,使各级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

农民在抗旱、排涝、浇灌、四夏农忙季节,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所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多数农民对这些电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知之甚少,农村电工要能提供家用电器的选用、使用、维修方面的知识。对电能计量装置出线侧(产权分界点),农村居民用户室内的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修,要做到耐心解释:以产权分界点为限,产权属于谁,谁就是该产权的安全责任人。针对前期我市发生的几起农村触电死亡案例,迁扯了供电部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违章建筑,及时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限期整改或拆除,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用户自负。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6

陕西省现有水库1052座,其中,小型水库993座,占水库总数的94.39%,总库容9.44亿m3,占全省水库总库容的23.29%,灌溉面积4.10万hm2,占全省水库总灌溉面积的10.45%。

小型水库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陕西省大多数水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修建的小型水库达731座,占小型水库总数的73.62%,多属“三无”或“三边”工程,因此,小型水库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病险率高,病害严重。据统计,现有小型病险库322座,占小型水库总数的34.5%,占病险水库总数376座的85.64%。防洪标准低、大坝渗漏、裂缝和坝坡滑塌等问题普遍存在。全省有114座小(1)型水库和208座小(2)型水库的防洪标准达不到部颁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标准。

二是工程设施不配套或不健全。很多小型水库“三大件”(即大坝,泄、溢洪设施和输水设施)不全,不少水库无溢洪道,或溢洪道的标准与工程规模不相符,只有输水流量很小的放水洞。

三是由于没有正常经费来源,致使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四是缺乏大坝安全观测、水情测报和防汛抢险设施,工程盲目运行,极易失事。五是淤积严重,抗洪能力降低,效益锐减。陕西省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水库未建排沙洞,造成库内大量淤积。据调查,全省小型水库已淤积库容约2.55亿m3,占小型水库总库容的27%,其中部分水库基本淤满。六是管理工作薄弱,特别是乡村管理的水库,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无人负责,安全管理责任无法落实。

二、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晰,当地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未落实,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很严重。尤其是乡镇和村组管理的水库,大都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部分水库甚至无人管理。这样一来,势必形成水库安全管理的责任无法落实,安全问题仍然无人负责。

2.水库管理的体制不合理、机制不灵活。国有水库管理单位虽属事业单位,但无经费来源。少数与财政挂钩的实行差额或定额补贴,而绝大多数实行自收自支;集体管理的水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产权不明确,责、权、利未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导致管理变成了一句空话。

3.管理经费没有着落,管理单位亏损经营,难以为继。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多国有水库得不到财政支持,加之水价不到位、计收环节多、计收率低及无其他收入来源,绝大多数水库管理单位入不敷出,甚至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4.病险水库多,管理负担重。水库病险的存在,既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也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而且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安全,成为水库安全管理的巨大隐患。为此,省政府决定从2001~2005年投资3亿元用于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从1988~1998年,陕西省从水利基金、防汛经费和以工代赈资金中安排了1.5亿元开展了病险水库应急加固工作。1999年后,利用国债资金和省级水利基金5.98亿元(其中国债2.796亿元)开展了19座(其中小型2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且全省已有61座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列入了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有望得到中央的补助。但是,这些成绩与全省376座病险水库加固任务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大量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资金缺口很大,除险加固和安全管理的任务非常艰巨。

5.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影响安全管理。由于没有经费,除了极少数效益较好的(1)型水库为争取国家投资,完成了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外,很多水库一直未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给管理带来了严重隐患。

6.管理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检查制度执行不认真,检查仅局限于重点小(1)型水库。各县水利部门未能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所有的小型水库逐库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结束也无文字材料,无反馈信息和回访检查。因此,安全管理的漏洞仍然存在。二是工程设施出现小问题后,不能及时维护修理,导致小病拖成大灾的不利局面。

7.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差,管理技术含量低。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很少,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严重不足,安全责任心不强,管理的手段和设施也很落后,无法满足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8.基础设施不配套。绝大多数水库缺少必要的监测和通信设施,加之交通极为不便,工程基本处于盲目运行状态。

三、对策

1.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

国家所有的小型水库,其管理单位(或主管机关)是水库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他小型水库(包括农村集体和其他经济组织所有的小型水库)的所有者是水库安全管淼脑鹑沃魈濉?/p>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责任制、管理单位(或主管机关)及其他所有者责任制、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制。每座小型水库都要确定一名政府行政领导为包库责任人。包库责任人对水库安全负总责,管理单位(或主管机关)及其他所有者负责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2.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经费

影响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校区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小(1)型水库(以下简称重点小型水库)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管理人员,小(2)型水库不少于1名专管人员。

3.多方筹措水库管理经费

首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以水费收入作为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水费收入不足时,国有水库的不足部分由财政地方补贴;其他水库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弥补管理经费。二要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减少水费计收环节,杜绝收费过程中不合理的搭车收费现象,尽快使水价到位。

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推进规范化管理

首先,小型水库管理单位或所有者必须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现场巡查,同时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汛前和汛后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小型水库逐库进行安全检查,并通知有安全隐患的小型水库所有者限期处理。检查结束后,省、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奖优惩劣。

其次,坚持大坝安全鉴定和注册登记制度。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利部水管〔1995〕86号)、《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管理办法》(水利部水管〔1995〕290号)的要求,组织小型水库所有者完成大坝安全鉴定和注册登记工作。通过安全鉴定和注册登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所有者应建立健全小型水库的工程技术档案。

第三,强化安全意识,严格运行管理。重点小型水库的所有者每年汛前应对工程进行日常维护,根据《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编制防洪预案,并按管理权属分级报批和实施。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型水库,在未除险前,必须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安全。

第四,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全国小型水库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承担管理工作。

5.严把大坝安全鉴定质量关,加快除险加固工作步伐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参加鉴定的专家和承担分析评价工作的单位应具备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资格认证。凡申请中央和省级补助的水库,其鉴定成果应报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审核。

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前期工作专项经费,滚动运转。各市要按照“突出重点,确保安全,兼顾效益”的原则,对本地区小型病险水库分类排队,分期分批进行加固。一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市、县水利基金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二要通过集资、拍卖、租赁等产权制度改革形式多方筹资加快小型病险库的加固步伐。

6.积极推行水库降等运行与报废制度

严格按照《水库降等运行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重新复核水库的经济技术指标,符合降等运行与报废标准的水库,必须降等和报废,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核电站预应力灌浆工艺

恰希玛核电站核反应堆厂房安全壳采用了法国FREYSSINET公司K系列后张预应力体系。由于地处沙漠边缘,且预应力施工正值高温季节,昼夜温度均在30℃以上,不能执行本工程主要参考标准法国《90万干瓦压水堆核电站土建设计和建造规则》(RCC—G)中灌浆时对环境温度小于30℃的要求。因此必须针对高温条件进行浆体配合比试验,并模拟现场条件进行孔道灌浆试验,选择满足技术要求的浆体配合比和相应的灌浆工艺,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1浆体室内配合比试验

本工程的预应力施工在综合了法国RCC—G(80版)、美国《混凝土反应堆容器和安全壳规范》ACI一359(89版)和有关中国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PC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施工规定》。预应力孔道灌浆用水泥浆体的试配,主要针对浆体的流动度、泌水率、凝结时间、化学成分及强度等展开。

1.1水泥浆体原材料选择

水泥选择核岛主体混凝土使用的按英国标准生产的枫叶牌525号硅酸盐水泥;水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地下水。相应的水泥和水的化学成分分析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经过对相同配合比、出机温度、贮存条件的多种不同外加剂的水泥浆体的流动度、泌水率和凝结时间等浆体性能方面的分析比较,最后缓凝浆选用FOSROC公司生产的缓凝型减水剂COMPLAST423,膨胀浆选用CONBEX—100为膨胀剂。

1.2温度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

环境温度分别为2l℃、36℃时,水泥浆体不同出机温度对出机流动度和存放6h后的流动度影响的试验情况显示,相同环境温度下,出机温度不同,对浆体的流动度影响很小;但在贮存6h以后,浆体出机温度不同,其流动度的变化就很大,出机温度越高流动度下降越快(秒数增加),但出机温度20℃时浆体的流动度损失较小。而浆体的出机温度可以通过降低水泥温度,使用冷却水来解决。

据此,选定浆体出机温度20℃,将其置于20、35、40、45℃的环境下贮存并观测其流动度随时间发展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20一40℃时,相同贮存时间的浆体,温度越高,流动度也高,当温度为45℃时,流动度有所下降,6h为12.8s,但幅度并不大,仍可使用。即在高温条件下,只要控制出机温度在20℃以内,就可以正常进行孔道灌浆施工。

1.3从标准浆和缓凝浆试验得到的规律

在做了大量的配合比试验基础上,我们得到如下规律:①水灰比愈大,流动度愈大,同时泌水率也愈大;②减水剂掺量增加,流动度明显地增大(秒数减少),同时泌水率也增大;③只要浆体的出机温度控制在20℃以下,对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可以不必控制得太严格,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可以放宽至40℃;④水泥浆的水灰比与水泥细度有密切关系,为保证一定的流动度,越细的水泥所需的水灰比愈大;⑤在配合比和浆体出机温度已定的情况下,影响水泥浆泌水率的最主要因素是贮存时间,贮存时间愈长,泌水率愈大,所需的泌水吸干的时间也愈长;⑧各种材料在搅拌时的掺加次序严重影响水泥的泌水率。

1.4膨胀浆配合比试验

为找出影响膨胀浆的流动度、膨胀率和泌水率的因素及其规律,做了大量试验,简要摘录如下:

(1)水灰比直接影响流动度、膨胀率和泌水率,水灰比增加,泌水率和流动度加大,而膨胀率明显减少。在膨胀剂掺量一定时,水灰比是决定流动度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与缓凝浆不同,只要求其流动度在一定范围内即可。

(2)温度高的水泥浆由于水泥和膨胀剂的反应速度快,故其膨胀率也最大,正因为初期反应剧烈,在反应后期相对减缓,所以在水泥浆贮存0.5h,再测定其膨胀率时,温度高的水泥浆膨胀最低。

(3)膨胀率和泌水率随时间发展的规律为膨胀浆从制备到lh左右,膨胀率增长较快,lh后膨胀率逐渐减慢,至3h已极慢,如果浆体贮存0。5h后再测,其规律也如此,只是膨胀减少,泌水增大。

(4)膨胀浆的流动度随时间发展的关系为膨胀浆的流动度的下降在初期较快,接近30min时明显减慢,只要尽量做到在0.5h内将浆体用完,其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2浆体的接收性试验

在完成试验室各种试验并得出浆体配合比后,模拟现场施工,验证生产出的浆体是否具有试验室相同的特性,并对其配合比进行修正、确认。

2.1缓凝水泥浆

缓凝水泥浆由涡轮式搅拌机生产,该机功率4.5kW,转速1450r/min,附1个J7型搅拌器(功率1.5kW,转速1450r/min)。取样测得出机流动度9.7s,出机温度18.2℃,3h泌水率为0.6%,并在24h内泌水被吸干。

2.2标准水泥浆

标准水泥浆搅拌设备和制浆工艺同缓凝浆,出机流动度9.2s,出机温度19.6℃,3h泌水率为0.3%,并在24h内泌水被吸干。

2.3膨胀水泥浆

膨胀水泥浆使用1个J7型搅拌器在直径600mm、高900mm的罐中生产。试验过程中发现浆体粘底,拌合不匀,流动度损失较快。为此对配合比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缓凝型减水剂COMPlAST423,修改了搅拌程序。经对修改后生产出的浆体性能进行系统测试,结果是满意的。

2.4接收试验结论

经现场搅拌的接收试验检验,得到如下3点结论:①确定了标准浆、缓凝浆和膨胀浆3种浆体的配合比,它们的性能良好,满足要求,且与试验室的一致;②确认标准浆、缓凝浆的出机流动度可在9一l3s之间,突破RCC—G中l3—19s的限制,膨胀浆突破18—24s的限制;②建议3种浆体的使用范围为标准浆用于起拱不大于1.2m的水平孔道,缓凝浆用于所有预应力孔道,膨胀浆用于弯顶和起拱大于1.2m需二次灌浆部位。

3全比例模拟孔道灌浆试验3.1孔道选择

为能真实地反映出灌浆后孔道内浆体的充实程度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灌浆工艺,选择5根最具代表性且灌浆难度相对较大的孔道作全比例模拟灌浆试验:①H85号水平孔道,位于设备闸门下方,向下弯曲3.5m,是水平管中向下弯曲最大的一根;②H88号水平孔道,位于设备闸门上方,上供3.5m,是向上拱高最大的水平管,需在拱起处二次灌浆;②DBl8、l9号穹顶孔道,是拱高最大(7.52m)的穹顶孔道;④垂直孔道,因受条件限制,只搭设了12m高的架子,孔道高度为10m。

3.2主要灌浆设备

①法国产灌浆泵PHl25,最大压力11MPa,泵送量14m3/h,用于泵送缓凝浆;②法国产灌浆泵P200l,最大压力3MPa,泵送量3m3/h,用于泵送膨胀浆;②空压机6m3/min,用于密封性试验及吹风。

3.3孔道密封性检查

在孔道内穿完钢绞线,并切割完后(不张拉),安装灌浆帽和各灌浆口的球形阀,进行孔道密封性检查。关闭所有阀门以压缩空气对孔道加压,持压1min,检查灌浆帽、阀门等各处是否密封,同时观察压力表,如降压速度小于0.1MPa/min,该孔道的密封性符合要求,可以进行灌浆。

3.4孔道灌浆

(1)H88号水平孔道灌浆采用缓凝水泥浆,灌浆方向从最接近拱起端向另一端进行。灌浆泵出口处浆体流动度达到9—13s时,连接进口端,注意控制灌浆速度,当出口端出现匀质浆体,流动度达到9一l3s时,关闭出口端。升高泵压,持压30s,检查压力稳定性。待缓凝浆灌入若干小时后,用压缩空气对拱起段反复进行吹风,以吹掉该段的全部浆体和水,保持畅通。

在缓凝浆硬化后对拱起段灌注膨胀浆。进浆口处浆体流动度在11—24s时,将浆体灌入孔道,直到出浆口处流出匀质浆体,流动度达到11—24s时关闭出口端,保持压力数秒,打开出口端,让孔道内水-浆悬浮液自由地从出口端流出。再次泵浆,直到出口端有匀质浆体流出,此动作可重复1—2次。将两端的灌浆管延伸高出孔道的最高点,保持两端出口处于开放状态,让浆体能自由膨胀和泌水自由流出。

(2)H85号水平孔道灌浆采用标准水泥浆,灌浆由最低点向两端分别进行。先由最低点向最接近出口端灌浆,此时关闭另—端,当出口端流出匀质浆体,流动度达到9—13s时,关闭该端,打开另一端,直到该处也流出匀质且流动度9—13s的浆体。为防止在先灌段浆体返流,再次打开先灌段出门阀。泵浆,使该处再次流出匀质浆体。

(3)DB18、19号穹顶孔道灌浆采用缓凝水泥浆,灌浆顺序为从一端到另一端。二次灌浆方法同H88号水平孔道。

(4)竖向孔道灌浆采用缓凝水泥浆,自下往上压力灌浆。当上端流出勾质、流动度9—13s的浆体时继续泵压,直到顶部重力罐溢浆口有浆体流出。孔道内的泌水往上排入重力罐中,同时重力罐中的浆体对孔道内进行补充,12h后或重力罐内浆体开始变硬时,取下灌浆罐。

3.5灌浆结果分析

水平和穹顶孔道每5m剖一截面,在二次灌浆区则加密剖面并开设200mm长的观察窗。垂直孔道在顶部承压板往下500mm内每100mm开一剖面,再往下每2.5m剖一截面。水平孔道剖33个截面,所有空隙高度均小于5mm,在二次灌浆区的月牙空隙较明显,但小于5mm,其余部位的空隙小于3mm;穹顶孔道剖22个截面,在拱顶处有2mm左右的空隙;垂直孔道剖7个截面,包括上部端盖在内均为100%充填。

5根孔道共剖62个截面,其中100%充填42个,占67.7%;A=3mm以下17个,占27.4%;A=5mm以下3个,占4.9%。

参照法国电力公司EDF对大亚湾核电站预应力孔道灌浆的技术条件,月牙形空隙不超过5mm即为合格。据此,本次试验的孔道灌浆充填度为100%,按合格予以验收。

4预应力孔适灌浆施工

4.1浆体工程量

由于标准水泥浆仅用于水平或微弯的孔道,且与缓凝浆的区别仅在于外加剂掺量的不同,为便于操作,减少施工时出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孔道(共485束)一次灌浆均使用缓凝浆,二次灌浆为膨胀浆,共灌注孔道长度约3.3万m、245m3水泥浆。

4.2原材料控制

对浆体原材料进场除进行正常的验收外,必须进行每种成分的CLˉ和NO3ˉ的分析以确定浆体中的含量,特别注意水泥有无假凝现象及水泥细度的检查,贮存时间以不超过3个月为宜。

4.3温度控制

预应力施工经历了819、lo三个月的高温季节,其日间最高温度曾达46℃,因此,这段时间的灌浆施工均安排在夜间气温较低时进行。为保险起见,尽量安排灌浆时的环境温度不超过35℃,并严格控制浆体的出机温度不超过20℃,这是保证灌浆质量的关键。为此,专设水泥(袋装)存放仓库,并加装空调以降低水泥温度;设临时贮冰库和贮水罐,使搅拌水温度不超过4℃。同时尽量缩短浆体的贮存时间,使灌浆时的浆体温度不超过38℃。

4.4结论

根据全比例模拟试验的结果,制定了一系列预应力孔道灌浆工作程序。对所有参加灌浆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模拟操作,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特别是浆体出机温度不超过20℃,灌浆口和出浆口的流动度不超过规定范围,缓凝浆在制浆完1.5h内、膨胀浆在0.5h内灌注完毕,泵送时的压力控制和灌浆速度控制等,保证了预应力孔道灌浆的施工质量。

5体会

5.1有关浆体的技术指标

法国RCC—G(80版)、美国ACI一359(89版)对预应力孔道灌浆用浆体的技术要求比较具体、全面,相对而言,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对此无具体指标要求。比如,除考虑了施工的可操作性、浆体强度、环境条件外,还考虑了浆体中有害成分对钢绞线的腐蚀问题,但法国RCC—G对此显得比较笼统,而美国ACI—359(89版)对浆体中有害成分比较明确,特别是针对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孔道灌浆,作为补充的R.G导则1.107“安全壳预应力束水泥浆的质量规定”中更是明确:C1ˉ≦100×l0ˉ6或200×l0ˉ6(如果pH≥12),NO3ˉ≦l00×l0ˉ6、SO42ˉ≦250×l0ˉ6、S2ˉ≦2×l0ˉ6。

5.2影响浆体性能的因素

为找出影响浆体性能的因素及规律,在试验室内做了1200多组2000多次试验,周期很长,由于影响因素多,而且必须考虑其单独和各种因素叠加后对浆体性能产生的影响,故试验必须留有充足的时间,并应制订全面详细的试验方案。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8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是本世纪继1931年和1954年后,长江发生的第三次相似规模的流域性大洪水。这场洪水是天灾;但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对加重灾情起了帮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在其中则扮演了双重的角色,既有挤占河湖、毁林开荒,加剧水患的一面,也有兴修水利、抢险救灾,抑制水患的一面。

今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水系与洞庭湖水系)地区大范围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江西、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降雨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形成洪峰之多,是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由于长时间高水位洪水浸泡,千里长堤险象环生,加大了严防死守的风险,全国人民为之忧心忡忡。防洪标准较低的支流,洪水泛滥,江洲民垸大量溃决,共有5600km2土地受淹,数百万人家园毁于一旦,数千群众和抗洪军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电力、通讯、商贸、金融等网络结构的扩展,水灾损失急剧增长、影响范围远远超出了受灾的区域。整个夏季,中华大地上,数亿人口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据估计,今年长江流域中、上游超额洪水的水量约为1954年特大洪水的一半;但是,今年淹没面积不到1954年的1/5左右,因溃堤而分滞的洪水水量不到1954年的1/10。如果说,1954年是以溃堤、分洪淹没30000km2土地为代价,换得保卫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抗洪胜利的话,那么,1998年则是依靠多年兴修的水库、加固的堤防、建立的洪水监测预报系统与百万军民的严防死守,最大限度利用了河湖水面来调蓄、输送超额洪水,尽力减少了淹没的范围,也避免了分洪的损失和后患。

长江的防洪能力是按1954年实际洪水设防的。今年干流在洪峰流量被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水位连创新高,引起举国上下的震动。就长江流域而言,与1954年相比,生态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塞挤占、分蓄洪区启用困难,无疑对今年加重水灾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水之后,群情激奋,全社会水患意识、环保意识极大加强,治山治水呼声空前高涨。国务院迅速出台32字方针,在治国安邦的大业中,前所未有地加大了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力度。

洪水与水土流失都是恒古就有的自然现象,但是洪灾损失急剧上升与水土流失面积急速扩张,则是近代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加大和流域中大规模开发活动的产物。今年灾情最重、严防死守压力最大的地区,历史上大多都是起天然调蓄洪水作用的湖区与河滩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洪水高风险区的开发利用,有缓解人口与粮食需求压力的积极作用。这些地区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如湖南的洞庭湖区,受堤防保护的面积有1.02万km2,人口1008万(其中蓄洪区与一般圩垸有270万人),工农业生产总值约占湖南全省的1/3。这就必然提出了如何提高其安全保障标准的问题。从长远看,如何为21世纪16亿人口创造有安全保障的国土环境,如何削弱重大水旱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是值得深刻研讨的问题。中国的发展,要冒一定的风险是必然的,关键是处理好开发、保护与治理之间的适度关系,坚决制止恶性的循环。只开发不治理,或只治理不开发,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2、长江不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但是问题更为严峻

98大洪水期间,从新闻传媒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告戒,长江正在变成第二条黄河。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唐宋以前约为60%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已降到20%以下。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36万km2增加到57.3万km2。然而,事实上,长江不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但是问题更为严峻。

黄河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之后,含沙量才陡然增加,河水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m3,一般支流达300~500kg/m3。平均每年10多亿吨的输沙量,相对43万km2的水土流失区而言,平均一年不到2mm深,相对数百米厚的黄土层,可说微乎其微。但是长江则不同。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宜昌站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5.3亿吨,含沙量为1.20kg/m3,水沙关系较为稳定,有观测资料以来,至今没有发现明显的增减趋势,见表一。

表1宜昌站、寸滩站流量、含沙量变化

时期(年)寸滩宜昌

迳流量(×108m3)输沙量(×108t)含沙量(kg/m3)迳流量(×108m3)输沙量(×108t)含沙量(kg/m3)

1950-195935705.261.4744305.201.17

1960-196936904.811.3045405.491.21

1970-197932603.771.1641504.751.14

1980-198435004.761.3644405.491.24

1984-198935004.601.3143905.231.19

1990-199542084.421.05

引自:韩其为,长江中游1998年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值原因分析,1998年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长江上游海拔高程在500~2000m之间的第二阶梯,如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已经成为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长江流域中度以上流失面积35万km2,四川省占70%。其中人口密度达到400~500人/km2的嘉陵江、沱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达到50~60%。这类地区土层瘠薄,一般只有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一旦水土流失,就将导致土地“石化”的恶果。

因此,强调长江不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是因为它没有那么多的土可以流失;但是问题更为严峻,因为无加保护、治理措施的开发活动,使得群众连基本的生产和生存的条件都可能彻底丧失。

山地一旦石化,再要恢复原来的植被状态,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日本琵琶湖边有一座著名的石山,历史上曾经是古树参天。后来皇宫从奈良迁到京都,大兴土木,山上树木砍伐一空,水土流失后,留下光秃秃的石山。明治维新之后,决定恢复该山旧貌,政府设立了专职的治山机构,将光石坡开凿成阶梯状,铺上稻草,压上上层阶梯开凿的碎石,人为促进岩石的风化。整个京都地区的中小学生,毕业时都要求去那座山上,在石台阶上凿坑、灌土、种上一棵树,挂上有个人姓名的牌子,这一活动已持续了百余年,至今未能全部恢复,已治理区与未治理区形成极大的反差。

因此,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问题,实在是关系国土安全的大事情。1988年国务院批准把长江上游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八五”期间,上游重点区完成4.5万km2,平均每年治理0.9万km2,“九五”期间,计划治理7.3万km2。水利部近期已编制了《全国水土保持建设规划》,明确了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总体目标。可以说,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

总书记指出: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规划,坚持不懈,长期奋斗。长江上游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如何治理、如何把握开发与治理的适度关系,则需要认真研讨。

长江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在三个方面:?陡坡开荒。长江中上游现有坡耕地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8%,坡耕地的土壤流失量,占该地区土壤流失总量的60%;­森林过伐。据报道,每年因森林过度砍伐导致林地疏化、荒地化而新增加的土壤流失量已占到该地区土壤流失总量的8%~12%;?公路、铁路、矿山等建设项目。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200km2,由此流失土壤1.2亿吨,占该地区土壤流失总量的8%。可见,解决当地群众吃饭问题的陡坡开荒,占据矛盾的主导方面;而森林过伐与开发建设的影响也达到了不可忽视的量级.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

(1)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害是加大水土保持的力度。水土保持对于长江中上游山地群众来说,是保护他们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减轻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防洪负担,需要中上游山区群众作出牺牲,要中央政府(也就是全国人民)承担全部代价,这种提法有片面性,对中央政府与地方干部群众都可能产生误导。

(2)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是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是并不能等同于水土保持工作。要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需要全面制定综合性的措施。

(3)水土流失的治理要符合经济规律。水土保持不顾当地群众的当前利益,不与治穷致富、振兴山区经济的前景相结合,单靠行政命令规定减沙拦泥的数量与退耕还林的速度,结果必然事倍功半,过去已有这方面的沉重教训。

(4)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者长期以来已经创造出了许多因地制宜,将治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好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5)抓好基本农田建设,解决粮食问题,是推行水土保持的重要环节。基本农田的单产一般为坡耕地的3倍,建好1亩基本农田,可退3亩坡耕地。解决好群众当前的温饱问题,是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良田还在快速减少。

(6)对于森林过伐与开发建设加重水土流失的问题,关键是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的问题。法制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社会运作机制。不建立起健康的社会运作机制,法律不过是一纸条文。

3、当各行各业都为商品过剩担忧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缺少的是安全

98大洪水,暴露出一个极大的问题,即我们的国土是否安全。国土安全不仅指国民赖以繁衍生息的国土资源是否安全,而且也指国土环境对其国民的生命财产是否构成毁灭性的威胁。国土安全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和法制程度。

国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外敌入侵,烧杀掳掠;二是内乱爆发,生灵涂炭;三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无家可归,造成数以千亿计的资产损失,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从中央到地方,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秩序全被打乱。在持续数月的时间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们多次从百忙的工作中脱身出来,亲临南北两大抗洪前线指导抗洪斗争;数十万军队、武警和数百万沿江群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洪的长城;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全力支援,同时也担心受怕。可以说,98抗洪的规模与影响,已经相当于一场人民战争,或者说,这就是一场和平时期的战争。

98大洪水的严峻局势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洪水风险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受灾区域本身。我国特有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特大洪水总会再来。因此,时刻不要忘记,在洪水高风险中谋生存、求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巨大的人口与粮食需求的压力之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之下,我国不可能完全放弃洪水高风险区的开发和利用。过去由于投入不足,欠帐太多,某些地区水利建设新增的防洪能力,甚至难以抵消自然环境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日本就其国土环境而言,也是自然灾害风险很大的国家。在占其国土总面积10%的受洪水威胁的区域中,集中了全国50%的人口和70%的资产。这一组数据与我国几乎完全一致,而其人口密度更是我国的两倍。日本人对于洪泛区土地,也是寸土必争、寸土必保。为了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给国民创造安全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日本设立了国土保全事业,包括“治山事业、治水事业、砂防事业(水土保持)、海岸事业、急倾斜地崩坏对策事业(滑坡与崩崖)、下水道事业、农地防灾事业、地盘沉下对策事业”等,实施国家长期有计划按比例推进的方针。从60年代以来,国土保全事业投资每年占国家一般公共事业投资预算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25%之间,其中治水事业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比例在60%左右。日本是以高投入为其国民创造出了相对安全的国土环境。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实力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已经有了保障,对安全的需求正在大大提高。国家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加大基本建设的投资,而且也只有加大基本建设的投资,才能够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基本建设的投入比例需要重新评价。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水利的投入明显不足。当我们担心电卖不出去、路没有车跑、电话没人装、新楼没人买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缺少的是安全。

表21991年~1997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水利能源交通邮电城市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亿元)115013910.58879947524398.18

投入年均增长速度21%32.29%47.4%65.5%33.5%

占全社会投资比例1%12.4%7.85%4.2%3.9%

引自:中国水利报1998年9月12日第二版

这一状况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将治山治水提高到国土安全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象重视国防建设一样来重视国土安全建设,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土安全条件。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两点:?国土安全建设事业是综合性的事业,不是政府哪一个部门的事业,是需要协调各部门力量来办好的事业;­国土安全建设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决非一锤子买卖可以砸成。如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统筹的规划,今后又无法保障投入的持续,再强硬的行政手段也难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因此,以立法形式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在事关国土安全的各项事业中,确定合理的投入比例,对于将国土安全建设引向正轨,致关重要。否则,规划一个赛一个宏伟,目的无非是为了向中央多要点钱。如果规划本身的科学性都没有保证,还如何保障它的实施效果呢?

4、全方位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数百万军民严防死守,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但是由于支流堤防与江洲民垸的溃决,仍有数千平方公里农业地区被洪水吞没,数百万农民田园尽毁,灾后面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沉重负担。受江河长时间高水位顶托的影响,部分农田涝灾也相当严重。由于大量劳力上堤,人心不定,无力顾及田间管理,沿江未受淹地区农业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虽然据有关部门估计,今年水灾对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全局看可以丰欠相补,但实际的后果,恐怕要待若干年之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种中期的影响甚至可能大于短期的影响,理由如下:

(1)过去50年中,在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下,我们做到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拥有粮食由饥饿线上挣扎的250kg上升到了满足温饱的400kg。但是,当我们庆幸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时,并未说明其中也有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的贡献。

(2)98大水之后,舆论纷纷谴责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已成大势所趋;加上城镇扩张、公路铁路基本建设等必然继续侵占大量良田。因此,98大洪水之后的若干年间,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将呈加快的趋势。

(3)以98大洪水为契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速度将加快。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自然村为特征的平衡态将受到更猛烈的冲击。短期内要占用大量的劳力和投资,在外来资金的支撑下,农民对农业收获的依赖性下降等,对当地农业生产近期内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4)我国长江、黄河、海河、淮河4条江河共有主要蓄滞洪区98处,总滞洪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区内有耕地2944万亩,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比福建省的耕地还多1100万亩,区内生活着2000万农民。该类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区。今后仍然存在承担分蓄大江大河超标准洪水的巨大风险,但是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与损失补偿措施。如果因为98抗洪的胜利,而忽视分蓄洪区的安全建设,则是短视的行为。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国人均粮食如果低于250kg,将有大量人口饥饿死亡;在250~300kg之间,需要勒紧裤带过日子;在300~350kg之间,刚够解决温饱问题;在350~400kg之间,也只是略微宽松一点的温饱状况。

今后在16亿人口的情况下,如果人均拥有粮食要维持在400kg的水平上,则粮食产量必须稳定地增长到6.4亿吨;如果在目前产量上徘徊不前,则人均拥有粮食将降低到300kg,这种情况下,即使洪涝灾害仅造成5%的农业损失,我们也将重新陷入饥饿的状态。因此,在21世纪16亿人口高峰到来时,如果遭遇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连续特大洪涝灾害,将会造成何种后果,社会能否承受其冲击,都是应当及早研究并有所防范的重大社会问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到下个世纪,随着16亿人口高峰的到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良田面积进一步被挤占,都是必然的趋势,社会安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必将进一步提高。如何保持粮食的持续增长并有效限定粮食产量波动的幅度,将是我国面临的巨大难题。同时,洪涝灾害造成的人畜伤亡、房屋破坏与资产损失等也是农村发展的重大障碍。全方位加强我国农业地区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在21世纪中16亿人口的情况下,确保粮食的稳产高产、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历来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我国粮食产量能从50年代初的1.2亿吨增长到4.8亿吨,人均粮食从2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以上,除了社会制度与技术手段的进步之外,水利建设的发展对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但是,今天,传统的提高农村防洪除涝能力的手段已经面临挑战。

我国农村防洪除涝能力的现状,既是我国人民世代不懈在洪涝风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结果,又受到现代大规模开发建设与环境演变的影响。在下一世纪,我国农村面临的洪水风险将呈增长态势。?在我国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与防洪排涝能力的增强,洪涝风险将向周边农村转移;­随着农村乡镇城市化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等洪涝情况下,损失将增长;?生态环境向不利方向变化,如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塞,或河道干涸萎缩,行洪蓄洪能力下降等,必将导致洪涝发生几率与危害性的增长;ˉ进一步通过加高堤防、增设泵站来提高农村防洪排涝标准与现代治水中要求确保流域固有的蓄滞洪功能、减缓河道洪峰流量与水位不断增长的趋向已经构成了矛盾。上述矛盾的积累与激化表明,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无论是扩大耕地面积,还是提高粮食单产,都面临洪涝灾害风险持续增长的威胁;同时,传统有效的一些减灾手段已经显露出难以为继的局限性。在下一世纪中,在人口、粮食增长再上新台阶与洪涝灾害风险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为农业的高产稳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其必须的、更为有效而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国外在农村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方面,目前主要的趋向是:?建立与流域防洪规划总体目标协调一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适当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建立洪涝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加强防洪除涝工程体系的建设、管理和优化调度,在不增加流域整体防洪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发挥最佳效益;ˉ全面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综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提高农业系统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抑制人为加重灾害风险的趋向;°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减轻灾害损失,增强恢复重建的能力;±从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作物耐涝性的提高等方面,增强对洪涝的适应能力。

因此,从我国农村现实条件出发,为了维持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因灾减产的幅度被控制在可承受的幅度之内,全面加强农村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防洪排涝标准,另一方面改善传统的治理技术与管理模式,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灾措施与减灾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合理规划布局农村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建立洪涝灾害监测和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立防洪除涝工程系统优化调度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圩区分蓄洪区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遥感等空间技术以及水情自动监控技术等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农村防洪除涝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中,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加强非工程措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必将显著提高农村防洪除涝系统的抗灾能力与农村自身承受灾害风险的能力。

5、结语

治山治水治湖,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事业,不存在“根治”与“一劳永逸”的可能性。就大山大江大湖的治理而言,即使是阶段性的目标,也需要几代人付出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强调:

(1)认真区分大灾之后对灾区的应急措施与治山治水长远措施的差异;

(2)对国土环境的演变规律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将保障国土安全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3)认真处理好开发与治理的关系,为了生存与发展,全方位建设好国土安全保障体系;

(4)认真制定好长远的治理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可行的措施,不要搞一刀切;

(5)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保证科技的投入,以保证开发与治理规划的合理性;

(6)大力加强法制的建设。大灾之后必有大治的重大举措,特别是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举措,有必要交全国人大讨论,将行政措施法规化,以保证治理规划能够持续稳步推进,不会因人而立,因人而废。

(7)警惕农业发展的中、长期的不利因素,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全面加强现代化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主编:中国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3月。

1.洪庆余主编:长江卷,中国江河防洪丛书,1998年4月。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9

随着新的农村供电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日益重要。由于电力特殊性,供电安全具有特殊含义,电力生产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高度危险性;具有高度自动化过程;发电、供电和用电几乎同时完成。因此农村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不仅要保证企业自身安危,还应把对公众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电力企业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电力供应可靠程度,避免因停电对社会造成影响和危害。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和发展不均衡性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的设备还存在很大危险性,对公众来说就是一种威胁;电网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农村单一线路供电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抵御环境因素破坏的能力还不高,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电安全管理必须努力避免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农电企业安全管理概念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供电安全包含全社会供电可靠性管理,狭义供电安全只针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农电企业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人身、电网、设备和施工作业安全四个方面。同时农电企业生产场所点多面广,发生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几率也很大。安全管理工作可细分为人身、设备与电网、消防、交通和施工作业安全五个部分。关于电网事故,现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虽明确了概念,但从目前电网和设备状况看,电网事故往往是由于设备事故引发的,可按照社会认同的标准列入设备事故范畴,而且设备事故也应根据设备损坏的程度来衡量。现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虽明确其“不作为处理和判定民事责任的依据”,但作为行业标准,按照我国立法原则,又不能不被法院采信为证据。因而其届定的电网和一部分设备事故对于供电企业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现阶段,农电企业应把电网事故细分,把可靠性管理纳入安全管理范畴,统一管理,区别对待。同时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应更注重防范社会普遍关心的人身触电伤害、违章作业伤害和家用电器损坏问题,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作为事故进行处理。

2供电安全与经营生产的联系

农电企业如其它企业一样追求的目标是企业效益最大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农电企业安全生产,可降低企业风险,改善与政府、员工、民众的关系,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将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和基础,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农电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还必须进一步增供扩销,而增供扩销的基础就是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对于农电企业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电力安全管理包含发电和供电两个环节,而且使用同一标准,运用同一方法。在发电和供电实践过程中,电力安全管理深入到设备环节,强调保证体系与监督体系的运行,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很好作用。从整个企业管理角度看,安全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项,而安全管理又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宏观控制,管理矛盾较突出。就目前农电系统中,安全监督部门多为监督与管理的双重职能。如一味强调纯监督职能,工作就会显得空洞,且缺乏力度,造成事前控制工作缺位。因此农电企业作为纯企业运作后,应把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中,制定新的管理流程,使安全监督部门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上能实施监督。

3主要的实施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和人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其特殊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不可或缺性和生产与使用的同时性上。因此农电企业生产的重要性更显突出。对这一点,电力部门较早地有明确认识,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安全管理理论,即电力系统传统安全管理的“三大机制、四大体系”。三大机制即安全生产的运行、约束和动力机制,“三大机制”是通过电力生产的规章制度、教育培训、严格管理、文化建设等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长效运行机制;“四大体系”即党政行政第一负责人为首的生产指挥体系,与行政机构设置相同。并设专门分管副职具体负责;以党委书记为首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与党群系统机构设置相同,包含工会及共青团机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障体系,主要由技术主管部门、安全监察部门和各基层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以上级安全监督部门为首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包括各级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和专责安全监督员。目前强调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两大体系,实际上是把安全生产的三个保障体系统称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但三个体系都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4生产技术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在农电企业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活动中,有大量工作依赖于生产技术,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内容上看,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都与生产技术有关。要降低人身事故风险率,除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外,还应在设备改造上多下功夫,尽量减少避免装置性违章,提高电气设备的绝缘防护能力,降低电气设备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威胁程度;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以及供电可靠性方面,更是与生产技术息息相关,从电气设备和电网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各环节上,都必须以安全可靠为出发点。由于电力行业属于高度危险行业,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习惯于将安全与技术统筹进行考虑,有时甚至会将两个概念相提并论,等同看待,虽然这种做法有时准确,但也充分说明安全生产与生产技术的紧密联系性。从农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上看,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大检查、实施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生产技术的保证。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中,安全性评价、危险点控制、标准化作业等实际上大量的工作都是由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来完成的。所以安全技术与生产技术之间是既区别又联系的,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技术理论以及安全管理有关原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加强。

参考文献:

[1]马芳.对县级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电力安全技术,2004,(4).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10

由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也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人策略,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再加之一些技术人员不钻研业务,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生产设施老化、简陋缺乏,技术性能下降,再加上一些旧的生产设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运输设备管理

2.1井下防排水装置矿井必须配备3台水泵,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泵必须配备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必须保证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水管必须配备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的水管能力应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对存在隐患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应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2提升运输机电设施

2.2.1立井、斜井提升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防止过卷装置。二是防止过速装置。三是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四是限速装置。五是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六是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自动断电。七是松绳保护装置。八是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煤仓满时,能及时报警,自动断电。

2.2.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要求: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可继续使用。

2.2.3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2.2.4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一是必须装设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在倾斜井巷中,必须装设弹簧式或重锤式制动闸,制动闸的性能应符合要求。

2.2.5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遵守下列规定:一是在上、下人员的20.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1.0m。二是输送带的宽度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8m/s。三是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0m。四是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下人的区段内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五是运送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六是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七是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断带护装置。

2.2.6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巷道内应设照明装置;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应装设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并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带式输送。

2.3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他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严禁继续使用。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矿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是电缆必须悬挂。二是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三是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0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0m。四是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取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措施。

2.4矿井主通风机装置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1台备用,备用的风机必须能保证10min内开动。对通风机必须3a进行1次性能测定。矿井的主要通风处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及时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改变后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通风机的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中,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结束语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建立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