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院落空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时间:2022-09-26 09:45:05

民居院落空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概述

1.1成都平原地区概况。成都平原又称天府平原、川西坝子、盆西平原等,广义的成都平原总面积达到23×104km2,包括了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乐山市在内的五市29个县。从地理方位上来说成都平原是被龙泉山、邛崃山和龙门山三山所围合而成的,由江油和乐山五通桥南北围合,由三个大的冲积平原构成,分别是北部的处于绵阳、安县和江油之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和沱江所成冲积平原,南部的大渡河和青衣江冲积平原。成都平原物产丰饶、经济发达,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淳朴的民风和优越的条件使得宗氏文化和建筑物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本文以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成都平原自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民居院落空间的历史文化源流和发展、布局类型特点和产生的氛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能够为填补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研究的空缺,也为四川地区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1.2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基本形态构成和地方特色。1.2.1平面布局。在成都平原地区,一般大的民居院落中轴线上有三四进甚至五六进院落。这样的排列有一定的秩序,从头道龙门进二道龙门,然后是下厅、正厅、祖堂,之后是后房和花园,有些会在正厅后再连接一个小的两坡屋顶做抱厦,使屋面发生变化也可以起多种用途。另外一些辅助空间如男女花厅等都可以设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在这样平原式民居院落民居中,体现了对称平衡、内外区分和井然有序的家族结构,这使人在建筑中体现长幼尊卑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这样的住宅形式与中国人伦理观念契合的同时也表达中国人中正平和变通有序的处事风格[1]。当然也有不按这样的秩序来排列的,这也正是民居不拘一格引人入胜的地方,如位于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场口的刘氏庄园,在平面布局上不拘章法,与传统的四平八稳的建筑平面布局大不相同。1.2.2成都平原民居院落特色。1.2.2.1因地制宜。成都民居多因地制宜,重视环境,巧妙的利用地形与周围相协调。民居多就地取材,砖、石、木、竹等当地特色用材被灵活的运用在建筑中。民居多用悬山式建筑,为了遮阳和避雨出檐多深远,同时轻巧的外廊穿插内外,造型轻盈空透,色彩朴质素雅,家家户户绿林环绕,人们在这里怡然自得、闲适恬静的生活。1.2.2.2内外穿透,隔而不断。成都平原地区民居大院一般在中轴线上摆放重要的功能房间,如门厅、堂屋等,在左右跨院和偏轴上放置卧室厨房、书房、庭院等,形成左中右三个轴线。更大规模的大院还会在主建筑群的后方安排大面积的后花园、作坊等,层层叠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一般四合院在布置上要考虑长幼尊卑和主仆分别,但同时院内通过天井、敞口及外廊将宅院空间联系起来。1.2.3风水文化。风水观念体现了传统院落民居的文化思想,这一点在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中也有体现。旧时建房先要让风水先生相地、择期等,这里面的规矩很多。传统的风水概念在中国的营造思想里一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古人对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朴素观察和感悟,是想要寻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而形成的一种理论[2]。1.2.4居住的记忆。由于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和哲学观念,根植于千年沉淀的传统的中国的民居有着和世界上其它建筑类型所完全不同的气质和氛围,从中国古人的审美出发,产生了独特的尺度、构图、思考方式、节奏、形式以及中国式的性格。成都平原地区的民居院落空间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无数人成长的回忆。1.3研究范围。成都平原地区是这次研究的地域范围。成都平原地区的民居院落主要有广汉市花市街的张家大院、双流县黄龙溪镇鱼鳅巷的唐家大院、温江区寿安镇的陈家大院、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氏庄园、郫县唐昌镇北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邛崃县花楸山的李家大院、绵阳安县乐山镇的黄氏民居、金堂县城关镇的张家花房、祟庆县上南街的杨家宫保府、绵阳市盐亭县的张氏民居等。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氏庄园。

2刘氏庄园

2.1刘氏庄园概况。大邑刘文采庄园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属于传统合院空间。刘氏庄园修建于1928~1942年之间,是逐渐扩充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平面上没有严谨的布局而呈现不规则多边形,四周有6m高的风火砖墙环绕。刘氏庄园占地约7×104m2,建筑面积2×104m2,房屋有三百五十多间,于1996年11月成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庄园内部功能丰富,布局曲折迂回、错综复杂,反映出宗氏庄园随着时间而发展扩张的进程。功能空间中有对外的大厅、客厅和接待室,对内的帐房、粮仓、金库、鸦片库,有主人生活区的主次卧室、望月台、佛堂、小姐楼、逍遥宫和花园果园,有仆人生活区的雇工院、收租院。整个庄园没有明确的轴线,各单体之间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2.2院落空间———通过围合而创造。在刘氏庄园中有众多的院落组成建筑群组,这些大大小小的房屋时而围合时而闭合形成丰富的空间。尽管各类厅、院、房重复出现,但是却不杂乱无章,民居中的院落实际是相当灵活的调节使复杂的群落井然有序。厅与厅之间阻隔用门户,连接用通道;院与院之间阻隔用墙面,连接用厢房,这种开合使住宅在围合中有闭有开。在空间的运用上,厅院各有功能,各成单元,在大的围合中保持统一,即有利于族人之间合居,又不妨碍小家庭独处。庄园入口大门为灰砖墙勾白缝的两层高主体建筑,大门的顶部是凸拱边,居中有一朵红色浮雕牡丹,周围有彩色的虎鹿桃等泥塑。大门的基调沉稳大方,装饰丰富艳丽,是成都平原地区典型的近代公馆式风格,而这样的风格也体现在庄园内部不少建筑上,使得整体具有统一感。2.3天井。在刘氏庄园中大大小小的天井数量有27个。进了大门是一个狭长的天井,这与绝大多数成都平原的民居不同,甚至与中式民居的传统经验不符。一般的中式建筑都会将主要建筑布置在与大门正对的方向,而刘氏庄园的大厅却放在狭长天井的两边,与大门垂直,进大门的视线被长长的限定的天空所占领,这是进门视觉的独特之处。向右拐穿过一个与花园相对比的相对高窄的过道进入了内院,这里有寿堂和卧室,是家人日常居位的地方,寿堂里有刘氏祖先的牌位和寓意长命百岁的装饰。家长和妻女居住的卧室有浮雕和描金,显得富丽堂皇,彰显家族的富有。2.4交通。刘氏庄园内部交通复杂而曲折。穿过主人居住区后,要经过重重的院门、风水殿、鸦片库、后花园、小姐楼及长长的过道后才会到达仆人生活区,其中小姐楼位于收租院的北边庄园的东侧。因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使得这个小姐楼成为院中之院自成天地,但它也是整个庄园中的制高点,有三层楼高,各面都开有窗可以俯瞰全院,也算是对封闭的小姐楼的慰藉。小姐楼为砖木构造,整体呈朱砂色调,院门的两楼立柱是朱砂色的,门楣上与正门一样有白瓷条装饰,书“祥呈五福”四字,顶部也有浮雕的白色牡丹,突出的六面攒尖屋顶使视线上有了垂直的线条,配合三角窗户和柱式的拱廊,显出二三十年代成都平原中西式结合的民居建筑风貌。2.5建筑。在刘氏庄园的建筑门楼上,明显可以看出巴洛克的风格,很多线条也是欧式的,但也保留着中国传统的艺术装饰,有牡丹、蝙蝠等传统吉祥符号,也表明着当时在修建时的矛盾心理。在室内装饰中,没有用传统的窗户样式,而是欧式的落地窗。同时,园中用砖堆砌而成的马头墙和肚兜墙,形态优美,彰显着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3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文化的保护与文脉传承

3.1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文化的历史价值

成都平原民居拥有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等古文明,从成都十二桥发现的殷商时期干栏建筑可以看出穿枋式立面结构由来已久[3]。千百年来成都民居逐渐形成了顺江而建、遇弯则曲、开合有致、内外穿透、隔而不断的地方特色。成都平原地区的民居中,院落是房屋的灵魂,通过房屋、门洞、影壁、围墙、回廊、路径和水泉等构成要素自成方圆,内向而温情,将它们巧妙结合可以形成功能和氛围完全不同的民居大院[4]。其基本组合方式有多种,有串联、并联,也有自由的横向纵向发展。它们重视轴线的序列,不同的轴线间必有主次,而每条轴线所串起的功能也会和谐统一。在平面上,路径四通八达贯彻内外,主次分明。

3.2民居院落空间文化的保护与文脉传承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工艺技术和新的合成材料无疑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舒适和便捷。现代的观念和新的科学技术也打破了一些陈规陋习,为民居的发展带来了生机[5]。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严重影响着传统民居的生存与延续,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住宅都让人感受到传统的丢失,住宅正在失去“精神”[6]。在调研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民居已经没有人居住而是作为民居博物馆或是文物保护起来,如陈家大院、刘氏庄园、安氏民居等,而有些仍然在被后人使用发挥本身的作用,如梁家大院、李家大院等。不管是由政府管理还是仍然使用,都是民居的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仍有很多的古民居因不符合现代审美和居住要求都被拆除了,在原址按现代的工艺搭建新房,其实这样的“保护”是经不住推敲的。

4结束语

保护传统民居的文脉是急需要做的事情,文脉具有深刻的内涵与隐意,对民居的本源进行剥离研究,切入现代建筑技术和手法并加以重构是保持地域传统延续民居文脉的重要途径。传统民居的发展和演变本身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变化,这些变化是在能量、空间、环境、社会、人文等各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我们需要不停地挖掘传统民居的构成特征,这也是本文讨论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的核心、空间形态、氛围形成等因素的原因。希望通过所有人的努力,认真研究民居的传统经验,从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这样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优秀民居建筑中汲取营养,在新的条件下传承和弘扬民居精神,传承文脉,将“精神”灌注在现代住宅建筑中,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作者:伍静 单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其均,谢燕.民居建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1-185.

[3]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5]高巍.四合院一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6]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