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2:05:44

公共体育论文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1

学校公共体育学生,武术功底和武术散打基础都很差,较难掌握竞技对抗性很强的武术散打的攻防技战术。因此,教学比赛中,一旦被重拳击中或被重腿踢中身体要害部位,就容易发生肢体损伤。这些损伤会强烈地刺激武术散打课的学生,产生应激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影响学生参加武术散打教学比赛的积极性和胆魄。范谋德对经过6个月散打课训练(包括实战和比赛)的28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发生损伤,损伤的性质多为轻型伤,一般损伤占92.7%,较严重的头、腹部击昏占2.5%,鼻出血占4.6%,因受伤严重留下较严重后遗症占0.3%。从损伤部位看,下肢损伤居第一位,为39.2%,上肢损伤占27.9%,躯干部损伤占24%,头面部伤占8.9%。在下肢损伤中以小腿和足趾部、脚背的挫伤发生率为较高,分别为19.2%、8.2%和7.6%,严重的骨折与脱位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发现3例,约占0.3%。[2]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全方位安全保护,重点是增加头盔、护腿和护脚踝的保护面积和抗击打效果,对口、鼻、目、耳等容易击中的部位,要设计好有效的防护面具,增加拳套的厚度和柔软度,确保重拳击中头面要害部位后仍无伤害,同时设置有效的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安全规则,有利于武术散打教学比赛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发展。

2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2.1教学比赛中近打远踢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训练时,既可以通过讲解,拆招,喂手来体会其心理战术和攻防技战术过程,又可以同假设之敌进行搏斗,强化心理技能[3]。教学比赛中,若自己身矮臂短,但攻防起动速度很快,身步闪转移动非常灵活,善于靠近对手进行摔打,应使用近距离贴身攻防技战术,抓住有利战机时要敢于快速逼近对手,以左右滑步闪开对手的截击,贴近对手后,即以拳脚连击对手有效空位,再以靠体摔技法制对手倒地;若自己臂长腿长,善于在进攻时放长击远,但攻防起动速度较慢,身法和步法不灵活,应使用截打远踢游击技战术与对手保持适当距离,以直拳和腿法直线堵截对手的近身攻势,快打快撤,使对方发挥不出来近击技术,以放长击远技战术取得最后胜利。

2.2教学比赛中主动进攻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比赛中,若已经了解对手的攻防实力和防守中的习惯漏洞,自己的技战术虽不如对手,但拳脚进攻力量、抗击打能力和体力耐力等素质都强于对手,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控制住赛场主动权;若自己的攻防能力强于对手,对手已产生胆怯畏惧的心理反应,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压制对手,以主动得分战胜对手;若比赛时间已过半,对手的得分比自己领先,且采取保守战术拖延时间,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抓住对手身步失调之机,防守漏洞之时,放手强攻,力争得分,寻机将对手击倒,反败为胜。

2.3教学比赛中防守反击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比赛中,若感到双方实力基本相同,但对手攻防技术较差,虽然是不停地进攻,但是没有章法,盲目地硬打硬拼,攻击效果很差,进攻时往往不注意防守空位,应使用防守反击技战术,巧避对方攻势锋芒,后发制人;若比赛已经接近终场,自己的赛场经验丰富,攻防感觉好,防守能力强于对手,点数比分虽然已较大的领先对手,但自己的攻防速度和耐力都比对手差,应使用防守反击技战术,以攻防假象控制比赛节奏,抓住对手的空位防守反击,保持比分优势。

3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

3.1教学比赛中紧张应激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比赛中,如果对手出现高度紧张,呼吸增快,手足无措,肌肉颤抖,动作失常,身步失调,愁眉苦脸,攻防反应迟钝等反应,就是紧张应激状态[4]。当发觉对手处于紧张应激心理状态时,应迅速调节心理战术,抓住对方担心比赛成绩不好而影响名声,因攻防技术发挥不好而遭同学嘲笑,因思维紊乱而技战术反应僵化之际,使用虚引实打的技战术,以较大的虚攻假动作逗引对手防守失调,露出空位,再以稳、准的手脚连击技术攻击对手有效空位,迫使对手始终处于紧张应激心理状态,发挥不出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而失败。

3.2教学比赛中淡漠消极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比赛中,如果对手出现情绪低落,迷迷糊糊兴奋不起来,反应迟钝,动作怠慢,四肢无力,意志消沉,不想比赛等反应,就是淡漠消极状态[4]。当发觉对手处于淡漠消极心理状态时,应迅速调节心理战术,抓住对手担心被击中受伤而畏惧胆怯,因想打又不敢打,因斗志涣散弄不请该反击还是该退守而攻防失调之际,使用先发制人的技战术,以迅猛的组合拳法攻击对手中上盘防守弱点,以连贯的组合腿法攻击对手中下盘有效空位,再以快摔法制对手失衡倒地,不给对手缓势之机,迫使对手怯场失误,恐惧消极而一败涂地。

3.3教学比赛中过度兴奋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比赛中,如果对手出现情绪特别高,比赛时头脑发热,硬拼蛮干,猛打猛冲,技法单纯,慌乱急躁,呼吸加快等反应,就是过度兴奋状态[4]。当发觉对手处于过度兴奋心理状态时,应迅速调节心理战术,抓住对方得分心情迫切,因只想得分争主动而不停地进身出拳起腿,因开场不顺利急躁发火打气仗而不顾防守地猛打猛上之际,使用避实击虚的技战术,刺激对手急躁发怒而硬拼蛮干时,则采取先避开其急攻锐气,严密防守自身要位,致使对手急攻无效而自乱攻防阵脚,当对手兴奋之余斗志衰退,久攻之后体力下降,急躁之中漏洞百出之时,则善于抓住有利攻防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招得手即连环重击对手有效空位,迫使对手失利失分而整场失败。

4结语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2

1.概述。

所谓的体育公共服务,其实质就是通过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行为。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对现有的相关社会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达到全民健身,并以此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与食品、卫生等不一向,但是同样可以直接向公民提供相关的健康服务,在疾病的预防、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公共体育服务的定位。

公共体育服务通常由体育公共部门或者是政府部门直接提供,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府的授权,有个人或者是相关的团体进行提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也为服务的管理者,而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则通常有社会来承担。政府将公益性体育项目作为其建设的重点,而社会则主要发函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组织,并有社会专门的体育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以此可有效的确保整个体育发展在良好的氛围之内。

3.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内容。

随着当前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也在逐步的增多。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其满足公众的需求也不同,将其公共服务有具有专业性和不同的针对性。根据其内容的不同,我们将公共体育服务分为体育设施服务、体育组织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体育指导服务、体育信息服务等五方面。其中的体育组织服务则主要是参与体育组织服务的相关群众组织、站点与团队等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与管理等。替身提高组织服务质量,对培养自发性体育群体,同时增强我国体育组织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对发展体育社团和培养社会体育组织服务的骨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设施的服务则主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满足不同的需求,其主要包括对体育健身和体育场地、场馆、器材等,而这些有分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设施两个不同的部分。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服务,则包括对社会的建设、更新和维护等。体育指导服务其内容则主要包括对体育锻炼着的指导和健身咨询。通过对市民进行具有专业性和一定针对性的体育健身指导,并为其提出合理化的健身锻炼建议服务。体育信息服务则主要包括来自社会各个部门、社会、政府和相关的社会团体通过互联网、电话、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来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体育健身指导、健康知识和体育赛事进行传播,以此推动体育服务的信息化发展。同时俄日更好的满足公众对各种不同信息的需求,通过够构建各种比赛信息平台、健康咨询平台等方式来斤西瓜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体育活动的服务则主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进行的提供。该服务则主要包括相关的体育展览、体育赛事的转播、体育表演等,从而提高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

二、本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对调查对象的选取,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地区居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1.2研究的方法。

对该调查研究的方法选取,采用专家访谈、调查报告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其中,专家访谈则主要是为保证对问卷在进行编制的时候,使得问卷更具备有效性,因此采用专家访谈的方式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专家进行意见的提取。本文共访谈5人。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地区城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总共3000份,其中有效收回2740份,回收比例为91.3%。最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当前比较流行的SPSS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并对样本的独立性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的方差检验。

2.调查结果分析。

2.1满意度因子分析。

通过对五个不同维度的调查显示,并通过SPSS进行的检验,对数据进行因子检验,从而可以得出不同维度的因子贡献率的大小,也就是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的大小,并确定出其中的最大的贡献率因子,以此为政府的服务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而通过Bartlett球体检验,其KMO的值为0.86,则表明这类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方差也可以得到其正交旋转的5个因子。通过调查其中国的体育组织服务的子方差的贡献率为最大,达到66%,则表明该类因子包含的信息量为最大,同时通过对不同因子的权数进行分析,表明该因子对本地区体育服务的满意度的影响也为最大。其次则为站点(0.6)、体育转播快慢(0.58),标准化程度为(0.69),体育指导人员数量(0.64),场地安全性(0.51)对整体的贡献最大。

2.2不同性别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通过对男女不通过性别的群体进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的调查,其结果为p<0.05,着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时男性的整体的满意度为3.72,而女性的整体满意度则为3.83,可以看出男性的满意度要小于女性的满意度。而通过选取两个群体在各个不同维度的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其结果在场地设施服务、体育指导和体育组织方面p都小于0.05,从而使得整体数据达到显著性的差异。同时在交谈中,我们发现,上述三个不同维度的满意度都比女性小,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男性所参加的体育锻炼的频率要比女性高,从而使得其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要求也显得要高。另外男性锻炼通常是通过组织起来的,而女性则主要是自发的。

2.3不同年龄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调查。

通过对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的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其P>0.05,从而可以说明其不同的年龄对体育满意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时在对其中的对体育组织的满意度的调查中,其P小于0.05,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在对体育组织的满意度的调查中,60到69岁的人对体育满意度最低,由此可以说明其在该年龄阶段的体育组织是比较少的。

2.4不同文化程度对公共服务体育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方差结果显示,其P都大于0.05,从而可以说明其不同维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时,通过采用单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程度在不同维度的满意度都没有达到显著性的差异。而从均值来看,其中小学和高中的满意度与高中学历相比显得稍高,而大学学历比硕士学历的满意度则显得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低学历则更容易配合对不同政府体育组织的管理服务的实施,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但是,由于不同的学历对体育满意的期望值不同,因此,其不同学历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但是,从总体来讲,其学历的变化对体育公共服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满意度。

2.5不同职业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通过对本地区不同职业的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其p=0.0000,因此可以表示其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而通过对其中的显著性的差异的排名进行显示,军人对对体育设施的满意度最高。而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军队的很多的公共体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不对提供,在完善性和丰富性方面要高。名列第二和第三的则为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如学校等。而满意度最低的则为则为农民工。而通过访谈发现,工人的满意度最低,其在很多的程度上因为体育服务设施为收费项目,并且价格通常都比较高,从而其满意度低。在对不同职业的分项进行满意度的方差分析的时候,其结果显示出公共体育场地的设施满意度、信息满意度和指导满意度方面都小于0.05,通过对上述的三者进行顺序的排列,可以看出体育设施满意度最高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低为工人。而体育信息和指导满意度最低为工人,这主要是因为本地区相关的体育场馆可能收费比较高,另外其免费开放的时间则显得比较短。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的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的问题措施提高本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是完善社会相关的组织和制度,加强对相关体育组织的登记和管理。

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松散的个人体育组织,则必须时期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基本体育组织的建设,鼓励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当中。通过在不同社会建立健康俱乐部的方式,并定期举办不同的信息,因此加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在发展中注重对不同年龄层次对体育组织的要求,适当增加老年人活动的体育活动,以此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并丰富老年社区活动的质量。另外,在建设中加强以街道为主的协会建设,并通过街道组织不同的体育比赛,并对表现优秀的体育协会进行适当的表彰。

第二,构建体育指导员的大力培养,替身社会体育自身服务的水平。

在实际中,注重数量和质量的协同发展,有效对相关的体育指导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测评,同时定期对指导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在考核中表现比较差的进行在培训,方可上岗。同时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对体育指导员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加大资金倾斜,使得有专门的款项对指导员进行培养。另外构建体育指导员协会,通过协会完成对指导员的管理。

第三,加强对农民工等相关弱势群体的关注。

通过上述的调查发现,军队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同时在体育设施方面事业单位也现代比较高。而在事业单位之中,则主要以学校为主,因此,首先应该积极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向广大的社会进行开放,在保障学校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往社会公众倾斜。其次构建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社区,构建简易的公共设施或活动室的方式,来提高农民工锻炼。再次则是通过成立相关的流动人口服务组织来对农民工进行指导,从而更好的提高该类人群的整体身体素质。

四、结语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3

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分析我们在河南省新乡市辖区内选取、调查了61个行政村,有学校的44个村共有体育教师52名(有的学校有2名以上体育教师).在调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是否参与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了解到,参与过的占21.4%,未参与过的占78.6%,究其原因,是行政村中的体育活动场所较少,能经常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行政村微乎其微.在调查是否愿意为农村体育提供无偿服务中了解到,有43.2%的体育教师表示愿意,有56.8%的体育教师表示不愿意,但有68.1%的体育教师表示愿意提供有偿服务;而不愿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服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任务繁重、无时间、无经济效益和精神回报等.

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优势分析

可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专业化服务我国农村管理者多为行政干部,其中的体育专门人才少,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他们是健身锻炼、康复咨询、指导群众体育活动的最佳人选,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可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专业化服务.缓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紧缺的矛盾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指导员人数少,专业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如果能吸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可有效缓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紧缺的矛盾.促进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农村体育发展对学校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可以不断了解农村体育状况,研究出现的问题,指导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又可在农村体育活动中运用和传播学校体育竞赛的方法和新的健身方式,促进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丰富农村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教师通过在校学习和就业后的在职培训,掌握了多项运动技能,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及趣味性强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可行性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4

1.1为公共体育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如何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是体育改革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该以怎样的标准和方式去评价教学是否成功。而“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式,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1.2确定了公共体育评价的改革目标

根据多年体育改革实践过程可知,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已经从传统的“增强体质”升华到目前的“健康第一”,这标志着目前对国内高校公共体育改革更接近体育发展的本质。“健康第一”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坚持“以生为本”,是体育教学过程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由此可知,“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改革的基本目标。

1.3加快了公共体育评价改革的步伐

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是为了推动高校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关键在于“以生为本”理念的提出。同时,在高校公共体育评价中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既能够有效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1.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将以人为本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中,从具体实事、小事做起。在渗透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中,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全面、合理的全新公共体育评价体育,推动体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2现行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以生为本”缺失的具体表现

2.1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价值取向“以生为本”的缺失

目前,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价值过度重视体育教育评价管理功能,忽略对学生发展功能的评价,使得体育教育评价成为教育管理的工具。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过度重视教育的目标导向,忽略了对学生真正需要的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难以被激发出来,相反让学生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学习,极大压抑了学生的激情和创造性。

2.2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以生为本”的缺失

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国内体育教学内容通常以技术教学为主,通常采用竞技运动的教材体系,竞技内容在评价时所占成分重,比重高。目前高校公共体育对于学生的评价通常包括下述几方面: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和技术成绩,三者的分值分布比例分别为20%、20%及60%。由此可知,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定量评价,技术评价比重很大,虽然进行了多次体育教学改革,然而这种评价方式仍然一成不变。由于评价过度重视技术动作的标准性、规范性和质量性,由于不同同学体育素质的差异,部分同学难以有效掌握和完成标准动作,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出现了厌烦的现象。

2.3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以生为本”的缺失

随着“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多的更加这种教学理念,并积极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内容进行改革,如体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等。然而现实中体育教学实践改革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等时期的传统体育教育,没有形成对体育课强身健体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反而发展出一定程度的厌学及担忧心理。然而在各类大型比赛中,大学生在电视屏幕前狂热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严肃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仍然围绕体育考核进行,学生也是为了成绩合理而被动学习,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不科学、不合理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对体育的狂热和激情在“应试”模式中消失殆尽。由于目前国内公共体育教育评价仍然是采用应试教育的定量评价方法,表面看十分公平,但是评价方法单一,难以有效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对学生心理、态度、方法及创新能力等都缺乏详实的判定。

2.4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以生为本”的缺失

教学评价的主体通常包括两层意义:第一,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性。传统的体育课堂评价主体过于注重教师课堂效果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忽略。“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确定对应的主体性的课堂评价标准,要同时重视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摒弃传统教学评价仅注重教师的偏向性。第二,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性。传统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评价通常由体育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性,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也没有参与评价的权利,一直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2.5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以生为本”的缺失

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通常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以标准化要求作为评价学生体育课的唯一手段,采取这种评价标准,限制了公共体育多样化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这种统一标准评价模式注重的多是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公共体育学生过程的基础、特长和努力的过程,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生为本”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策略

3.1公共体育评价价值取向人本化

公共体育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属于集体行为,与体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通常仅是教学目标的执行者。因此,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相关部门和领导者在制定评价体系时,一定要认真组织,深入研究。在新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学评价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

3.2公共体育教育评价内容全面化

在对公共体育教育进行评价时,在坚持“以生为本”评价时,也要重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评价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体育理念、综合素质的变化情况,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公共体育教学“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便能够从学生受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a对学生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既要评价教师的体育教学效果,还要评价教师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素质;对于学校评价,既要评价学校的体育硬件设置,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体育氛围等。

3.3公共体育教育评价方法多样化

公共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多样化,要坚持“以生为本”,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及风格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及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内容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成长记录、活动报告等评价方法,同时有效地将这些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统筹运用。具体来说,可采取下述几种评价方法:第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第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第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性结合的评价方法。

3.4公共体育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

目前对于公共体育教育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性主体,这种评价方式相对片面,难以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于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没有主动权,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基于此,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钟来,通过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评价关系,既确保了评价的合理性、真实性,也能使学生从心理认同评价结果。

3.5公共体育教育评价标准多元化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由于成长的环境、背景、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共体育教学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因此,采取多元化标准对公共体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具完善、更科学。制定的评价标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公共体育评价标准设计的公平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及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适用性等,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标准,以使公共体育评价结果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和公平度。

4结语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5

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指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直接提供的可供城市居民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非公共体育空间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服务目的的公益性:即原则上可供任何城市居民使用,强调居民进入和使用的权利,所提供的是一种社会福利;(2)供给主体的公益性:即城市体育空间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或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的市场或第三方组织等。只有在目的属性和主体属性同时具有“公益性”时,才能够称其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公共空间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及功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是构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方式,它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各要素的形式、序列、规模以及相互组合关系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对居民体育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引导和激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

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特征及布局原则

2.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特征

2.1.1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或达到为同一居民群体提供不同层次服务的目的。根据前期研究,一般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城市级、地区级、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5个等级,它们在特征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2.1.2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以不断地与其他体育空间进行转化。从城市空间多功能化的角度,一方面,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以吸收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作为其重要补充,或者直接将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转化为专门布置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另一方面,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也可以转化为其他的空间类型。正是这种开放性,是整个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系统”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2.1.3渐变性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本质是城市空间不断适应城市功能变化的要求所致。这种演变在理论上存在渐变和突变两种形式,渐变是指当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城市功能处于不断充实和完善的量变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结构在其弹性范围内缓慢变化,更多的是继承和发展。因此,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的演变通常是一种渐变的过程,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量变过程。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高涨,健身人群逐渐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完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正在悄然进行。

2.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布局原则

2.2.1公平性原则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作为一种福利设施,大多是由政府拨款或公益基金建设而成,其使用范围应面向全体居民,其选址与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每位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合法权益”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须做到公平、公正。坚持公平性原则,即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将有限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均衡地分配到不同社会群体。研究小组在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的研究中发现,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与居住空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各区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无疑造成了现实中的不公平。

2.2.2高效性原则

所谓高效性原则是指高效地配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主要是从政府和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本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必须讲求效率,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但又不能太大。若服务半径太小,容易造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重叠,从而导致利用率不高和闲置浪费;若覆盖面太大,则会造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差,从而制约城市居民的健身热情。因此,合理地确定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是保证其高效运转的前提。研究小组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访问调查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及前人研究,将5级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确定为500、1000、1500、2500、5000米左右。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每个公共体育空间的也会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很难实现,但各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须有上限和下限。调查发现,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沂新村及周边地区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共聚集了25个健身苑,但从居住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该区域居住密度并不高,健身苑的服务效率较低。

2.2.3便捷性原则

即选址于方便接受服务的居民到达的区位。如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设置在通达性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需配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等;再如较低级别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步行可达,中等级别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非机动车可达,较高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机动车可达进行布置。在我国,为大型体育赛事而建的体育场馆,普遍建于郊区,可达性较差,周边各类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因而导致闲置的情况不在少数。第十、十一及十二届全运会比赛新建主场馆在赛后都存在这种情况。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场天河体育中心和2011年上海世游赛主赛场都是在原有体育场馆的基础上经过改扩建完成,相比之下,它们的周边配套设施比较健全,通过坚持社会公益性并对市民开放,聚集了较高的人气,在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2.2.4中心性原则

根据中心地理论,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常选址于服务区域的“中心地”,以便更好地向“腹地”提供服务。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区域并不一定是规则的正六边形,中心地的位置也并不一定是其服务区域的几何中心,而是往往需要选址在靠近行政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的地方,以达到聚集人气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都必须选址于上述中心位置,而是应与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体规划,以及其他因素结合进行。在对上海市中心城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级和区县级公共体育空间应主要按照交通原则进行布局,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受行政原则的影响比较大,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则应以市场原则为主进行布局比较适合上海的实际情况。

2.2.5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所谓“集中”,一方面是指不同类型的公共体育空间形成组团及功能互补,另一方面是指公共体育空间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组团效应。所谓“分散”,即同级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尽可能做到不交叉、不重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根本目的是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公共体育资源,又方便居民多目的出行。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文化、休闲、娱乐、旅游、餐饮、商业等其他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组合布置,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可以形成多目的链的出行,对形成集约型消费大有裨益。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调查显示,不同层次的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人群有所差异,单一层面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不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在对35位上海居民的访问调查中发现,65.7%的居民倾向于多目的出行,希望在健身前后参与其他类型的活动,其中购物最为普遍。部分被调查居民因健身场馆到其他目的地距离较远或交通不便存在不满。

2.2.6结合居住空间结构进行布局的原则

人口分布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指标,居住空间结构是配置资源的重要基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建于服务区域的居住密度中心,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位居民具有比较公平的机会和便捷地享受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持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最低人口门槛。根据居住空间布局公共体育空间,即:(1)在人口居住密度高的地方多布置,在人口居住密度低的地方少布置,在无人居住的地方(暂时)不布置;(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须有前瞻性,不但要根据当前的人口分布现状进行布局,还应与居住空间规划联系起来。利用ArcGIS9.3对上海市中心城区5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进行可视化表达,发现每个级别都存在与居住热点相偏离的情况。例如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社区公共运动场(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浦西的总体建设情况较好,布局也较为合理;而浦东却呈串珠状及零星分布,花木(上海4个城市副中心之一)以南的大型居住社区基本上未受到辐射。

3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空间引导和激发

3.1环境与行为的互动

环境行为学中的行为是指在外界环境刺激作用下,人类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做出某种反应或采取某种活动的过程。广义的行为可分为外在行为和内在行为[1],外在行为指一切能被观察到的外在活动,内在行为指内在心理过程。行为动机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发行为,但要使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还需要一定的诱因。这种诱因除了人的内在需要外,外界环境刺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勒温(K.Lewin)用行为公式B=f(PE)来解释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人的有机体(P)和环境(E)为制约人的行为(B)的两个变量,两者的状态及相互作用决定了人在某时某地的行为。在需要未被满足的情况下,人将产生一种紧张状态(即内部力场张力),外部环境允许时促发行为,这其中的环境起着“导火索”的功能,这种将环境作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的观点被学界普遍认可。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交互作用。一方面,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对行为起着限制或促进作用,它作为一种潜在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诱发相应的行为,改变有机体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也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促使环境发生变化。人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互动的中介恰恰是人的行为。

3.2空间行为决策机制

空间感知是对结构、实体和空间关系的内心描绘或认识,换言之,是对空间和思想的重建和内在反映[2]。行为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向心理学方向的转向)将空间感应-认知行为作为人本主义基本法则,认为人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映象”(或称“意象”),以此为外在行为提供依据[3]。感知空间(亦称意象空间)是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经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环境意象[4]。通过空间感知来把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受城市空间影响的个人和集体行为上,已成为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5]。人通过与城市空间环境交换信息,不断循环积累经验,改变思维建构模式,进而影响自身行为。空间感知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人们常用城市意象空间分析来度量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感知。空间感知作为先验性的东西,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行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居民处理由感知所获得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形成在物质空间中的行为[5]。

3.3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与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模型

城市空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而建立的,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扩展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了现在的城市空间模式与结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正是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在改造城市空间的同时,其体育活动行为也正在被城市空间所“改造”着。然而,城市空间对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并不全都是正面的,正如克莱尔•库伯•马库斯(美)指出的:某些环境的布置能够促进某些人类活动,某些环境则阻碍某些人类活动,还有一些则显然呈现中性。不合理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不仅不能满足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产生了的阻碍和制约。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体育空间,引导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掌握人类认知城市空间环境的过程,才能将其应用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建设中,引导人们进行体育活动,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现有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进行感知,逐步形成先验性的城市意象,成为居民体育活动行为决策的基础。在居民的内在体育需求与外在空间环境刺激的共同作用下,触发其一次性体育活动行为。当一次性需求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如此循环往复并逐渐演变成为体育生活方式。综上所述,居民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是其体育活动行为决策的基础,而居民体育活动需求及行为,构建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反过来,现有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又影响(制约或引导)着人的空间感知及行为决策,最终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4城市居民公共体育空间感知对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调查

在居民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居民公共体育空间感知与体育活动行为问卷》,于2012年4月7日-29日在江湾体育场、源深体育中心、中原体育场(分部)、杨浦体育活动中心、黄兴体育运动公园、政悦路公共运动场、工农四村健身点、上海体育学院、浦东新区进才试验小学9个公共体育空间共发放居民问卷472份,共回收430份,有效问卷412份,有效回收率87.3%。被调查居民中男性251名,女性161名。18岁以下16人,18-29岁248人,30-39岁113人,40-49岁12人,50-59岁11人,60岁以上12人;研究生24人,本科192人,大专103人,高中/中专/技校65人,初中20人,小学及以下8人。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通过可达性、可入性、适停性、服务水平及情感激发5个因素来体现。其中,可达性是指城市居民到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难易程度,通常用居民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来表达;可入性指城市居民进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难易程度或门槛的高低,用是否收费或费用的多少来衡量;适停性是指城市居民使用交通工具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健身时停车的便易程度;服务水平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为居民提供健身服务的水平,如服务内容的多寡、管理水平和指导水平等;情感激发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激发居民健身热情的能力。研究发现,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与其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可达性、可入性、适停性、服务水平和情感激发水平越高,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越高,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越长,用于体育活动的消费越高。另外,调查发现,随着公共体育空间等级的降低,被调查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随机性增强。在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居民倾向于将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固定于1个,但由于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及闲暇时间的限制,居民也存在到不同场所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居民属性差异是影响公共体育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入和学历较高的居民倾向于到较高级别的公共体育空间健身;相反,则倾向于较低级别。被访居民主要以家为体育活动出行点,多目的链出行的比例较少。到较高级别公共体育空间进行锻炼的居民倾向于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出行方式,而到较低级别公共体育空间的居民趋向于非机动化出行方式。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将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归纳为空间、时间、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及居民个人属性4类。其中,空间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呈降低趋势,这与专家访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被访专家普遍认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和布局是阻碍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5小结

“公共性”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根本属性,这种“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服务目的属性的公益性和供给主体属性的公益性两个方面。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方式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合理与否,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规划建设能够引导和激发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当前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顺利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环节。构建能够激发和引导居民健身热情的外部空间环境,是需要贯穿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研究及规划建设实践始终,且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作者:蔡玉军1邵斌2工作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2.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抽取杨浦区、黄浦区和青浦区3个区作为实际调研区域,将以上3个区部分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为了保证编制问卷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专家访谈的形式征询公共体育服务研究领域专家意见,共访谈专家7人。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黄浦区、杨浦区和青浦区户籍人口数量,参照一定比例标准,在以上3个区分别发放《上海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900份、900份和600份。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问卷2140份,有效问卷1989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布表略。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的特点

在调查过程中,选择“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基本满意”、“满意”的人群分别占1.2%、4.6%、30.3%、43.7%和20.2%,可见选择“基本满意”的为最多,选择“不满意”的最少。通过计算,上海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77,换算成百分比为69.3%。这一结果表示受试者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稍微偏高17]。将公共体育服务5个维度的满意度平均值排序,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对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最高,对于体育活动满意度次之,体育组织满意度排名第三,体育信息满意度排名第四,体育指导满意度最低。

2.2不同性别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男性与女性两个群体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p=0.004<0.05,已达到显著水平,这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性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72,女性值为3.83,男性满意程度低于女性。对男性与女性两个群体的各分项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指导满意度的p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数据比较发现,3个维度男性满意度均值均低于女性。在与受试者交谈过程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比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高,因此对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也较高。另外可能由于性格特征决定,男性更倾向于一些有组织、有人指导的体育锻炼,而女性的锻炼大多是自发的简单的锻炼,因此,男性对于体育组织和体育指导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2.3不同年龄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p=0.409>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上海市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各分项满意度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表明,仅体育组织满意度p<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存在明显差异。计算不同年龄阶段居民体育组织满意度均值,其中60一69周岁对于体育组织满意度最低。通过与受试者的访谈发现,60一69周岁的人群满意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适合老年人加人的体育组织和健身团队数量相对较少。

2.4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p=0.456>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各分项满意度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体育活动满意度和体育信息满意度的p值都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存在明显差异。计算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体育活动与体育信息满意度均值,其中最小的均为研究生及以上群体。通过访谈发现,研究生及以上人群对于体育组织管理与体育信息咨询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期望也相对较高。就目前体育活动和体育信息的供给现状而言,这类人群满意度相对较低。

2.5不同职业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上海市不同职业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p为0.000<0.05,已达到显著水平,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职业人群满意度均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最高的为军人。通过访谈发现,军人所享受的公共体育服务绝大部分由部队提供,由于部队中的体育场地设施较为完善,组织的体育活动较为丰富,也会有固定的、专业的体育指导等,因此军人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处于最高。位于第二和第三位的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干部和管理人员。满意度最低的为工人。通过访谈发现,目前政府供给的公共体育服务中很多项目是收费的。对于项目的价格定位,不同职业群体感受也明显不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大多认为项目收费价格较为合理,而工人等群体对于目前收费项目的承受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也相对偏低。对从事不同职业居民的各分项满意度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体育信息满意度和体育指导满意度的p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以上3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值进行排序,其中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信息满意度均值最高的均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干部(科级及以上),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最低为工人,体育信息和体育指导满意度最低均为农民工。通过对受试人群的访谈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目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有一部分是收费的,对于收人较低的职业人群来说,收费价格相对偏高。另一方面,很多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段较短且开放时间不太合理,工作较为辛苦与繁忙的人群几乎享受不到免费开放的福利。另外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可能由于其自身意识问题和生活条件问题等,对体育信息不是十分关注;很多农民工不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几乎从未接受过指导。因此造成这一现象也可能是由于目前城市对于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很多政策与服务还尚不完善造成的。

3对策与建议

3.1规范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布局,提高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与利用

首先,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构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体系,定期对城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规划。政府应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构建的体系与制定的规划进行监督与调整,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纳人城市整体规划当中,促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与城市和谐发展18〕。其次,各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普查,对居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收费标准和免费开放时段,对于一些已经破损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应及时进行维修。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修建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在提升市民体育锻炼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3.2完善体育组织制度与管理,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与发展

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有关体育组织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体育组织的登记、行政审批与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发性“自然人组织”19],其组织与管理较为松散,因此应逐渐促使其向制度化与规范化转变。同时也要重视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使居民能够自愿加人到自己身边的体育组织当中。可以在各社区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使其定期组织多样化体育活动,加强社区居民沟通与交流。活动应兼顾社区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可以开展一些针对社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活动,切实提高社区老年人身体素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另外加快街道(镇)体育协会建设,可以组织各街道(镇)体育协会进行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对于在活动或比赛当中表现优秀的街道(镇)体育协会予以表彰或奖励。

3.3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机制,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能力与水平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方面,应遵循“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对于已经取得资格认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定期对其所管辖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考核与测评。对考核测评中表现相对较差的人员,应该开展再培训工作,以提高其指导能力。同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其资金投人,可以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另外可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一个可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管理的组织网络l‘0]。

3.4重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保证其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利

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民工、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等群体,应保障能够向其供给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首先,应积极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单位和组织可以建立一些小型简易的公共体育设施或者体育活动室。可以成立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体育组织,开展一些符合这一群体特征的体育活动。另外,也应重视对于弱势群体的体育指导和体质监测,保证其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体质的健康。

作者:王梦阳1张林2工作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2.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

1公共体育服务概念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文化教育的范畴,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在我国,任何公民均有权利享受体育活动并依法享有平等的体育运动权利。公共体育是一项公共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3]。“公共”是一个整体概念,而“服务”要针对一定对象发挥作用,公共服务可以定义为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根据多种多样公共体育需求,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大致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服务、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公共体育指导服务、公共体育组织管理服务、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公共体育政策服务、公共体育保险服务等[4]。

2城市化发展对公共体育的影响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相对于农村地区,城市体育具有一定的区域资源及发展优势。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对城市本质和体育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促使体育与城市的结合更加密切,城市化对体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城市有序化管理

体育的运转离不开城市有序的管理。任何城市都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社会资源集合体。城市人口聚集,交通便捷,通讯技术发达,环境卫生整洁,是一种社会属性存在的有机体。城市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公共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和运行的同时也在完成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功能,是城市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育想要健康长期有序地发展,需要城市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

2.2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体育的发展依托于城市经济支持。城市体育的发展包含了交通、建筑、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个城市化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能聚集更多的人才,并且有充足的资金来完善体育基本设施的建设,这样人均占有的体育资源越来越多,城市体育就更容易开展起来。对个人而言,经济能力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最终制约了体育活动开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与公共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体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设施空间。城市的基础性体育设施相对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体育场所的个数、类型和场所的分布都在不断地扩大。公共体育场所的规模趋于标准化,设施优越环境良好,有着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的保障,具有较好的服务性。同时,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结合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园林、人文景观等方面,推进社区体育建设,提高人均体育健身场地占有率。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健身活动场所更多的集中于公园、广场、街头巷尾等分布较广、人口相对聚集的公共空间,以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

2.4城市体育组织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健身人群规模越来越大,可选择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服务较多,体育组织的数量繁多,各类基层体育健身组织、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健身站点层出不穷。一些大中型城市不仅有专门公共健身机构,还配有专职人员指导群众体育。城市社会健身指导人员数量比例逐年高升,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体育活动能有序地开展起来,为公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根据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体育资源情况,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分别开展、创建体育活动,一些大型体育活动项目和主题赛事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特色城市品牌体育活动。城市化多主体的供给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回应居民的社会需求,补充了政府在公共体育供给中的缺失。

2.5城市信息化

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许多人通过体育新闻报道、体育刊物、体育赛事及广播宣传了解体育,并最终参与了体育。城市居民健身更多的取决于自身休闲、娱乐、健身需求,体育健身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信息内容丰富、形势多样、增长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在全社会,特别是城市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分权、平等、灵活、快捷,具有普遍性和跨时空性,能为公民提供最新的方式和最便捷的服务。城市化、数字化公共体育信息网络的构建,势必能让人民享受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让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组织了解和分享体育娱乐内容,并有效地支配余暇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及文化事务中。

3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从1978年到2012年为止,城市化率由17.92%升至52.57%,提高了34.6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更将高达65%。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伴随其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高城市化质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3.1城市人口膨胀

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必然引起人均占有资源减少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体育财政拨款总额有所增加,人均体育经费却依然少之又少。同时因商业建设和城市资本的聚集,城市中的公共活动场所不断减少,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运动场地的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清晰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然而城市人口的增长造成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使人们不能快捷地到达各类体育场所参与体育活动,这将大大削减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城市人口的增加使人们承受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人们更加无暇分身享乐,这严重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3.2城市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体育运动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据报道,“人类污染使得空气中的PM2.5污染增加,PM2.5可以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这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在工业化集中发展的城市,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使人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参与体育锻炼反而诱发了吸入更多的被污染的空气,摄取更多的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环境污染使体育锻炼背负起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负作用。

3.3政府管理水平低下

面对迅速扩张的城市和日益兴盛的群众体育事业,各级地方政府并没有适应好发展的节奏。由于缺乏公共体育人才的前瞻性培养,现有的体育资源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健身群体的需求。公共体育网络通讯信息化建设滞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体育场所的规划往往缺乏连续性,在建设项目上盲目地模仿他人,缺乏针对性,导致与现实体育需求的脱节,公共体育财政资金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场馆的利用率偏低。同时,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损坏程度严重,长期维护不及时或无人维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影响了公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4结论

(1)体育作为一个相对新鲜的、独立的生活视角,人们认识它、了解它、参与它、喜爱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体育要融入到生活中需要城市化过程中对其进一步推广,依靠城市有力度的宣传,使其逐渐地从一个独立的领域交集到多元的文化中;

(2)城市经济对体育发展的推动占着主导的地位,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和消费结构影响其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为缓解城市化过程中一定程度的体育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政府资产,合理的片区规划和社区体育的组建。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特别是通过民间资金的投入,拓宽城市体育市场化融资渠道,构建融合政府———社会———个人的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

(3)体育的建设离不开政策支持,政策的针对性改革对体育的发展方向有导向性的作用。城市化改革进度依靠的是相关法规制定和实行的灵活度及政府的协调能力。政府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公共体育志愿服务,建立动态监测体系,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规范、有序运行。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搭建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平台,让人们享受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

(4)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辉煌历史,悠久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城市是居民生活的地域载体,环境质量是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社会和谐为公共体育创造了和谐的环境,注重城市化环境合理开发和保护,能保障体育的发展;

(5)城市人生活态度和城市的休闲指数对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有着关键的作用,文化繁荣为公共体育提供精神动力。城市的人文气息会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和折射出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构建都市体育圈,重组城市体育空间,使得城市体育富有地域内涵和更丰富的发展脉络,提高城市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并使健身运动迅速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6)高度的体育组织化使体育社团组织工作更加朝气蓬勃,可以让体育生活深入人心。城市化推进各类体育组织建设和城市体育活动品牌化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满足公民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管理机制,设立专项建设与维修资金,逐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的质量,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利用,确保公民放心地参与体育健身之中。

作者:高晓薇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第四篇

1概念界定

“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社会公众的体育活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1〕。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下位概念,是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相对的要求,一般是指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的体育需求,能够按照全国一般和一致的标准,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

2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现状

2.1公共体育服务有形产品供应数量稳步增加

近年来,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有形产品供应数量不断增加,如群众体育场地数量、社会指导员审核培训人数的数量都逐年升高。天津市体育局突出“服务利民”,狠抓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见表1)。按照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了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全市体育设施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人均达到2.23平方米,市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88.6%〔2〕。一批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彰显人文关怀、高标准高档次的文化体育设施正在积极建设和筹建之中。2010年以来,天津市在350个社区兴建了健身公园,为13个乡镇文体中心配建了室内外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2011年天津市进一步加大改善全民健身设施力度,在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同时,又建设30个体育公园;创建职工体育健身基地50个,更新、配建的1500个社区、行政村健身园已经完工。2011年初,天津市体育局还将全民健身户外器材的标准由过去4~6年的使用期,提升到8年。2012年,天津市致力把全民健身活动建成民心工程、健身工程、幸福工程,继续建设30个体育公园,更新、配建1500个社区乡村健身园。还在有条件的公园和区域建设塑胶健身步道,建设规模化的健身广场,提升健身设施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的人才资源。根据2010年天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2.9万多人(见表2)。2010年以来对3100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培训,还新增了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13名。2011年培训、审核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审核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名。成立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天津市马球运动协会和天津市手扑运动球协会。自1996年至2012年,天津市范围获得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的指导员已经达到219人,他们绝大多数仍活跃在全民健身事业的第一线,在县级和市级以上区域开展志愿服务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与天津体育学院联合建立了天津市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通过培训,提高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素质,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体育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天津市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天津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对于落实国务院《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和《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落实天津市“十二五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体系,为“2012大运会、2013东亚运动会和2017全运会”赛事成功举办提供支撑。明确规划内容:编制未来十年天津市在体育事业领域中以公共管理为主要手段,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主要目的与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相结合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竞技体育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重点落实主要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3〕。《天津市全民健身活动经费配比办法》针对存在的区县全民健身经费不足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政策兑现,为基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4〕。《天津市中国体育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规定了全民健身工程的选址应是已建立基层体育组织,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便于日常管理,方便群众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居民小区、行政村、公园、广场等室内、户外场所。2012年又出台新《办法》尤其强调了工程选址应“防止扰民”,可谓有关部门规划决策中“以人为本”的一种进步。明确全民健身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收取费用,明确的表述彻底断绝了有些地方或机构利用健身工程收取费用的可能。将对在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投资、使用管理和开展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而对损害、侵占、故意破坏全民健身工程设施的单位和人员,日常管理单位责其照价赔偿或进行修复,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新《办法》对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也给予了明确。

2.3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已经形成,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已经得到天津市体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天津市政府政策已形成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明确认识,天津市体育群众工作树立新思想,建立新机制,采取新办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形成理性惠民、普及便民、服务利民、组织乐民的新局面和新特色。天津市提出致力把全民健身活动建成民心工程、健身工程、幸福工程。为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天津市在全市范围内创建了200个健身气功“和谐站点”。目前,我市有各种群众体育社团107个,这些社团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天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5〕。天津市举行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参加市级决赛的运动员达4万多人,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开展运动会系列活动达950多场次,累计参加人员达400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2012年,天津市把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乡村星级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工作。各级体育组织把举办好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在项目设置上继续增加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比如健身秧歌、传统武术、钓鱼等;在报名组织上,坚持全免费办法,既可以单位报名,也可以个人网上、电话报名;在比赛安排上,增强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切实让广大市民“练起来、赛起来、乐起来”。各区县体育局分别组织开展本区县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本区县全民健身特色活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助推器。同时,各区县体育局、各行业体协和系统单位积极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市民、更多的群众参加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市体育局和市教委联合组织好中小学阳光体育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把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作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继续抓好元旦登天塔、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日纪念活动、奥林匹克日长跑等大型活动,努力形成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新气象。元旦、春节和全民健身日期间,各区县、有关单位就组织群体活动达150多项〔6〕。

2.4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已明确,资金供给逐年上升

“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价值已经从理念、政策向实践领域逐步推进,天津市提出要深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突出“理性惠民”,着力打造天津群众体育工作新特色。根据2010年天津市地(市)和县(区)两级政府“三纳入”落实情况统计,本省(区、市)所辖县(区)16个,已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9个,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3个,列入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金额共12812.1万元。2011年全市16个区县用于全民健身组织活动的专项经费达1600多万元,为基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到2012年本省(区、市)所辖县(区)16个,已全部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政府财政经费,并全部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见表4)。各区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大力兴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设施。东丽区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施工建设区体育中心,提升改造东丽区游泳中心;蓟县投资2.6亿元建设蓟州体育馆。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明确了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即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是重要的提供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其中,应当以成为服务者作为首要任务,而成为管理者和提供者则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体育需求。所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都应当以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为前提,这样的供给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应总量相对于需求还不足

尽管天津市体育产品供应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天津市人均体育用地、人均体育消费在全国还有待提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活动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地总量不足、标准较低,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和服务,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2003年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育场地达85万多个,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根本无法相比。而根据2011年的数据计算,天津市体育场地数量累计为1,623个,天津市常住总人口为1293.82万人(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每万人占有公共体育场地数量1.25个。比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还低。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不足,质量普遍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显著。

3.2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发展不平衡,培训完成率较低

目前,天津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9万,数量上在全国前列,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人均占有量上还比较小,各区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见表5),尤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我市全民健身的发展,影响到体育强市的建设。2012年度天津市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合格率很高,参加考试且合格的比例能达到100%。但是从完成率来讲,区县间出现很大差异。本年度参加培训的以红桥、南开、河西、河东、河北、滨海、武术协会人数居多,宝坻、北辰较少,宁河没有参训学员。通过访谈调研发现,各推荐单位参训人数与如下因素相关: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各区、县体育局群体工作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等〔7〕。

3.3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已经得到天津市体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天津市政府政策已形成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明确认识,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已形成,但服务效率不高、质量还比较低、供给总量不足,投入多产出少。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政府居高临下的指挥管理意识浓厚,受传统观念束缚,“主导”思想严重,往往将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总是命令指挥,并已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政府垄断地位未能完全打破,竞争机制缺乏。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中仍然占主要地位,但政府本身并不是生产单位,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所以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首先是由政府在市场中作为买者购入的,然后再服务于社会公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将成为市场中众多生产单位的追逐者。由于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具有强大的优势地位,在供给和需求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

4提高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实现途径

4.1正确界定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职责,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

明确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职责,正确定位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体育行政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规范角色是:授权、资助、监督和管理。许多公共体育服务只需要政府进行完善的监管。有些公共体育服务只需要政府付费,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公共部门提供者来提供,因为这些服务也可以外包给其他性质的机构或个人。实际上,政府的责任是确保服务以一种令人满意的形式得到保障,而不一定是自己亲自提供服务。因此,应实行兴办主体多元化,政府职能管办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和大力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补充政府能力,形成更广泛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创造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

4.2制定完善的体育法规保障体系,使公共体育服务有法可依

加快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体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使各项公共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定颁布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规,完善依法行政服务体系,加紧制定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管理、体育竞赛管理、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等法规、规章。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和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权利义务,紧密结合体育改革发展实际和需要,加快地方体育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体育市场秩序,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市场规范发展,使公共体育服务有法可依。同时,在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确保各项法律规定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执行。

4.3打破“官本位”观念,树立“民本位”理念和服务

天津市政府和体育部门必须树立全新的、正确的公共体育服务观念,增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强化对其的培训,牢固树立“民本位”的理念,必须从公众真正的体育需求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公民的身心协调发展,向公众平等地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更多地提供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服务、体育竞赛表演等切合群众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并促进全社会体育健身文化的形成,倡导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

4.4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支出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加大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实施财政资金专项审计,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资金切实落实到位,使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稳步增加,切实解决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对财政支出进行统筹安排,有重点地、有步骤地开展和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以满足社会公共体育需要而生产或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物品或服务。

4.5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前提是要改革现行的体育体制和机制。以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体育组织、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的建设为方向,以努力构建便民、亲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重点,积极推进体育工作制度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办公流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及运行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府体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全面履行奠定基础。改革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要在继续由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公共体育组织等专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或委托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以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5结语

近年来,天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为群众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创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但在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过程中,仍然存在公共体育服务资金不足、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确、竞争机制缺乏、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正确定位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树立“民本位”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体育发展规划,继续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更高效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作者:刘泽林1,2程洪玲3工作单位: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天津体育学院3.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第五篇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遂宁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目前遂宁市大型体育场馆有船山区体育馆、遂宁市河东体育中心以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筹备2014省运会建设中的综合球馆,其投资都是以政府为主,建成的大部分体育场馆都进行了经营性的开放,政府对场馆拥有管理权。随着市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开展体育项目的场次也逐年增加,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虽然绝大部分已向社会开放,但全部免费的比例不大。据调查显示,按照资金的运行机制遂宁市的体育场馆有以下几种现状:一是锻炼者付费式的管理模式增加;二是针对市民运动需求大、服务内容多样化,但管理的本位功能发挥不足致使经营收入增长效果不佳;三是在管理模式上部分场馆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承包管理,呈现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考核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主要指标就是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体现在第四方面就是在开放时间上,调查的全部人群中,63%是在17点到21点到场馆从事体育锻炼,选择在上午与下午的则较少,分别为8%与29%。

1.2遂宁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与开发收益的现状分析。由实地考察与访谈法可知,大部分公共场馆都属于外包有偿开放,采用年卡等会员制度。服务类型有体育馆外包部分场馆开办健身综合中心、乒乓球馆、羽毛球、游泳馆、体育舞蹈健身中心等,到目前为止,各健身场馆在扣除缴纳的税种、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后,能够赢利的并不多。目前遂宁市体育健身场馆在扣除租赁费用后,能够赢利的屈指可数,占调查的7%,63%处于维持状态,27%处于半负债状态。

1.3遂宁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一方面由于场馆经营管理权使用权责不清,经济效益始终是摆在第一位,于是经营项目就不在乎是否与体育、与市民群众活动需求有关。承包经营者往往会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的用途。体育场馆在向社会开放过程中,主管部门不定期地承担各种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比赛任务等,影响了场馆的正常经营;二方面是维修资金缺乏、各种税费征收更造成公共体育场馆额外经济负担过重;三方面现有的遂宁船山体育馆简单粗放的经营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全市新建改建的14个体育场馆应该如何运用进一步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老百姓的关注。由于“后省运效应”,2014年省十二运会将在我市结束比赛,预示着遂宁随即进入“后省运”时代,如何发挥新建起来的这批体育场馆的作用,这是我市正在研究推进的、全新的课题;四方面由于非康体产业的存在,需要体现场馆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2、对策

2.1革新体制机制,解决“脱离本位”的现状。作为体育基础设施,应该把体育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功能摆在第一位。以船山体育馆为例,船山体育馆是除河东体育馆外,目前市城区仅有的综合性体育馆。场馆分为主管和副馆两大部分,承接了篮球、乒乓球、游泳等多种体育比赛,同时也出租其它非康体经营项目。如果各种经营项目规划布局不够科学合理,会使体育基础设施应有的社会功能、体育公益性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回归体育本位,将非康体经营项目将陆续收回,解决“脱离本位”的现状。革新经营体制机制,由政府主管、主导和扶持,尽最大力量开放部分体育馆场地和设施,使体育馆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集散地,才能解决体育馆脱离体育本位的症结,而不是死板的租赁经营。

2.2提高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构建体育场馆运作体系。推行场馆利用开发公益性原则,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场馆大众化、市场化运作体系的道路,把体育健身、体育训练等引入市场,承办重要品牌赛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定期免费接待群众训练、培训和健身,并承办和主办各类群众体育健身和赛事活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进行考核,对活动开展得好的体育协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了保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数量大致相当、质量大致相近、可及性程度大致相同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并由全体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地大致均等化分享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这类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劳动就业权、文化权、满足人的基本尊严的需要,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基本权利紧密相连的,与公民的居住地、职业、收入多寡等因素无关。即大致均等化地享用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大致均等化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体育公共服务无论在机会、标准上还是在结果上都均等。

2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体育公共服务是一种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是为了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产物。它主要集中在有形的、基础的、群众性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文章主要是从体育公共服务中的资金供给、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公共体育教育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角度进行研究。四川藏区包括甘孜州藏族自治州18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个县和凉山州木里1个县,总面积24.97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51.49%,总人口187万,其中藏族人口124万,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康巴藏区)。其中甘孜藏区总面积约15.2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的主体和核心地区。

2.1资金供给现状

体育财政支出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从四川藏区来看,体育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体育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收入与社会资助资金占比均较少。如2009年大部分县经济发展水平如下:有15个县的人均GDP为8146元;有8个县的人均GDP只有6974元;有3个县人均GDP达8470元。2010年四川藏区的经济状况为,四川省藏区实现生产总值270.6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8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177元。从上面的数据情况可以看出,四川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纯收入少,这都决定了来自该区域的财政收入相应也少,地方财政用与建设本区域的支出就很有限。

2.2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现状

公共体育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据有关文献统计,1995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05m2,2003年底上升至1.03m2,《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指出,至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5m2。而美国等国家在80年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m2,到2015年美国为16m2/人,日本为19m2/人。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上的差距。下面我们再看看四川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甘孜州的体育场馆主要包括:康定新建的拥有标准跑道和球类场地的体育场、九龙县体育馆、当前州里重点打造的康东环贡嘎山旅游圈,海螺沟的温泉游泳馆正在建设中,以及普及到各个乡镇的“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阿坝州的情况如下:截至2012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成124条全民健身路径,16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建成13个标准体育场馆(地),目前阿坝州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达到0.8m2。2013年,省体育局将继续加大对三州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体彩公益金中安排资金5000万元,除建设1000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外,还将投入建设9个县级少数民族健身工程,并补助三州建设老年体育场地设施、牧民定居点体育设施、彝家新寨体育设施。此外,还将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投资1100万元建设4个“雪炭工程”。到2015年,全省可望实现50%以上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由于资料的限制,笔者未能统计出四川藏区的人均场地面积,但我们大概可以推理出目前阿坝州通过灾后重建,应该是四川藏区中目前人均占有场地最多的州,从他们的人均占有0.8m2来看,与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m2(2015年)还差距较大,与国家上发展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

2.3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

从调研得出,截至2012年7月,阿坝州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到986名,力争到2015年,全州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以上。阿坝州全州户籍人口90.7万人众,基本上达到9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甘孜州从2010年开始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到目前共计开展了3期。目前,甘孜州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人左右,其中部级有3人,都集中在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教师中,而且500人中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和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在一线从事体育指导的人寥寥无几。甘孜州共有约100万人众,平均2000人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城市达到每千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达到每2000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来看,四川藏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如果从能够在一线从事体育指导的角度看,四川藏区的实际可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少的多了。

3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总体而言,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在近年得以改善,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然而,横向比较,四川藏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仍然不足,还需继续加强。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过大,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系统建设不够完善,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不强等有关。

3.1公共财政对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过低

1996—2006年统计资料表明,体育事业经费、人均体育事业经费东部一直是西部的2~3倍,东西部差距较大。根据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在全部体育场地中,有接近一半的场地和面积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左右的场地和面积在西部,特别是体育建筑面积和投资金额只有1/10左右集中在西部地区。体育场地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有105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12%。由于资料的限制,四川藏区的体育场地数量未能统计,但是从人均拥有场地量可以看出(如阿坝州目前的人均0.8m2,这还是经过阿坝地震后体育设施大发展后的数据),在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上的投入肯定是不充足的。

3.2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民生在政府服务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跟进便日益重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应的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配套建设,若没有这些配套因素的跟上便无法完成,这些配套因素的建设需要过程与相应的环境支持,任何一方面的落下都不利于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条件还不够成熟,仍然制约着体育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得我国当前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完善。

3.3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缺乏

从调查得知,四川藏区民众对体育的认识不多且不深入,更上升不到权利意识的层面。他们中除极少一部分人对体育的认识有锻炼身体的成分外,其他大部分都觉得是好玩,还有一部分人就没有认识。觉得好玩的人仅仅就觉得好玩,规则意识缺乏,权利意识缺乏,他们不会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认识体育问题,去体会体育活动。他们从事的现代体育活动几乎仅为篮球活动,其他的为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仅仅在节庆时进行。无论他们从事怎样的体育活动,甚或他们做的扔石子活动,他们都不能上升权利意识的层面。所以他们的体育活动处于“自发”的“天然状态”。

4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途径

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发展依赖于国家为社会每一个个体提供的均等化服务,同时也离不开该区域民众在体育文化权利方面的自觉。两者的有机结合方能实现四川藏区体育的良好有效发展,具体推行途径探索如下。

4.1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四川藏区体育公共制度保障

随着2012年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中央对西部的定位更高,支持力度更大,在财政、投资、人才、帮扶等10个方面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中央实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川藏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应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保障,使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平、合理与有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简练过程,突出效率,加强过程监管。

4.2加大资金投入,为四川藏区提供充足的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保障

把资金比喻为体育事业发展的血液毫不夸张,尤其是在四川藏区。四川藏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资金投入,为保障体育事业发展所需充足的资金,(1)首先要设立四川藏区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要统一规划、加大投入、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特别要加强监管审计力度,并定期评估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第2,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四川藏区因为承担生态区生态保护的功能,致使工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低,因此,国家应对四川藏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广泛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以提高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保证体育事业支出。第3,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形成多渠道、多元的资金来源形式,共同发展四川藏区的体育事业。

4.3加强教育,启发四川藏区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7

1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现状

1.1高校对安全保障工作的态度

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时的安全保障工作并不重视,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师资力量不足的高校在每学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一般很少组织教师学习体育活动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也很少学习如何预防和处理体育活动中出现意外事故的相关知识;一些学校也没有相应的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人身安全的制度和规章;一些学校甚至不进行相应的培训,在意外事故出现后很难迅速反应,进行处理。目前很多高校每年都发生不少意外事故,严重者甚至有学生猝死的情况。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对学生造成危害的不利因素有很多种,比如错误使用一些运动器械、教师对运动的错误示范、不规范的进行一些运动等等。如果一个高校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事故,那么不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利,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同时也会给学校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给体育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已经被列为社会的重点话题。如何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减少体育意外事故的发生,是目前体育教学工作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1.2体育教学项目改革现状

为了确保我国的公共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和安全性,以现有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设计思路为参考,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一些比较危险的体育活动,例如铅球、标枪等等。在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在进行一些探险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所有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配套设施都必须根据规定严格进行安置,如果打算开展的活动不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那么可以考虑同时开展新的路线。比如大学生都比较喜欢游泳这项活动,比较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往年大学生在游泳课上出现溺水事故的情况不在少数。鉴于以上情况,在教学大纲中对于游泳课程有了明确的规定,必须加强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从中可以看出,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体育活动,如果学校对安全工作没有完全的把握,否则就应该取消活动。学校之所以进行公共体育授课,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出现了意外伤亡,那么绝对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提出的建议

2.1对教学问题进行规范

目前,为了有效改变现状,我国很多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的教案里写明了安全知识的教育。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毫无疑问学生的安全教育必须放在重中之重来进行考虑。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安全措施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以确保整个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从而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在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理念,切实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确保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2加强体育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

为了使学生在安全的体育环境中进行锻炼,并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各个高校的体育活动中心的安全管理,确保每项工作都按照规定的要求安全有序地展开。负责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场馆内的各种体育器械进行不定期的严格检查和维修,以便于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要明确禁止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体育场所,定期检查相关的电线和电路,防止出现火灾,灭火器要进行定期更换,对于消防栓等一些消防措施也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严禁在消防通道堆叠杂物等。

2.3加强意外事故防范意识

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乍一看是偶然的,但是对相似的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后总会发现它的必然性。这些意外事故从表面上看都是因为不同的原因产生的,但是究其根本就会发现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人是责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很多意外事故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当事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事故防范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加强意外事故防范意识对于提高公共体育活动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

可以通过相关法律实现体育意外事故的减少,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通过对高校意外体育事故的相关法律进行系统研究,使体育工作能够在法律体系下展开,这样各个群体的利益都可以实现合理规范的帮张,还可以为学校处理相关事故提供法律依据,相关部门在处理时也有现实的依据。”虽然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专门的针对高校意外体育事故的立法工作,而我国只有一部分相关的法律,比如《教师法》等等。但是这些法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应该尽快加以完善,从而确保高校公共体育活动的顺利展开。

2.5明确事故责任

一旦发生了意外事故,就必须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责任的追究。如果发生了高校意外事故,那么首先要调查责任是否应该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承担,这主要是看他是否出现管理失误的现象,而失误是否和事故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责任主要包括: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全部责任。通过明确高校体育活动中意外事故的责任者,可以加强安全意识,从而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6高校公共意外体育事故和公共关系

高校公共意外体育事故和公共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样直接反映出各个高校之间的复杂联系。要确保各种需求的矛盾能够有效调和,首先需要调和大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和谐、信任、友好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这有利于对社会各方面利益进行协调,从而确保社会的安定。

3结语

确保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是各个高校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要加强相关的安全教育,减少一些危害性较大的体育课程,并设立一些防身课程例如空手道等等,确保学生的安全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课程的调整,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释放自己的压力,确保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作者:郭海玲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第二篇

1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1.1团体心理辅导的介绍

1.1.1团体辅导对象

团体辅导对象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选定特定的班级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另一种是通过宣传研究而招募适合的大学生并以自愿为原则展开研究。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是某师范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参与了羽毛球、篮球、健美操的课程。

1.1.2团体辅导教师

团体辅导教师必须是体育教师,并且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即便如此,在教师进行团体辅导之前,也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熟悉和掌握,才能确保教师的辅导不会出现失误。在在进行团体辅导时,还需要一个辅助和督导的角色,一般是由心理咨询师担任。

1.1.3团活动时间和场所

活动一般是为一周一次,每次课程持续90min,一共进行12周的教学,根据课程的不同活动场所固定在篮球馆、羽毛球场和形体房,根据每次课程的教学需求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运动器材。

1.2团体心理辅导的课程设计

1.2.1设计教学理念

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认知行为疗法,这一概念中,将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联系起来,如果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方式有了错误,那么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必然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如果改变了个体的自我认知,就可以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而目前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之所以缺乏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产生相应的合作精神,也没有产生相应的合作意识,因此他们在正常的合作交往中往往会表现出人际关系竞争的情况,和他人沟通交流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如果将这些学生安置在一个团体的大环境中,让他们彼此之间分享和体验不同的实践经历,可以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认知和情况,进而有助于使他们的行为模式走上正轨。这次教学的理念设计就是想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这一模式,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下,使学生在团队中培养互动性,从而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设计教学目标

不管是任何课程的教学,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而如果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团体心理辅导,那么无疑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内容。这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正确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终身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改变自我的认知,融入团队,增强合作的意识,从而使自己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针对此要求本次课程设计了两个目标:一个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另一个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体育教学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习惯、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有:让学生充分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融洽团队的气氛;使学生产生团体归属感,和成员互帮互助;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切实提高他们合作的能力。

1.2.3设计教学内容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总共安排了12周的团体心理活动,每周要进行一次,持续时间为90min。在12周的活动中,总共要完成7次主题活动,同时进行12次热身活动,还有12次的主题体验。在7次主题活动中,包含了人际交流、微笑面对面、认识自我和接纳他人、互助共进、团队认同、信任值滤、放飞希望,根据实际的课程需要安排主题活动的频率。12个热身内容分别是微笑握手、连体赛跑、隔空传球、松鼠与大树、坐地起身、绑腿跑、巧解手链、生命履带、万里长城、新人百步行、盲人行路、团队总结。12次主题体验主要是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完成的内容。

1.2.4设计教学组织

一个课程想要顺利展开,教学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时,首先要确保学生有高度的自主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一方面通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方面对话,另一方面借助团队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使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表1就是这次研究中教学组织的形式。

1.2.5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这次研究中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权重、评价指标和等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划分为1级、2级、3级。其中1级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学习过程的评价;2级则是包括其他人的各种评价;3级则是对2级评价再次进行细分。权重也就是三级评价的具体比例。等级标准主要有5个档次,分别是较差、差、一般、良好、优秀。

2结论和建议

2.1结论

通过团队心理辅导,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效率也更高,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同时通过团队里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加深了彼此的信任,从而使团队的凝聚力大大增加,这也使得团队心理辅导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团体心理辅导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体育活动教学从中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内容更加丰富,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社会化,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2有关团体心理辅导的建议

2.2.1活动目标要明确

在进行活动制定时,既要确保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也要确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2.2营造团队氛围

团队的氛围主要有内部氛围和外部氛围两种,一个团队想要高效运作,和谐安全、自由放松的内部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氛围则是代表团队活动的一切外界因素。通过师生的努力可以实现内部环境的和谐,但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场地相对比较固定,而且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干扰,因此教师要积极疏导,从而促进良好的氛围形成。

2.2.3形成独特的辅导风格

团体辅导展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教师的辅导风格和辅导技能。教师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拥有多重身份,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教导学生正确的体育技能;作为心理辅导者,必须鼓励学生认识自我;而作为管理者,要提供良好的团队环境,能够控制全局,善于调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形成独特的辅导风格,完善辅导技能。

2.2.4形成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时刻注意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情况,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3结语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8

总的来说,专业知识的使用一般会进一步排除已经被边缘化的参与者。通过限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人,知识的职业化使这个排斥的现象永远循环下去,因而忽略了一些对普通公民或能够从体育中获益最多的人来说很重要的问题。1981年,加拿大联邦政府了一份白皮书,即《国家面临的挑战:80年代的健身和业余体育》,其侧重点和上一份白皮书《走向业余体育的政策》很相近。这份白皮书研究了联邦政府在业余体育和大众参与方面的作用。加拿大政府认为自己的作用是领导,并为国际体育赛事提供资金支持。这包括给国家体育组织和综合体育项目及政策组织的补助,这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能力,给参赛运动员补助的增加有利于国家训练中心的发展。白皮书还概况了联邦政府在参与这一方面起到的作用,认为这方面主要由省市级政府负责。省级政府和联邦政府允许联邦政府介入研究、推广和调查等领域。同样地,白皮书还涉及到了参与体育的机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变得更加突出,并且不只局限在体育政策部。

2加拿大公共体育政策发展中公平竞争的核心要素

新世纪的开始似乎代表着一个新的、更具包容性时代的来临。寻求平等的团体如妇女、原著民等,确保平等问题依然是政治辩论的中心议题。上个十年注意到了公共体育政策的缺失。从表面上看,一些政策行动是支持这些言论的,比如制定加拿大体育政策(2002年)、孩童抵税金政策和针对妇女、原著民、残疾人运动员的新政策制定之前的磋商等,如“占有领奖台”和政府财政用于提高加拿大运动员体育成绩的比例等现象,说明对精英体育的重视没有得到改变。新世纪伊始,一大批参与者参与了体育的政策制定过程。加拿大联邦政府、省级政府、地区政府、志愿组织、国家体育组织、综合体育项目及政策组织、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妇女、原著民、残疾人运动员和学者,都认为公平竞争是加拿大公共体育政策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体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求政策解决这些群体的具体需求。走向包容性的第一步和保证加拿大体育系统的开放性,就是要包括之前那些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的人。之前的联邦政府因为已经包含了之前被排除在2002年通过的新加拿大体育政策的决策过程之外的人而感到骄傲。其依据是体育对全体加拿大公民的幸福至关重要。加拿大体育政策概括了四大目标:扩大参与度、提高比赛成绩、提高能力、促进更多互动。为了实现这四个目标,还提出了四个具体的行动方案:联邦方案、个体方案、省或区域方案、社区方案。这些目标和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社会平等问题和加拿大体育政策中的三个目标群体的包容问题,即体育加拿大关于原著民参与体育的政策(2005年),残疾人体育政策(2006年),积极参与妇女和少女的体育政策(2009年)。加拿大“占有领奖台2010计划”于2005年由保罗•马丁(2003—2006年)领导的少数派自由党政府制定,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加拿大运动员在2010年温哥华自由式滑雪世界杯(OWG)上的成绩。这一新计划属于新体育政策中的“精英体育的支柱”。该计划的财政支持在2006年当选的史蒂芬•哈珀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期间得到了增加。OWG行动作为一个咨询委员会,它的工作重点是提高OWG期间获得的奖牌数量。应该注意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OWG最重要的资助方体育加拿大获得财政支持,但OWG还要从其它政府资源、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渠道获得财政支持。其主导思想还是“史上最好”宣传计划的延续。正如上文讨论过的,这种政策方向受到了国家议会的严厉批评。加拿大还制定了一系列更能体现加拿大社会价值观的政策,有关平等和参与体育的机会(包容性)的政策。新世纪的财政支持大部分仍然主要用于追求精英体育的计划,如“占有领奖台计划”。

3反思及启示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9

1、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源于西方,其实践理论充分、思想源远流长,是自由主义、新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学中最具思想内涵、实践价值的理论科学。国内学术界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不深,研究框架虽初见雏形,但其内容上仍存在诸多漏洞和问题。

2、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背景

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很难实现,一方面,城乡经济不均衡,城市建设的格局、发展项目、经济资源储备等多方面内容迥异,在这种非均衡的社会环境下,要想促进、完善、落实公共体育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初期,城市建设关注的是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生存空间、效益价值的建设项目,而并非城市建设的“不必要条件”——公共体育建设,所以,从建设、发展地位上看,公共体育落后于其他经济建设项目。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公共体育建设才会提上“发展日程”,只有全国各省市城市建设趋向统一水平后,公共体育服务方能实现“均等化”发展目标。

二、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分析

1、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价值没有突显出来

通过阅读目前的研究资料可发现,目前,我国公民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并不了解,他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态度存在误区和偏差。首先,以“理论”为基础的公共体育服务毫无实践根据,不能站在公民的视角,制定建设方案、服务计划,相反,其行为还会被理论性、原则性的内容所累,在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的双重打压下,出现诸多纰漏、问题。其次,所有从事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人员,普遍具有“过度经济”意识问题,在没有充分了解、认识城市建设、公民生活的发展、规划需求和服务要求时,便着手于规划、建设,制定出来的方案不仅会有碍社会其他基建工程的发展,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经济影响。最后,政策、法律限制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影响,社会舆论并没有明确定义、肯定公共体育服务,即便有所宣传,其宣传力度、范围、效果也有限,如此,会大大改变公共体育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会让公共体育权利变质。

2、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经济改革,而忽视创建配套的社会体制

当前,我国正在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无论是医疗服务、社保服务,还是公共体育服务,文化服务,其项目建设的根本都在于改变社会现有制度模式。然而,受“经济”意识制约、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过分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希望利用经济优势拉动公共体育服务内需,让全民意识到、认识到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财政中心论”强调的建设方法并不适用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因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均等化”,也就是说,建设不是最重要的,让公共体育发挥大众影响是最重要的。脱离社会体制,创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化工程,只会让它在“均等化”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3、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研究不够深入

就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现状来看,均等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人均财政投入与人均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为标准,一是以具体的体育公共设施为核心,总结分析每个体育设施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时间、内容为标准。但对于不同城市而言,这一标准需要适当调整,应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居民差异、社会环境差异之后,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定义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方案、项目,以及目标任务。由此可见,均等化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干扰、影响因素越多,其所需的、产生的服务需求、效果差异越大。

三、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上述提到,公共体育服务需要社会背景、社会资源做支撑,方能逐步实现建设计划。为改变、纠正现代社会对于民生生活的错误理解,我们将结合多部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抛开社会背景、资源等基础要素,探究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新路径。

1、挖掘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价值,提升其内涵与影响

研究、分析其他公共服务项目,从基础理论入手研习、调查,查找影响现今社会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发展的原因与核心问题,逐一解决。(1)建立综合动态理论体系。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理论,从经济视角、政治视角、社会视角、民生视角等多角度,探究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内涵价值和深层含义,围绕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原则,解读这个未来发展道路的优势和劣势,以创建出一个融合了多个学科、调查了多个视角、探寻了多个问题的综合动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能帮助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找出现阶段的发展问题,预防后续研究工作的难点和不足,突出热点话题。(2)确立均等化标准的研究地位。制定衡量、考评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体系,让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拥有确定、统一、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拟定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最低标准,这一标准将作为依据、参考,分发给各省市,作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基础模板,开展工作。此外,从国内外其他公共服务建设领域借鉴经验,摘出重要的服务项目和元素,增添标准化的规定“等级”和服务要求,如:城市居民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市内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密度、城市经济水平与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模配合度、城市总体发展情况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对比等。

2、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

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化改革、系统化改革、规范化改革,依照国情、国家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与背景,创设制度体系,把公共体育均等化与经济发展,社会参与和体育权利改善放在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去设计和考虑。(1)政府、社会积极协调。政府应引导社会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等基础部门,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需要,在社会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发挥指导影响、提升改革价值。政府通过惠民政策、激励制度,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项目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将其摆在与经济建设、民生发展同等的地位上。在政府、社会积极协调的环境下,鼓励体育管理部门、体育非盈利组织、公共管理者、民间体育运动组织等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中来,共同完善体制改革,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特质,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2)关注制度的“进展”与“发展”。在市场化、社会化的经济环境中,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创建的制度势必会受到管理渠道的限制和制约。为此,要想让公共体育服务社会供给与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条件相契合,就应拓宽制度的管理渠道。一方面,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供给路径,构建以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实现体系,吸纳更多服务元素进入到管理渠道中来,为未来发展提供便利服务;另一方面,在“进展”中探究“发展”问题,应加强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改革、创新方面的考核、总结、评价工作,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认真弥补不足。

公共体育论文范文篇10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80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形式单一,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提供社会公众所需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换言之,政府垄断着整个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其角色定位往往既是安排者又是生产者。随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引发了社会公众公共体育需求的规模化与多样化,政府仍只依靠自身力量来承担更为丰富多样的公共体育服务,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市场机制也被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作为公共服务随动系统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前处于独家垄断地位的单一供给主体———政府,不得不面对私人部门(市场)和社会非营利组织的挑战。于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国家开始改革原来的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相应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由政府一元供给走向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机构相结合的多元化供给[2]。又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制度环境、文化和历史发展等差异,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多元主体之间地位作用、协同关系与合作方式不同,可以归纳成“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有限市场型”和“有限政府型”等4种模式。形象地说,这些模式位于“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强弱维度图的不同区位,产生背景不同,运行内容也有所差异,各自都具有一定的优点和不足。

1.1政府主导型模式

理论上,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一直被认为是政府的职责,不少国家均是采用这种模式供给公共体育服务。但是随着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演进发展,目前仍采用这种供给模式的国家已经不多,新加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具有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体,同时缺乏自然资源,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这些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由政府集权对公共体育服务进行权威性供给和生产,以保证公共体育服务在全国的普惠性和均等化。一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大力建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普惠性。1975年新加坡开始实施《体育设施蓝图计划》,如今公共体育设施已覆盖全国,形成了包括体育城、区域体育中心、市镇体育及康乐中心、社区操场在内的四级体育设施网络[3],且体育运动开展种类多、普及程度高。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政府规定在规划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政府组屋时,就要求每一片社区周围都必须建有相应的体育设施,规模大的组屋区还要有相应的体育场馆,且这些体育设施和场馆基本都是免费的,只是需要居民提前电话预约。同时,各个组屋社区还成立有各种运动社团,鼓励居民参与[4]。新加坡采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供给公共体育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政府主导型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生产和提供的主体,以权力为运作方式,强调政府的强力调控和垄断,表现为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的生产、提供和监管中均是强势支配力量,集资金提供者、生产安排者和具体的服务生产者于一身。这种模式要求政府拥有高度的权威与足够的资源实力来主导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且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市场与社会力量不强,市场化和社会化受到制约。由于政府主导型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上述特点和适用条件,带来了相应的优点和局限。首先,政府制定的具有统一性与计划性的各类导向政策,更有利于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普惠性与均等化,在供给公共体育服务时政府能承担一些耗资大、经营利润低的项目。但同时,市场和社会应有的价值没有得到利用,政府独家提供形式多样的公共体育服务,往往是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较重,会出现诸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低下、有效供给不足等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也容易造成政府机构的膨胀、消费者被动接受等不足。也正是由于这些积弊的存在,早年实行政府主导型模式供给公共体育服务的一些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化改革[5],产生了其他供给模式。

1.2市场主导型模式

市场主导型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主要发生在市场经济相对较为成熟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采用市场主导的方式来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主要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程度高,运用灵活多样的供给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公共体育服务已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竞争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诸如合同外包、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凭单制、公私合作等。美国许多州和地方政府通过平衡的地方财政运作和市场化的方法,投入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发行政府建设债券等,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资本市场筹资方式[6]。二是公共体育服务及其相关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发育成熟,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中扮演着重要而积极的角色。美国是世界上社会组织最发达的国家,目前与体育相关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多达300余个,各州和地方政府的相应分支组织则难以完全统计[7]。这些社会组织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它们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也为政府的公共体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市场主导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市场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生产和提供主体,在公共体育服务的生产、提供和监管中处于强势支配地位,政府仅起到宏观的辅助作用。市场主导型模式的适用条件要求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强调市场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与价值规律的作用,重视自由竞争给公共体育服务带来的积极效应。其运作机制主要是发挥市场与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作用。在美国,市场主导型模式的产生背景是在传统的政府主导型供给中,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出现了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促使市场力量逐渐进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弥补政府垄断供给带来的不足。在优缺点上,市场主导型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能充分利用市场与社会组织力量来提供社会公众所需的形式多样的公共体育服务,帮助解决政府部门提供相应服务时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但同时,这种模式也会存在过度市场化的问题,比如:企业不愿提供投入回报低的服务内容,还容易造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私营部门垄断、影响社会公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引发腐败等问题。也正是由于上述弊端,多数西方国家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改革上选择了适度的市场化,努力实现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制衡,于是出现了有限市场型模式和有限政府型模式。

1.3有限市场型模式

从如今公共体育服务不断深化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来看,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原来的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有限市场型模式就成为其中一些国家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演进发展的主要选择。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区域是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德国是国家主义传统深厚的国家,在历史上由政府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同时也注重政府和市场的紧密关系。近年来,德国公共服务机构的“去行政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断走向公司化、市场化,允许私人企业参与投标或采取公私合作的PPP模式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目前,德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采取PPP模式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国内公共体育场馆建造、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等均是采用BOT、租赁、特许经营等PPP运作模式[8]。除了市场化趋势外,德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化趋势也在不断提高。如今的德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存在着包括众多体育俱乐部与联盟在内的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包括公共体育服务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已经被从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转移到各类社会组织(第三部门或者非营利部门)[9]。但是,德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的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很大程度上并不独立,而是与政府交织在一起。换言之,政府是在主导和制度安排的前提下依赖市场和社会,联合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有限市场型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多元供给主体中,市场相对政府的作用明显不足,市场仅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发挥有限力量。这种模式的产生背景前提往往是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市场和社会组织力量正不断壮大,但独立性不够,政府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仍坚持主导地位,只在有限的范围和程度上联合市场与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有限市场型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相比政府主导型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应有价值,帮助减轻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巨大财政负担,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但这种模式属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力量较弱的类型,市场与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4有限政府型模式

在一些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改革中,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与社会力量在服务供给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催生出有限政府型供给模式。现今,英国的“公平福利型”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就是这一类型。英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从“福利国家”到私营化、合作化、民营化的服务模式,以公平为首要价值理念,追求公平福利,以国家为主体,实行对全民的普遍的基本保障。归纳而言,其有限政府型供给模式强调公平福利,市场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提供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的有限力量集中于追求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平福利。具体而言,2002年英国政府了《游戏计划》,提出建设“积极和成功体育国家发展战略”,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作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2004年英国体育理事会又了《英国体育框架》,提出了每年使英国参与体育和积极休闲活动的人数增加1%的具体目标。可见,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坚持需求导向,即通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确保每个人都能有接近高质量体育的机会,满足个体的体育需求[10]。另一方面,近些年英国政府部门不直接介入体育管理,其体育和娱乐司等行政部门,通过与国家理事机构、青年体育基金会等众多合作伙伴充分合作,联合市场和体育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的主要任务变为监督和协调[11]。并且英国的社会组织仅次于美国,相对规模居世界第2位,尤其是包括文体休闲在内的3个领域最为活跃[12]。有限政府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多元供给主体中,政府相对市场仅仅发挥很少的作用,侧重于利用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服务,政府作用仅限于弥补市场与社会力量的缺陷,承担公共体育服务普惠公平宗旨的有限责任。有限政府模式的产生背景要求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市场与社会力量比较成熟,且独立性强,同时政府部门担负公平普惠的最终责任,能起到应有的组织、协调和监管职能。有限政府型模式相比有限市场型模式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减轻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负担。但同时,在有限政府型模式运行中,随着市场与社会的力量逐渐增强,往往会产生一些市场化与社会化的问题与弊端,包括市场垄断的出现与服务提供效率的降低、服务质量监管成本巨大、公私合营交易成本增加等,更需要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普惠性与均衡化方面发挥政策制定、组织协调、评估监管等作用。这一点在英国的实例中能得到明显体现。此外,在公民社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公共体育服务领域还存在社会自愿供给模式,包括个体自愿供给和社会组织之类的团体志愿供给,往往是供给者以慈善方式无偿地向社会公众提供某些公共体育服务。这种方式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但由于其运作机理是基础相对薄弱的自愿机制,所以,始终无法成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流模式,而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有益补充。

2国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的启示

近些年,不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持续对公共体育服务模式进行着结构性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加快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打造适合国情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上,也可以从西方国家相关领域实践中获得一些启示。

2.1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中政府始终担负着最终责任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体育政府部门对自身在公共体育服务中重要性和最终责任的认识需要深化。各国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改革中选择适宜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实则是基于国情把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最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供最好的公共体育服务。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多种模式,在任何类型的供给模式中,政府始终担负着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公平普惠的最终责任,无论市场和社会组织如何成长,政府作用不可能消失,差异只是政府在发挥何种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换言之,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主体责任,即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被提供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性。分析比较上述各类供给模式还能看出,伴随着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趋势,一些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市场与社会力量增强,政府负担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责任并没有减少,相反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2.2各类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同

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领域,政府可以是生产者、组织者、协调者与监管者等多种角色定位。现今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不断多样化、高级化,促使传统的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日渐需要市场和社会组织不同程度的介入,帮助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水平与效率,因而产生了政府和市场社会力量协作方式不同、地位不同的多类供给模式。比较上述各类供给模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各有侧重: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中政府以主导角色出现,相比其他供给模式更强调生产职能;市场主导型模式中政府的生产职能最为弱化,在生产中仅起辅助作用;有限市场型模式与有限政府型模式中,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监管职能尤为重要。概括而言,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选择与调整过程中,掌握着大量公共体育资源的政府,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最终责任者,在服务供给过程中可以是主导的身份或参与的角色,生产或提供社会公众所需的各种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

2.3适宜和动态地选择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

不同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主要差别在于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社会力量相对关系的差异。西方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的演进过程说明,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类型,只有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下,不同的历史阶段适应不同环境的具体模式。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力量的投入强度也不一样。而且,不同时期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情况处于不断调整之中,甚至不同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地模糊。为此,一方面,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选择应坚持适宜性原则,要根据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以及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政府部门、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现实力量与相互关系,来确定适合的模式类型。另一方面,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选择应坚持动态性原则,这就意味着应以社会公众公共体育需求变化为导向,在社会公众基本公共体育需求不断多样化的背景下,逐渐实现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向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变革。

3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

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供求态势是: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之间矛盾和差距明显。在多元主体的力量与关系上,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公共体育资源,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还甚为薄弱,且独立性较差。在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上,目前以基本的同质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主。因此,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先期调整目标旨在深化“一主多元”的供给格局,即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要发挥强势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总量和内容,将从基本的同质需求不断扩大为多样化的异质需求,同时,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力量将逐渐壮大。彼时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应朝着有限市场型与有限政府型方向转变,打造多元供给主体的服务模式,甚至朝向市场主导型发展。

3.1初始阶段坚持政府主导型模式

公共体育服务初始阶段,即现阶段,社会公众的基本体育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应坚持政府主导型模式,借助政府的权威调节公共体育资源,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普及化和均等化。具体而言,这一阶段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改革的目标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普惠和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主要涉及体育场馆开放与全民健身服务两方面,仍应以政府主导型模式为主,关键任务是提升政府生产和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与效果,使得政府所拥有的公共体育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用。

3.2中期阶段转向有限市场型模式

预计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也进入了中级阶段,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将得以实现,应逐渐引入市场化,转向有限市场型模式,通过市场与社会组织增加公共体育供给的种类与数量,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具体而言,这一阶段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改革的目标旨在培育市场机构与社会组织,使之成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重要参与主体,奠定多元供给主体的坚实基础。这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格局,逐渐形成多元主体提供各类公共体育服务的局面。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方面,由政府、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提供的效果会不断显现。

3.3后期阶段打造有限政府模式

预计2049年前后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进入高水平阶段,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更加独立壮大,将建立有限政府型模式,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为设计制度安排来规范多元主体的混合供给。其目标旨在深化和完善由政府部门、市场机构、社会组织作为共同提供者的格局,届时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内容会跟随社会公众公共体育需求的变化而更加丰富多样,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协同合作得更为规范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