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思路3篇

时间:2022-05-26 10:32:30

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思路3篇

第一篇

1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终身体育概念的提出树立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重大改革,然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1]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体魄、坚强意志、道德修养以及社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改革方向。体育运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应贯穿于人类生命始终。终身体育的发展应根据时代和运动者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大学体育教育的关键在于灌输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年龄及身体素质的运动,具备体育学习的能力。即在不同的生理发展阶段及现实条件下做力所能及的运动,发挥终身体育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终身体育教育大多数停留在培养学生体育技术方面,在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层面尚有不足。我国学生体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阶段,基础教学不规范、不完善,学生对体育知识不了解,使得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对体育的认知仍停留在初级水平。大学生对体育有限的认识决定了我国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只能以选项课的方式进行。即学生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该体育项目的基本运动方法。通过学习相关运动,激励大学生积极从事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方面的发展。这样的体育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和学习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主体和客体错位的现象。大学体育课程应具有完善的课程设计,除了应包含体育技术、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内容外,还应考虑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及规律。此外,体育课程的设计还需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大学体育课程需要平衡知识、学生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体育潜能、适应经济社会形势需要的课程。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体育实践的承担者。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识到我国大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非常贫乏,如果在教学中仅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方式会使师生双方都陷入被动状态中,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显得力不从心,教师也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师大多都经过四年本科专业学习,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并在教学研究中对大学体育课程现存问题和改革方向提出原创性见解,这决定了教师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应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由于他们缺乏体育基础知识,对体育知识的运用研究能力十分有限等因素,使得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的处于客体地位。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遵循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达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的。

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与趋势

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集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基本职能也越来越需要进行创造性更强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人才,他们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比前人有所精进。针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这一要求,高等教育的未来与发展趋势应更多寄望于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有鉴于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时代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趋势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将得到进一步的转变,大学体育改革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难以脱离大学与社会关系变革的漩涡。如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灵活性、可变性大大增强,其发展也容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例如性质不同的高校,体育课程在内部结构上也应该是不同的;同一所高校中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也应该对应结构层次不同的体育课程设置,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对应的体育课程应当有所区别;另外,同一性质的高校,如果办学规模有区别,那么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部结构也应有所不同。既然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适应不同大学的现实及发展需要,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大学体育改革至少在理念上也应该允许差别化存在。此外,大学教育作为大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桥头堡,它必然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关乎其一生的生存与发展技能,着眼于能够让大学生终身受用的素质教育。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在于将课程目标与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紧密联系起来,使大学体育成为让大学生终身受用的一门课程。[3]尽管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不少困难,但至少在相关从业人员的脑海中应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意识,也就是要具备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极大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们更加注重对生活、对生命、对自我的关注。与此同时,体育也有着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的积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未来发展的生活化趋向将越来越明显,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也有赖于其方向是否符合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毕竟,社会价值丰富的体育只有通过教学生活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当前,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诸如生存体育、时尚体育、生态体育、职业体育等与大学生生活休戚相关的体育课程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除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内涵的日益生活化之外,改革内涵的延伸还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课题化、小型化等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动机—行为”理论,人在进行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过程当中会产生情感的高峰体验,此时人的个体存在是最完美、最至高的状态,实现和满足这一状态的手段之一即有体育。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完全可以依据这一理论尝试将大学体育课课题化、小型化。例如同样是开设游泳课,可以以创造性的自我实现为目标,划分小班,开设诸如实用游泳之负重、实用游泳之救生、实用游泳之潜水、实用游泳之竞技等课程,并使之成为比较专业的课题。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上了体育课,学会了游泳,还创造性地发现自己通过游泳课程学习可以干很多其他有益的事情,从而使课程改革真正契合马斯洛的理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进一步的拓展。当前就有少数高校设计、践行了将体育课程改革与社会经济领域的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思路。他们其中一些高校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将体育课程改革与旅游景点里的不少拓展运动项目的开发同步进行,使大学必修的体育课程也可以成为经济领域有偿服务的对象。这一改革新思路发挥了大学体育的社会价值,也发挥了高校的社会功能。此外,随着国家体育行政机构的逐步放权,社会办体育的空间将在未来日益扩大,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可以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拓展思路,将大学体育办成推动国家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4]近年来参加世界各大体育赛事的中国运动员中就有不少来自高校,即便原本没有读过大学的运动员,在退役或功成名就之后也大多选择进入大学读书。可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着极大的历史机遇,将体育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有机整合,实现大学体育和国家体育事业的长盛不衰。(本文来自于《内蒙古体育科技》杂志。《内蒙古体育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为有效解决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尽量适应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校及相关从业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

3.1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作为一门课程,大学体育课程与高校中的文化课程具有基本一致的属性。它应具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以实现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为己任。然而,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受整体条件所限大多采用的是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言传身教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理论、被动地进行体育实践。有鉴于此,有必要开拓新的教学形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例如利用日臻完善的大学信息化设备,将体育视频课件发到校园网上或大学生网民比较集中的网上论坛,供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理论、自主进行体育实践。

3.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体性是任何大学课程都应该遵循的,它并非是要将大学课堂变成以教师为中心,将教师变成主宰知识的权威,而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更新知识结构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以个人价值、生命意义等为原动力投身教学工作,而不是受迫于外在压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以体育教师为主体,将课程过程评价目标更多集中在教师身上,从而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策略,形成师生共同进行调控性过程反思的良性互动。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会自觉开发体育课程的最大潜能,提高体育课程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适应性,从根本上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3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与兴趣

当前高校体育课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毕业后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也寥寥无几。这需要高校和相关从业人员认真思虑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文化内涵建设,将体育、文化、人的自主性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文化主阵地作用,从思想意识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与兴趣。[5]总而言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乃至社会总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认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切实把握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适应国家教育事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事业的总需求。

作者:庄希琛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

第二篇

一、全球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

(一)全球化及其对大学体育的影响

1.教学内容注重西方化,忽视了民族体育的重要意义。近代大学教育肇始于西方。因此,在我国大学体育历次改革中,来自西方的体育运动科学和人文知识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作为多民族、历史悠久的体育大国,本身形成的各种体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例如:武术、风筝、舞龙、跳绳、毽子、空竹等活动,不仅在我国有广泛的活动基础,而且在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美洲等国家,都有为数不少的参与者、爱好者。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体育文化以“普世文化”自居,民族体育文化被不断边缘化。致使“民族体育的优势和特点很难得到发挥,民族体育的丰富内容只能出现在非主流的教材之中,或是作为主流教材的辅助项目出现”[2]。事实上,民族体育开展的充分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民族体育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基础。例如日本和韩国开展柔道、跆拳道,就成功地跻身奥运会。不注重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忽视民族体育的重要意义又进一步阻碍了我国民族体育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2.体育文化的认同注重个人化,忽视了我国体育文化伦理的特殊性。全球化的伦理本位是原子式的个人主义的。全球化的体育文化伦理同样强调个人的权利至上。这种伦理观同封建的伦理观相比较,具有强烈的进步意义。而且,也有效地促进了西方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伦理作为非物质的存在,受个体、居住环境、历史传统的影响,它是一种连续性的存在。我国传统的体育伦理发源于中国古代人民的体育活动。道家倡导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儒家强调以德服人、礼让为要,弘扬了仁爱求善、乐群共存的伦理思想。在我国传统体育伦理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与西方求利、求力的体育伦理有较大差异。盲目认同西方个人化的体育伦理,必然造成伦理的冲突,甚至造成民族体育文化伦理的“失根”现象。

(二)大学体育教学的困境

1.体育教学的生命意义匮乏。相对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具有更为明显的生命特征。大学的其他课程多数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思维的改善以及通过认知调整个体社会交往和生存能力,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个体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只有体育教学实现了个体生命的自然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整合。特别是自然生命,其发展和完善只有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才能得到切实的关注[3]。但从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体育教学的生命意义明显匮乏,没有得到学校和体育教师的充分重视。“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等体育价值观的提出,对于弘扬生命意义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两者克服了以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的弊端,在个体精神层面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也容易造成体育教学的娱乐化,降低了成功的标准,丧失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砥砺心灵、克服困难,升华个体生命意义的机会。

2.教学模式滞后。全球化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解放。实现了人的“在场”。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可以实现全球直播,成功的体育品牌和运动项目获得了不同群体的认同。个体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在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而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在模式上沿用与其他学科相似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和技术示范,力图使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强调教学的工具性意义,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内心对于体育运动的复杂的多维的需求。

3.教学观念错位。体育教学应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应该呈现一种平等、对话开放的关系。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关系是教学者掌握权威、被教学者顺从的关系,而受全球化的影响,来自西方的消费娱乐文化消解了体育教师传统的权威形象,成为教学的“雇工”。作为“消费者“的学生,拥有了选择教师继而控制教学的部分权力。这两种关系中,教学观念都存在着错位现象。前一种,造成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萎缩,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和厌倦心理,最终形成对体育课程的歧视和厌倦;后者则造成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教育者失去了引领和提升的功能,教学沦为一种盈利手段,教育者在工作中失去了崇高的目标,只能走向平庸。

二、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变革

(一)重塑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意义

大学体育教育要真正摆脱其困境,重塑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意义,首先必须尊重生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尊严,必须着眼于其主体性的弘扬和重塑。运动技能掌握的差异、运动的喜好、个人肢体的缺陷等必须得到尊重,体育教育中要强化民主和平等意识。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扬示范作用,与学生积极沟通,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呵斥,更不能“以暴制暴”;其次,要爱护生命。对于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自然生命是最基础的载体。体育课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是最容易造成生命损伤的课程之一。体育课上京城出现擦伤、扭伤、鼻出血、抽筋、岔气、,甚至关节和骨折等现象。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要从理论到实践,既要注重运动损伤的预防,又要注重运动员精神的培养。这种生命意义的教育不是单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完成的。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频繁的深入的互动,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才能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生命意义。

(二)重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从日韩体育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样可以受益于全球化。全球化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播,达到了信息化、网络化、关联化。中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全球化的规则体系,制定清晰可行的标准,提炼精深、系统的理论,在保持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认真吸取西方体育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要培养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要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投入,以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作为手段,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现展的多重路径[4]。全球化要求,既要有中国立场,同样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而不同”是大学应对全球化冲击的重要策略。因此,我国各高校应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传递、整理和选择,完成大学体育教学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在重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大民族体育项目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高校要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长久发展,履行高校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族体育项目紧跟体育全球化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实现民族体育的繁荣发展[2]。

(三)推进“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协调发展

“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在大学实施了多年,但孤立的俱乐部式模式很难得到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2013年6月,济南日报刊载了《齐鲁工业大学建高尔夫练习场学生吐槽不实用》的一篇报道。文中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在校园内建成了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部分学生认为不如多建足球场和篮球场,相对于不收费的高尔夫球场,免费的篮球和足球场更为实用。这篇报道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推广也很有意义。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是在个体的体育愿望和爱好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尔夫是广有影响的体育项目,作为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建设高尔夫球场无可厚非;但从整体体育资源分配上看,势必挤占了其他更为公益性、爱好者和参与者更为广泛的项目。后者涉及体育资源的分配,既包括经费、场地,同时也包括教师、教练等人力资源。破解资源分配难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推进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整合,高尔夫球场应在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实现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也就是说,学校的各项俱乐部活动,都应在正常教学之外,提供有偿的社会服务,并把获得的社会资源向其他项目倾斜;二是推进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协调发展。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应与其他教学模式并存,而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这种模式提供的是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唯一。学校并且应对贫困学生提供必要的选课支持,避免学生因无钱购买必要的体育用具而丧失学习的机会,无法融入全球化浪潮下熙熙攘攘的体育活动。(本文来自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卫工作单位: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第三篇

1.目前高校大学体育乒乓球选项课考核方法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体育课考核采用的方法大都是以一定的指标和经验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特别是以时间多少、距离远近,次数多少等量化为主的项目。而以经验为主的评价侧重过程性评价,但这种方法还不够公平,受教师专项水平及不同教师标准的不一致等影响。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但忽视了学生的先天条件的差异,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情况等。就乒乓球选项课而言,考试内容为反手推挡(拨球),正手攻球两个内容,有的老师还考试基本步法和发球。推挡和攻球主要是能够打够一定数量就行,通过连续打的数量给出成绩,这样就很难给出合理、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个体差异、主观努力程度,等都不能真实的考查,而且对学生乒乓球技术的再提高产生不好的影响,由于动作规范性和合理性要求不够,减小了学生提升的空间。

2.当前乒乓球选项课考试标准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2.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大学体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体育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乒乓球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学生基础,但是乒乓球是一个对练习者的起点要求很高的项目,要想连续反手打三十板、正手打十五板并不容易,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需要练习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要求,对于从来没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来说,更是需要每节课都要特别努力练习,而且特别用心才能达到要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动作和为了考试准备。学习动作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乒乓球项目的主要动机是有兴趣。这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男生有很多人都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一局六分,三个左右的学生一块,轮流打。无论是输赢,都打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的。女生基础都相对较差些,但她们也是尽量把球打到球台上。考试标准高的话学生自由支配的练习时间就短,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对学生锻炼效果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了兴趣这种最原始的动力,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很大的积极性去练习,这表现在有的学生流于形式,练习的时候很随意,有的学生在一起闲聊,更有甚者有的同学去找自己喜欢的项目练习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在迎难而上,这一小部分同学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不但对乒乓球有兴趣,更是想提到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水平。这样,课堂教学就变成了运动技术的传授,变成了竞技体育项目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体育课要想有一定的锻炼效果,就必须有对应的负荷来作铺垫。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降低之后,运动负荷就严重下降,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锻炼效果。在初学者阶段,乒乓球项目的运动量的比较小,因为不能移动,更不能全身协调发力击球。只有等到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又能左右前后移动步法去击球时,乒乓球的运动量才会大一些,所以乒乓球是个运动量大小可以自己调节的项目,是个比较好的“终身体育”项目。

2.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由于学生先天素质和气质类型各有不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就考核标准而言,一个接触过乒乓球的同学和一个从来没打过乒乓球的同学在学习同一项技术时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而且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假如用相同的标准,势必会对从来没学过的同学不公平。先天素质对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天赋好的要比差的掌握的更好,而且花费时间比较少。

3.对乒乓球选修课考核方式改进的建议

3.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教师要转变思想,改变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和运动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教师在制定考核标准的时候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既要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便于操作。学生既然选择乒乓球,就意味着对乒乓球有一定的兴趣,就有一定的主动性去参与乒乓球运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去进行乒乓球运动,提高学生打球的合理性,从技术的层面引导学生,让学生能把球打上球台,减少失误,同时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比教会学生乒乓球技术重要,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则更为重要,乒乓球运动只是作为学生的身体锻炼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才是作为一名高校体育老师更重要的任务。

3.2降低考试标准,让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乒乓球选项课的考试标准要适度降低一些,这样的话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一些。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合理,考虑到各种因素,要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考试内容上,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是选择几项基本功的量化考核标准,少数老师采用单项基本功量化考核,极少数采用的是比赛的方法,这几种考核方法各有优缺点,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情况,选择基本功的量化考核还是比较合理的。可以选择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拨球)作为考核内容。每个单项技术考核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给分,数量分和技评分,正手攻球难度稍大些,可以适当降低标准,能连续打六板就达到及格标准,连续打十板数量分就可以得到满分。反手推挡(拨球)相比较正手攻球容易一些,数量上可以适当提高一些,连续打二十板满分,十二板及格,技评可以按动作的合理程度酌情给分。动作合理、协调、优美的给满分。这样以来,大部分同学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学习的兴趣就高些。为了给学生一个真实、科学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教师一定要全面、真实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付出和积极的心态进行肯定,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本文来自于《体育世界》杂志。《体育世界》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春意工作单位:黄淮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