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对策

时间:2022-08-04 09:37:28

网络舆情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对策

[摘要]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在大学生中的扩散呈现舆情信源的模糊性与焦点的集中性、舆情主体的随意性与判断的偏差性、舆情生成的迅捷性与传导的规模性等特点。以情绪ABC理论为指导,辩证看待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要立体化推进硬约束与软引导,常态化推进舆情监测与舆情研判,全方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情感引导。

[关键词]情绪ABC理论;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大学生价值观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成为教育网络舆情的重要发源地。《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高达57.1%,其中10—19、20—29、30—39岁年龄段网民的占比分别为17.8%、20.5%、18.8%。大学生作为互联网运用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善于、乐于通过网络平台发表有关教育热点事件的意见、观点和态度。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的不断涌现,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养成。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可知,就教育网络舆情场域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而言,引发大学生情绪和行为C的直接原因不是作为诱发性因素的教育热点事件A,而是大学生对诱发性教育热点事件A形成自我认知后产生的信念B。因此,必须深入分析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辩证地探索价值观引导的有效对策。

一、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在

大学生中的传播特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互联网的广泛影响,大学生善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阅读新闻、开展社交、畅玩游戏等,也乐于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对教育热点事件的观点。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民生属性、大学生对互联网的高频使用,共同促成了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呈现出舆情信源的模糊性与焦点的集中性、舆情主体的随意性与判断的偏差性、舆情生成的迅捷性与传导的规模性等特点。

(一)舆情信源的模糊性与焦点的集中性

网络的虚拟性使教育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发起人”通过匿名或者网络虚拟号等方式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减轻了教育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发起者的心理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诱使教育热点事件在互联网上集中爆发、高频爆发,促使人们借助网络表达和传播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立场、观点、情绪等。2020年1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规定禁止外卖进入校园先是引发部分争议,后因外卖员被抬出校园一事舆情持续发酵,学生、商家、外卖员等多方意见在互联网上交织形成复杂舆论场。商家为表示抗议,还联合各商家在校门口免费送2000份外卖,相关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依托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设置关键词对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教育热点事件进行舆情数据抓取后发现,与大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校园管理类、维权诉求类和师德师风类舆情最为集中,这三类教育热点事件约占2020年事件型舆情总数的49%,与2019年的占比47%不相上下,略低于2018年的占比53.0%。[1]

(二)舆情主体的随意性与判断的偏差性

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情感情绪细腻且易波动,容易因小事冲动。集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等特点于一身的互联网,虽然能使大学生大胆地表达内心的真实观点,反映他们的真实情感,但是也会诱使大学生不顾后果不客观的言论,随意发泄情绪。大学生甄别和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偏弱,容易受负面事件舆情的错误引导。大学生忽略教育舆情热点事件真相而随意表态会加大教育网络舆情问题解决的难度。2020年11月,清华大学美院一名女学生称学弟骚扰自己,并将学弟身份信息公开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欲让其“社会性死亡”。在查证前整个学校的热议使该学弟承受了莫大的非议和巨大的压力,经核查监控后发现是场误会,事件反转后,部分网民又转而对清华美院的这名女学生进行议论,甚至演化成网络暴力,对女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三)舆情生成的迅捷性与传导的规模性

教育事件是容易引起大学生关注的社会性事件,教育事件一旦成为舆情热点,就会迅速传播,造成极大影响。大学生同辈群体的高交互性,使大学生的情绪容易被带动,相互之间也容易产生共鸣。当大学生对同一类教育事件“深有同感”时,相互之间便会主动关注、自发点赞、留言支持甚至频繁转发。全校性特别是全国性的交互式传播,不仅能使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波及范围在短时间内由小变大,而且能使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在短时间内由大变强,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和强力冲击。2019年2月,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一经曝出,就引发了广泛讨论、迅速发酵,成为“娱乐圈”“学术圈”和广大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究其原因,该事件击中了广大学子乃至公众关切的学术评价制度是否合理、教育公平如何打破“明星特权”等问题。受此事影响,教育部将监督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列为2019年高等教育工作重点,大幅度提高学位论文学术规范的审查标准。

二、教育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对

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在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酵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化立场看似有理实则难以服众。大学生是易受影响和煽动的群体,存在判断轻率、行为盲从的现象。由于高校网络全覆盖、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高,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越来越容易受到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客观分析教育网络舆情生态中价值观引导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做好应对。

(一)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拓宽了大学生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的渠道,打破了大学生认知空间的局限性,为大学生思想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渠道。一方面,高校通过网络广泛宣传优秀大学生事迹,能有效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优秀榜样,助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2020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大二学生高艳敏在地铁上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跪地救人,相关视频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一度登上热搜榜。高艳敏的救人之举感动激励了众多网友,有网友评论说:“作为同专业的学生为这个学姐点赞,值得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公开表达建议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督促不合理教育现象的解决。例如,大学生因对某校学生食堂伙食不满,合理借助网络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产生舆论压力,形成舆论监督,能促使食堂伙食质量的提升。

(二)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做“网络意见领袖”,多元、多样、多变的教育网络舆情中往往夹杂着片面、偏激甚至错误的意见。一些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自媒体又会不自觉地放任部分负面舆论的扩散,负面舆论生态的衍生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还不够健全,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易受负面舆论的煽动、诱导而产生失范行为。从前面提及的“清华学姐误告学弟”事件中就不难发现,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想观念的进步,以“清华学姐”为代表的部分网民已能根据网民心理,将舆论作为“维权武器”;另一方面,不明真相的大学生易受片面之词的左右,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甚至演化成网络暴力。清华大学在回应此事时指出“网上大多数信息是营销号炒作出来的”,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并印证了营销号的逐利行为扩大了负面影响范围。

三、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策略

当前,教育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传播呈现出全媒体上阵、立体化呈现的特性,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也呈现多元性、复杂性和嬗变性的特点。高校应积极利用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产生的积极影响,有效应对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产生的消极影响,只有多角度提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引领大学生自觉求真求善。

(一)立体化推进“硬约束”与“软引导”

高校的教育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普遍存在重舆情发酵过程监测、轻舆论引导制度建立的问题,以致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之法。为了在所谓“黄金4小时”内快速解决教育突发事件,大多会仓促采用“删”“堵”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大学生思想开放而多元,具有很强的民主意识,非常反感强硬的删堵措施。高校仅仅采用“硬堵”和“说教”的方法,忽略“以学生为本”的沟通方式,会大大降低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实效性。没有经过验证但能博人眼球的不实教育事件信息,本来就容易在互联网空间传播。一些大学生为了宣泄心中不满会借机肆意扩散不实的教育事件信息,加剧教育热点网络舆情危机的发酵。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针对不良信息者的惩罚机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硬约束”,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恶意信息的后果。软硬兼施才能达到恩威并济的效果,除“硬约束”之外,还应有疏导式的“软引导”。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诉求,如果只是“堵”,必然导致舆情频发。高校可以培育一支专业化的舆情队伍,有意识地培养主导“麦克风”的主角,建立教育网络舆情引导的窗口阵地,帮助大学生了解教育网络舆情真相,扩大正面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常态化推进舆情监测与舆情研判

以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为载体的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覆盖面广、传播层级深、影响力强,监测难度和研判难度也大。积极实施正确的舆情研判,有利于提早发现苗头、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图。一些高校由于没有专职舆情队伍对教育突发事件背后的舆情衍生机理、深层利益纠葛进行深度分析,常常只能做常规的舆情发现和应对工作,大大降低了对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研判的精准度。一旦教育热点事件发生缘由的研判失误,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就会失策,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发酵就会失控,进而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高校要重视网络舆情、网络安全等相关理论的学习,深入认识教育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常态化监测研判机制,设立预警体系,制订预警指标,及时主动研判回应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避免在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生时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建立健全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一要按时间周期进行舆情统计,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舆情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点,提早预防;二要紧扣舆情传播媒体的主要特征,穿过教育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真假假,透过舆情背后的观点交锋,总结舆情发酵关键节点的阶段性特征;三要坚持数据分析与经验借鉴并重,借鉴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流程,综合考虑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数据和预判技巧,科学预判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态势和规律。

(三)全方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情感引导

由于大学生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媒介素养培训,缺乏鉴别网络信息、有效抵御不良观点的能力,易受各种舆论的影响,导致舆情认知产生偏差,无形中扭曲了价值观的形成。情绪导向性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特点,引发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情绪,大学生群体对教育网络事件的判断常常基于情感倾向而非事实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不同的教育舆情事件以及不同表现形式下的同一教育舆情事件会产生明显的情感差异。图文并茂和事发现场视频兼有的教育舆情事件比仅有网络文本描绘的教育舆情事件更能激起大学生的情感烈度,情感的强弱差异对教育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学生关注、转发某一个教育舆情事件,很多时候并没有从理性层面认真思考某一个事件行为的正确性和正当性,而仅仅是因为在情感上愿意支持某一个事件。舆情操盘者会利用大学生的情感偏向制造情感氛围,诱导大学生的情绪化表达、非理性诉求。[2]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特点,有效进行情感引导和情绪感召,教会大学生如何科学辨别、屏蔽负面教育舆情事件,有助于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有效应对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网络舆情生态。

参考文献:

[1]唐亚阳.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8)[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7.

[2]杨果,唐亚阳.移动互联网舆情育人价值的实现逻辑与提升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16(2):95-98.

作者:杨果 陈诗师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