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时间:2022-11-27 09:44:41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自卑、不愿和他人沟通、对学业感知能力弱。心理资本理论是通过强化个体的因素,提升个体竞争力,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积极因素,因此开发心理资本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通过开发心理资本,可以很好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和忧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和人生动力,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从而提升自信。

[关键词]心理资本;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高校,这里面也包括贫困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在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这部分学生大都自卑、对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自信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勇气。如果对此不能很好地处理,就有可能使他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目前各学校都密切关注这个问题并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一、心理资本概述

1.心理资本的内涵。心理资本,顾名思义,指个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由积极组织行为学及所含标准而推导出概念,它强调心理资本是可以改变和开发的。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心理资本的理念改变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开发积极心理能力,促进其竞争优势的提升。2.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著名的心理学家Luthans等人在对传统经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后,进一步提出了超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新资本概念,即“积极心理资本”,简称“心理资本”。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包含四个十分重要的积极心理能力,即乐观、希望、自我效能感以及韧性,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能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树立乐观态度。第一,乐观。塞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他将消极的事件归于暂时的、外部的以及与情境有关的其他原因,而把积极的事件归于持久的、内在的以及普遍的原因。我们所用的心理资本所包含的乐观,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灵活、现实的乐观,也就是说,个体以乐观的心态对积极或者消极的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事件的成因进行客观、准确的归因。第二,希望。希望领域的创始人RickSnyder认为,希望就是指在成功的动因与实现路径交叉所形成的体验的基础上,个体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其中“动因”是指个体根据一个既定的目标,根据现实情况以及自身的能力水平而产生的一种想要去克服并成功的心理状态。而“路径”就是指个体根据这个既定的目标,所找到的实现它的最佳的方式。第三,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个体对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自身的潜力,调用自己的认知资源,进而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务的信心。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都会为自己设立很高的目标,选择很困难的任务,随着任务的完成,其自我效能感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第四,韧性。韧性是指个体在一些十分困难的情境中依然能够很好地坚持下去的一种品质。妨碍韧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价值观主导行为发生,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能接受某一事件,那么他自然不可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他的韧性;二是韧性危害因素,也就是指提升不良后果发生的几率的那些因素;三是韧性资产,它是指根据某一既定的结果指标,在某一情境中,个体能够带来积极结果的一种可测量的特征。

二、基于心理资本视域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以及法制观和政治观教育,根据国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可进一步将其概括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法制精神教育。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发和管理贫困大学生的希望品质。希望是自我强大动因支撑下实现目标的积极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内容需要个体拥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坚定不移地践行教育内容。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提升其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探究更有效的实践途径,是增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第一,设立有效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行动的动力,贫困大学生要树立一个有效可行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就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详细的规划,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设置一定要根据现实的情况,不能脱离现实。第二,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的专业和社会需求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还可以促进其意志力的提高。第三,进行自我激励。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尊重自我和自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他们可以将自己设定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并在每个小目标完成后对自我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善于捕捉最让自己骄傲和兴奋的点,然后对此进行巩固,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标签。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乐观品质。乐观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风格。对于乐观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对于为人民服务等可以更为积极地做出乐观的解释。当今的贫困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集体主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改变学生的认知,消除疑惑,坚定不移地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而,乐观品质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敢于面对批评,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对于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要敢于直面,指出其存在的偶然性和单一性,引导学生看主流积极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第二,培养学生灵活的乐观态度。乐观的态度可以使人视野开阔,理智对待所发生的事情。如今,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往往由于一些原因不能积极主动地调整心理暗示来拥有乐观心态,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第三,乐观的校园文化。文化的熏陶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营造一种乐观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贫困大学生要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自我文化的熏陶。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发和管理贫困大学生的韧性品质。韧性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克服困难,贫困大学生的韧性较低,容易对现实屈服,将崇高的理想抛诸脑后,很难坚定理想信念。因而,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发学生的韧性品质。第一,关注韧性资产。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提升自己的资源水平十分重要,它对于积极结果的产生十分有重要。具体来说,贫困大学生应该具有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其他的资本。第二,关注危害因素。首先,贫困大学生要正视自己的贫困现状,保持自立、自信以及自强的品质,将自身的贫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对于一些负面的情绪,认真进行总结区分后,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负面情绪能够得到合理宣泄。第三,关注过程。在面对挫折时,学生要冷静下来,分析现状和自身优势,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发自身韧性,完善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促进自己韧性的强化。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抵消社会不良现象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第一,感受成功体验。一般来说,一些较容易的事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会更有动力和积极性,而且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贫困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较容易或者感兴趣的事去做,在成功后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使其反过来促进更大的进步和成功,形成良性循环。第二,替代学习或模仿。贫困大学生可以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后果,分析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然后激励自己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这种学习可以增加个人的成功体验。例如,可以阅读名人传记,也可以学习身边优秀的同学,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第三,保持身心健康。健康的身心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支撑。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坚持锻炼身体,进而激发自己的生活幸福感,促进自信心的提升。第四,社会说服以及积极反馈。如果能够提升社会的认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巨大的。要注意对贫困大学生的认可和正面评价,提高其积极性。例如,可以在一些贫困大学生很重视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强化其正面的心理。总之,高校应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蔡笑伦,叶龙,王博.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影响研究——以心理健康为中介变量[J].管理世界,2016,(04).

[2]陈抒墨.高职生心理资本、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刘建平,何志芳.高校教师人格对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3,(06).

作者:吴海燕 单位: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