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研究

时间:2022-10-26 11:00:3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当前的形势下受到了各高校的广泛重视,对其改革优化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高校思政课作为知识性与德育性兼具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有其在地位和功能上的特殊性。当前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对高校思政课的定位,一方面有助于思政课在课程优化过程中吸收通识教育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会模糊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形式的特殊性,弱化其政治性地位和育人功能的实现。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不只是一门工具性课程,故应新建相应的课程模块以彰显其特殊性。

1调研概述

1.1调研背景与意义。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他强调了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教育全过程中。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高校思政课承担着这一任务,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政治地位和育人功能。本科生培养方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蓝图,是高校思政课得以开展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但当前,高校思政课在其中不仅被普遍地包含于通识教育模块内,还被广泛地等同于工具性课程,这是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存在偏颇的表现。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来源于西方的理念模式,意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高校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运用。在当前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高校思政课被置于通识教育模块中,使得两者的区别被淡化,育人功能被削弱。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既可能是思政课改善的契机,也是其发展的阻碍。高校思政课要得到更好的实施与发展,必先明确自身的课程定位,在通识教育视野下进一步优化自身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而高校思政课的完善有益于其更好地指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提高其思想观念、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1.2调研方法与对象。本调研全面采取线上形式,选取国内部分有代表性的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整理与研究,调研内容涉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情况。其中本科生培养方案均来自于2015-2018年各校官方网站公开的数据。调研选取了共105所国内本科高校,在抽样时充分考虑地域分布,涉及东部地区高校51所,占全部被调研高校33%、中部地区高校23所,占全部被调研高校20%、西部地区高校31所,占全部被调研高校47%。此外,这105所高校包括原“985”高校18所、原“211”高校42所、省属高校45所,其中涉及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所、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2所。可见,本次调研对象的选取综合考虑了高校地区、级别、类别等因素,以此得出更具有整体性和说服力的数据结果。

2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在当前课程体系中所广泛存在的两种课程定位不当而导致其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被淡化的情况。2.1高校思政课被普遍地包含于通识教育模块。调研数据显示,在全部105所被调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共有90所设有通识教育模块,占86%;有15所未设通识教育模块,占14%。在这90所高校中,有80所将思政课置于通识教育模块中,占设有通识教育模块全部高校的89%;有7所将思政课置于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内,占8%;有3所将其置于通修类课程模块内,占3%。在15所未设通识教育模块的高校中,仅有1所高校设置有单独思政课程模块。其余14所高校均将思政课置于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内而独立于通识教育模块。可见通识教育还并未得到全面的落实,这与其在传入时未能完全融入我国的教育文化而被形式化或狭隘化理解有关。高校思政课和通识教育课程有相通之处,这也是思政课在众多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被纳入通识教育模块的重要原因。从课程性质上看,高校思政课和通识教育课程同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都是面向全体而不是特定群体的基础课程;从课程内容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同样也有作为社会的公民所需要的国情政策、政治价值、道德准则等方面的教育;从教育目的来看,两者都意在塑造素质全面的个人和德性完备的公民;从教育功能来看,两者都重视对教育对象基本观念、价值和态度的培养。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但它们存有的差别也不容被忽视。首先,高校思政课有深刻的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特征,而通识教育课程来源于西方,其意识形态色彩通常被淡化或隐化。其次,两者所要培养的“社会公民”在具体要求上有着天壤之别。高校思政课所培养的“社会公民”更多的着眼于人的政治属性,使个人的发展符合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其课程更关注人的内在属性,力图使个人成为全然意义上的“完人”和“通才”。因此,不能只看到两者的共性而不见其差别,更不能仅因两者的课程内容在范围上有重合便将高校思政课包含于通识教育模块而成为其广泛教学领域的一部分。2.2高校思政课被等同于工具性课程。在全部105所样本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与外语、语数、体育、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或并列包含于同一模块内,或平行分属于两个同级别模块内。无论处于何种设置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均与此类工具性课程处于同等地位。而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不只是传授某种学科知识或技能的工具性课程。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将思政课与此类工具性课程视同一律的原因不乏两者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是高校教育组成中的基础环节。其次,二者均是全部大学生所必须选修学习的公共类课程。最后,二者都作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但同时,高校思政课与此类工具性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思政课作为我国高校所特有的育人形式,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特殊任务。其次,思政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环节,对其他教育形式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对此类工具性课程亦然。最后,高校思政课作为认知性和实践性课程而非工具性课程,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对其成员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因此,若想要高校思政课的效果更为突出,则不应忽视其与工具性课程的区别,应将其二者在课程体系中做出区分。

3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路径

高校思政课具有政治地位和育人功能,使其在课程体系中既不应全然被置于通识教育模块中,也不应与工具性课程混为一谈。通识教育新视野下,高校思政课应更加独立且多元,这就要求通过课程设置来彰显其特殊性,促成高校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改革优化。3.1新建课程模块,保证高校思政课相对独立。在通识教育视野下突显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要求其能在课程体系中与其他模块及各类工具性课程做出区分而保持自身相对独立。其一,高校思政课可单独设置课程模块。高校思政课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使设置单独课程模块有其可行性,而其地位和功能则使这一设置有其必要性。中央财经大学2016级培养方案就建设了独立的思政类课程模块,并沿用至今。可见,在课程体系中建立独立的思政课程模块在实践上具备可操作性。由此,新型课程体系将由思政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同组成。各校在具体落实思政课程模块时可根据地方和校方特点做出创新与改革,使其能展现学科特色、体现育人地位、具备现实意义。其二,完善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平台,构建“课程+平台”模式。在思政课程建设模块时,应重视自身实践性特征,并将其与理论教学相联系起来。高校思政课可在保持其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增设实践平台,从而创建“课程+平台”的新型课程模块。这一设置不仅能使思政课的理论知识更具生命力,也使其能更好地为学生所领受并内化于其心中。3.2课程模块互动,实现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发挥。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建设高校思政课独立的模块应注重综合化,即其育人功能得到发挥要通过多方合作。特别是与之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通识教育模块和作为高校教育主要内容的专业教育模块。一方面,与通识教育模块互补互鉴。高校思政课和通识教育课程有着重合之处,表明二者可展开深入的交流及合作。首先,思政课程模块可参考通识教育模块的设置情况。通过采用“必选+限选+任选”来完善现行的“4+1”模式,全面开发思政课自身的课程资源。其次,通识教育也要接受思政课的方法论指导,进行本土化重建。通识教育必须意识到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具有政治属性的特色通识课程,革新思政课的传统面貌。最终,两者能通过紧密的合作来共同实施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基本素养的教化。另一方面,与专业教育模块相交融,实现高校思政课全过程育人。首先,将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观念融入专业教学,并充分开发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机。通过构建以思政课程模块为引领核心,各专业教育为辅助的整合式教学机制,使模块建设更为科学而有针对性,从而进一步突出其地位和效用。其次,高校思政课要同步于专业教育,贯通本科学习的全部阶段。高校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应与专业教育保持一致,覆盖学生本科学习生涯,实现全过程的育人。高校思政课通过与专业教育同方向、同步骤进行,能使其及时关注并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所产生的思想问题,完善专业教育在思想价值观念等层面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身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8.

[3]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8.

作者:顾胜婷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