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概论:论的工业化思想

时间:2022-10-10 04:14:00

思想概论:论的工业化思想

一、工业化的历史依据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还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其历史依据就是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对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曾有一个基本估计,即: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就是因为缺乏新式工业。中国要摆脱落后,实现富强,必须实现工业化。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多次阐述了这方面的思想。1944年5月22日,在中央办公厅招待会上讲演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的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1]因此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关心工业,学习工业的各种知识,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该是工业社会。1944年8月31日,在写给博古的信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2]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许多仁人志士实业救国的经验教训后再次强调:中国要富强,必须走工业化道路。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民主革命胜利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在革命胜利以后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再次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4]9月制定的作为新中国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的这一思想做了政策性规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山、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对此,用的话说,他是很高兴的,但是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还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深知穷国落后的面貌不改变,近代屈辱历史还会重演。因此,建国以后更加强调工业化的迫切性。他说,我们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的独立,还必须实现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的国家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

二、工业化的制度选择

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实现工业化应与何种制度相结合,这是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比较鉴别,否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两种模式,而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为,工业化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不仅无法结合,而且是相互对立。中国必须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才能为工业化扫清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既然行不通,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否就行得通呢?的答案也是否定的。民主革命时期,是主张利用、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但在外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客观历史环境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在中国行不通。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但认为这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方面的结果,不是它的全部结果。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究竟走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呢?的回答是鲜明的,中国不能通过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在提出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要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任务的同时,也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这是首次明确地把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建国后的1953年,在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关于工业化问题,先是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后将其明确改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最后形成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中国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舍弃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客观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主观上则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条使少数人富裕大部分人贫穷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道路。因此,为使人民免遭痛苦,更多更快地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社会制度方面的最佳选择。中国的工业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三、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同时并举,建国初期,在我国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的情况下,一度主张因循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在苏联偏重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影响下,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制定实施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在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诸如资金材料供应紧张、农业轻工业生产不稳定、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等严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苏联东欧一些国家早有发生。这些问题引起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认识到,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苏联成功的经验也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国,学习别人终究不能代替对自己道路的寻找。

1956年初,先后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此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在"以苏为鉴"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中国不能因循苏联工业化的道路,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而应走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里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在1957年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则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一科学的概念。他指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他说,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至此,基本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同时并举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使农业和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在纠正这个错误的过程中,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重工业要为农业、轻工业服务。六十年代初期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些使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自己还曾经把中国工业化道路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进行直接的比较,他说:"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一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共同规律。资本主义长期着重发展轻工业。斯大林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的缺点是过分强调了重工业的优先增长,结果在计划中把农业忽略了。前几年东欧国家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业、农业同时并举。我们实行的几个并举,以工农业同时并举最为重要。"[6]这比较具体说明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优点和特点。概括地说,探索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既根本不同于近代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羊吃人"的方式把农民逼为雇佣劳动者以及长期着重发展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通过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并过分偏重发展重工业的"也把农民搞得相当苦"的工业化道路。它是一条切合中国国情的既能实现工业化,又能发展农业生产,既能实现国家富强,又能使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四、工业化的方针政策

围绕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主要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制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7]对于什么是积极因素,认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实现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农、轻、重是国民经济三大基础性产业,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涉及到工业化道路,而且也涉及到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因此,在众多关系中,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问题就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无论革命和建设,主要都应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但是也要争取外援,这是的一贯主张。搞工业化也必须坚持这一方针。1958年6月,在为国家计委起草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示》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人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人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8]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是积极主张争取外援和对外开放的。还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曾明确表示,"苏维埃政府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9]"在中国,工业化只能通过自由企业和在外国资本的帮助之下,才能做到"[10]。建国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的对外开放思想仍然非常明确而又坚定,他宣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1]

实行技术革命。世界工业化是伴随着技术革命不断向深入发展的,吸收了世界工业化在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指出:"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12]50年代中期,当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也是新中国初创工业化的时候,就强调:"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3]当时的设想是:在第一、二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内,以社会改革为主,技术改革为辅;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社会改革与技术改革同时并进。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技术革命"的任务。他说,过去我们进行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已经结束,但我们面前还有革命的任务,就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1958年,则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自1958年7月1日以后转到技术革命上去。他说:"我们一定要鼓一把劲,一定要学习并且完成这个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14]到60年代,还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论断: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三大革命实践之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反映了对科学技术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办公厅招待会上的讲演(1944年5月22日).解放日报,1944年5月26日

[2]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第237-239页

[3]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081、1080页

[4]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477页

[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218页.

[7][8][11]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23-24、380、41页

[13][6][12]文集.

(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121、124、126页

[9]1936年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第129页.

[10]中共党史通讯.1983年.第20-21期第11页

[14]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第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