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时间:2022-10-26 10:26:48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摘要:精神动力是相对于物质动力而言的,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持息息相关。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知识力和道德力等精神动力价值,对于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价值

中国共产党历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度重视,在延安时期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而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密不可分。因此,深入挖掘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价值,凸显知识力和道德力等精神动力作用,充分借鉴其关于加强精神动力的具体做法,使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新时期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一、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精神动力价值诉求

众所周知,就一般意义而言:教育目的有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形式,其内在目的主要重视对个体价值实现的关注,其外在目的主要重视对社会价值实现的关注。也即是说,内在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本身的内在价值,强调是对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潜能的挖掘,不断地提升人的自我实现度,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外在目的主要为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就精神动力而言:教育的内在目的主要是指教育倾向于重在培养和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构筑形成一个民族、国家脊梁,并凝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强大的道德力。教育的外在目的主要是指教育重在培养和塑造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人类社会发展汇聚强大的知识力。可见,尽管教育的精神动力作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归根结底主要有道德力与知识力这两种主要形式。就道德力而言:主要是指通过教育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努力使人成为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实践者和品格的示范者,为人类社会发展集聚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显然,这一精神力量是无形的,是不易被人们所发现的,但其内在的力量一旦迸发便会产生非同寻常的结果,并且这种精神力量经过长期积淀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道德力)。正如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的脊梁。”[1]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特别是新时期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焕发出的青春活力,都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民族精神、民族脊梁息息相关。就知识力而言: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使人们能够利用其掌握得科学文化知识在改造外部世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培根认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自然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变。”[2]这表明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蕴藏着强大的知识力(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等人),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经历的每次重大科技革命爆发,都与知识的革命性变革息息相关,都是人类知识力凝聚作用产生的结果。可见,教育过程就是教书育人的过程,教书就是知识力的积蓄过程,育人就是道德力的塑造过程,知识力与道德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两种重要的精神动力形式。知识力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知识力使人类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405这即是说,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相对于知识力而言,道德力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作用更为持久、更为深刻。道德力主要是在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集聚精神正能量,形成国家、民族的脊梁,成为维系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有强大的知识力推动作用外,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等道德力作用密不可分。同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组成部分———理论教育活动也同样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尽管其所提供的精神动力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最终可归结道德力和知识力这两种主要形式。就道德力而言: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教育对人们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观等教育,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其评判标准主要看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就知识力而言: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中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其评判标准主要是看科学理论知识改造外部世界产生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即精神力量如何转变为物质力量。在延安时期,各高校通过对广大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显著提高,这为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历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体表现为:首先,始终坚持把“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于教学过程中,彰显了道德力的作用。对此,延安大学曾鹿平教授曾在《重温高等教育延安模式》一文中指出:延安时期凸显德育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各高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关于整理抗日军政大学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4]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也提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4],“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而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4]曾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工作了五年的张慧生在回忆文章中写到:“我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到认识共产主义是人类美好的未来,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从入党到有一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学习过程。几十年自己所以能遵循党的教导,做一点工作,延安学习有决定意义。”[5]可见,延安时期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和造就出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优秀人才。曾经有学者讲到“‘五四发现了人’,‘延安改造了人’”,即是说,延安时期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十分重视对广大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十分关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问题。事实也表明:在延安时期,由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指引中国革命的方向,照耀中华民族的红星”。[6]因此,集聚了一大批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海内外爱国热血青年们“或者持当地党组织的介绍信,或者持当地救亡团体的介绍证件,或者受社会著名人士推荐,或者是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或者什么都没有只凭一颗赤诚的心,一批又一批地潮水般地涌进延安,涌进了中国共产党举办的各类学校”。[7]延安时期各高校逐渐成为广大爱国青年精神追求和精神洗礼的摇篮。对此,邓小平评价是:“抗日战争时期吸收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后来的政治干部除了老红军外,就靠这批人,从这批‘三八式’里面选出来的。”[8]这就是说,由于延安时期各高等院校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经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洗礼后,转变了他们的世界观,坚定了其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忧国忧民、甘于奉献、能担大任、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青年一代。这为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汇聚了强大的道德力支持。其次,贯彻执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延安时期各高校始终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知识力)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凭借着延安是中共中央政治中心地位,凭借着延安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青年这一优势,凭借着延安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延安时期各高校根据工作的需要、抗战的需要、革命的需要,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文化水平的革命青年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用正在形成的思想为指导,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对此,曾经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9]尤其是延安时期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能够“用马列主义精神与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学生养成这种应用的习惯,以便在他们出校之后善于应用马列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去分析问题与指导实践”。[10]这也就是说,延安时期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更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作为精神动力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延安时期各高校把的《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教材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环节,为增强人们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导力、精神凝聚力和精神战斗力。由是观之,一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成长的中共产党在武器装备、力量悬殊远远不如日本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因为这一时期所孕育的伟大精神力量与延安时期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彻执行“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延安时期的高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革命青年(集知识力与道德力为一体),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充分借鉴在延安时期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加强精神动力的具体做法,这将有利于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

二、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启示及指导意义

本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有普及化的发展趋势。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显现,我们的高等教育深受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越来越背离大学本质诉求,迷失自己的理念、使命与责任,远离教育的初心,我们的高等教育陷入了工具理性占据中心地位,价值理性被边缘化的困境。呼唤回归大学本质势在必行,为此,中国工程院欧进萍院士呼吁,要“重温大学使命、重整大学秩序、重塑‘师道尊严’的辉煌”。[11]针对当前大学教育工具理性凸显,价值理性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面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理性被边缘化的现象,我们认为重温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精神动力方面,深入挖掘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等具体做法,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价值理性被边缘化,尤其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无用论”等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贯彻“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凸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道德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问题,骆郁廷教授曾在《精神动力论》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大学生的工作、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12]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因此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职能。然而,当前深受功利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渐陷入“无用论”的困窘,其所提供的精神动力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其所提供的“道德力”显得苍白无力。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提供的精神动力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中,往往注重于对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论文与专著的发表以及召开的相关教学改革的研讨会等外在方面的关注,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在价值诉求方面未能得到更好地关注,结果是其所提供的道德力显得软弱无力。为此,对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坚持“德育为先”的具体做法加以借鉴,在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多下功夫,尤其是在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如何内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上多下功夫,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各高校应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实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之中,充分发挥“道德力”的精神动力作用,把“立德树人”这一道德标准作为衡量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成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及学院以及每一个从事高校教育事业的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门集知识性与意识性为一体的课程,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应该倾向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这正如李俊卿教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探究》一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需在‘转知成识’‘转知成智’‘转知成行’上下工夫。”[14]因此,今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问卷调查、听课、考试等方面进行考评,而更应该在立德树人方面多下功夫,把“转知成识”“转知成智”“转知成行”实实在在地落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教学过程之中。每个高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中华传统美德评价标准、社会主义革命道德评价标准、社会主义建设道德评价标准等融入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形成一个汇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评价机制,更倾向于对大学生思想是否产生共鸣、道德意识是否提升、道德行为是否向善等方面的考评,以凸显“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诉求,为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道德力支持。其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积极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即是说,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新实践,在呼唤新的思想、新的理论,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无止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无止境。对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134这就是说,理论只有和实践有机结合,理论密切关注现实社会,才能够得到检验,才能够达到改造现实世界的目的。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才能够不断地得到检验,才能够达到对现实世界改造的目的。因此,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应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应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一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产生形成的科学理论。为此,我们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紧紧围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展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以“八个明确”目标为导向,贯彻执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其旨在为新时期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知识力支持。可见,延安时期是新中国的精神摇篮和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汇聚了强大的道德力和知识力等精神动力。以史为镜,充分借鉴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关于精神动力价值诉求的成功经验,在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更加凸显道德力、知识力等精神动力价值的追求,其旨在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作者:冯东飞 房丹丹 单位: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