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时间:2022-02-17 10:54:0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的逻辑概括。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特别和首先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由人的活动实现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对象。关于利益问题的看法、主张、观点就是利益观。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1](P2)从利益角度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利益逻辑结构。

一、利益问题的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在利益主体类型上,突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主体是指利益的拥有者,是社会化了的需要主体。我们谈到利益,总是意味着,那是隶属于一定主体的利益。如果没有了主体,就根本谈不上利益。利益的主体类型是复杂多样的,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其中最重要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就是集合特征。按利益主体的集合程度可分为个人利益、家庭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类利益等等。“三个代表”指出其代表的利益主体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所谓最广大人民,最基本的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着眼于最广大人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利益问题,并把“利益”二字公开写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公开申明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效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时代精神,预示了社会发展方向。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P1096)邓小平也把“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赞同不赞同”、“高兴不高兴”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中外历史证明,一个政党无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日益脱离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其结果只有一个,被人民群众和历史所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下,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1](P161)可见,大多数的利益构成了利益问题的核心。

第二,在利益重要程度上,强调“根本利益”。按利益的重要性程度,可划分为一般利益和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有一个把握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在“七一”讲话中具体化为“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P161)。把握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可以有的放矢,寻找正确的方法、手段或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辩证统一

第一,“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人们物质利益的根本途径。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们物质利益的实现。物质利益是指为了满足一定主体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占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利益,是人的其他利益的基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在利益需要向生产活动的转化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利益主体实现自身利益需要的能力。先进生产力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生产力。代表人民利益,最重要的是把“蛋糕”做大。在这个意义上,赢得利益,比分配利益更重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从而使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利益需要得以实现和满足。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P86)所以生产力作为人们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方式,是人们维持自己生存发展的惟一途径。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人们的物质利益,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利益是相互促进的。人们物质利益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群众的物质力量与他们的积极性的发展是因果、互相促进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P82)从直接性上看,人民群众是依据自己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去从事创造历史的活动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从根本上说,历史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活动的根本动力。所以生产力发展与人的物质利益是相互促进的。在经济社会中,正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割断人民群众的生产工作与自身利益的联系,这必然抹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P146)所以生产力越发展,人们的物质利益就越得到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越得到满足,则越易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有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统一起来,才能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第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人们精神利益的根本途径。

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内容的统一的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层次的是思想、意识、观念等。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精神利益是指满足主体精神需要的对象。主体精神需要丰富多样,如精神自由、人格、荣誉、追求自我实现、精神生活的充实、完善和愉悦、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水平的提高等等。它是较高级的利益,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利益,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和标志。在发展人们的精神利益的过程中,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文化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转变人们的落后观念,实现价值取向的提升;文化发展可以通过对教育模式的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教育状态,提高人的素质;文化发展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使其焕发出自强、自信的进取精神。所以“代表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是实现人们精神利益的根本途径。

第三,“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两条途径是统一的,所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实现也是统一的。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归根到底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并且“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6)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生产力作为精神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同小农经济、封建宗法观念及传统的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来

三、利益实现过程的动态性——“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的“先进”体现了实现人们根本利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存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之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先进的生产力又会变成落后的生产力。所以作为利益实现的手段和途径,生产力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先进性。“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表明了这种动态性。文化虽然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但作为决定因素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最终要求先进的文化与之相适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体现了这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人的利益需要的实现过程和利益需要的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前进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利益需要与文化发展,人的利益需要对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我构成一个利益的逻辑结构,内涵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也是我们研究利益问题的指导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繁荣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是人类不断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选择。“三个代表”已正是基于这种深邃的理论思考与现实需要所做出的论断。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图景已呈现出整体推进的和谐态势,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和人民根本利益犹如弦上之箭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6]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