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时间:2022-02-17 10:51:00

“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多样化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建设理论和执政实践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同志适时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在认真吸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并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的新概括,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告诉我们,执政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处于领导地位,通过制定各项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纲领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以此实现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起,就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特别是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正担负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如果不能把党自身建设好,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党就会丧失民族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人民就会失去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党自身的建设问题,向来把党的建设同党在一定时期的历史任务结合在一起,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路线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谈到四项基本原则时就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1980年他又进一步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针对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初步解决了我们党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在执政之后有意识确立的第一个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

从国际环境上看,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整个世界“一球两制,西强东弱”,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任重而道远。而在这两种制度的并存中,社会主义若不能优于资本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苏东各国共产党失败即是如此。就是在深刻总结了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及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党失去政权的教训的情况下提出了该思想。

从国内环境看,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因为市场经济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的运作方式,受人的思维惯性的影响,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机制、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必将出现某种不适应,如何对付这种情况,这是对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统筹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考验。就市场经济建设本身来说,无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看,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都是必要的。任何执政党都存在一个如何驾驭市场经济以扬长避短的问题。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过程中,我们党一方面要恰当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还要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最终战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又一大考验。可以说,“三个代表”是同志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而取得的初步成果。正如同志在2001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三个代表”创造性地把党的精神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科学的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

中国共产党要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时刻保持执政的忧患意识,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体现了党应对时代挑战的科学态度,它为我们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转变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大大拓展和优化了党的执政资源,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首先,当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亦或是建设,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足。在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要求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反映社会前进的方向,即“发展要求”,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逐步提高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以此增强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要求我们党时刻关注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立足于当今经济全球化、工业信息化、信息科技化的大背景,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置于中国,而且更要放眼于世界的大舞台中去深化对生产力的理解。过去,我们一提到共产党执政,更多强调的是政权本身,却往往忽视了建立政权的目的,从而使党的路线、政策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偏离生产力的正确轨道,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拉开了更大的距离。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才又重新走上了正确发展的轨道。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等,这些都是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进行实践创新的体现。

其次,当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诞生的,她一开始就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这一前进路上的指路航标,指引中国人民解放了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又十分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使社会获得了全面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价值虚无等,社会上的迷信、愚昧、庸俗等落后的文化却趁虚而人,这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起消极作用的。如何整合这些文化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抵制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不断创造和发展先进的文化,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一大挑战。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党一方面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而着眼于人民的物质文化之需,毕竟“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人民观念领域即精神生活之需求。这就是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把党的思想建设与先进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党的领导的制度化同社会文化认同结合起来,促进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再次,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将党的宗旨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劳动者的创造,就没有任何社会财富;没有劳动群众的力量,社会变革就无从谈起。所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路线是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和平建设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维护稳定的“法宝”。在实践中,一些党员对共产党执政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摆官架子,搞官僚主义,严重伤害了党群关系,这又何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曾说过:“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思想观念和世界观的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所以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党员同志一定要确立“人民公仆”意识、“领导就是服务”意识,明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克服消极腐败观象,建立起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决策机制。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层面为执政党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为我们党的建设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三个支撑点。在这三个层面中,生产力层面起基础作用,是党建之根;文化层面起整合作用,是党建之魂;人民利益层面起核心作用,是党建之本,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要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关键就在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好,将其体现于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我们党就一定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葆其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