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2:35:06

艺术市场论文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1

Oliver发现3项感情回应是满意度的重要先行要素。Nyer发现预测消费后回应的最佳方法是测量满意度及其他的感情要素。Shermanetal.确证了消费者的感情状态可能是购买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管理人及营销者可以通过运用感情来获取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组织在竞争市场中业绩表现的关键,艺术组织与其他企业一样需要获得竞争优势来创造并维持卓越的表现。对于本质上更倾向于享乐型的服务来说,感情的达成及状态被认为会对消费、评价以及再购买意图产生一定的作用。满足主观因素并激发感情反应被看作是决定这类体验中顾客价值的最关键元素。

二、随着关系营销的出现及兴起,顾客维系和再购买成为关注的焦点。

Hellieretal.证实了最新的发现,认为再购买意图是推动组织收益性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性增长的极具价值的要素。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等构想已经被不同的研究者识别为再购买意图的先行要素。根据先行研究可知:服务质量对感知价值有正面影响;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度有正面影响;顾客满意度对再购买意图有正面影响。然而却很少有研究验证表演艺术领域中再购买意图的重要性及其与先行要素间的关系。

三、营销中的感情因素研究包含3个阶段:类别方法,维度方法和认知评价方法。

类别方法不解释感情的起因,只根据相似性将各种感情分成几组。维度方法利用效价和觉醒两个维度来区分感情。认知评价方法则提供了一个更有深度的办法来说明感情之间细微的差异,并旨在预测特定环境下什么感情会被引出、被激发的感情如何影响行为。认知评价方法被认为更适合理解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感情回应。该方法被用于研究消费感情及其对购买后行为的影响。在导致感情的潜在评价项目中,最基础的一项便是目标一致性。Frijda以及其他学者认为感情是一种对个人———环境关系的动机性回应,而动机涉及个人目标。

四、在Hume.Mort的研究中,作者验证了表演艺术背景下消费者观看演出后感情对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的影响。

在研究中调查感情的方法采取了认知评价法,因此感情变数的名称被定为评价感情。经过实验统计分析,感情对感知价值及满意度都产生正面的作用,即评价感情上对演出的满足程度高的话,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水平也高。除此以外,作者还验证了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和再购买意图各个变数之间的关系。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中,该研究提供了至今最完整体系化的表演艺术消费者分析道具,涉及各项服务环境中的变数,但是在他们的研究模型中没有考虑到消费者个人的出席观看动机。

五、消费者在惠顾艺术演出时常常出于个人心理上的动机。

有许多证据证明内在动机在消费者的商品消费行为中起到很大作用。McCarthy&Jinnett提出个人动机可能决定观众出席艺术演出与否以及参与艺术的形式。Swansonetal.探究了表演艺术消费者的4项个人心理动机(审美,良性压力,娱乐,自信提升)与顾客口碑及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动机变数的路径系数具有显著性,但数值相当低。这说明模型中需要其他的动机变数,如一些观众想要更多了解艺术,一些顾客将观看演出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对现实生活不满意或觉得枯燥无趣的个人在观看现场演出时可以暂时忘却烦恼。服务营销者普遍认可维系长期的客户基础所能获得的益处(Berry1995等)。测试顾客与公司间关系的强度时可使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他们参与支持组织的积极行为的意向。票房销售对大多数艺术组织来说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公众对艺术的兴趣与艺术价值提供了实质性证据。因此再购买意图被看作是支持行为中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关系营销效益由满意度介导与心理动机相关联。

六、通过总结分析各种表演艺术相关研究,可以得知:观看动机影响评价感情,从而影响感知价值和满意度。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2

一、文人入仕的积极心态无形中助长了两宋皇室的嗜古之风

1.上行下效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似乎赵氏王族就是为文化艺术而生的。宋太宗即位后,开始诏全国各州、郡、县搜访前贤古哲书画墨迹,命待诏黄居、高文进广收民间书画作品。端拱元年(988),于崇文院置秘阁以收藏古今书画名迹,其后历代帝王皆好鉴藏。自咸平年间(998—1003)始,古物鉴藏的风气宛如“日出江花红胜火”般。如《考古图》卷二《仲信父释》载: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关西好令黄郛获西周仲信父,曾赴汴京“诣阙以献”,真宗皇帝为探求究竟,故“诏句中正杜镐详其文”。《金石录》卷十一《铭》引《真宗实录》载:咸平三年(1000)乾州守令献“古铜鼎,状方而又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宋真宗仍“诏儒臣考正而句中正杜镐验其款式,以为史信父”。《考古图》卷三《太公缶释》载:咸平三年(1000),“同州民汤善德,获(太公缶)于河滨以献”。到了景佑年间(1034—1037)因“正乐”复古所需,一改开国初轻视古物艺术品的观念,不但变“大毁”为“不毁”,而且极力推崇人文、论道考札,大量庋藏古物。且风气日盛,乃至鉴藏之习席卷全国。如《续考古图》卷二载:崇宁元年(1102)秦州甘谷新边民耕得之“熊足盘”者,献于定西高庙。再从宋徽宗命内臣撰写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中我们也可窥见,至徽宗、钦宗朝,嗜古之风更是达到了巅峰。即便到了南宋,政权已偏隅一方,但皇帝的嗜古之风依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宋史•食货志》载:绍兴六年(1136)“南宋政府敛民间铜器”,绍兴十三年(1143)又“至为发冢墓”,绍兴二十八年(1158)“出御府铜器千五百事付泉司,大索民间铜二百余万金”。由此可见,两宋历代皇帝,除开国太祖赵匡胤忙于军事而无暇顾及艺术品的鉴藏外,其余历朝帝王皆成为促使两宋艺术市场得以持续繁荣的领头羊。另外,我们从《宋史》中又可以了解到宋朝的“文治”,使得“文”与“官”结合得最为紧密。科举制度为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机会,即只要通过科举考试皆可进入仕途,这无疑为文人学子入朝为官铺设了一条大道,从而大大调动了文人积极进取的心态。由于皇帝老爷对艺术精品的爱好几近痴迷,有鉴藏特长的文人士大夫皆可以博得皇帝老爷的厚爱和欢心,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按才艺高低被授予翰林图画院待诏、祗候、艺学、供奉等官秩。十年寒窗,一朝科举入仕,可谓来之不易。故无论将相、百官、文人士大夫,都会在鉴藏方面下功夫以投皇帝所好,迎奉献宝之类也理所当然了。

2.独木难以成林

《东观余论•秦昭和钟铭说》:“宋仁宗庆历中(1041—1048),叶清臣守长安,得秦公钟上之。”《续考古图》卷二:宋徽宗“崇宁初(1102年始)商州得古鼎,刻文甚完……寻上之”。《续考古图》卷四:“崇宁三年(1104)甲申岁,孟冬月应天府崇福院掘地得古钟六枚,以宋公钟又获于宋地,宜为朝廷符瑞,寻上进焉。”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各地州郡县衙常留心发掘古物,一旦发现即向皇上进献。由一斑可窥全豹,此正所谓独木不成林。满朝文武百官从各种渠道收集古物并争先恐后进献皇上,以期得宠。宋徽宗敕撰的《宣和画谱•叙》中记载:“……乃集中秘所藏,晋魏以来名画,凡二百三十一人,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析为十门,随其世次而品第之。”所有藏品按品第高低分门别类进行存放,可见徽宗宣和年间御府藏品之多、规格之高了。假如仅凭皇帝一人热衷于此,恐不致使其置大宋江山社稷于不顾,一味嗜古成瘾,也不致使鉴藏之癖风靡全国。只要稍稍了解中国绘画史的人都知道,宋徽宗不仅痴迷于鉴藏,而且亲自动手作画。这位皇帝知道御府的藏品优劣并存,所以引领文臣大儒鉴识题跋于名迹之上以辨真伪。这些题跋主要有欧阳修《六一题跋》、苏轼《东坡题跋》、黄庭坚《山谷题跋》、米芾《海岳题跋》、陆游《放翁题跋》、董《广川书跋》《广川画跋》、刘克庄《后村题跋》、魏了翁《鹤山题跋》等,这也形成了两宋以来的特殊鉴藏题跋文化。不可否认,这其中文人士大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人士大夫积极进取的心态直接导致“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局面,即他们在报国思民的公务中、学术研究中无形中助长了两宋嗜古之风的盛行。虽然这一切对“积弱积贫”的两宋政权未能励精图治、诉诸武力、保家卫国来说是悲哀的,但对于艺术市场的繁荣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文人谪居的消极心态导致其精力转向文艺创作及对艺术品的鉴藏

两宋文人消极、迷茫的心态主要是受谪居的影响。谪居是宋朝的特殊现象,是宋时文治之下对文人的一种宽松制度所致。这与魏晋时期文人朝不保夕,随时皆有杀身之祸的政治气候完全不同。在宋朝,虽朋党之争祸及朝廷大臣和黎民百姓,但大臣们劝谏朝政或向皇上进言时,即使有过之也未见被立刻斩杀的,通常只是遭到贬谪流放。流放到哪一天皇帝想起了又会被重新起用。可以说这是两宋政府对文人士大夫的独爱。我们所熟知的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陆放翁等宋代名臣、重臣都曾有过“科举入仕为官—遭贬谪—重新起用—再贬谪”的经历。因为谪居并不代表文人士大夫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他们依然有被皇帝再次垂青的机会。然而文人士大夫谪居久了必然产生消极、迷茫的心态,清苦、烦闷、无聊的生活使他们的精力开始转向文艺创作及对艺术品的鉴藏。如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谪居的苦闷成为难言之隐,故自号“醉翁”。他寄情山水,其“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正是其消极、迷茫心态的写照。“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这是苏轼《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兼赠苏寺丞》中的诗句。诗句显露东坡失望消沉的心境。“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是想效仿陶渊明那样“守拙归田园”。苏东坡在贬谪黄州时,情感低迷、内心苦闷至极点。然而,人生只在“得、失”二字,此处失彼处必得也。“苏东坡在黄州那些年,一直倾其全部时光致力于绘画。”这是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描述,可知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其精力暂时全面转向文学艺术。苏轼谪居黄州这一时期在文学上留下了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千古绝唱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名《酹江月》或《大江东去》)及文《记承天寺夜游》,在书法上创作出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东坡谪居黄州时,除了创作丰收之外,还把相当的精力投入古董、碑帖、书画的鉴藏中,这从他这一时期留存的《书所获镜铭》《跋邓慎思石刻》《题伯父谢启后》《跋张希甫墓志后》《跋草书后》《跋先君与孙叔静帖》《跋李康年篆心经后》《书唐氏六家书后》等题跋来看,则可以一目了然了。同样黄庭坚谪居黔州时也留下了大量诗书画的题跋,如《书乐天忠州诗遗王圣徒》《书右军文赋后》《跋所书戏答陈元舆诗》《书自草秋浦歌后》《题东坡像》《书阴真君诗后》《书博弈论后》《书临写兰亭后》等。岳珂《史》卷第十一《蚁蝶图》云:“党祸既起,山谷居黔。有以屏图遗之者,绘双蝶舞,于蛛丝而坠,蚁憧憧其间,题六言于上曰:‘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策勋归去南柯。’崇宁间,又迁于宜,图偶为人携入京,鬻于相国寺肆。”从这一文献记载来看,黄庭坚在其谪居于黔时,虽以此图作喻来讽刺新党旧党之间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谪居时情绪低落,作诗题跋成为一种常态。从“图偶为人携入京,鬻于相国寺肆”又可知文人的墨宝是当时“艺术市场”的抢手货。这些记载无疑佐证了文人士大夫谪居时远离政治而向艺术创作及鉴藏方面投入精力。

三、文人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成为艺术品鉴藏的风向标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3

1.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资源优势

广西艺术市场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与地缘优势。广西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带。尤其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山水资源,为艺术品的创作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素材,山水画成为了广西山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广西书画永恒的主题。广西与东盟相连,处于东盟大市场的前线,CAFTA的设立和发展为广西书画走向东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便利。

2.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政府支持

广西地方政府在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了广西艺术文化品牌——“漓江画派”,把打造“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列为广西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之后的第五个文化发展战略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广西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广西气息、东盟元素的各类艺术品,通过举办中国-东盟书画艺术展,建设中国-东盟书画艺术产业园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推进书画作品的艺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并通过中国东盟博展会等商业平台,积极促进美术工艺品和书画作品产业链的形成,打造广西艺术品牌。

3.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

广西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引导、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在产业制度方面,广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地方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南宁支行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与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签订了《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政银合力,对解决广西艺术市场的投融资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CAFTA和国家西部建设大开发的发展,广西的艺术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书画市场而言,近年来硕果频出。广西美术馆、中西名人美术馆、如意画廊等十多家艺术场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广西三益、广西泓历、广西正槌等多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也逐渐发展壮大。2003年,广西从大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打造的“漓江画派”更是整合了广西整体的美术力量,共同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牌,在全国书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广西,近年来还不断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贸易。随着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及中国-东盟收藏文化论坛相继在南宁召开,广西与东盟国家,特别是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近年来,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了“魅力广西——广西美术精品展”“马来西亚•广西文化舟——漓江画派精品展”“无尽江山——中国油画邀请展•南方的风景展”等一系列展览,让画家们的作品一次次亮相国内外。漓江画派在打造壮族文化品牌的同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把漓江画派的作品推向东盟市场。

三、广西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艺术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产业水平不高,仍处于培育成长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层次不高,精品短缺

目前,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层次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市场中缺乏精品。以山水画为例,阳太阳、黄格胜等尽管都是广西画家,但他们的作品主要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端艺术市场流通,极少在广西市场出现,广西艺术市场名家作品短缺,名家精品更是一画难求。相反,以阳朔西街为主的低端市场却非常繁荣,西街等市场流通的大多是价格低廉、作品水准低的“阳朔的农民画”“通俗行画”,对于成熟的艺术品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来说,市场出现了“高不见、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市场培育不够

对于一个完善的艺术市场来说,画家、画商、消费者、鉴定评估者等相关市场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广西艺术市场的建设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仍然处于培育和初级阶段。就消费者和画家这两大市场要素而言,其市场观念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许多非美术界的广西人来说,艺术往往只是一种爱好而不是一个行业,其艺术品消费的意识比较弱;而对于一些美术人来说,尽管这些人认为自己是在直接或间接地为艺术市场工作,但主动走向市场、积极成为市场主体的人并不多。即使具有市场意识,这些艺术家也大多只是通过自己开办画展或者把收藏者带回工作室交易,市场经营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这些掌握文化资源、美术资源的个体大量游离于市场之外,阻碍了广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此外,画商——艺术市场经营者更是发展滞后。一方面,经营者数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艺术市场。当前广西艺术市场的从业人员十分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规模的扩大。相对于其他文化市场来说,书画市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专业化程度落后。另一方面,懂画的画商更少。广西的一些书画经营者鉴赏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市场经营负责人的思想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观念上,用人机制不灵活,社会投资不积极,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创意活力,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目前,广西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推动艺术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签订并实施了《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顾及艺术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银行对市场发展中的资金、人才、技术保护和创新,投融资和市场格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市场资源的开发、整合及资本的积累还处于一种初级状态,未能形成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市场机制。此外,政府和组织自身对于形成品牌的艺术产品缺少品牌保护意识,没有对新创作的优秀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或专利保护,打击了新产品升级的积极性。

四、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策略

1.提高艺术品质

艺术作品的优化、精品化是激发艺术市场生命力和活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便利和鼓励政策,引进大师级人才,在艺术市场中的鉴定、交易、展览、拍卖等环节层层把关,为艺术品特别是艺术精品走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本土艺术家走向市场。不仅要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要积极促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引导广西的艺术家特别是名家认识到东盟市场的前景,积极参与广西的“文化唱戏”。此外,还应发挥艺术经纪人这个独立法人实体的作用,他们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艺术品投资知识和经验以及高超的市场运作能力。

2.提升艺术品牌

继续打造漓江画派艺术品牌,带动南方画派的持续发展。漓江画派和南方风景画派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在国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继续努力将这两派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广西书画的名牌。一方面,两大画派集聚了广西本土画家中的精英,本身就是广西书画家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们把漓江、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当做对象进行创作,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广西地方色彩。因此,打造“漓江画派”和“南方风景画派”艺术品牌,积极支持两大画派的发展,以具有民族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本土名家和名作为支撑,可以大大地推动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

3.充分发挥CAFTA的市场功能

建设展示交易平台。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美术作品产业论坛、优秀美术作品巡展和交易会等活动,高起点搭建广西艺术市场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广西相关文化部门还可以与其他国内外相关组织合作开展“民族特色书画、工艺美术文化行”的巡展活动,汇聚广西优秀的精美艺术品,开展展览、销售、洽谈、拍卖活动,共同开发艺术品市场、美术工艺市场和消费市场,不断开发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战略。同时,依托CAFTA积极发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艺术文化产业合作,让广西的艺术市场成为出口基地、产品和服务贸易与中介服务中心的市场平台,并且利用区域优势,引进东盟乃至国际企业以及国际资本入驻区内,对美术作品产业进行投资、发展,为艺术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因素。

4.进一步完善市场软环境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4

艺术市场作为一般市场的特殊形态,是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文化产品或服务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也指相关主体形成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是指在艺术市场中,艺术企业与文化企业之间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①就秦皇岛市艺术市场的区域结构而言,根据《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纲要(2011-2015年)》数据显示,作为“核心层”的艺术文化在区域产业协同中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艺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占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19%,艺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8%提高到2011年的3.1%。当前,随着艺术文化产业数量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区域产业领域的拓宽,以市场自主经营为主导的艺术市场迅速发展,形成了动漫影视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出版业、传媒业、旅游业、会展业等多门类与多层次的综合性市场体系,并伴随着知识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秦皇岛市的区域产业和艺术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首批具有先导性、成长性和带动性的北戴河国家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艺术体验与工艺产品创意基地的产业群落,已成为了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由此为未来不同产业及行业的协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聚集效应,催生了新的产业和部门,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多元化形态下的艺术市场主体,带动了秦皇岛艺术市场的整体发展新趋势。秦皇岛艺术市场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是艺术市场发展成熟的表现。虽然,各类艺术文化在市场的集中度及分布特点都有所不同,但是,伴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成熟,艺术市场的集中度便会逐步提高并趋于相对的动态均衡。例如,传媒市场与书画市场相比,前者市场集中度较高,后者市场集中度较低。然而借助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多媒体制作和网络技术传播书画艺术文化,就已经促进了网络传媒业和书画艺术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健康发展,这样艺术市场的集中度也随之再度上升起来。由此,可以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得出,区域产业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对区域规模经济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产业协同才能使每个区域合理地承担其在整个区域系统中的分工职能,使各区域分别发展不同的经济与产业体系,解决各区域经济与产业“同构化”的问题。

二、文化艺术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变

著名经济学者张敦富认为区域就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特征②。笔者认为,对于区域的基本内涵,更符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状况的理解与归纳,应该是理解文化艺术和区域产业的联系与合作的主要方式,重点分析掌握区域产业在发展条件、发展基础、经济结构、资源赋存、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因素或具体要素又不能或不能完全与自由地流动。在这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面前,为了以最有利的条件、最低的成本和最佳的效益来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就必然会在区际关系格局中,按照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和最具有优势的文化艺术产业或项目来发展。可见,在探索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布局与运营所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现象和规律中,文化艺术作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在不可阻挡地向一切可能的产业中渗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得艺术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还大大刺激拉动了区域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协同发展,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艺术产业市场化运作的竞争力。

三、区域产业运作对艺术市场协同发展的指导

面对秦皇岛文化艺术相关产业来说,区域产业在艺术市场的规划中,无论是整体的市场机制还是营销策划,都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初始阶段。在艺术市场与产业协同方面都要遵循行业惯例,进行必要的运作与策划以此维护艺术市场发展的动态和区域产业向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为此,根据目前国内外艺术市场动态变化,有效规划区域产业与艺术市场协同发展的运作,是当前秦皇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趋势中的重中之重。从目前我国艺术品成交规模来看,英国艺术市场联合会(BAMF)曾报告:中国艺术品交易额占全球市场的23%,仅次于美国的34%,高于英国的22%。中国艺术品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提高,推进了秦皇岛文化艺术产业经营模式已开始转向进入国际艺术市场。例如国际长城节、国际葡萄酒节,俄罗斯度风情文化园的有效运作,它不仅仅是局限于当下的市场需求,更是迎合了多种合作的发展方式,确定了合理的国际渠道来适应区域市场经济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形成了行业龙头目标,实现了旅游业、会展业、广告业等多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生共融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5

在西方造型艺术的影响下,我国于20世纪初形成了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的奠基人徐悲鸿提倡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他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和素描在造型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徐悲鸿提倡法国的古典主义写实技巧的教育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传统绘画的观念和教育模式。绘画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训练,在艺术学科中占据主要地位。高校的绘画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绘画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写生练习。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课下的写生练习遵循从易到难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而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广泛,例如速写可以用照相机替代,形画可以用喷绘或投影仪替代等,这种喷绘技术和电脑制图等高科技的绘画方式普遍化的现象,使教师和学生对传统速写、素描等写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质疑。①高校教师要对我国传统的造型观进行深刻理解,要对绘画遗产进行重新认识,从而使高校的绘画教育模式突破传统、单一性的局限,重新建立多元化的、科学合理的高校绘画教学模式,力争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

二、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绘画授课内容的影响

我国高校绘画教育发展的几十年里,绘画的基础课程一直是以素描和色彩为主,此外,还有课余时间的写生练习,写生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教育内容一直沿用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用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物、表现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导致高校学生的绘画语言苍白,缺乏创造力。当代艺术在自身标准缺失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绘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一般会强调要避弊端及取长补短,即使是这样,每位学生的绘画作业也会因人而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教师布置作业是油画静物,有的学生会用印象派的色彩、有的学生进行苏俄式的写实,还有的学生会使用浮世绘的平涂等,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绘画作品徘徊在写实与表现之间。另外,由于受教师授课内容和方式的限制,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模仿,使学生自身的绘画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例如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的单色平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和蔡国强的“烟火系列”等作品都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内容,而这些艺术家的代表性的作品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三、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绘画判断标准的影响

在高校绘画教学中,通常都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绘画作品水平的高低标准。虽然不能以分论画、以分论人,但高校一般都会用一个相对标准的要求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绘画作品水平。例如教师一般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和表现力等方面大致判断学生绘画的水平以及绘画功底和学生对色彩、线条的认识。高校不排斥不抵触当代艺术,而当代艺术在高校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师对学生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品社会,依靠媒体宣传和名人策略的方式对艺术进行推崇所发挥出的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对艺术作品的特殊运作方式会让大众对艺术的认识产生误导。②现代艺术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乐趣的展现,需要观众和学生真正领悟作品中真正的内涵和意义。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由具象艺术和写实艺术向非具象艺术和非写实艺术发展,出现了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等新类型的表现手法,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欣赏每位学生的个性表现能力。四、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代艺术家在突出艺术形式的同时有意识地忽略自身的学院派基础。纵观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出,当代艺术由叙述性艺术转向了观念性艺术,呈现出类似表现主义和超现实表现主义等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新兴表现形式。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以审美性为首要目的,它是在互反或对立的思路下来进行创作的,是为了充分表现人类精神上的矛盾性。在绘画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从传授绘画技巧和方法的角度出发,要有培养学生理论水平提升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为将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打好基础、做好引导。社会媒体曾集中讨论过新兴艺术的形式,各个媒体和社会公民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评论褒贬不一。当代艺术是经过很长的时间而形成现在的状态,是在社会的综合条件和作用下形成的。现代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高校绘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和评价当代艺术的发展。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6

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

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

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

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

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

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

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

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

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

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

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要形式;旅游精品;发展趋势

2006年0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会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7%,旅游和旅行经济的直接、间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13.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经济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特色产品举办大型庆祝会、商贸会高层论坛来牵线搭桥,吸引游客。例如扬州每年都搞的“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台商投资洽谈会”“扬州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等各项活动就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和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扬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人文景观吸引游客,游览山水,瞻仰前贤,参观宗教建筑,了解民俗风情。扬州近来挖掘、整理、修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纪念馆、宗教禅寺平山堂、观音山等。现在很热的红色旅游,也是这种形式,此外还有丽江的东巴文化、泸沽湖的女儿国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回归自然。例如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青藏高原的冰雪、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等。此外,还有沙漠访古、海底探险等形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为风光旅游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二、发展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的关系。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应该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正因为有了名城,旅游资源才更加丰富。名城又是旅游亮点,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名城保护得好,能延长旅游资源使用时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经济靠名城吸引资金、吸引游客;名城又靠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来装饰、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在名城会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实力增强后又会促进旅游经济更快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为旅游经济增加了实力毕业论文,又反过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是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工农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工农业的产值,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规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关系。服务不规范、旅游接待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严密是发展旅游经济最大的障碍。游客们满怀热情而来,却遭遇住宿、餐饮、游览收费不合理,卫生未能达到标准,游览项目打折扣,在正规商店买的珠宝首饰也是假货等,导游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要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净化旅游环境,必须健全规章制度,严明法纪,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进行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在旅游业树立讲道德、知荣辱,游客与导游间、游客与环境间和谐友好的新风气。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民和大学生旅游、参与互动型旅游。

(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三)农民与大学生旅游。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极大的意义。

(四)参与互动型旅游。人们旅游动机重要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改变和解脱,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满足于旅游中单纯地看和听,要求参与互动。同时,现代社会的人即使在休闲场合也不愿作被动者,愿意做各种活动的参与者。世界旅游景点中效益最好的依次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东京的迪斯尼乐园、香港的海洋公园,三者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互动。不分年龄、性别、身份、种族、肤色的人完全被那种欢乐的气氛感染,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这种游乐项目也许是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释放自己最好、也是最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甚至对一些封闭、刻板、孤僻的性格会起到很好的改变作用,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参与互动型游乐项目的原因。目前我国本土类似的旅游景点极少,且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满足国人这方面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损失。要开发此类项目,必须经严格的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族性格特点,社会习俗进行设计,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体验;旅游产品;体验经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期望在不断的提升。表现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再只追求简单的视觉享受,而是希望自身能够融入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群体中,能够深度体验一种新的角色。这一点决定了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要把体验化设计作为开发的核心。乡村旅游的着眼点在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体验不同的“生存方式”。因此乡村旅游是最具体验属性的旅游形式。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就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其大多也都涉及了体验化,但都是初步探讨。本文结合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体验环境下的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进行探讨。

一、体验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一)体验的内涵

“体验”最早由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现代汉语词典中把体验定义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一般是指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真正引起世人关注的是在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尔出版了《体验经济》,之后“体验经济”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一系列的相关论文层出不穷。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对“体验经济”一词以及其内涵作了详细分析和介绍。派恩和吉尔摩把体验经济的内涵解释为——它是一种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的经济形态。[1]把体验同货物、商品和服务一起列为经济价值演变的四个阶段的不同标志物,简单的说体验经济说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是把体验作为一个可以买卖的“物品”。体验环境就是指在体验经济大背景下,消费者花费时间、精力、金钱购买体验的一个消费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更注重参与性,个性化等能够使消费者留下美好回忆的商品。

(二)旅游与体验的关系

关于旅游本质的论断。一般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寻求体验的过程。游客花费一定时间、精力和金钱外出旅游,寻求的是一种享受,同时这一过程也变为一种回忆,如果经历比较美好,那么这种经历所形成的回忆也会成为游客的一种享受。[2]显然上面的表述与体验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所以,也就是从这点出发,把旅游的本质定义为体验。当然在游客的这一出游的过程中同时也享受到了,旅游从业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因此在没有提出体验经济之前一般地认为旅游是服务。即使在以后,旅游与服务的关系将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强调旅游与体验的关系时有一个必要的因素一并考虑,那就是服务。

游客在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购买旅游产品时,必然希望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和美好回忆。这决定了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无形服务。[3]虽然说在这一出游的过程中可能有可还会接触到一些有形的商品,但就这一次经历来看,游客仍然是希望得到的是一种精神满足。换句话说旅游者之所以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购买这些产品,其最终目的是想得到一种体验。[4]当然,可能游客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对体验的概念,也没有认为自己的花费是在购买体验。但事实上从最终的结果上看,游客就是在“花钱买体验”。

(三)体验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方式。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以农家乐、观光及采摘果园为主导产品,消费观念以节俭为主,消费水平较低。[5]但从其产品内容,目标市场等已经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要出发点的,而对于生活方式是需要旅游者进行体验才能了解的,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是旅游中与体验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旅游方式。体验将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再从乡村旅游的环境变化来看体验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本文引用朴松爱和郭婕对乡村旅游的环境变化的描述。[6]见表1。

表1乡村旅游的环境变化

区分现在未来

城市居民的旅游形式移动性、团队为主滞留型及体验型、家庭为主

农业方式多收获生产为主多品种小量生产,销售为主

对环境的认识破坏为主保护环境求共同生存

乡村旅游促进方式个别农家独立营销形成网络共同营销

乡村旅游产品硬件为主软件为主

资料来源:郭婕,朴松爱《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模式研究[J].乡村旅游研究,2007,18(1).

从表中看,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正在朝人们所追求的体验的环境发生转变。

二、体验情形下游客的消费特点

(一)我国消费者体验性需求增加

近几年我国消费者对体验性的需求在所有的需求中的比重不断增加。[7]在消费中人们更加追求心理感受,2005年全国化妆品销售额超过680亿元,较2004年增长18%,预计今后几年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将以年均13%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左右。人们在消费中,寻找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感觉,特别是青年一代和高收入层,普遍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时尚、品牌、品位、格调、流行、个性、身份、圈子,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二)体验环境下游客消费特点转变

随着服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并使旅游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呈以下特点:[7]

1.需求结构上看,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的比重明显加重。

旅游者在注重旅游产品和消费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旅游者更加偏好那些与其自我的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产品。一个美好到旅游过程使旅游者获得的满足感是旅游者最为重要的收获。而一个另人不愉快的旅游过程往往会成为旅游者事后投诉的诱因。表现到具体的投诉内容就是对旅游服务质量的不满。因为服务质量是衡量旅游过程是否愉快的一个可见的因素。在记录旅游过程的设备还未丰富之前,游客就通过照相的手段留下能够勾起其旅游过程回忆的照片,这就是一种情感需求的表现。随着记录设备的更新游客逐渐通过DV等更加能够完整记录旅游过成的设备来更好的记录其旅游过程。这种表现一方面是科技更新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对旅游者需求变化的一个良好印证。

2.内容上看,参与性项目越来越受旅游者青睐。

没有参与的旅游项目,充其量带给游客的只是一种暂时的感官感受。随着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成熟,这种走马观花似的旅游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尤其是面对精力充沛的年轻旅游者,这样的旅游对他们的吸引力远没有参与来的强。可以说这样的需求转变是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一个必然性的结果。

3.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接受形式),旅游者的主动性增强。

旅游消费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从近年来的消费实践看,旅游消费者从被动接受旅游产品发展到对旅游产品提出个性化需求,他们越来越希望和旅游企业一起,按照旅游消费者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生活共感型”旅游产品,开拓反映旅游消费者创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生活共创型”市场。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使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时成为一个必然考虑的因素,甚至可以说以后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将以体验作为中心。

三、现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体验的运用及不足

(一)乡村旅游的类型与形式分析

1.乡村旅游的类型。

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分类还存在诸多争论,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观点。本文比较赞同林刚和梁向锋的观点,将乡村旅游类型分为以下几种。见表2。

表2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类型区位条件主要特点客源市场主要旅游目的

都市郊区大都市郊区,城市延绵带一定产业化程度的观光农业都市居民,长住都市的境外人士

休憩、度假

景区周缘

风景区周围乡村山水风景之中的田园风光和传统农耕活动来风景区旅游的游客,境外欧美自助游客

文化观光

特色村寨

有可进入性的乡村地区有特色建筑群和淳朴民风民俗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外地游客,境外游客

猎奇、求知

资料来源:林刚,梁向锋。我国乡村旅游类型与发展方向[J]。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乡村旅游的形式。

关于乡村旅游的形式本文在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中有过阐述: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业观光旅游,如休闲农业旅游、民俗生态旅游等;度假旅游,如农民客栈、农民度假村等;学习旅游,如务农旅游、农业考察旅游等;购物旅游,如各种采摘旅游等。[9]

从乡村旅游的类型和形式来看,乡村旅游的着眼点在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体验不同的“生存方式”。乡村旅游者相比其他类型的旅游者更加关注体验,而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程度反而放在其次,可以说乡村旅游的体验属性更加凸现。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必然需要更加突出旅游的体验属性。由此可以预见体验属性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应该占有主导地位。[10]

(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体验的体现

本文上述已有论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相比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开发更加容易体现产品的体验特质。“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旅游活动。因此即使在没有体验注重研究之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体验展开的。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其主要活动为,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乡村生活。[11]这样的一种活动也必然要求乡村旅游的产品是必须具有体验性的。

以江苏第一村旺山村为例,其产品的开发主要体现了一种体验性。如整个村庄的整体建造风格都是围绕一种吴文化展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旅游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一种吴风格的乡村生活。其主要的盈利点定位与农家饭,在围绕这这个盈利点展开的旅游产品设计时,它们采取了垂钓、采摘蔬菜等一些列配套的体验活动。

再以江苏的龙寺生态园为例,其在旅游产品开发时主要把精力集中在了果树采摘上,并且配合这个主要点开展了诸如杨梅采摘比赛等活动。这种具有体验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可以说是现在很多地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都会采取的。

农村是一种环境,是一个城市人所需要的环境,空气、视野、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都是城市人无法所享受到的,而同时,城市人也希望有和城市一样的整洁的那种现代风格的休闲景观。可以把这中景观比喻为豪华酒店的那种装修风格。农村旅游就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然后融入一些现代风格的城市元素。这样才能既吸引游客又不致于导致游客的审美疲劳。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打一个比方来说明。一个很富裕的人他可以去一个很落后的地方生活但他不可能永远在那,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段论述就把握住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体验的体现——让旅游者体验一种农村的环境,农村的生活方式。

(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体验应用的不足

1.雷同现象严重

影响体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差异性,显然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产品的雷同现象非常严重。以江苏的未来农林大世界为例,其产品为一般的农业观光产品,而这类产品如鱼馆等你完全可以在诸如海底世界等其他地点看到缺乏个性。再如,其也在园内设置了大量参与性项目,主要是户外性活动项目如铁锁桥等,单从项目本身讲应该是可以认同的,但关键是其是一个农业园,与农业有关的活动项目应该是其主要的活动项目。这里有很重要的一个不足就是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的挖掘及其本身知识十分欠缺。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者对对乡村的民俗、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些是他们能否体验一个完整的乡村生活的一个必要影响因素。

2.体验完整性缺失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体验性不够的表现是完整性不够。体验完整的一方面是指农村旅游所提供的体验过程、内容是完整的。和其他旅游产品一样在产品设计、服务质量、软件和硬件等方面应具备一定水平;另一方面是指旅游者在使用产品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是完整的,体验环节的缺失以及体验过程中的任何不满都会影响整体的体验效果使体验失败。[8]

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往往缺乏完整性,一个项目和另一个项目之间没有很明确的联系点。旅游者不能完整地去感受“乡村生活”。如垂钓在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都会用到,但其他的捕鱼方式,捕鱼后鱼的饲养等都没有被挖掘出来做为产品进行开发,最多是在鱼的烹饪上有相关的让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

四、进一步开发具有体验性的乡村旅游产品的措施

针对上述提到的不足,编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巩固体验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的主导地位。

(一)进一步增加参与性与互动性产品的开发

由于旅游者到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乡村生活”的体验,如何安排活动使其能够进入到这样一种角色,应该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在原有的诸如农事活动的基础上,增加跟粮食有关的祭祀或者庆祝活动。[12]这种产品的开发应该考虑到让旅游者也可以进入到活动中去,而不是仅仅的一个观赏者。这样的产品开发可以借鉴很多经验,如国外有专门的庆祝番茄丰收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下开展一些列项目,这就可以被引入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乡村旅游产品原有的如采摘等要进一步发展,增加后续项目,如可以在景区内开设专门的交易区,让一个游客采摘后能够与其他游客进行产品的买卖,从而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原有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引入了很多如鸵鸟赛跑等体育项目,这种做法也需要继续保持,但同时应该避免项目的雷同性。当然保留一部分常用的户外活动如秋千等还是有必要的。

(二)明确差异化的体验主题

犹如主题公园一样,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也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主题让旅游者产生审美疲劳外,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的主题应该以挖掘当地民俗,以及把握当地不同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为切入点。[8]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丘陵地貌分布比较广,相应的梯田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当地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就应该抓住这样的特色,开展诸如梯田耕种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13]。

再如,我国华东地区,水乡古镇比较出名。相应的以体验水乡特色为主题的江南古村落乡村旅游产品也应该成为开发的一个重点。相阶段借着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确实有很多类似的古村落旅游产品,正在被开发。这也证明了其开发价值。

(三)提供完整的乡村旅游体验模式

体验应该是完整的,完整地体验更容易引起旅游者的美好回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必然需要考虑到旅游者是要体验一种“乡村式的生活”,而至于生活应该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的,而不是只涉及其中的么几个方面,当然是生活也不可能完全被模拟,正是这种乡村生活的特性,注定了乡村旅游产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8]

如何使开发的产品使旅游者的感受具有完整性,需要不断的完善,如在原有的产品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其他项目,然后整合成一个更加丰富的产品,必然的旅游者的体验也会更加完善,就像工厂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一样,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需要然消费者体验乡村生活时有一种流程感,而不是盲目的、零碎的。

(四)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有旅游者的参与

只有作为受众的旅游者参与到产品的开发,才能使产品更加完善,相对的其体验性也更加容易被旅游者所感受到。[14]

如何让游客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一方面需要考虑到,让旅游者加入到产品的开发中开发方所需要承担的费用。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到,旅游者是否愿意加入。[15]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就很容易解决这两个问题,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递的成本大幅下降,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初期通过网络向大众征求设计意见,同时选出优秀的意见的提供者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的做法所花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同时,对与大众(潜在的旅游者)他们,也会很乐意加入到产品的开发中,因为他们既不需要付出太大成本,同时还可能会得到奖励。

参考文献:

[1]B•JosephPineII,JamesH•Gilmore.TheExperienceEconomy[M].ChinaMachinePress,2002.

[2]王娜.体验经济下对旅游产品内涵的再认识[J].市场论坛,2005,2(12).

[3]张千红.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趋势分析[J].市场周刊,2006(12).

[4]漆明亮,李春燕.体验经济与旅游产品设计[J].上海经济,2006(10).

[5]郑疗吉.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以辽东山区为例[J].生态经济,2006(6).

[6]郭婕,朴松爱.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7]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2005(2).

[8]孙艳红.体验经济下的农村旅游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

[9]何婉.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王晓娟,樊亚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

[11]梁彦明.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设计[J].服务经济,2005,5(63).

[12]张源.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3]郑宇飞,胡春梅.关于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思考[D].宜昌:三峡大学,2003.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高教教育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仅高校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高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各高校闪亮登场[1]。随着教育政策改革的实行,高校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高校接受教育,此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我国人口的基本素质,但是也造成了高校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就现状分析,每年都存在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的情况,此时,我们不难发现,创业是就业途径的重要扩充,也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家在积极采取措施,高校也在利用教育资源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完善。当然,如果大学生不具备创业的基本常识,那么其创业道路必然一波三折,最终导致失败。为了提升创业的成功率,高校组织创业教育实践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进行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目前的高校中普遍性的开展,主要是基于高校就业率提升的必要。从目前的高校发展来看,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全面确立,高校的竞争在不断地加剧,而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就业率高的院校,其社会口碑会相对较好,对于生源的吸引力会更强,所以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源,高校之间的就业率大比拼在不断地加剧。创业是提升高校就业率的一种主要途径,所以目前的高校纷纷通过创业教育来鼓励学生创业,进而提高自身的就业率和社会口碑。(二)解决社会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措施。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高校积极的推行创业教育,一个显著的原因是要帮助国家进行社会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所以说出于社会就业难问题解决的考虑,创业教育必须要执行。从具体的分析来看,高校的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大学中进行深造,其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就调查统计来看,随着扩招的进行,我国的大学生比例在不断的提升,社会人口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因为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就业竞争也在加剧,而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不可能保证大学毕业生都能够获得想要的工作,所以会出现大量毕业生待业的情况,这种情况不解决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大学生创业对此问题的解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校也在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三)增强社会产业活性,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创业型产业打败成熟的传统产业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大量新创企业的出现不仅带动产业的快速更迭,也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其次,创业型产业的发展也是社会创新和包容性发展的结果。不同类型的社会众创空间成为社会创业的主要加速器,大学生创业也将成为其中最主要的力量构成。创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创业不再是离经叛道的个人抉择,而是全社会青年人可以接受的共同价值观。所以鼓励大学生创业,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从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层面来说,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二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业教育的优势

第二课堂是指在学校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展特长、增加学识、陶冶情操的学习、教育、交流和实践活动[2]。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具有较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实现了教学时间的合理配置。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业教育实现了教学时间的合理配置。从大学教学的具体现状分析来看,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其实很重,有些专业利用课堂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因此他们需要抓住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的深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占用有效课时进行创业教育,必然会和学生的专业教育发生冲突。第二课堂利用的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充分地参与第二课堂,所以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业教育,不仅实现了学生时间的合理运用,创业教育的开展目的也有效达成。简言之,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业教育,能够和专业教育的时间有效区分,从而实现两种教育的互不影响。(二)创业教育的趣味性增加。创业教育的趣味性普遍性的提升。从第二课堂的基本属性来看,其是构建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在正常教学计划外的课堂,因此其具有轻松的氛围,参加课堂的学生也都是对其有浓厚兴趣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加入进来的学生对创业都富有兴趣,所以在创业教育开展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和热情度都会比较高,这种情况无论是对于课堂氛围的塑造还是最终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帮助。简言之,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的创业教育,其趣味性和实践性实现了明显的强化。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进行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

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形成完整的体系,首先,需要完备的制度保障,以保证后期活动的平稳实施;其次,具体的活动设计是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创业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最后,对学生的培养过程需要及时的评估与反馈,以保证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一)建立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良性运转的制度体制是保障高校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行动有效开展有序的重要推手。建立由学工处、分团委、宣传部和学生社团的多部门联动模式,其中学工处主要负责活动的组建、协调;分团委主要负责活动的实施与学生队伍的建设;在学工处和分团委的统筹下由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与开展,消除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误区,可通过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创业工作交流思想和建设好大学生创业类社团等方法进行[3]。成立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承办各类创业大赛、竞技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各类创业知识宣传讲座和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建立第二课堂的师生联动机制。在高校中,专业教师队伍涵盖了不同的专业范围和研究领域,应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建立每位专业教师对应相应班级的联动模式,每位专业教师每学期至少活动2次,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创业竞赛、创业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科学指导。在第二课堂实践中,也可以结合课程在组建创业团队的基础上,由各团队分别提出各自的众创方案,将方案的各方面情况在组内讨论通过后,交由班级和指导老师共同探讨方案[4]。教育活动要邀请高校中对创业教育研究比较资深的老师进行专业的指导,针对具体的活动开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负责学校招生就业的老师也要被邀请到活动现场做指导,他们对于学生的就业有清楚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也比较了解,便于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朝向期待的方向发展。建立经费管理、竞赛管理制度。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学生竞赛项目广泛,涉及的专业范畴广大,经费项目也是多样。为指导教师和学生设立专项经费和奖励资金,为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学生设立一些激励机制,同时各项活动的具体开展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根据学工处和分团委每年制定下的年度学科竞赛、创业类竞赛、创新科研活动等计划,统筹核拨经费,经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各项活动的基本运行经费,一般在学期初拨付,一部分是劳务酬金,一般在考核结束后支付。竞赛管理由学工处和分团委统筹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应的日常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项目分成不同的课题组和竞赛组,各自开展活动和工作,定期向管理委员会进行汇报,管理委员会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跟进。(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具体活动设计。第二课堂活动运用于高校教育中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特点。系统性要求从学生萌发创业意识到具备创业能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从激发创业意识、完善创业品质着手。层次性要求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以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学生普遍不希望第二课堂仅仅是组织者或学生精英自己的舞台,他们要求增强第二课堂的互动性,扩大覆盖面和参与面,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5]。从系统性来说,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体系包括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三大模块。针对这三大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实践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教育实践、分散参与创新活动,以“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重大赛为抓手,成立课外学科竞赛小组,组织学生做科研、做市场调研、进行专业的挂职锻炼等。学生通过在各类科研、创业小组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创业知识主要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创业类通识课程和相关创业培训展开。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主要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包括专业知识、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在内的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创业。创业培训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创业家讲座、政府政策扶持辅导等实用性创业培训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学科前沿问题,探索相关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拓宽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创业能力主要从专业实践和科研实践中获得。通过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商业调查、专业挂职锻炼等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组织课外的科技活动、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展示学生创新成果。支持本科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担任教师或科研人员的助理,接受科研基本训练。由于课堂教学比较抽象,大学生缺乏直接的感性理解,未能到达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只有到实践中去领会,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到能力的转化[6]。从层次性来说,针对不同的年级,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内容有所不同,一年级主要开展学术前沿讲座、自办专业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展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二年级学生则在学术前沿讲座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实践,参加各类省级专业竞赛,诸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等,以促进学生对于专业领域前沿动态的掌握,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三年级学生则开始开设一些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相关讲座,培育学生之前的创新实践结果,发表相关论文,以促进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动态的掌握。四年级学生则侧重于专业综合创新实践,培养创业就业能力。(三)建立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体系。建立健全的教学档案,以便后期跟踪。每学期在开学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及时收集整理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教学登记,增强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基本课件、活动资料的检查,增强教师的教学档案意识,确保创业教育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建立定期跟踪、反馈制度。及时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进行经验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对各项活动进行测评,评估活动效果,确定什么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创新活动。制定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开设、评价表,规范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创业教育在目前的高校中普遍的开展,做好有关创业教育的规划和讨论,提升教育的实际水平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系统活动的设计有利于丰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发现特殊人才、开展因材施教、帮助发展成功[7]。讨论分析基于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有助于帮助高校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路径,进而提升其综合创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锦鑫.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2):73-75.

[2]许春华,王海龙.“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研究———以F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4):31-34.

[3]路畅.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7(6):128.

[4]江彬.大学生众创生态系统建构———基于跨境电商速卖通平台的创新实践[J].市场论坛,2017(6):86-91.

[5]李祥印,祝晓斐.基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济南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03):7-9.

[6]黄伟峰.社会实践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功能[J].艺术科技,2016,29(07):65+124.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观;价值取向;通识教育;课程育人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后者是中国高校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前者则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全部课程,旨在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反思教育意识形态属性与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理念和实践探索。当前,国外高水平大学纷纷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在国内,通识教育也正在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目标。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是高校在深化课程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入高校各类课程的新举措,同时也正在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角。

一、国外大学教育观的历史演进与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

通识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政治文化的流变,其育人内涵经历了从“博雅”(liberal)到“通识”(general)的转变。尽管通识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目标都在不断调整,但育人这一教育的核心目标始终未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教育观都蕴含着对“人”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区别仅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

1.自由教育观与理性价值。对自由教育的推崇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重在引导人们积极思考,指引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解放,成为真正的“自由人”。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论角度,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性、动物性和人性(理性),分别对应体育、德育和智育三种教育,以实现身体、道德和智慧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纯粹的理性和思维探索。当时的自由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教育对象是奴隶社会中拥有闲暇的自由人,教育旨在帮助他们在闲暇中“发展自己的理性,操修善德,以造就豁达的胸襟和自由的精神”。同时,它也是一种“博雅教育”,教学内容关注知识整体性,重在培养人的理论理性,不带任何职业性或功利性目的。其后,自由教育观的内涵几经变化:文艺复兴时教育对象扩展为全体公民;18世纪以后,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假设让位于人的理论本性假设”,于是教育重心又转向理智的教育和训练,这种教育观奠定了同时期欧美高校课程的基调。如哈佛大学建校早期崇尚“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之后两百余年均以文雅学科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沿袭牛津、剑桥的古典经文,教学注重文辞演练”。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为了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佐治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州立大学先后开设自然科学实用课程,倡导教育的世俗价值。由于这种实用性和职业化倾向与传统课程的博雅精神迥然相悖,捍卫传统“自由教育”观的专家和《耶鲁报告》等文件相继出现。其中,帕科德教授(AS.Packard)于1829年在《北美评论》撰文,首次使用“通识教育”一词为共同学科辩护。在被称为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的这次论争中,理性价值遭遇到了实用主义的挑战,大学课程体系趋于多样灵活,虽仍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但一些新兴自然科学内容和实用性科目逐渐被增加到大学课程中。

2.进步主义教育观与工具价值。19世纪中叶,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的城市化和移民浪潮等因素加速了实用主义的蔓延,大学课程的博雅与实用之争也愈发激烈。这场论争中,对劳动者素质的高标准、对外来移民的再教育等需求,最终在进步主义运动中找到了理论武器,培养工业社会的实用型人才就成为大学的主导育人目标。杜威可谓是进步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教育目标上,他极力反对“终极实体”等形而上的目标,注重教育的工具价值;在课程内容上,他认为真正的民主社会必须克服教育上这两类学科(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分离,因为自然科学知识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样可以满足社会特定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通识课程不应该有所谓共同的必修,也没有基本的核心科目,而应遵循学生个体的兴趣,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原料”,因时因地制宜。杜威这一教育观引发了美国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和选修课程改革。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Eliot)就曾指出,所有课程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二者间并非互不相容、非此即彼。基于此,他从1869年上任校长伊始便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从高年级到低年级逐步推行选修制度,学校提供的课程也由1870~1871学年的73门增加到1910~1911学年的401门。新开课程关注社会需求,强调实用性,工具主义价值取向越发突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选修制在美国高校中已经得到广泛实施,但弊端也逐渐显露:一是所学课程和知识缺乏系统性,因只需修满规定学分即可获得学位,学生倾向于选择难度低的课程;二是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所学课程过于集中于某一领域;三是无共同必修科目,导致青年一代无法形成对共同文化的认同。于是,不少学者开始质疑这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认为大学阶段学生还不完全具备做出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让其自主“选修”为之过早。虽然选修制后期还出现过主修(Concentration)与分类选修制(DistributionRequirements)的改良形态,试图通过“专”与“通”的结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工具性价值取向的状况,但效果并不明显。

3.折衷主义教育观与多元价值。折衷主义(Eclecticism),也称为新人本主义(Neo-Humanism),它试图调和自由教育观和进步主义教育观二者间的矛盾,既认同在人类文明领域存在对学生心智成长有益的共同且永恒的知识与价值观,又承认实用类课程的学习有益于学生的社会化,标志着教育转向多元价值。具体到通识教育中,折衷主义课程观要求教育目标既强调理性思维的训练,又注重综合素养的培育,教学内容既重视西方文明又倡导科学技术,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可谓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报告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因此,基于永恒知识的传统课程是必要的,具有时代价值的现代知识也应传承并发展。它建议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必须修读分布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的6门通识课程,以便为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提供共同的知识体系。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Rosovsky)再次对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出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之外,建立一种“核心课程”取代分类选修,重视共同价值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旨在教授与培养学生通才知识和通才能力”。核心课程最初涉及文学与艺术、历史、社会与哲学分析、科学、外国文化五个领域,学校在每个领域开设8~10门课。该模式给予学生选课权的同时也设定约束条件,以遏制泛职业化的选课方式,规定学生本科期间必须修读8门核心课程,占总课程的25%。核心课程模式回避了博雅和实用、通才与专才之争,兼顾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了学校指导和个人兴趣、选课自由与规则秩序、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之所长,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实施通识教育最好的模式之一。但在工业化时代,受量化的科研评价和职称晋升标准等因素影响,教师的工作重心更多转向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与研究生培养等领域,教学投入减少。此外,核心课程领域划分过细造成课程零碎,难以为学生提供共同知识和价值以实现均衡发展,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冲击、社会评价的波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学校自身的改革等因素都在不断对通识教育提出新要求,国内外知名大学也都先后迈开了改革的步伐。历经自由教育、进步实用主义和折衷主义等教育观和价值取向的论争后,通识课程的“育人”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了后人文主义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了题为《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呼吁重申人文主义的教育观、价值观和方法,并将教育和知识视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该报告传达的是对大学教育理念与课程价值的反思与诠释,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思政: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视野

我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的“通才教育”,此后,大学经历了“专才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两个阶段,直至21世纪后才开始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较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以一种非专业、非功利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为载体,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的健全个体与良好公民。它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价值和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就瞩目,但与此同时,大学及其课程却陷入了多元价值选择的困境,通识教育也在不断反思如下问题:课程目标是教书还是育人?课程价值是注重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养成?教育模式应崇尚知识本位还是人格本位?归根结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必将促使通识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发生新的变化。“课程思政”是我国近两年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出现的一个热点词汇。它源自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对全课程育人的探索,倡导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017年6月,教育部在沪召开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肯定上海“课程思政”实践的探索经验。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统筹推进课程育人。这一理念既是对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教育实践工作者呼吁课程改革的热切回应。高校课程是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范畴,我们认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蕴含着对现行课程制度的反思和课程应然状态的新时代设想,理应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导向标”。

课程思政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理念,旨在实现全课程育人。它不局限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显性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通识课等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识教育重在“通识”,但何谓“通识”却一直是专家学者热衷讨论的问题,迄今尚未形成一个规范、公认的表述。《汉语大词典》指出,古汉语中“通识”可解释为学识渊博或学识渊博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中,“通”被解释为没有堵塞,有传达、了解、精通之意,“识”则主要被解释为认识或见识;台湾地区林安梧教授认为“通”代表贯通,“识”代表分别(识别),通识即是由“识”而“通”和由“通”而“识”的过程……综合各方观点,笔者主张宜将通识教育之“通识”理解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理念的统一。作为课程目标,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备核心共同知识的”、“有教养的”、“健全的”人,即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理智与情感的整体发展预期;作为课程内容,相较于专业课程而言,通识课程是在与知识碎片化和职业化抗衡中突破学科藩篱、寻求知识宽度,追求人文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均衡发展的教育;作为课程理念,通识教育则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近,指高等教育中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非职业、非功利性的、可凝聚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兼顾学生博学与精专、知识与价值的协调发展。无论是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技术型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的不同专业才能外,还需要培育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通识教育便是潜移默化地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作为隐性教育的重要构成,通识课程改革理应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也是全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

课程思政是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育人理念,意在实施全方位育人。“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仰”。课程思政是从课程角度对大学哲学意蕴和价值取向的回应,是对高等教育所应秉承的教育观念和应倡导的意识形态的呼吁。课程思政最核心的问题无疑是价值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教育的问题可二分为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事实问题回答“世界是什么及怎样存在”,价值问题回答“社会该怎样发展及人该追求些什么”。前者是认识事实即知识教育,后者是认识价值即道德教育。高校课程的价值本位理应在于育人,但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思政”而轻学术,专业课则是重知识技能弱“思政”功能。纵观上文中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不难发现,历次课程改革无一不源于人们对“人”的价值的不同看法和对“育人”内涵的不同理解。在价值取向上,自由教育观注重人的永恒性和内在理性价值,进步实用主义教育观强调人的变化性和工具价值,折衷主义教育观则重视人的均衡性、稳定性、完整性等多元价值。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无疑是人这一主体从价值自觉走向价值自发,最终走向价值自发和价值自觉统一的过程。在育人内涵上,它从当初的科学知识和德性知识的统一(即“以知识本身的德性来成就个体存在的完整德性”),中经尊重个体实际生活需要和民主诉求(即“从知识秩序本身的德性出发……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来整合知识,达成个体发展的路径”),再回转到“从碎片化的知识中寻求通往生命整全的路径,让知识走进生命”,探索了知识走向道德的一般路径。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德”可转化、细化为通识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内容。因此,作为知识学习和生命成长相结合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课程思政的突破口,成为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盛行时代探索人格本位,追求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是我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语境下对课程蕴含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它通过挖掘课程的价值意蕴,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入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实现课程内含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频共振,关涉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崇尚工具理性的当代社会,我国高校必须反思:现行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过于追求世俗和功用?是否轻视了对崇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寻?是否忽略了通识教育恰是达成这一目标,使人成“人”的重要途径?后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下的通识教育被要求关注人的主体性,更多承担人性、道德、伦理等精神性教育职能,如美国提出的培养人身心全面发展的整合教育理念,日本提出的意指培养全人格的全人教育理念,各国都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做着各自努力。而课程思政正是我国通识教育的“国际行动”,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也是我国立足本土教育实践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视野与中国话语。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思考

通识教育是连接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学生学习实践的关键载体,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突破口。因此,其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知识经济和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而为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集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鲜活地指出了现行课程体系所面临的各种价值冲突,诸如忽视人的主体价值、难以界定育人内涵等问题,集中体现着现代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课程思政还昭示我们,主体性缺失和精神贫乏是造成现代人越来越难以享受丰富物质世界所带来的满足感的重要原因,并引发我们关于通识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通识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兼具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育功能。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是,尽管课程育人的丰富内涵早已为诸多学者所了解,但“思政”仍被大多数人认为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这一理解偏差造成了其他课程对学生价值引导的忽略。赫尔巴特曾警示人们“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美德本身也是一种知识,但技术理性的泛滥极大地削减了知识本身的德性,使知识与美德相分离。人们对课程的理解经历过教材知识、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三种取向。其中,知识传授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此后,由于工业化的冲击,课程不再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关注他们能做什么和做了什么,即“从做中学”。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意义和理解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于是课程转向学习经验取向。学习经验取向关注学生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是一种心理体验与意义建构,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价值的养成有赖于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但知识本身并不意味着品德的形成和价值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既然在于育人,课程的育人效果就要通过学习者来呈现,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育人初心,探索通过知识学习达成生命成长的有效路径,唯有重申知识、美德与价值的内在逻辑,转识为智、化识为德,才能挖掘出以通识教育实现德育的路径与方法,才能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二,通识教育应该而且必须重视本体价值,促进价值自发向价值自觉的过渡。课程思政理念明示人们,通识教育不仅局限于为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之人的功能,还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促进受教育者从价值自发向价值自觉的有效转变。教育具有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教育“是社会与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价值方面的投入产出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满足主体的特定需要,具有价值创造的属性。作为课程活动客体的人(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来满足人自身需要的属性,是谓教育的本体价值。课程活动旨在培养人(受教育者)使之满足社会的需要,是谓教育的工具价值。由于课程活动的主体、客体和目的都是人,它只能通过对人的价值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内在统一。换言之,课程活动一方面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作为一种价值存在,任何人都有价值自发和价值自觉两种状态。价值自发指个人还不具备理性思维时本能地从生活中汲取价值观念,习而不察。价值自觉则是指克服非理性思维,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把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相结合,“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有利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的价值”。通识教育虽然受价值自发的哲学观念影响很大,但它始终具有启发价值自觉的内在意蕴。无论是自由教育时期追求人的纯粹理性和思维探索,还是进步实用主义时期对经典和永恒的疾呼,抑或是折衷主义时代对主体性缺失的反思,无不内具价值自觉的内涵。面对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通识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课程活动的主体价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在价值对立和价值冲突的世界中做出理性判断和批判思考,以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并行不悖。

第三,通识课程要真正回归教学与育人,必须以教育资源充盈和社会广泛支持为前提。现行大学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往往被看成是专业教育的补缺,部分高校或将专业基础课也归类为通识课程,实用化倾向明显;或把人文和自然学科课程拼盘供应,课程间缺乏整体规划和内在联系,难以通过知识整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过,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典范也不少,但无论是北大元培书院、浙大竺可桢书院等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还是上海“中国系列”品牌通识课程建设的经验都说明,高校党委和决策群体的充分重视,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优秀师资和教学配套的充分投入等是通识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洛克菲勒大学博士天禾提醒我们,真正的通识教育成本高昂且不重经济回报,学生很可能要面对短期内职业竞争力降低的现实。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通识教育改革,也势必会因挤占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教学资源而遭到各种非议、质疑。但我们要以史为鉴,历次课改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纯粹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的探讨,很可能会如20世纪中期美国新社会科运动般无法大规模推广;如果仅局限于实践层面的改革,也很可能会如赫钦斯“经典名著型”通识课程般得不到足够支持。不容否认,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现象的滋生也折射出了我国当下社会精神极度贫乏与物质极大丰富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反哺教育势在必行,而且这种观念理应成为社会共识。

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突破了经济军事硬实力的比拼,越来越延伸为教育、文化等软实力的较量。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论断以及关于牢牢地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论述,无不充分体现我国高层领导人对软实力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和提升软实力的强烈意愿。课程思政视域下对通识教育的价值与目标进行反思,对课程育人的内涵进行探讨和厘定,可能会引发通识教育的整体性变革和生态型重构。但论及改革必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论证与论争,对通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哲学意蕴、改革方案等学理问题充分探讨;还需要实践层面的试点与推进,从制度建设、顶层设计、路径方法、效果评价诸多方面反复探索;更需要建立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持续的改革动力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序言.

[2]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2.

[3]HarvardUniversity.Handbookforstudents[M].Cambridge,FacultyofArtsandScience,HarvardUniversity,1991.

[4]Levine,Arthur.HandbookonUndergraduateCurriculum[M].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1988:4.

[5]JohnDewey.DemocracyandEducation[M].NewYork:theFreePress,1915:156-159.

[6]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

[7]贺国庆,王宝星,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