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时间:2022-09-28 08:04:32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一、感恩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缺失

长期以来,中国有“水往下流”的传统,父母对儿女的爱最无私、最博大,且不求儿女有什么报答,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悔付出的“单边行动”。而在一些学校,受“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影响,学校的感恩教育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轻描淡写,鲜有成效。家庭忽视感恩教育,父母、祖辈对孩子只知道养育,没有重视孩子的感恩;学校的感恩教育停留在理性教育上,少了实践体验。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多年来,感恩教育更多地停留在字面上、课堂上、理论上,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的较少。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群体受到了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家长、老师的关心无动于衷,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因此,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一些这样的大学生,他们依靠社会资助和国际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但是有的人毕业后不能按时予以偿还;有的大学生甚至对学校催交学费等不满,这些实际情况充分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二、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里就需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的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等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学校教育应为和谐社会培养有着报恩之心的遵守社会伦理规范的人才。为此开展感恩教育成为必要,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相一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为基础、为动力的社会,是社会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的各因素之间,融洽匀称、配合得当、可控有序的良性运行状态。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而感恩教育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能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感恩的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因此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二)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完善人的道德素养,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而当今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得人更多的关注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忘记感情的充实。当今社会中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日渐稀少与缺乏感恩教育不无关系。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将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整个社会目标体系相融合;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充分发挥感恩在社会生活中的协调作用,可以大大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三)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我们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营造温馨、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氛围。人如果缺失了这些特质,就失去了人基本的道德和良知。而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对别人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对自己的职业与该尽的职责有一份由衷的敬畏,会在心中形成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常怀感恩之心,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常怀感恩之心,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常怀感恩之心,这个社会才能最终形成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四)感恩教育有助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古语云“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表明,感恩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不仅是千年古训,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感恩教育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感恩于心,同时将这种感恩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一)全社会应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感恩氛围。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这就要求首先在社会上大力提倡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让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感受中国自古以来的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相提携的优良传统;其次,利用中外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国庆、父亲节、母亲节等,在全社会开展感恩教育的宣传,开展回报社会、报答家人的感恩活动,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图报”的道德共识;再次,加强对社会感恩楷模的宣传,让舆论教导人,让楷模永驻校园,让每一位大学生生活在知恩图报的氛围之中积极争做感恩的楷模。(二)在家庭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要求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到感恩教育对子女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子女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在给子女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条件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体会父母的艰辛,使其从心底自觉树立感恩意识。(三)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就包含感恩意识的内容。高校可以将感恩教育引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园文化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多媒体等校园宣传阵地,通过感恩故事讲演、感恩格言搜索等文学方式宣传感恩案例,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逐渐形成一种校园文化。通过和谐的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蕴藏的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懂得礼仪和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在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中开展爱岗与敬业教育。(四)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应将感恩教育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结合“两课”教学及德育课程改革,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将其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同时,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高校辅导员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组织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感恩”的内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我修养。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感恩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动学生,震撼心灵,激发起他们的理性思辨,从认知、情感和实践层面不断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把感恩真正内化为个人品质,使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道德信念,从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赵晓芳.关于高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6(7).

[2]邓永超.高校感恩教育之我见[J].煤炭高等教育,2006(3).

[3]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4]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J].江苏高教,2007(1).

[5]谢宝耿.中国孝道精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作者:刘金明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