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弱势群体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7 11:09:00

扶助弱势群体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弱势群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发展现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平等赋予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进而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扩大并由此引发出种种社会问题。需要给予极大关注。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构成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社会弱势群体,又叫社会脆弱群体或社会弱者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1]。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老弱病残者及没有劳动能力,需要依赖他人的人群。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剩余人口向大城市的转移,广大下岗失业工人、进城农民工等也加入到弱势群体这一队伍中来。与其它群体相比,弱势群体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物质生活上的贫困。这是弱势群体成员在经济利益上共同面临的一大困境。二是社会地位低下。经济能力的贫乏导致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低下,工作生活基本上没有保障。三是相对剥夺感较强。长期无法与其它群体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普惠性成果,使得弱势群体将自身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对其利益的剥夺,从而对获益群体产生仇视或憎恨的心理,形成较强的相对剥夺感。四是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困境。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弱势群体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我国的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等。无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弱势群体都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其弱势的状况,而是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五是政治权利没有保障。弱势群体经济地位低下导致了其政治地位的弱势,在公共政策决策中往往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远离公共决策中心地带,使得他们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微弱,其政治权力同样得不到保障。

(二)弱势群体的构成

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总理提出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不仅是“弱势群体”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同时也意味着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当前状况而言,弱势群体并不单指某一个社会阶层,而是一个涵盖面和影响面广泛、结构复杂的庞大群体。有学者估计,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数量在1.4-1.8亿人左右。主要由以下群体构成:

1、下岗失业人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的规模逐步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到2000年末,下岗失业人员总数已达1252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7万人,比上一年增长5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从2001年开始,虽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数量有所下降,但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却节节攀升。有学者估计,随着下岗与失业的逐步并轨,届时中国的失业率可能会更高。就当前的状况看来,失业下岗人员仍是弱势群体的主体。

2、“体制外”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主要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到目前为止,对依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群尚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此外,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上个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并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同时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70%的残疾人靠国家接济或家人抚养。

3、进城的农民工。近年来,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调查,一个进城农民工一年为城市创造的价值在25000元左右,除去自身劳动的价值8000元,他为城市创造的净价值在17000元左右。与他们为城市创造的可观价值相比,城市却没有为他们提供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如居住权、劳动保障权等各种权利保障,再加上他们从事在城市人看来不屑为之的工作,经常受到歧视。

4、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休下来,当时的退休工资本就不高,加上各种津贴,在城市中生活也仅够维持日常花销。由于退休时间过早,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又过晚及原单位效益不景气等原因,很多人员无法享受医疗等社会保险。另外,权威数据显示,赋税负担的日益沉重使农民的福利大不如前。到2000年底,我国仍有些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在700元以内,处于贫困线以下。除去生活富裕的农民,大部分农民属于弱势群体。

近年来,弱势群体的队伍不断扩大。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2年11月,仅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总数已接近2000万。毫无疑问,规模不断增长的弱势群体问题若处理不好,必将给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造成极大障碍,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扶助弱势群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扶助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要建立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简单说来,它指经济、政治、文化这三大社会系统相互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然而无论是经济、政治亦或文化系统的发展,都少不了人这个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不遗余力地推动。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合作无间,三大系统也才能无障碍运行,社会也才会和谐。由此可见,人际和谐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长期目标的基本条件。而要达到人际和谐,就必须扶助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平等的发展权利与机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扶助弱势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所构建的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能够各得其所,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扶助弱势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现阶段,广大弱势群体成员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这当中蕴含着一种隐性的对弱势群体成员平等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剥夺。在当前,既要给强势者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又要给弱势者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使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又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得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而是要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弱势群体享受不到这种普惠性成果,就是一种不公正,这明显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实质精神。

(三)关注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充满创造生机与活力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我党提出要充分、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让整个社会洋溢着勃勃生机,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集中一切积极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弱势群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部分,妥善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有利于调动他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充分并合理地发挥其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这样的社会,其创造力是完整的,其社会氛围也才是充满活力的。

三、扶助弱势群体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虽然说弱势群体问题并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被自然而然地解决,但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了,可利用的资源多了,势必有利于尽快和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2]其次,弱势群体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样也应该依靠经济发展。弱势群体的“势弱”首先就表现在他们的经济贫困上,基本生存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他权利势必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要切实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首先发展经济,大力改善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继而使其摆脱弱势地位。(二)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建立健全保证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3]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普惠性成果既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毋庸置疑,所有改革都有成本和代价,这种成本和代价本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并且合理的承担。然而,因为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自身能力有限,再加上基本没有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不仅享受不到这种普惠性成果,反而过度承担了改革和发展的代价。这不仅非常不公,也有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因此,应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尽快建立健全保证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

1、建立健全开放合理、充满活力的社会流动机制

社会流动指个人或社会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转变。它分为两种类型,即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人们从一种地位向另一种大致相同的地位的流动,是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垂直流动则是指人们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较高或较低的地位的变化,是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流动。[4]建立健全开放合理、充满活力的社会流动机制,从水平流动看,就是要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流动机制,促进成员进行社会流动。从垂直流动看,应为成员提供更多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同时社会地位的变化应当公平合理。具体说就是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影响人们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调整和改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使公共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公平、合理的配置;制定合理的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等。

2、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机制。

初次分配不仅重效率,也要以社会公平为原则,要规范市场秩序,对各种非法收入和腐败行为坚决予以打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二次分配领域要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等方式调节收入差距悬殊,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支付力度。前两次分配结束后,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建立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制度如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第三次分配对扶助弱势群体其独特的作用。

3、建立与完善沟通机制。

一项政策是否得到落实,运行是否成功,政府的精心设计固然重要,但建立与完善沟通机制,倾听“用户”的“声音”也不能忽视。在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常常因为其“势弱”即所拥有的实力,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权力资源﹑信息资源不够而被忽视。在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他们又常常因为找不到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的渠道,而无法反映政策实施的真实情况及政策中可能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了使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应建立与完善沟通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使政策制定者能够听见弱势群体的声音,在做决策时综合考虑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利益,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确保二者都能各得其所。

4、建立和完善人文关怀机制。

弱势群体的“弱”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同样也表现在精神和情感方面。人不仅仅有自然属性,同样也具有社会属性。弱势群体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忍受着物质生活及精神和情感的双重匮乏。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不仅能提升其自信心,还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使社会更加和谐。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仅包括在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和尊严的前提下,给予弱势群体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全社会营造出和谐关爱的氛围,给予他们支持和力量,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24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冯钢主编.社会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