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时间:2022-08-15 10:20:28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相关的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

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就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来看,很多教师仍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并没有对教学中的主体进行准确的定位,忽视了学生在“教”与“学”的环节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而将自身作为教学主体.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只是一味被动式的接受,严重限制了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以新的思维和想法来充实教学,这是衍生出一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根本所在.也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创新的理念,才能够在教学的环节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拓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新的教学手段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带来新的教学效益.高中相应的计算内容已充分使用科学计算器讲授,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利用科学计算器,以提高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或学校,也要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要重视计算器和电脑的应用,要求今天的学生必须能够:进行心算和有效的估算;知道在某一特定条件下适于使用哪种数学运算;能够正确、自信和恰当地使用计算器;会估计数量级以确认心算或计算器计算的结果.计算器和计算机把困难的变得容易,使不可行的变得可行.例如,计算机能够显示和操作像三维的形状复杂的数学对象.使用计算机,学生能够解决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和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兴趣.计算机能把教师解放出来去完成只有教师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猜想.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画图的手段;它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去表达数学思想.

四、重视概念,夯实“双基”教学

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也要舍得投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尽力让学生准确掌握概念.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等,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如函数概念有两种定义:一种是以前曾在初中学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对应起来;另一种是我们高中阶段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与象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可用图像、表格、公式等表示,所以高中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抓住了函数的本质属性,更具一般性.认真分析两种函数定义,其定义域与值域的含义完全相同,对应关系本质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所以两种函数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许多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接触的概念多了对某些近似的概念时容易混淆,我们可进行对比,也可有针对性地编出对比题上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区分.

五、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实行分类,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别差异,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知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发展.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于正明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