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10篇

时间:2022-08-06 10:43:09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10篇

第一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

1、社会需求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其一,企业经营者掌握的企业信息远多于投资者,两者之间即出现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最终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混乱和无序。其二,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也因渠道、时间、成本的差异对信息量的获取程度差别较大,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易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收益。最重要的则是因为内部控制信息属于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不易于被量化,投资者除了依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能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息。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的波动和不利影响,就应当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尤其是内控缺陷信息。

2、自我实现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漏洞或者薄弱环节。现有研究通常将其归为两类:设计缺陷和控制缺陷。研究将设计缺陷定义为缺少为实现企业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控制或是虽有控制却不能防止或者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即使内部控制正常有效的运行也无法达到企业目标。运行缺陷即现有的内部控制设计是良好的,但由于运行偏离,或是运行过程中不能有效执行,如不恰当合理的授权,缺乏胜任能力和专业素养,最终内部控制执行的结果是使得企业无法达到目标。企业应当了解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是否得到一贯执行?是由谁执行或是以何种方式执行?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获取审计证据证明以设计并正在运行得与某项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有效的,进而实现自我提升、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综述

随着一系列的财务舞弊丑闻的曝光,揭示了由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而引起企业倒闭、被收购或衰退的严重后果,这就注释了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不可小觑的内控信息之一。下文将从信息披露的动因和市场反应两方面对我国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阐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研究至今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形式并没有完全统一,主要依据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对策”、“进一步完善的措施”等部分,从2010年起陆续研究综述如下:田高良等研究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一般特征是更加复杂的经营规模、存在更高的会计风险、相对更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如果变更审计师或者经历财务报告重述时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此外,研究发现所聘请的审计师质量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陈红明、史亚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股权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呈明显的相关性。钱红光、吕文指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第一大股东国有股性质负相关,与审计机构权威性正相关,与职工监事人数呈现不显著相关性。陈宏明研究结论,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陈杰实证研究证明,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变动及兼职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显著相关;公司的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显著负相关;是否聘请知名且具有资深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正相关;公司的经营风险、业绩水平、公司成长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没有显著关系。谢旭等研究,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会计稳健性较弱的特征,在其进行相关的措施对其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部分进行有效整改后,继而会计稳健性较之前会有所提高,这就表明会计稳健性也是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之一。杨胜娣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可能会对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形成影响。除这些因素之外,有效地企业内部的监督,外部市场的监督,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及改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综述

纵看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得到有限量的针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的文献。较早关注“SOX法案”下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ParveenP.Gupta研究发现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信息会致使其股票跌价;而Beneish和Billings经研究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与公司股价并不是显著相关,即并没有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池国华等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是否及如何影响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可以对个人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产生显著影响;如果企业不披露任何缺陷或者披露的是重要缺陷,个人投资者并没有差异化的风险认知反应。卓晓琳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比发现,企业与对照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前后仅在公告日后较短事件期内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此引起的负面效应的持续时间并没有很长。刘中华研究发现,不区分行业类别的话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其所遭受的信贷约束呈显著正相关;若区分行业类别后,内部控制缺陷对垄断行业企业的信贷约束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非垄断行业的信贷约束。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依据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将披露类型进行对比,发现强制性披露更具有研究价值,更深层次的研究得知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比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引起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依据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来看,详细披露有可能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进而也可能会引起股价上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并不全是负面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内部控制。

三、结束语

现在的研究关注点已从增强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动力及格式和标准的统一转为研究基于各个视角不同行业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及如何规范披露格式来提高信息的可获得性。这也意味着国内更多的学者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研究,也会得到更广泛及更有效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加快完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的步伐,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质量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信息质量。目前研究局限存在于:研究数据,上市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量有限;研究方法单一,难于解决研究对象选取变量之间的内生性、时序性。针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尚未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和改进建议。进一步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探讨和研究有待拓展其广度和深度。

作者:梁粉 陈晓园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证券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一、目前证券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并未随之达到有效和完善

快速发展的网络金融也不断向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发出挑战。随着我国证券行业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监管部门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放松管制、加强监管。证券行业逐步推出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创新空间不断扩大,行业市场化竞争的格局也得到了不断优化。证券公司从传统、单一的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自营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拓展到证券资产管理、代销金融产品、融资融券、投资银行、OTC业务等创新业务的发展中。随着新业务模式的发展,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未迅速达到有效性和完善性的程度。同时,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全方位变革。网上开户、网上交易均已实现,各种网络金融业务也是目前证券公司竞相发展的方向,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系统稳定性等问题,管理风险增大,这些因素对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无疑是个新的挑战。对网络交易系统和网络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在不断摸索和完善中。

(二)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未达到较高的的有效程度,需进一步强化落实机制

通常,证券公司的组织架构为隶属总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和设立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和证券营业部,在总部授权的情况下,各个分支机构独立开展业务,这样就使得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的情况下,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成为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任何一个分支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合规风险,必然会影响公司整体收益,现实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未达到较高的的有效程度,故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机制就非常重要。

(三)证券公司部分员工执业合规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影响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当前,监管部门经常公布对个别证券公司因内部员工违规执业出具的监管通报和处罚意见,对证券公司的整体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原因,发现证券公司个别员工的执业合规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非常淡薄,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认知程度远远未达到监管部门要求,个别员工的违规执业最终导致给客户资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对客户资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对证券公司的合规经营和公司整体利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证券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随着创新业务的开展,及时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尤其注意以下几点:在创新业务从探索到决策再到推广的整个过程,公司应建立明确的工作体系和流程,公司合规及风险管理部门应首先依据监管部门的各项监管意图及措施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风险识别,在决策和管理环节着重关注创新业务的潜在风险。风险及合规管理部门应对公司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预测,权衡好业务开展和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证券公司在制定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应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套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监控到分支机构,重要业务的管理等方面,如经纪业务管理制度、证券发行与承销制度、信息系统及资金管理制度等。同时根据监管部门的最新规定,制定、修订各种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规程。证券公司应建立关键业务流程授权控制及职责分工控制。如在财务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稽核监察部门等公司关键部门,重要业务流程需建立授权授信审批制度,明确授权范围与责任。职责分工控制要求不相容岗位由不同的人负责,不应一人兼任,以防范发生错弊的可能性。如业务的批准与执行应互相分工,信息部门在组织上应独立于使用部门,并且信息部门内部不同岗位也应互相分工,互相监督。

(二)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和落实

证券公司通常设立稽核监察部门,对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及分公司和营业部等分支机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稽核检查,以监管部门的监管规定为准绳,并依据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对公司内部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经营和管理效益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涉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合规管理、经纪业务及其他各项业务等多个方面。检查过程也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跟踪过程,对制度的落实程度及改进情况进行跟踪,依据跟踪结果的反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对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也应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并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三)加强全员合规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工作

在大力倡导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合规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工作。在风险管理中人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公司员工进行持续的合法,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认知水平,提高员工的执业素质和行为准则,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公司通过将相应的合规奖惩考核机制纳入员工薪酬体系,从而加强对员工执业合规合法性的考核。全体员工合规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将引导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结束语

公司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证券公司作为金融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股权投资飞速发展的当今,完善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极大地促进证券公司在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实现其经营效益,保护客户及公司资产安全完整,从而促进证券行业向着持续和健康发展迈进。

作者:闫博英 单位: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南二环证券营业部

第三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1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早在1990年,Jensen和Murphy就提出将经理人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问题。既然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问题必然存在,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理性经理人会为了最大化个人私利而牺牲公司整体利益(李万福,2011),特别是在内控质量不佳的公司应会更加明显(Fengetal,2009)。陈丽蓉和周曙光(2011)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陈林荣(2013)的研究结论彰显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提高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内控信息的披露,不仅起到企业经营效率信号传递的作用,企业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也会加强各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适时监督,对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也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提出假设1:H1:内控信息披露与高管的自利行为负相关,对高管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的特殊性,造成更为严重的委托问题。Kato和Long(2006)认为国有产权会显著降低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由于国企地位特殊,承担的社会责任多,政治级别色彩浓厚,福利待遇优厚,所以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一般较低(卢瑞,2011)。董育军(2012)亦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性较非国有更为显著。国企高管利用职务之便,产生自利行为的动机会更强烈。而民企经理人市场化趋势明显,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更有紧迫感,而能够保住职位的有效方式莫过于努力提升企业绩效。企业给予经理人的报酬,一般是按照其为企业所创造的的价值而定。因此,在民营企业中,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敏感程度比较高。本文提出假设2:H2: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内控披露对薪酬与绩效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显著

2数据选择与模型建立

本文随机选取了深沪2012年的200家公司为研究样本。考虑到其他因素对高管薪酬产生的影响,在模型的构建中加入了高管持股比例、企业规模、股权制衡、财务杠杆以及行业五个控制变量。

3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将国有和民营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能够对公司存在的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脱节的现象起到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使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挂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管的薪酬自利行为。所以,把控好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未必不是可以约束高管某些自利行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有力工具。而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由于高管薪酬与绩效固有的敏感性,使得内控信息披露对其作用变得不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内部控制对民营企业失去了价值,在很多方面内控依然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民企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内控的作用,稳抓内控建设,做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和外审工作。

作者:任莉娜 单位:济南大学

第四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公司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

上市公司大多存在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现象。上市公司由于规模较大,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计较繁杂,这种组织机构不适应信息沟通的要求,不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在各层级、各业务活动间的传递,因而不利于为员工提供履行职权所需的信息;同时,上市公司易缺乏对权限的设置和履行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易出现玩忽职守或资金挪用情况后不能及时察觉,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由内部机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公司内部审计监督不力

内部审计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一部分,是对上市公司会计控制的再次审核,虚假的财务报表会扰乱资本市场,同时也会误导股东投资,给股东投资带来超出预算的风险,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手段变化多端,因此加强公司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但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权限通常受管理机构的干涉和制约,审计人员配备和工作缺乏独立性;有些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并非专业的审计人员而是有本公司财务人员兼任,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管理层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充分识别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提高企业员工风险管制意识,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同时,企业在做经营决策时要充分进行投资项目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运行相应的防控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各个职能部门对风险进行分散,全方位最大限度的减小风险带来的巨额损失。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市公司应当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岗位职责权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与制衡机制。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监事会对董事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日常运行内部控制。同时,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适当机构具体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保证公司健康稳定的运营。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可以避免内部人控制、责任作秀、信用缺失、虚假财务报表等现象发生,能够有效的规范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同时,在董事会下应设立审计委员会,用于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由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专业能力的人担任。内部审计机构结合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有权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进行报告。

三、结束语

总之,上市公司应该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有做好内部控制才能让公司健康平稳的发展,才能让企业及时察觉内部的管理及财务问题,以便及时作出调整措施,让企业避免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同时保证资本市场的良好秩序。

作者:李庆丰 单位:河北顺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内部风险评估的问题

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剧,这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施与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因素,风险评估的作用非常关键。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识别风险、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收集、整理、总结、分析各种关于企业风险的相关数据与信息,为企业风险的有效识别与评估奠定了基础。在信息化环境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摒弃了传统人工方式中存在的错误、舞弊等风险的发生。但是,纵观目前上市公司的现状,对于风险评估还缺乏认识,风险评估意识差、为树立风险意识等问题明显。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问题

内部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依据业务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这些必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产生了影响。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方式,逐渐转化为自动化控制,信息系统自动化的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内部控制活动的效率。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很多还是流于形式、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

构建并完善企业内部组织构架是内部控制执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在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基础上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是具体解决内部控制中“责任主体是谁?谁来具体执行?谁来监督执行情况?谁来组织执行”等问题的保障。因此,现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以及行业特点,在精简企业机构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与工作网络,为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有力保障,并且一定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队伍的稳定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与发展的核心,是渗透在企业运营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成为企业员工思想与行为的指导,是维系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桥梁,因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企业文化的建立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上市公司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内部控制流程

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流程是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不能只将目光集中在那些空洞的、宽泛的原则性规定上,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具体的执行操作规范与操作的基本流程。通过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强化,使得执行的脉络更加清晰、更加简单明了、各环节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便捷流畅,以此来实现内部控制的高效管理。

(三)实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就在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内部控制的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中的关键部分需要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作铺垫。因此,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构筑全新的信息化环境,以此来支撑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过程。计算机网络作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平台与保障,更是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构筑了平台。因此,信息化环境下要求企业的网络系统必须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的基本特点。另外,企业信息化的稳定保障还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通畅、服务器运行的稳定、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作保障。总之,虽然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源远流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理论已经趋于成熟、趋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出发点、落脚点、关键点、控制点重在执行,因此,各上市公司必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从而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价值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昌莉荣 单位:湖北蓝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初探

一、内部控制指数的建议

(一)上市公司降低内控指数的风险

从上市公司内控指数均值能看出企业发展的好坏,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想要提高内控指数,企业要做到除了强化内部的管理还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完成对风险识别、风险判断、风险抵御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使上市公司,自身能够准确、清晰的发现,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以及及时的制定风险抵御方案。最大限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避免企业内控指数的降低。

(二)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管理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基调,也是提高内控指数的前提。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结果,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提高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完善其内部控制的治理机构,以身作则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完整内部控制实习体系是重要的内控基础,想要提高企业的内控指数,企业就应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通过“制度控制”“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的方式监督和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从而保证内控指数的提高。

(三)加强内部控制化指数的信息建设

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前提下,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建设、企业自身管理的双向结合,内部控制化的信息建设已经是提高内控指数的重要前提,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得以有效地运营的关键。随着内控指数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才能长远有效地发展,因此企业应从内控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内控信息的规范化、流程化建设。对于内控信息建设予以监督,提高内控指数,保证其长远有效地建设发展。

二、结语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信息取决于多方面的共同协作,相互帮助,首先上市公司内部的董事要建立完善内部的治理机构,在此前提下,对于公司的内部管控措施才能进一步的做到加强,关于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控制,法律已经有这方面的强制要求,那企业领导就应该严格遵守,不要妄图打擦边球,这样不仅阻碍投资者了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和财务政策,长期发展下来只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发展,往长远来讲,也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吉艳 单位:江苏正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篇:传媒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一、传媒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和核心要求

目前,从已上市的传媒企业看,多数企业基本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理念的、政策的、体制的原因,部分传媒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内部控制制度缺失、部分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缺陷和问题。传媒类上市企业既有面向市场、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业绩的压力,也承担着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监管要求,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责任。传媒企业实行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需要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予以保障。内控政策和法规要求传媒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核心环节和控制点。总体来说,传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突出如下几个控制核心:

(一)公司治理结构应该与内部控制体系相匹配

传媒企业需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成立和健全风险管理等专业委员会的职能,发挥审计、稽核等职能部门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二)内部控制应覆盖业务管理全流程

现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政策和监管规定要求,企业应将内部控制覆盖到业务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实现全流程管理。

(三)内部控制应全面贯彻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

不相容职责分离是强化内部控制的一条基本制度,它有助于形成不相容职责之间的制衡和监督,从而减少合谋作弊对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失。

(四)内部控制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益

内部控制应具有可操作性,并要考虑成本效益。内部控制的最好选择是:既有较强的操作性,又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传媒上市企业内控管理的难点

传媒上市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贯彻落实相关内控制度,并且随着新业务的出现,进行了一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优化。但是,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改进:

(一)部分制度执行不到位

从制度梳理、新闻报道看,部分上市公司在重大问题决策、经营管理中,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有的重大决策缺少独立董事的有效监督,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二)关联交易等重点环节存在管理隐患

由于平面媒体重组和上市多数采取了采编和资产分离的方式,采编基本控制在母公司,经营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部分业务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同时经营,导致关联性交易增多、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产等问题。

(三)盈利性低制约内控建设的投入和效果

传统传媒企业尽管在业务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是与其他行业比较,业务模式单调,收入拓展乏力,经营理念落后,受资金和人力等制约,内控建设效果并不理想。

(四)传媒企业的母子公司关系复杂,管控体系不顺畅

部分重组兼并的传媒上市企业,多数形成了复杂的公司架构,许多分、子公司面临着大股东和上市股份公司双重监管,存在上市与非上市企业以及下属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等问题。

(五)部分传媒企业的内控缺少动态调整机制

部分传媒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多年来没有进行修订。但是,企业的业务范围及实施地点变化频繁,市场拓展迅速,使得控制制度与业务变化不相适应,容易出现业务发展与制度执行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的盲点。

三、传媒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难点解决方案

上市或拟上市传媒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公司治理、盈利能力和文化整合五个方面。

(一)规避传媒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解决方案规避上市传媒企业不合规的同业竞争,主要有如下解决方案:

1.采取股权转让、吸收合并等方式实现重组和上市,规避不合规的同业竞争。

2.严格定位,区隔不合规的同业竞争。在重组和上市过程中,传媒企业和控股股东、参股股东之间,可以签订相关协议,进行业务的定位和区隔,避免业务雷同和股东之间的恶性竞争。

3.通过公开承诺,避免不合规的同业竞争。为了规避不必要的同业竞争,股东和重组、上市传媒企业之间,在同业竞争无法一次性完全规避的情况下,控股集团公司、传媒股份公司之间可以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系列协议文件,公开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和规避同业竞争。

(二)规避关联交易的解决方案

1.事先设计针对关联交易的预防救治措施。为规避关联交易,上市传媒企业可事先设计预防方案,如:出台累计投票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防止因为资本、股东多数权被滥用导致的不公平关联交易产生。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有影响的交易。传媒企业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限制权力的滥用。如:完善股东大会运作规则,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监事会的监察职能等。

3.建立关联交易价格的市场公允性,规范关联交易。上市传媒企业应保障关联交易的市场公允性,确定传媒股份公司的关联交易是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及有关规定履行了法定的批准程序,遵循了诚信的交易原则,不存在害公司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等。

4.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规范关联交易。当传媒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超过一定数量和金额时,通过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全面、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规避可疑的关联交易。

(三)传媒上市企业健全公司治理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传媒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可采取如下解决方案:

1.贯彻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完善内控制度,抓好内控制度的执行。传媒上市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机构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且认真加以贯彻执行,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杜绝越权决策或不履行内部决策程序的事项。

2.贯彻“独立公开”制度,实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经营风险。(1)人员独立:传媒上市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所在企业担任影响其“独立性”的职务。(2)财务独立:传媒上市企业应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控股股东应尊重传媒上市公司财务的独立性,不得干预公司的财务、会计活动。(3)机构独立:传媒上市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经营管理机构,独立行使经营管理职权,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发生机构混同的情形。(4)规避同业竞争:传媒上市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不得有同业竞争。(5)关联交易定价公允:传媒上市企业应尽量减少关联交易,无法避免的关联交易应按照三公原则,定价不偏离市场或独立第三方标准,难以确定的通过签订合同来明确定价标准。因采编资产不能上市,采编成本等应公允定价。

(四)上市传媒企业规范信息披露的解决方案为了规范信息披露,传媒企业可以实施以下解决方案:

1.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责任主体。由于传媒上市企业董事会和经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最为熟悉,也是企业内最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的人,因此可由董事会和管理当局承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和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披露。

2.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在强制性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各个公司会采取各种办法逃避信息披露,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而无法做到完全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所以,在强制性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性的同时,要鼓励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提高其披露的自愿性。

3.出台内部控制评价规范。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帮助管理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并不断改进。

(五)文化有效整合的解决方案

1.对高层实行价值观的硬性灌输。为解决可能带来的文化冲突,传媒企业应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确立公司核心价值观,并对公司高层强力灌输,强制性执行。

2.强化企业文化管理。传媒企业需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形成规范的体系,以此推动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活动。为此,应增强企业文化认同,建立董事长、总经理挂帅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首席文化官”,明确专门的部门或岗位,主抓企业文化建设与考核,并纳入部门和岗位的业绩考核范畴。

3.倡导内部控制的文化。重组后的传媒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构建,新的市场需要开拓,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与这些管理重点紧密结合,应以内部控制为抓手,推进企业文化整合和管理。应建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控体系和管理办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化、规范化。

作者:龚平 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第八篇: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一、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主要作用

1.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单位为了保护资金链的完整以及实现企业的优化发展而进行内部的管理实行的机制。高速公路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高层领导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实施者和管理者,内部控制并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而是根据高速公路的整个系统来进行运作和看管的。

2.内部控制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作用

内部控制对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它能有效的对高速公路的风险及时评估从而将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内部的薄弱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可以说,要想让我国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在未来急速发展,那么,内部控制则是防范风险的最佳办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急速加快,要想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内部控制的前提就是要随着经济发展的特点不断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现状。

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特点

高速公路投资量大,成本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较难控制,其中企业运作的各项环节以及所接触到的利益又非常多元化,因此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对企业运作的相关信息要求很高。

1.资金投入高,运行周期长,管理难

资金的稳定和充足是保证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建设的重要保障,具统计,一条高速公路的投资大概在3000万以上。自我国2004年开始施行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第十四条第二条款中特别声明,按照收费偿还贷款等原则最长不得超过1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最长不得超过20年。公路企业资产构成设施繁杂,种类多,不仅仅包括公路的建筑物、监控设施、收费设施等基本建设,还包括一些照明、房屋等固定资产。在这其中,公路的构建物所达到的资产比值就占据了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资产的大部分,而且公路构建物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之下,长期的损害和侵蚀很难对这种资产进行保护。

2.商业化公益化并存

高速公路的公路收费、设备租赁、园林绿化等多种经营范围远远超过一般的企业公司。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归还给国家的公路应该是能够正常运行并无过度损害的,这就说明国家是公路的所有权者。我们之所以说高速公路是公益和商品性并存是因为,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具有公路的使用权,经营公司通过收费的项目进行成本的回入,这种方式也决定了经营公司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国家政策来实行运作。

三、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1.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不完整

现如今,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内部控制尚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内部控制的运作,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能都只是分散在其他的一些部门当中,如果这些部门出现失误,内部控制的环节就会出现错误,影响整个经营公司的发展。

2.风险意识概念缺少,陈旧管理体制阻碍内部控制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管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如今,经营公司内部控制的理念依然陈旧,内部控制的系统远远达不到完整,所有的内部控制环节都是由单位人员自发的在做,却没有一个较为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可以说,内部控制是否优良,完全取决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相关负责人员是否具有高素质。

3.预算控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预算控制环节还处于普通的水准,每年预算数额没有实际的规定,就是当通行费的预算一旦确定,则很难进行变更,当有急需的支出时,往往会因为缺少预算而放弃业务的开发,从而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的发展。

4.规章制度杂乱无章,更改修订不及时

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规章制度条例复杂,数量众多。并且,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这些规章制度每年依旧持续增长着。杂乱无章的规定不但不能解决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问题,还会因为这些杂乱无章的规定而让高速公路的负责人无从下手或者管理出错。并且,一些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内外部的环境及时调整,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性效果。

四、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的方法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那么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环节同时满足企业发展状况,这就需要企业要提出管理的最低化和最优化目标对公司的本身以及管理的基础进行系统的构架。

1.优化风险管理,注重未来调控

我们发现,高度公路经营公司所实施的内部控制实质上是根据本公司在运行时积累经验制定的。又或者,一些公司根据同行的企业所实行的战略进行借鉴,在根据本公司的发展情况来施行。这样的内部控制从实行开始就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内部控制所关注的是优化企业的管理,防止企业出现以往的错误,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避免,如果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融入风险管理,那么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会更加全面,这也是高速公路内部控制的方向。

2.体现社会责任,理解企业的宗旨

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社会宗旨主体体现为服务于社会大众、回报全体员工。但是当企业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又会因此忽略这一宗旨。企业制定宗旨的目的是为了高速公路企业在实践中能够时刻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内部控制是为了对高速公路经营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企业目标的细致化。企业的宗旨可以说是为内部控制的运行提供方向。当具体实施内部控制的管理时,要全面性的去理解经营的效率效果,企业不能因为本企业的利益发展而忽视了企业所制定的宗旨,影响员工及国家的利益,导致企业的目标宗旨与实践背道而驰。当内部控制具体操作时,企业的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高速公路企业要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主,遵照企业的宗旨,制定内部控制的战略,从根本上优化内部控制。

3.大力发展企业文化

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发展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可以说,企业员工的目标、公司的运行目标、人民所需要的目标、社会目标等都是无法统一的,目标的制定往往存在着偏差。这种问题就会导致高速公路企业的风险呈不确定性。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目标主旨是为人民服务。现如今,我们提倡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利益矛盾是永远解决不掉并永恒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速公路企业应该做到示范的榜样,以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推进内部控制建设。

4.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形式主义

实行内部控制,坚持走群众路线也是十分必要的。从风险管理的视野看,内部控制的风险来源于企业、国家、个人的目标不一,存在分歧,从而导致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目标不一致性是企业永远会面临的问题,它是消失不掉的,只能将目标不一致性降到最低化。笔者认为,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中心,让企业的目标、员工的目标都与群众的目标相连接,使内控不再是被动的行为,而是全员的自觉行动。并且,坚持以群众为中心,要严格拒绝以规章为核心进行建设,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拒绝形式化主义,走可实际发展路线,才能真正的发展内控制度。

五、结语

内部控制正常运行和管理是由国家规定的政策、程序进行总结设计的、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优化,从而促使高速公路企业的健康运行,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内部控制环节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管理者要敢于推陈出新,适时的发展公路企业。

作者:胡艳秋 单位: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徐宿管理处

第九篇: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一、会计人员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来看,会计本身就具有内部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作为具有提高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和加强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职责的会计人员,具有反馈和监督的两项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对上市公司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作用,其中还包含了对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和促进的职责。会计人员的这两项职责主要是由会计人员既要对上市公司的所有者负责,又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者负责所决定的。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要对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要将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等向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反馈;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要通过协助上市公司的经营者通过履行经营责任和理财责任等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等。

二、会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条件—分离会计控制权

上市公司要想让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就首先要为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工作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那么,将会计人员与上市公司其他员工进行分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成为确保会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会计人员是在经营者的领导下,以财务信息的形式服务并且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会计人员在经济和组织上对经营者的依赖关系。而会计人员作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人员,就会陷入“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的尴尬局面,这不仅不符合被监督者与监督者的分离原则,而且也造成了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作用无法真正地发挥作用的现状。因此将会计人员与其他员工分离的分离会计控制权不仅通过确保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实现避免监督领导的尴尬局面,而且也有助于会计人员将内部控制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但是企业会计人员想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要保证相关信息的独立性和真实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会计人员内部控制作用的建议

(一)做好上市公司制度方面的建立和完善是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关键环节。①确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性和严密性。首先,上市公司的领导层要将牵制制度和制约制度等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并且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其次,上市公司的各部门要做好各种经营活动之后的监督,会计人员要对各项业务进行计划性和周期性的审查。最后,上市公司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个由上市公司的领导进行总体控制,并且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分离的审查委员会。②制定激励制度。第一,上市公司的领导层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查与考核。第二,制定一套符合上市公司实际需要的激励性政策,这也不仅有助于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强化对公司内部的控制。③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分享系统。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沟通系统不仅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人员了解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和做好内部控制,而且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监督和管理,从而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加强。

(二)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制度进行有机地结合。第一,上市公司的领导层应该将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与社会审计制度的作用进行结合,这也不仅有助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社会审计制度作用进行更科学的评价,而且也会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第二,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作用进行结合,这不但有利于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且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审计部门的自觉性和解决一些上市公司内部的审计问题。第三,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作用和经济责任制度进行有效地结合。这样除了可以让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记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当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矛盾时,会计人员就要对这些问题或者矛盾进行认真和及时地调查,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化解矛盾等,从而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帮助上市公司取得更大经济效益。总之,会计人员能够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作用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会计人员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开始了尝试和应用,但对于如何有效和充分地发挥会计人员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和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企业就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作用。非常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领导在让会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一定要将会计人员的控制权进行分离,从而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作者:夏怀保 单位:合肥亿帆药业集团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

第十篇: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经营管理者思想观念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公司的管理者一般只注重生产经营,对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重视不够,还有的公司管理者认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公司成本增加,而不主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由于领导者思想观念的问题,也会导致公司财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对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不重视,造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在中小型公司尤为突出。

(二)组织结构的问题

目前,很多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存在设计不合理、部门缺失、岗位设置不完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有的公司表面上组织结构设计很合理,但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未分离,公司领导高度集权插手很多部门的工作,导致一些部门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致使公司部门间和岗位间难以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关系,这是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含的内容较多,一般应包括职务岗位分离制度、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授权审批制度、财产保护制度等。通过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使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岗位设置更加合理。职务岗位分离制度要求公司合理设置人员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对于公司内相互关联的职务避免由一个人承担,单个部门或人员不能全权处理一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或人员的核对才能执行,以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公司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对采购计划制定及审批、供应商管理、商品样品验收、招标、合约审核、采购流程、应付账款的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明确有关流程和人员。公司设计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对销售人员职责分工、销售定价政策、客户信用管理、发货流程、赊销控制、货款回收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通过建立采购、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公司的采购、销售业务处理程序更加标准,能够有效地防止采购、销售业务过程中的漏洞,从而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授权审批制度要求公司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等内容,公司内部的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通过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使公司内各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更加明确,更好地约束公司内部人员,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

首先,应改变公司领导者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公司领导者对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对制度的执行有很大影响,只有领导以身作则,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才能带动公司其他人员有效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次,应加强公司内部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公司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再完善,如果得不到内部组织的支持也是徒劳。公司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提高各部门的积极性,及时反馈信息,保证会计控制制度有效执行。最后,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奖惩制度。很多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不够与员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关系,所以公司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奖惩制度,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结合起来,优化公司控制环境,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根据员工完成工作的实际情况予以奖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可以使每个员工有奋斗的目标,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监督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想在公司内有效执行,就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摒弃内部审计可有可无的思想,要认识到公司不论大小都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其次,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将内部审计部门从财务部门或公司其他部门中脱离出来,并与公司的负责人保持独立,不受公司领导的制约。同时,开展公司领导任期责任审计,以形成对领导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只有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完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包括财务方面的审计,还应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审计工作范围广范而且专业性很强,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公司在选定内部审计人员时,要选择通晓财务知识、法律和金融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选拔一些精通公司业务、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多元化。

(四)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素质

公司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内部会计制度制定需再完善,如果没有人来有效地贯彻执行也是徒劳。基于公司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的问题,公司应采取措施尽快提高人员素质,对于管理者可以参加一些有关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学习一些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对于财务人员可以在招聘时提高门槛,选择学历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同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只有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素质,才能保证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当前,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若要稳定发展,就必须改变内部会计控制可有可无的思想,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执行,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曹燕红 李裕琢 单位: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