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51:06

包装设计论文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1

文化支持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现有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功底及其应用能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商品包装设计的基础。商品包装设计之所以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是由包装商品及其设计的如下特性决定的。

1.包装商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性

包装商品作为商品本体的附属物,应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等多方面的功能,这是包装商品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而这些多重功能是否完备,既要求设计者选用材料的正确,又要求选型、结构的合理,还要求包装装潢符合促销诱导的市场消费心理。所以,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营销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艺术的创意很好地结合起来。

2.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商品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其使用需要,还希望在商品及其包装上能获得美的视觉满足或享受。所以,商品包装的造型与装潢设计,应当符合美学规律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人们对于美的审视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审美意识还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区别,因此,包装设计者应当熟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适合于社会美、大众美和时代美。

3.包装设计的独创性

包装商品作为一种艺术制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设计与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往往源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文化底蕴)。所以,要使商品包装的设计具有独创性,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观上具有创造意识。

二、文化底蕴对商品包装设计的支持作用

由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合成的文化底蕴,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商品包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作用。

(一)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

在当代,科技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但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高智能的革命,而智能机器(计算机)则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它使智力物质化,使高智力渗透于高生产力与高设计力之中。比如,在国外商品包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一条龙设计过程中,早已实现了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设计,可将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计算、反复比较、反复修改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包装设计从令人苦恼的繁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从而获得优化的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的智慧是无穷的,但其工作速度与电子计算机是无法相比的。伟大的数字家契依列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将π计算到707位数,而中等速度的计算机只需八小时就可以把π的运算推到十万位数。除此之外,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系统,均备有多种文字和图像屏幕,在图像屏幕上能产生千万种颜色,并可以随心所欲地绘画,修改造型结构中不中意的部位等。展望未来,包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化是一种总的发展趋势,今后,必将还会有更多的为设计服务的专用辅助设备问世。包装设计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科技功底,其商品市场调研、新材料的选用、设计资料的检索、设计程序的编制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有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撑。

(二)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文化。一般地说,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实文化基础上,以艺术文化系统为核心的更高级的精神文化形态。伴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市场上商品本体及商品包装的美的要求推动着美学冲出纯意识形态的艺术殿堂,越来越渗透到日常的市场交换活动中来。

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和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价值提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这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当今社会,单纯以产品性能来满足官能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必须在运用之外,加上美观,这是一种‘美’的文化标准,也是时代消费的大趋势。”如今,因为商品包装质量低劣而积压滞销或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实例不胜枚举;同样,因为商品包装稍作美学质量改进即获得积压商品畅销或出口创汇增加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商品包装设计,从构图来说,离不开对比、比例、对称、平衡、韵律、空间、调和等多方面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从造型结构来说,离不开安定与生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多方面美学关系法则的处理;从装潢心理感受来说,离不开适用感、特色感、质量感、廉价感、名贵感、新奇感、柔美感、群体属性感等各种心理感受的美学表现。这一切表明,包装设计者如果没有审美文化功底,就难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寓于商品包装中的完善的美学功能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三)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示作用

道德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和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调适文化”,它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不遗余力地提倡道德教化,勉励道德修养,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现代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对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商品包装与被包装商品本体是一种形式与内容、表与里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表与里是否一致,需要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的自身道德自律或道德心理自律,不作“缺德”的欺骗性包装。如果商品包装设计能用道德原则警醒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上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和进步,都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四)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营销文化是市场经营或市场行销文化。它是一种旨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调查,并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营销文化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始于商品被生产出来之前,而终于商品实现销售、价值得以实现之后。它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1)进行产前和市场分析与预测;(2)制定产后的促销策略与实现销售;(3)改善售后服务与提高重复购买率;(4)汇集消费者使用产品意见与实施价值创新战略;(5)探讨科技创新与开发新产品。现代的市场营销文化已经同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消费学、市场预测学、广告学、经济计量学等多种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如今的社会商品包装,已作为营销学中的一种促销手段,“一种有心理影响的容器”、“一种在相当程序上左右了销售的因素”、“一种供消费者对商品所包含的利益与效用进行心理评价的依据”。所以,商品包装设计人员一定要用市场营销学的文化支持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没有这个文化支持,就难以对市场营销环境、消费心理作出科学的分析;难以在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竞争策略和多角化经营策略等;更难以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使包装设计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总之,未来的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道德心理、审美意识、营销策略等文化要素的支持作用。因为现代市场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产品与产品实体,竞争优势除品牌、质量之外,更强调有着高附加值的商品包装。只有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较高的科技水平、道德素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聪颖的思考力和大胆创新精神,才能在发展我国未来的包装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2

(一)包装图案的设计

包装图案中的商品图片、文字和背景的配置,必须以吸引顾客注意为中心,直接推销品牌。包装图案对顾客的刺激较之品牌名称更具体、更强烈、更有说服力,并往往伴有即效性的购买行为。它的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形式与内容要表里如一,具体鲜明,一看包装即可知晓商品本身。

2.要充分展示商品。这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用形象逼真的彩色照片表现,真实地再现商品。这在食品包装中最为流行,如巧克力、糖果、食品罐头等,逼真的彩色照片将色、味、型表现得令人搀涎欲滴;二是直接展示商品本身。全透明包装、开天窗包装在食品、纺织品、轻工产品中是非常流行的。

3.要有具体详尽的文字说明。在包装图案上还要有关于产品的原料、配制、功效、使用和养护等的具体说明,必要时还应配上简洁的示意图。

4.要强调商品形象色。不只是透明包装或用彩色照片充分表现商品本身的固有色,而是更多地使用体现大类商品的形象色调,使消费者产生类似信号反映一样的认知反映,快速地凭色彩确知包装物的内容。例如万宝路烟盒上身采用暗红色,下身是纯白色,色彩搭配醒目、突出,使人联想到西部牛仔的阳刚之气。烟盒上方饰有烫金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的标志:两匹骏马护卫着一顶金色王冠,再加上黑色的Marlboro商标,更使人觉得万宝路气度不凡。

5.“石门家族”式的包装,要将其重点体现在包装的主要展销面。凡一家企业生产的或以同一品牌商标生产的商品,不管品种、规格、包装的大小、形状、包装的造型与图案设计,均采用同一格局,甚至同一个色调,给人以统一的印象,使顾客一望即知产品系何家品牌。

6.要注意功效设计。包装图案中的功效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保护性能设计,包括防潮、防霉、防蛀、防震、防漏、防碎、防挤压等。

②方便性能设计,包括要方便商店陈列,销售;方便顾客携带、使用等。

③推销性能设计,即无需销售人员的介绍或示范,顾客只凭包装画面文图的“自我介绍”就可以了解商品,从而决定购买。

包装图案的设计手法,则要求以其简单的线条、生动的个性人物、搭配合理的色彩等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苏格兰威士忌酒中的皇家礼炮21为例。该酒是经过21年精心酿制而成的,用蓝、红、绿三种颜色的宫庭御用精制瓷瓶盛装,瓶身上刻有持剑跨马的圆桌骑士形象,品牌商标图案上有两架礼炮,并配有苏格兰威士忌协会颁发的21年酒龄的鉴定证明,整个包装显得典雅、富贵。以至于有的人喝完酒后,将酒瓶细心地收藏起来。

包装图案设计禁忌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因而也就有他们自己喜爱和禁忌的图案,产品的包装只有适应这些,才有可能赢得当地市场的认可。包装图案设计禁忌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禁忌几种。这里不多赘述。

(二)包装色彩设计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更富有诱惑消费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以及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日本色彩学专家大智浩,曾对包装的色彩设计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色彩设计基础》一书中,曾对包装的色彩设计提出如下八点要求:

1.包装色彩能否在竞争商品中有清楚的识别性;

2.是否很好地象征着商品内容;

3.色彩是否与其他设计因素和谐统一,有效地表示商品的品质与份量;

4.是否为商品购买阶层所接受;

5.是否是较高的明视度,并能对文字有很好的衬托作用;

6.单个包装的效果与多个包装的叠放效果如何;

7.色彩在不同市场,不同陈列环境是否都充满活力;

8.商品的色彩是否不受色彩管理与印刷的限制,效果如一。

这些要求,在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的实践中无疑都是合乎实际的。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商品市场的细分化,对品牌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细致起来。为了更准确地掌握不同种类商品包装色彩设计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将生活消费品划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提出色彩设计的具体要求:

第一类,奢侈品。如化妆品中的高档香水、香皂以及女性用服饰品等;男性用如香烟、酒类、高级糖果、巧克力、异国情调名贵特产等。这种商品特别要求独特的个性,色彩设计需要具有特殊的气氛感和高价、名贵感。例如法国高档香水或化妆品,要有神秘的魅力,不可思议的气氛,显示出巴黎的浪漫情调。这类产品无论包装体型或色彩都应设计得优雅大方。再如,男人嗜好的威士忌,包装设计要有18世纪法国贵族生活的特殊气氛,香烟包装设计要求有一种贵族的气质感。健牌特(KENT)香烟的烟盒遍体为白色,一座白色的古城堡耸立在一片白色之中,再配以金光灿烂的“KENT”商标,会使人联想起古老的城堡里的贵族生活。骆驼牌(CAMEL)香烟盒的底色是淡黄色,暗喻广阔的沙漠。背景图案上的金字塔和棕桐树代表古老的东方,给人一种神秘的和原始的感觉。这类商品的包装都应给人一种高价名牌的感觉。国内的“茅台酒”、“五粮液”、“沪州老窖”、“中华烟”、“云烟”等极品包装,也在设计上开始向国际名牌看齐。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一个有效的包装策略应该兼顾独创性,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这样,你就比你的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就能够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1.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①。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2.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3.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4.解析

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而这一计在商品包装上的运用,就是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由于对某种产品认知度的提高,从而使人们对产品的"印象"成为某种"真相",所以商家才能借机完成营销的目的。

但是"瞒天过海"是胜战计里的第一计,其前提就是要有胜利的条件和准备。没有这些条件和准备,"瞒天过海"就没有"瞒天"的意义了,这在商战中也是非常忌讳的。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与大品牌包装相似的产品,企图瞒骗消费者以假充真。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

正确理解"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在稳操胜券的前提下,故意让消费者对产品形成某种印象并信以为真,从而隐藏商家的真正目的。比如,在化妆品的商战上,"玉兰油"就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利用"数据、证明和调查"等概念来细分化市场;并在产品包装上采用大量的单色块和特有的产品造型,来体现"玉兰油"产品的高贵和典雅;包括展台的设计也和产品的设计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使消费者没有理由不相信"玉兰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含量,从而便实现了"玉兰油"高利润回报的营销目标。当然不可否认"玉兰油"本质的出色,然而这招"瞒天过海"的使用则更胜一筹,它使消费者慢慢的踏上了美的旅途,却不知不觉地付出了高价的车费。由此可见,当某种印象形成时正是人们因为司空见惯造成意识麻痹的时候,也是商家把握时机,实现目标的时候。

要进一步理解"瞒天过海"还有一点,"瞒天过海"是实现目标的单一行动,利用的是此次行动的表象,而不是两次行动或两种动作。有文章说蒙牛初期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样做既缓和了和伊利的矛盾,同时又避开了和光明、三元等同一线路上的竞争,是暗渡陈仓的策略。但是暗渡陈仓的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是实现目标的两次行动。而蒙牛在产品上打广告只是一次行动,就是要告诉消费者,蒙牛和光明、三元不同,是和伊利同一层面上的二把手,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地位的目的。所以确切的说,蒙牛采用的是"瞒天过海"的计策,瞒的是消费者。在蒙牛业绩突飞猛进,蒙牛真的成为内蒙的第二品牌之后,提出了"中国乳都"的宣传口号,并在产品上正大光明的印上了"中国驰名品牌"的字样,很好的打造了蒙牛奶源的正宗形象,使消费对蒙牛的实力越来越确信无疑,这也正是"瞒天过海"的精髓所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综合来看,"瞒天过海"是强者使用的一种欺骗计策。在商战上,包装设计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背后强大的企业支撑,是做不到"瞒天"的效果的。正如探源里所说,"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试想如果没有精心的准备和逼真的效果,皇帝又怎么能上这个当呢?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品牌;包装;消费群体

“稳操胜蒜”黑蒜的包装设计是一个校企合作的项目,由第三方橡皮人网站,通过与客户沟通得到项目。再由苏州工艺美院,上海工艺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几家院校以比稿的形式,最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赢得了这个项目。因为货真价实,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1“稳操胜蒜”品牌产生的设计灵感

黑蒜不同于其他的休闲食品,黑蒜又名发酵黑蒜,是用新鲜生蒜在发酵箱里发酵60-90天后制成的,黑蒜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特别适合三高的人群以及癌症患者。黑蒜超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甜、软、糯的口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认可,是速效性的保健食品。通过对黑蒜的了解,我们将黑蒜定位是一款中高端的休闲食品。另外黑蒜的功效适合三高人群以及癌症患者,再加上黑蒜独有的口感,所以根据产品功效推断,黑蒜适合中老年人群。这样基本上能确定产品的受众群体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为主。“稳操胜蒜”品牌,是利用了“稳操胜算”的谐音及寓意,有把握取得胜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显示出企业的自信与斗志昂扬的企业文化。同时,黑蒜作为休闲食品打破了人们对蒜的固有思维和印象,重新定位了产品,从品质健康的食品开始,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让消费者在后续的事业,生活,家庭等方面有个强健的体魄,以达到“稳操胜蒜”的目的,与品牌思想相呼应。

2设计表现

通过对产品的深入了解以及对项目的仔细分析后,我们根据客户所给的产品信息和要求,在老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开始了“稳操胜蒜”黑蒜的包装设计的初稿。LOGO的设计是品牌形象中重要环节之一,“稳操胜蒜”的LOGO,客户给了我们一个雏形,而我们大胆建议将LOG0下面的拼音改成英文“Everythingisundercontrol”一切尽在掌控中,中英文的搭配,也是为了今后能够与国际市场更好的接轨。此外,我们还在LOGO上加了一个皇冠的图案,寓意产品的品质高端,黑蒜和皇冠的搭配,根据这一点,我们头脑风暴想出了Slogan:“以黑为贵,蒜中黑金”。2.1前期调研分析,头脑风暴想出多个方案,客户选择更多完成“稳操胜蒜”黑蒜的LOGO设计,对黑蒜的功效以及品牌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又对消费群体进行了深度分析,只有明确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包装。所以我们设计出了几个方案:蒜中之王、太极篇、我说了蒜、黑营养,蒜健康、皇冠篇……最后设计简约,寓意高品质的皇冠篇得到了客户认可。2.2设计制作,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黑蒜的受众群体是青年和中老年人,所以产品包装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能够让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审美都认可。基于这个因素,我们设计了礼盒装和手袋。因为黑蒜的定位是中高端的休闲食品,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日常的小零食,但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就是营养品。礼盒的设计,颜色是以黑金两种颜色为主,黑金搭配衬托出认真、严谨的态度,高端的产品价值,市场化的受面范围很广,从青年到老年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接受的。我们在礼盒的设计上别出心裁的运用镂空,镂空的形状就是LOGO的图案(如图1)。图1为了显示礼盒的贵重和诚意,我们还设计了手册,手册分为上下两折页。上下两折页主要介绍了黑蒜的功效食用方法菜谱以及营养成分表,下折页主要介绍黑蒜的产地,选材,制作工艺等(如图2)。手册的最右边是以黑蒜的外轮廓为形,轮廓内有各种休闲食品的图标,强调了休闲食品的概念。青海纹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安宁。手册折好插入礼盒的镂空处,层次感分明,两种不同的视觉感受。镂空和青海纹的双重运用,显示出日系清新风的简约、时尚。瓶贴的设计,整个风格是以日系清新风为主,以米黄色为底色,黑色与米黄色色差强烈对比,提醒消费者需要有哪些注意点。将产品功效,生产商产地,保质期等产品信息合理地进行排版。2.3后期反馈与修改。任何一个设计,都需要不断反复的修改,完善在第一轮的设计中,我们在包装设计的色彩运用是黑白配为主,加上部分金色点缀,在发给客户预览时,客户给出的建议是:黑白配在中国是有一定忌讳的,所以后期我们以黑色和金色的搭配为主。黑蒜,营养价值高。黑金,稀有金属,运用于珠宝首饰上。二者结合,突出产品的品质之高,同时也与黑蒜内外颜色相呼应,与我们推出的Slogan:“以黑为贵,蒜中黑金”也有相得益彰之处。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实际的项目,所以折页的内容不够完善,元素的运用不够灵活,后期经过调整以及客户所给的资料不断的完善直到客户满意。

3感想体会

3.1设计“以人为本”,温暖人心黑蒜针对的消费群体,每天面对繁忙的工作,或者是面对疾病,紧张的生活压力。而黑蒜时刻关注着健康问题,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才能稳操胜算,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做最好的自己。苏州工艺学院,上海工艺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他们设计的方案在设计风格,创意,元素的运用等其他方面都做的很好,但是设计没有定位到人群,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而我们这一点是做到了,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从这一点,我们明白了,设计要“以人为本”,才能在众多的产品中独树一帜。3.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拿到黑蒜这个产品项目的时候,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听说过这个产品,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怕的,通过真实的项目,体验行业的流程,增强自身能力,学会更多的东西,才是完成一个项目的最大的收获。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也出现过一些小问题,但是我们及时去沟通,及时去解决。这是一次真实的校企合作的项目,从实践中去学习,到实践中去认证,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站酷.www.zcool.com.cn/.

[2]林振杨.包装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3]解勇.文字创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4]李春晓.商业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一个有效的包装策略应该兼顾独创性,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这样,你就比你的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就能够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1.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①。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2.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3.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4.解析

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而这一计在商品包装上的运用,就是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由于对某种产品认知度的提高,从而使人们对产品的"印象"成为某种"真相",所以商家才能借机完成营销的目的。

但是"瞒天过海"是胜战计里的第一计,其前提就是要有胜利的条件和准备。没有这些条件和准备,"瞒天过海"就没有"瞒天"的意义了,这在商战中也是非常忌讳的。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与大品牌包装相似的产品,企图瞒骗消费者以假充真。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

正确理解"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在稳操胜券的前提下,故意让消费者对产品形成某种印象并信以为真,从而隐藏商家的真正目的。比如,在化妆品的商战上,"玉兰油"就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利用"数据、证明和调查"等概念来细分化市场;并在产品包装上采用大量的单色块和特有的产品造型,来体现"玉兰油"产品的高贵和典雅;包括展台的设计也和产品的设计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使消费者没有理由不相信"玉兰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含量,从而便实现了"玉兰油"高利润回报的营销目标。当然不可否认"玉兰油"本质的出色,然而这招"瞒天过海"的使用则更胜一筹,它使消费者慢慢的踏上了美的旅途,却不知不觉地付出了高价的车费。由此可见,当某种印象形成时正是人们因为司空见惯造成意识麻痹的时候,也是商家把握时机,实现目标的时候。

要进一步理解"瞒天过海"还有一点,"瞒天过海"是实现目标的单一行动,利用的是此次行动的表象,而不是两次行动或两种动作。有文章说蒙牛初期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样做既缓和了和伊利的矛盾,同时又避开了和光明、三元等同一线路上的竞争,是暗渡陈仓的策略。但是暗渡陈仓的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是实现目标的两次行动。而蒙牛在产品上打广告只是一次行动,就是要告诉消费者,蒙牛和光明、三元不同,是和伊利同一层面上的二把手,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地位的目的。所以确切的说,蒙牛采用的是"瞒天过海"的计策,瞒的是消费者。在蒙牛业绩突飞猛进,蒙牛真的成为内蒙的第二品牌之后,提出了"中国乳都"的宣传口号,并在产品上正大光明的印上了"中国驰名品牌"的字样,很好的打造了蒙牛奶源的正宗形象,使消费对蒙牛的实力越来越确信无疑,这也正是"瞒天过海"的精髓所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综合来看,"瞒天过海"是强者使用的一种欺骗计策。在商战上,包装设计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背后强大的企业支撑,是做不到"瞒天"的效果的。正如探源里所说,"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试想如果没有精心的准备和逼真的效果,皇帝又怎么能上这个当呢?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包装设计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消费者在识别和选择商品时的重要依据。在包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形体、造型使观者联想到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刺激。因此,心理因素对包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包装对于每一个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较之其他任何一门艺术形式,包装艺术设计有着最广泛的群众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每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每日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商品,感受到包装设计艺术美的情趣。包装设计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更有声有色、更富于感染力地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层层面面。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能够真正的打动人心,那么他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因此,人类的心理因素对包装设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包装设计中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视觉、触觉、味觉等各方面。包装通过不同的图案、色彩、文字以及材质和造型来刺激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一、视觉感知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视觉在消费者购买心理活动过程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对事物信息的接受和识别分为感觉和知觉两个阶段。感觉反映事物的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因此,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没有感觉,不仅不可能产生知觉,而且也不可能产生其它一切心理现象。而在人的五官感觉程度中,视觉占了87%。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四种仅占13%。而包装对视觉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

文字是记录、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意念的基本符号。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视觉传达要素,透过大量的印刷,便可将所要传达的讯息传播开来。而包装是产品行销中,最直接,也是最大量的促销途径。因此,文字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是否得当,也就成为包装是否能达成促销任务的一大关键。文字本身是历经长远的锤炼所演变出来的,其本身就具备了象形之美,有了艺术的气息,所以包装设计者如能善用文字,光只是由字与字的编排与变化、字体的灵活使用,就能构成一件绝佳的设计。由于文字可以说是每一件包装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所以包装设计者必须有个体认识,那就是要做好包装,必先驾驭文字。如要想驾驭文字,设计者可能要先对各种字体的特色有所了解,文字设计也同其他设计一样,讲究“空间、平衡、韵律、格调”等因素。在包装设计上,还必须重视文字的“认知度”和“易读性”包装上的品牌名称和说明文字,如果不能让消费者很快的认知,就失去了它的商品属性。因为文字不但具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直接的信息传达功能。因此,要针对商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字体,适当的内容对商品的属性进行描绘。设计者除了对现有的字体特色必须有深入的认识外,还要依据商品的特性创造出新形态的字体,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

2、图案。

在包装上,最常见的图案表现方法就是以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来表达。包装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将被包装的内容物(商品)推销出去,所以基本上要让消费者知道所买何物,此时如只透过文字、色彩来表现,似乎略欠真实感,所以常会以写实的、绘画的、感情的表现方法将产品优点具体的说明,而为了表现其真实感,具象图形的表现方式,通常都会以摄影或插画的技巧来表现。

而在抽象图形的表现上,则是藉由其冷静、理性的强烈视觉印象,给消费者一种强烈的印象,并使商品本身在五彩缤纷的商品包装中,展现独特的风貌。而该以何种类型的图案来表现,就全看商品本身的消费群诉求以及商品本身的定位与特色来做选择。同时,商品的图案要符合商品的特性。以便消费者能够更好的选择商品。例如哥伦比亚的咖啡,法国的葡萄酒等,一般都会在包装设计中通过使用具有原产地风情的图形将这个信息传递出来。有些产品中使用的特殊原材料、配方或新的加工工艺,一般也会作为包装设计的特点体现出来。这样,消费者就可以直接从商品的图案而很快的辨别出商品的属性。

3、色彩。

人观察外界的各种物体,首先引起反映的是色极,它是人体视觉诸元素中,对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对色彩的注意力占到人视觉的80%左右,对形的注意力仅占20%左右。因此,色彩对包装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我们如何选择引起消费者格外青睐的色彩呢?首先,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如大红,具有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和增强血液循环的功能。但接触艳色过久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人感到疲劳。其次,对比可以使色彩鲜明、生动、活泼、既有美感,又有快感。例如:日本的灌汤系列化低盒包装,是一组以消费者心理为出发点的画面佳作。作者认为药品尽管是治病的,但是消费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因而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感受,针对这一点在包装设计时,作者独具匠心地采用鲜明的色彩对比使人感到这灌肠药有别于那些色彩冰冷的以文字为主的同类产品,仿佛还有那么一点引人食欲的东西在里面,并不那么可怕。这一组设计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减少了人们对药品的不愉快感,扩大了推销。在颜色的对比上,要防止花俏,零乱、繁杂、生堆硬砌,避免不和谐的气氛留在消费者的心里。再次,刺激物的新奇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颜色,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所谓流行色不过是新奇刺激色的代名词,它遵循不落欲套和标新立异的原则,使消费者永不厌倦,不断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此,只有了解色彩的基本要素、色彩象徵性、易读性、暗示性、识别性、各种色彩所给人的感觉、色彩本身所具备的视觉刺激效果...等等。将色彩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为商品设计出一个最具视觉刺激效果的包装来。

二、触觉感知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在包装设计中虽然视觉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但是,触觉感知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包装的材质和造型所表现的。

1、材质。

包装的触觉感是由包装的材料、质地以及包装材料表面的肌理造成的,它的不同感觉传达给我们不同的信息和判断,在包装设计中,利用材质和肌理的设计来达到我们包装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包装是商品的外表,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是通过包装来实现的,合理地将可视的触觉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可以提高其对商品的认知度,刺激购买欲。

将所包装的产品材质肌理要素,模拟设计在产品的外包装上,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对包装商品的认知和识别,这种识别是通过包装的触觉来完成的。例如:对一盒橙汁的包装设计,可以通过对橙子表皮的肌理的真实模仿,将橙子表皮肌理设计到商品的外包装上,建立较强烈的触觉感,使消费者很快认识到这盒饮料是新鲜橙汁而不是别的,非常准确和有效地建立了和消费者之间的识别和认同关系。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设计的猕猴桃饮料包装,他创意性地把猕猴桃的真实表皮材质肌理通过包装纸材的设计,将真实的猕猴桃表皮模仿得非常逼真,使消费者通过视觉判断出商品的属性和相关信息。这样的创新设计是触觉理念在包装设计中很好典范。可以让消费者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能够真实的通过触觉感受到。

2、造型。

造型知觉是靠视觉和触摸觉来实现的。因此包装造型的设计当前最值得重视的是注意“人体功学”的运用,特别是把人体功学与艺术造型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方便握拿,不易脱手滑落,开启省力,倾倒方便,既美观,又实用。例如:美国勒逊食品公司为了选择一种咖啡瓶。先设计了多种咖啡瓶型,让五百个家庭主妇进行观摩、评选,研究主妇们用于手拿瓶子时,哪种形状好;用湿手拿瓶子时哪一种不易滑落。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选用长腰果型瓶子是最合理的。然后又对产品名称、图案等,再进行调查。结果用这种咖啡瓶盛装的咖啡投入市场后,与六个月前已投入市场的通用食品公司的产品展开剧烈竞争,以销量比对方多两倍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新颖别致的艺术造型,具有霎时间出奇制胜的魅力,能使人在短暂接触中,获得清晰的视觉印象。日本人设计的一种收音机耳机盒,巧妙地利用纸盒的顶盖部,设计八条对称的弧线。使用时将纸盒顶盖四边向内弯曲,由于纸张本身的弹力,很巧妙地组成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四瓣花。这种精美的纸盒造型,在国际市场是罕见的,因此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竞争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从视觉到视觉,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并没有深化,要完成顾客从“目不转睛”到“爱不释手”的转化,还必须在造型的实用性上做文章,使感觉向知觉转化。比如,目前凡带有把手提环的包装设计,大多将把手、提环巧妙地安排在包装自身所占体积和空间之处,这是国外包装设计发展的一种趋向。

三、味觉感知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味觉感知主要表现在食品的包装上。一个食品包装,首先给消费带来的是视觉与心理上的第一感受——-味觉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无疑,包装是向消费者推销商品的一种艺术,是商品与消费者的一种桥梁,它将食品的外在与内在特点化为一种生动的设计样式,以期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同样,味觉感知也是从色彩和图案中表现出来的。

1、色彩。

心理学上把由一种感觉引起的其他领域的感觉叫做共感觉。从看到某一食品包装引起的对包装内食品的味道的联想和预期就是基于这一原理。什么样的食品包装更能够获得人们的好感,产生美好的味觉暗示呢?

色彩是食品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消费者能最快接受到的信息,给整个包装定下了一个基调。我们看到某一颜色时,使人回忆起各式各样的事物或者联想到和颜色有关的东西。有些颜色可以给人美好的味觉暗示,也有些颜色恰恰相反。比如灰色、黑色让人看起来会有一点苦涩的感觉;深蓝、青色看起来带点咸味;深绿色给人酸涩的感觉,粉色和奶油色给人香甜的感觉,大红色给人辛辣的感觉。这些色彩在食品包装中大量使用就要比较慎重了。要根据商品不同的味觉感知运用不同的色彩。

2、图案。

包装图案同样会对味觉产生影响。随着包装工艺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装饰手法被用于食品包装。食品包装上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图片或插图也给消费者味觉暗示。圆形、半圆、椭圆装饰图案让人有暖、软、湿的感觉,用于口味温和的食品,比如糕点、蜜饯甚至方便食品等;方形、三角形图案则相反,会给人冷、硬、脆、干的感受,显然这些形状的图案用于膨化食品、冷冻食品、而干货用圆形图案更合适。

另外一种装饰手法是对于情感型食品(如巧克力、咖啡、茶叶、红酒),这种食品包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随意的手绘插图、美丽的风景图片、甚至浪漫的传说在包装上营造的氛围,先给消费者以间接的情感暗示,消费者对情感的渴望很容易过渡到对包装内食品的渴望和好奇,从而产生美好的味觉联想,对商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包装设计•李颖宽编著2000,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设计概论•赵农编著2000,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3]包装设计•林振扬编著2003,广西美术出版社.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7

摘要:“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几年的建设中,始终坚持围绕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与职业岗位等方面来实施。探讨高等职业包装设计教育特色,能够提升包装设计教学质量,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再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于2002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2002年成为部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商业美术设计中的主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实践证明,加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配合《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包装设计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把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内容增多,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包装造型案例。并与包装设计专家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按照企业管理工艺程序与步骤来编写,方便学生自学。编制包装设计电子课件,其中除了编写包装艺术设计外,还编写了包装设计欣赏、最新包装设计和中国之星获奖作品、世界之星国外作品选等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按类别编辑,如商品包装、食品包装、酒类包装、工艺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玩具包装等多种包装设计作品,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包装设计参考图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还将图书馆、艺术设计资料室1000多种的包装设计出版物目录挂在网上,整理全国30多个包装设计及相关的网站链接,既为教师提供授课参考资料又为学生自学包装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包装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供了一条自学途径。公务员之家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立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包装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为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群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对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宝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8

文化支持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现有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功底及其应用能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商品包装设计的基础。商品包装设计之所以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是由包装商品及其设计的如下特性决定的。

1.包装商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性

包装商品作为商品本体的附属物,应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等多方面的功能,这是包装商品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而这些多重功能是否完备,既要求设计者选用材料的正确,又要求选型、结构的合理,还要求包装装潢符合促销诱导的市场消费心理。所以,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营销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艺术的创意很好地结合起来。

2.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商品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其使用需要,还希望在商品及其包装上能获得美的视觉满足或享受。所以,商品包装的造型与装潢设计,应当符合美学规律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人们对于美的审视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审美意识还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区别,因此,包装设计者应当熟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适合于社会美、大众美和时代美。

3.包装设计的独创性

包装商品作为一种艺术制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设计与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往往源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文化底蕴)。所以,要使商品包装的设计具有独创性,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观上具有创造意识。

二、文化底蕴对商品包装设计的支持作用

由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合成的文化底蕴,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商品包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作用。

(一)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

在当代,科技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但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高智能的革命,而智能机器(计算机)则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它使智力物质化,使高智力渗透于高生产力与高设计力之中。比如,在国外商品包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一条龙设计过程中,早已实现了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设计,可将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计算、反复比较、反复修改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包装设计从令人苦恼的繁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从而获得优化的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的智慧是无穷的,但其工作速度与电子计算机是无法相比的。伟大的数字家契依列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将π计算到707位数,而中等速度的计算机只需八小时就可以把π的运算推到十万位数。除此之外,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系统,均备有多种文字和图像屏幕,在图像屏幕上能产生千万种颜色,并可以随心所欲地绘画,修改造型结构中不中意的部位等。展望未来,包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化是一种总的发展趋势,今后,必将还会有更多的为设计服务的专用辅助设备问世。包装设计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科技功底,其商品市场调研、新材料的选用、设计资料的检索、设计程序的编制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有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撑。

(二)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文化。一般地说,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实文化基础上,以艺术文化系统为核心的更高级的精神文化形态。伴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市场上商品本体及商品包装的美的要求推动着美学冲出纯意识形态的艺术殿堂,越来越渗透到日常的市场交换活动中来。

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和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价值提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这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当今社会,单纯以产品性能来满足官能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必须在运用之外,加上美观,这是一种‘美’的文化标准,也是时代消费的大趋势。”如今,因为商品包装质量低劣而积压滞销或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实例不胜枚举;同样,因为商品包装稍作美学质量改进即获得积压商品畅销或出口创汇增加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商品包装设计,从构图来说,离不开对比、比例、对称、平衡、韵律、空间、调和等多方面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从造型结构来说,离不开安定与生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多方面美学关系法则的处理;从装潢心理感受来说,离不开适用感、特色感、质量感、廉价感、名贵感、新奇感、柔美感、群体属性感等各种心理感受的美学表现。这一切表明,包装设计者如果没有审美文化功底,就难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寓于商品包装中的完善的美学功能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三)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示作用

道德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和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调适文化”,它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不遗余力地提倡道德教化,勉励道德修养,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现代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对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商品包装与被包装商品本体是一种形式与内容、表与里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表与里是否一致,需要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的自身道德自律或道德心理自律,不作“缺德”的欺骗性包装。如果商品包装设计能用道德原则警醒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上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和进步,都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四)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营销文化是市场经营或市场行销文化。它是一种旨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调查,并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营销文化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始于商品被生产出来之前,而终于商品实现销售、价值得以实现之后。它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1)进行产前和市场分析与预测;(2)制定产后的促销策略与实现销售;(3)改善售后服务与提高重复购买率;(4)汇集消费者使用产品意见与实施价值创新战略;(5)探讨科技创新与开发新产品。现代的市场营销文化已经同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消费学、市场预测学、广告学、经济计量学等多种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如今的社会商品包装,已作为营销学中的一种促销手段,“一种有心理影响的容器”、“一种在相当程序上左右了销售的因素”、“一种供消费者对商品所包含的利益与效用进行心理评价的依据”。所以,商品包装设计人员一定要用市场营销学的文化支持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没有这个文化支持,就难以对市场营销环境、消费心理作出科学的分析;难以在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竞争策略和多角化经营策略等;更难以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使包装设计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总之,未来的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道德心理、审美意识、营销策略等文化要素的支持作用。因为现代市场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产品与产品实体,竞争优势除品牌、质量之外,更强调有着高附加值的商品包装。只有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较高的科技水平、道德素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聪颖的思考力和大胆创新精神,才能在发展我国未来的包装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些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已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所替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特别多,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当前,大量包装设计作品如出一辙,这跟我们在设计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原创设计有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向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应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课题,比如“可持续包装设计”等新理念包装的探索、包装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包装材料的革新与重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等等,提供一切可能条件让学生去做大胆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设计为创造性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或者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譬如专题讲座与讨论的结合,与学术报告的结合,与学生作品展示的结合,与参观实习的结合,甚至可以多种方法交替进行,穿插进行等等。课堂教学也可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如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幻灯展示、效果图表现等等,手段尽量丰富。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扮演引导者、策划者的角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加强人文修养,注重对学生伦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人文科学”是指一切与神学相区别的,与人生、社会有关的科学门类,包括文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等门类。包装设计不仅仅需要技能和创新能力,它同样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不断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因为设计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多人都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包装设计以极大刺激消费为最终目的,一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我国的包装法规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法律措施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设计师是创造合理适度的包装方案的源头,也是提供浮华过度包装的源头。这与高校设计教育不注重学生伦理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关系。每一个有良知的设计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为人们不断提供更合理新颖的生活方式,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持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尊严。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从教育入手,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文化、包装法制法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系统地纳入必修课程,还可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包装设计师在社会上的精英作用。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大规模扩招,迄今为止占中国大专院校50%的大学都已经开办了设计专业,而90%的设计专业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基地,导致“闭门造车”和“干活主义”的教学形式并存,这都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使得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

而如今在欧洲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中,将包豪斯初期创建的“双轨制”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教学工作。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创造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创造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能够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

包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笔者设想,我国的艺术院校也可根据条件建立包装设计工作室,包括各类包装材料、工艺、设备等设施,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在工作室完成作业。工作室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可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需要进行的专题设计则自己承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教学项目最好在学校的工作室完成,而实际训练项目则可以与企业合作完成。

同时,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实践经验。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把有创造力的实验性课题深入下去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和效果图表现上。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等信息交流技术的迅速发展,渗透到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术交流便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教与学将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面临着挑战。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时更新观念,贯彻可持续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课题设计和组织能力,完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向现代的启发、引导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总之,教育是设计的基础,包装设计教育决定着我国的包装设计现状、设计水平和设计的未来发展。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创造新知,为推动我国21世纪的包装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占军著《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原载于《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2]朱蓝黄灵子胡小惟著《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改革三人谈》,原载于《艺术与设计》,2003年第8期

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些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已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所替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特别多,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当前,大量包装设计作品如出一辙,这跟我们在设计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原创设计有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向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应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课题,比如“可持续包装设计”等新理念包装的探索、包装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包装材料的革新与重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等等,提供一切可能条件让学生去做大胆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设计为创造性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或者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譬如专题讲座与讨论的结合,与学术报告的结合,与学生作品展示的结合,与参观实习的结合,甚至可以多种方法交替进行,穿插进行等等。课堂教学也可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如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幻灯展示、效果图表现等等,手段尽量丰富。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扮演引导者、策划者的角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加强人文修养,注重对学生伦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人文科学”是指一切与神学相区别的,与人生、社会有关的科学门类,包括文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等门类。包装设计不仅仅需要技能和创新能力,它同样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不断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因为设计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多人都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包装设计以极大刺激消费为最终目的,一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我国的包装法规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法律措施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设计师是创造合理适度的包装方案的源头,也是提供浮华过度包装的源头。这与高校设计教育不注重学生伦理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关系。每一个有良知的设计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为人们不断提供更合理新颖的生活方式,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持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尊严。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从教育入手,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文化、包装法制法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系统地纳入必修课程,还可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包装设计师在社会上的精英作用。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大规模扩招,迄今为止占中国大专院校50%的大学都已经开办了设计专业,而90%的设计专业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基地,导致“闭门造车”和“干活主义”的教学形式并存,这都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使得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

而如今在欧洲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中,将包豪斯初期创建的“双轨制”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教学工作。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创造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创造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能够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

包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笔者设想,我国的艺术院校也可根据条件建立包装设计工作室,包括各类包装材料、工艺、设备等设施,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在工作室完成作业。工作室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可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需要进行的专题设计则自己承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教学项目最好在学校的工作室完成,而实际训练项目则可以与企业合作完成。

同时,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实践经验。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把有创造力的实验性课题深入下去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和效果图表现上。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等信息交流技术的迅速发展,渗透到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术交流便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教与学将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面临着挑战。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时更新观念,贯彻可持续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课题设计和组织能力,完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向现代的启发、引导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总之,教育是设计的基础,包装设计教育决定着我国的包装设计现状、设计水平和设计的未来发展。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创造新知,为推动我国21世纪的包装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占军著《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原载于《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2]朱蓝黄灵子胡小惟著《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改革三人谈》,原载于《艺术与设计》,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