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时间:2022-07-29 08:41:17

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该时代背景下,各行业领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明显提高,切实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时常出现网络安全风险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网络安全防范任务迫在眉睫。该文首先简述了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随即指明当前计算机应用中较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对策展开一系列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安全防范;对策

21世纪是以科技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则为时展的必要产物,目前已经逐步渗透到全世界各行业领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用户能够快速实现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处理,满足工作等多元需求,但同时还需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避免出现风险问题,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1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行业领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明显加深,同时,该技术也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网络用户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个人信息会被各类型的网络平台收集和利用,容易出现用户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方案则能够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的安全性,营造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降低安全风险,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开放性。开放性为计算机网络体系最显著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用户即可对各类网站进行登录和查阅,以此获取自身所需的数据信息。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安全隐患,在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黑客可入侵安全系数较低的用户系统,窃取或者损毁用户资料,产生较大损失[1]。其次,多元化。网络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创新,技术种类得以扩展,其运行方式及技术功能等更加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安全防范难度显著增加。最后,体系化。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日益强大,系统运行与应用流程体系化特点愈加明显,且逐步形成新的网络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网络需求。

3计算机应用中较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3.1网络环境安全问题

网络环境是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虽然目前用户均意识到网络环境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安全的不良影响,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专业知识有限等因素,根本无法杜绝此类风险,依然可能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网络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着很多不可抗力因素,而网络内部环境则指系统供电及运行温度等。一般来讲,内部环境因素基本都属于人为因素,而通过对内部环境的科学管理是完全可以达到网络安全防范目的的。

3.2硬件安全问题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交换机及路由器等,而这两种硬件也是所有硬件系统中安全风险发生率最高的部分,一旦其出现故障,则会直接引发系统的瘫痪,而风险解决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进行故障硬件的检修或者更换即可。目前,我国大型网络系统均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可对硬件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3.3软件安全问题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每一种软件的功能各异,在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可快速实现其运行。同时,通过软件也能够有效保障硬件功能的发挥[2-3]。但在软件开发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网络用户需结合软件应用情况进行漏洞的修复,以此保证网络安全。黑客、病毒的攻击目标在于软件系统,其目的是通过攻击软件系统来盗取用户的资料和信息,这将会对用户造成巨大损失。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必备内容,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着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的运行情况,对此还需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软件系统受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对策

4.1强化用户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网络安全意义重大,用户自身首先应强化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目前,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用户需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而确保各种防范对策的有效落实。对此,用户在计算机应用中应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上网习惯,尽量避免进入缺少安全验证的网站,若需进行程序下载则需完善相关安全处理,对网络密钥进行标准应用,并对关键信息进行备份,提高网络安全。

4.2强化软件及硬件的科学管理

计算机应用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加强二者安全管理是必要的。现阶段,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均与计算机网络紧密相连,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好网络安全的防范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系统硬件应注意日常防尘、防火、防水等方面,并且对各类型硬件进行定期检查,做好硬件的维护与更换,生成详细的硬件维护记录。另外,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中最易受损的部分,也应加强管理,比如:安装对非法软件进行屏蔽的应用软件,并对必要部分进行“设密”保证密码的复杂性,要经常对密码更换,不要随意设置密码,以此来保证安全可靠[4]。

4.3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结构

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的稳定与安全需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结构,通过其安全防范功能的发挥,对网络黑客及病毒等各形式的恶意攻击进行全面抵御。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网络运行安全评估,对网络管理和漏洞扫描情况展开综合评估,对网络安全标准加以检验。二是为安全防护,该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加密、网络监控、网络访问和控制以及病毒防护极大功能模块,该部分也是整个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三是为安全服务,主要功能是能够帮助用户维护安全,包括数据恢复、应急服务以及安全技术培训等。

4.4加强防火墙技术应用管理

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用于安全防范的重要技术,加强对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管理可有效提高计算机应用环境的安全系数。应做好病毒库的及时更新,防止新型病毒对系统进行攻击,造成数据流失或被篡改。具体来讲,通过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病毒信息进行有效拦截,但却无法进行病毒的处理,还需与其他病毒处理软件共同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网络安全防范功能。

4.5加强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管理

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可对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进行加密处理,并且能够结合数据保密程度进行多次加密,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将系统内数据信息打乱,通过这种方式使窃密者无法获取内部信息。该技术可分私钥加密与公钥加密,这两种技术具有一定的差异,用户可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与人们所用的私密钥钥原理类似,无论是进行加密还是解密均需同一密钥。在传输数据信息的时候,同一密钥的密码存在被破解的可能,而应用私钥加密则可有效提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无需认证便可进行操作[5]。私钥加密的主要优势为其运行速度快,技术适用性强。但由于采用私钥加密后,其密码可能被破解,为用户带来一定损失。所以,如要开始有关数据的传输时,不应选择私钥加密技术做加密,而是应用公钥加密,这项技术是在私钥加密基础上而产生的,它的功能更加强大。但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与私钥相比,公钥加密安全可靠更强,但这样同样会降低了计算机的运行与处理的速度。加密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按照数据的实际情况妥善选择,这将有效提高数据安全性可靠性。私钥加密与公钥加密各有优势和不足,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合适的加密手段,但通常公钥加密与私钥加密共同使用,这样能够取长补短,有助于数据的加密型,使数据的安全性更强[6]。

4.6加强入侵检测系统应用管理

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容易被病毒及黑客攻击,严重情况下可能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通过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可在病毒或黑客开始入侵就立即进行报警,防止其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入侵检测系统为当前我国网络用户较为青睐的应用系统,可对计算机网络内部一切未被授权的行为进行识别与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给用户,在用户收到检测信息之后可以针对系统当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实施筛选,并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一旦检测出异常状况则可迅速做出反应,制定紧急处理措施。用户在根据检测系统提供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给予科学处理,按照信息情况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手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入侵检测技术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与病毒查杀技术、防火墙技术共同实现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护,从而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7]。入侵检测技术通常与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一起应用,对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起到重要作用。现在计算机软件漏洞比较多,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会对用户的数据起到破坏作用,为有效避免数据信息泄露情况的出现,还应该借助漏洞扫描系统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扫描,及时对漏洞进行修复。

5结语

总之,当今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均与计算机的应用息息相关,为保证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安全,应结合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营造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董甜甜.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东南大学,2019.

[2]王大萌.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7):247-248.

[3]李日和.微纳卫星高可靠星务计算机容错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7.

[4]黄蓉.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8):183-184.

[5]古力米热·阿吾旦.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8):109-110.

[6]孔德有.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7):162-164.

[7]郭小娟.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7):218-219.

作者:杜坤 单位:成都卓越华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