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0:30:35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合作医疗渐兴起。合作医疗在我国农村经历了3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高峰时全国有90%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培训了150多万赤脚医生。当时的合作医疗由乡、村两级管理,国家给予技术指导,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提供医疗卫服务。资金来源以集体公益金为主,农民个人也交纳一部分费用。这一制度对推动农村卫生工作,保护群众健康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合作医疗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加上合作医疗在兴办过程中缺乏政策指导和管理中的失误,很多地方的合作医疗的村仅占全国村总数的4.8%,以自费医疗制度为主的农村,医疗费用再度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

为了解决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群众的医疗保健问题,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健康》策略目标,中国政府在世界银行“卫生贷款II”的支持下,由国家卫生部与美国兰德研究所合作,组成中美专家软科学研究组,于1985年在四川简阳、眉山两县农村开展了《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试验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二、试验目的

本项目是在总结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健康保险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以,结合中国农村实际,开展农村健康保险试验研究。其目的是:

1、探索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健康保险途径,为我国开展农村健康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农村健康保险的科学测算,建立不同补偿比例下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费用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保险实用方案提供参考案例。

3、建立健全健康保险的财会制度。要用科学的方法估算不同类别、不同水平的预期支出,以便保险费用与入保金保持平衡,并能为不同经济收入的农民所承受。鉴于保险的远期目标是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建立应付意外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再保险系统”。

4、建立健全卫生服务监测系统。为了使有限的保险金得到合理的使用,通过筛选建立一套简便有效的卫生服务监测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和费用的监测系统,达到有效的使用卫生资源。

5、通过试验研究,向国内提供一个实用的、可操作的农村健康保险实施方案。该方案设计了不同入保金额和补偿比例,以适应农民的各种收入水平。保险内容应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等。

6、探素“软科学”决策研究和社会试验研究的方法。本项目通过中美专家的合作,运用科学方法回答卫生政策设计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有助于中方研究者提高解决有关卫生政策问题的能力以及培训卫生事业管理中从事社会软科学研究的人才。

三、组织领导

1、主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成员有卫生部有关司、局、办负责人,并由医政司、贷款办主管。

2、合作单位:美国兰德(RAND)研究所。

3、参加单位:四川省卫生厅、华西医科大学、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内江市卫生局、乐山市卫生局、眉山县人民政府、简阳县人民政府。

四、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

卫生部(中国农村健康保险领导小组------四川省卫生厅)

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试验项目研究组------市、县人民政府、卫生局(县健康保险管理委员会)

2、县乡村机构的职能

(1)县级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负责,由卫生局、农业局、财政局、保险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现场试验的组织领导、政策协调和管理工作。

(2)乡镇管理由乡镇政府正或副乡镇长负责,由乡镇卫生院、财税所的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现场试验的实施、卫生服务及保险费的管理等工作。

(3)村管理小组由村长、会计、卫生部长组成。负责宣传动员、协助筹集保险费、卫生服务监督等工作。

五、试验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1985年春,世界银行专家组到四川考察,确定简阳、眉山两县为试验现场。随这于7月在两县对880户3768人进行了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的典型调查,并建立了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费用模型。

2、设计阶段:1986年~1987年春,中美专家反复讨论分析,提出了研究方案设计。决定研究重点为卫生服务的利用与费用,建立资料收集方法,通过调查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建立管理制度等。

3、预试阶段:1987年7月~1988年3月,对简阳县与眉山县的各2个村8231名农民提供1年的健康保险,作为预备试验。收集分析了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管理制度的资料,进行了人员培训与满意度调查。在总结分析预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正式试验的设计。

4、试验阶段:1989年1月1日~1990年12月31日在2县共26个村4万余人进行为期2年的试验研究。1988年10月1日~12月31日对26个村的农民就医,实行低比例补偿,并进行有关资料登记,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线资料。试验村中的平坝、丘陵地区采用交叉研究方案,在山区采用前后比较研究方案。本阶段对收集的资料,以编号为2与7或尾数为2与7的户,作为固定样本,并将其录入计算机,以便统计分析。同时继续完善各种制度,试验结束后进行了满意度调果。

5、总结推广阶段:1991年8月~9月中美专家在美国兰德研究所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紧接着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与专题总结分析。从1991年起,简阳与眉山2县分别在本县其余各乡镇推广农村健康保险。简阳县已在18个乡镇、眉山县已在10个乡镇开展健康保险。

六、试验研究主要活动

(1)研究组办公室及时将固定样本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将简要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县、区、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入保者的门诊与住院人次、费用等反馈给两县各级健康保险管理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管理。

(2)研究组建立了逐级监测制度,即省监测两县,县监测区乡,乡监测s村。同时省与县负责卫生服务管理的人员,还不定期深入到乡村抽查住院病历与门诊处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研究组定期(大约每月一次)开会研究试验现场运转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并向美国兰德研究所通报。

(4)美国兰德研究所的专家数次来四川,与中方专家研究分析试验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5)现场预试验进行5个月后,即1987年9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健康保险研讨会。美国专家纽豪斯、克里汀、威廉斯和国内专家、管理干部等80余人参加,交流了经验,同时听取了国内外专家的咨询意见。

(6)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在第四届亚洲农村医学会议(1988年)、第十一届国际农村医学会议(1991年)以及在上海,山西临汾、沂州,湖南华容,广西南宁,浙江肖山等地召开的有关会议上,研究组均派人出席交流经验。

七、人员培训

1、有3名硕士生、2名博士生,通过参加农村健康保险研究工作,结合健康保险撰写了硕士论文3篇,博士论文1篇。现有1名硕士和1名博士在深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发挥着骨干作用。

2、结合工作需要,选送青年教师赴美国兰德研究所短期培训。共培训人员5人,时间为2~3个月,内容为统计分的和决策分析支术。

3、结合工作实际,培训了一批基层管理干部。他们已能独立开展健康保险,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论文,编写了农村健康保险实用书籍。

4、参与实践,培训了一批中青年教师。他们掌握了健康保险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撰写了论文,还提出了题目进行研究,有的课题获得了卫生部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5、研究组为全国和四川内江市举办了两期农村健康保险培训班,参加人员达100余人,系统讲授有关健康保险原理与方法技术。同时,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卫生管理等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给各级各类干部讲授健康保险的知识与技能。

八、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部分:研究技术报告,关于在农村开展健康保险的建议方案和本试验的终结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专题论文,包括健康保险的组织领导和基层建设,科学测算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论文14篇:(1)各级政府在农村健康保险中的领导作用;(2)农村健康保险中的办站形式与管理;(3)医院补偿原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4)医药费用预测模型及保险因子分析;(5)保险因子的初步探讨;(6)医疗费补偿比的测算;(7)健康保险管理初探;(8)三种健康保险方案的对比分析方法;(9)农村健康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模式比较;(10)农村健康保险乡级管理费初探;(11)农村健康保险与自费医疗质量及费用比较分析;(12)健康保险中医疗服务的监测与评价;(13)医药价格指数在农村健康保险医药费用监测中的应用;(14)农村健康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九、主要经验

1、广泛宣传,取得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健康保险的重视与领导,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2、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能发挥组织领导与协调功能的健康保险管理系统,是进行工作的保证。

3、采用多种形式,争取基层干部、户主与群众对健康保险的理解和积极参加是健康保险成败的关键。

4、试验结果表明,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健康保险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解决农村医疗保健保障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5、在健康保险中,补偿比的设置极为重要,它对门诊及住院的利用都有明显的影响。

6、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们涉及到入保者的就医心理与行为;医疗服务者提供的心理与行为;保险方案与管理制度。

7、开展农村健康保险,必须有健全的三级医疗保健网和转诊系统、业务辅导制度;以户为单位入保;保险范围宜将计划免疫、围产期保健纳入。

8、吸取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的经验教训,建立新的科学的管理程序与办法。例如坚持收挂号费与出诊费,医药不实行全免费,而补偿比例最高不超过总费用的80%。

十、问题和建议

通过本试验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

1、健康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体系,应尽快立法,否则难以实施。

2、有的领导、干部、群众对开展健康保险在认识上还有不同的看法,影响了该制度的进一步推广。

3、保险费的筹集十分困难,应研究如何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分担,而以个人为主筹集的原则。

4、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还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入保者的要求。

5、推广健康保险时,要考虑如何增大抗风险的能力,即财务以村为核算单位扩大到乡或更大范围。

对推广健康保险的建议如下:

1、当干部群众的保险意识不强时,可先实行在健康保险中重点保门诊的方案。以后逐步向门诊与住院兼保、重点保住院的方案过渡。

2、在健康保险正常运转地区,物价相对稳定时,可采用简易估算法预测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预测模型法。确定补偿比宜采用“量入为出”的方法。

3、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测指标体系来监测控制医疗价格,从而更好地监测医疗费用。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2

一、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存在违规流转、隐形交易等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在住房市场升温和持续壮大中,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价格优势显露出来,处于城乡结合部等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农村宅基地,很多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做出违反法律制度的事情。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不可以出售给城市居民,也不允许城市居民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建设住宅,即使能够建成,有关部门也不能给违法购买和建筑住宅者发放房产证及土地使用证,这些规定都严令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大量调查显示,有超过20%的农民出售过住房,这说明虽有明确的法律,但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的买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2]。2.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出现闲置,空心村现象明显。改革促进大量农村人力资源进入城市,一部分人常年工作、生活在城市中,农村的宅基地和住房就此闲置起来,尤其比较偏远的农村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一些资料表明,超过半数的农民有多余的、处于闲置状态的住房,严重的浪费了土地资源。住房闲置的原因之一是农民进城务工,另外的原因是非法审批、乱建乱占住房、建新房不拆旧房,从而造成空房现象的产生,在城乡结合部甚至出现一些空心村。目前,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不断增加,农民清醒认识到房屋蕴含的巨大升值能力,农村住房不断向村外扩张,一些农民在村内有住房,又在村周边重新兴建住房,这就造成空心村[3]。这种现象极大浪费了住房资源和农村的土地资源。3.农村占用耕地建设“小产权房”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商品住宅楼的价格飞速上涨,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在丰厚的经济利益面前,一些地区的政府就在公路旁建设起颇具规模的商业住宅,以至于村道、公路旁的耕地被非法占用。另外一些开发商和村集体进行合作开发建房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这部分房子大多数是非法使用基本农田或耕地建设的,没有预售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这就是所说的“小产权房”。尽管“小产权房”因其独特性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但这一现象在全国都发生甚至普遍存在,巨大的价格优势满足城市居民中低收入人群的需要。近年来,城镇居民有在农村购买共建房的现象,这些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城乡结合部。4.使用权被征用的宅基地出现补偿不足的现象。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让低成本的城乡结合部土地成为城市发展后备选择,甚至开始征用宅基地和住房建设住宅区。农民住房和宅基地被征用后,土地用途从农村用地转变成建设用地,价格也产生明显增长。这部分增长的价值,如果是城市征用居民住房,那么增值部分归房屋所有人拥有,但农村宅基地是村集体所有的,这部分增值收入的归属就是村集体,农民只能得到土地建筑的补偿。农村宅基地具有双重性,农户拥有使用权,而集体拥有所有权,两种权力的分离让农民被征地时权益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还助长了一些地方政府乱占、乱批宅基地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在城乡结合部比较突出,由于宅基地所处的位置不同,地租也会有一些差别,这种差别形成农村集体的追租情况。

二、农村宅基地问题的原因及后果

宅基地面临着流转使用权的现实需要和制度之间的矛盾,这个难题急需要求政府部门解决。制度是限制或刺激行为的规矩,如果制度供给在一定层次上落后,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新的价值,经济就会在此时发生扭曲的现象。这样就会在租金和建设上消耗更多的能源,并产生冲突和摩擦[4]。近些年,出现大量由于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自焚、暴力抗诉等事件,拆迁上访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加之势,追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人口增加和土地资源缺失带来的矛盾,土地升值需要传统权力对物质分配进行重新界定和调整。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让宅基地的价值一再升高,但在征用农村土地时,补偿款一般归村集体所有,农民仅仅能获得地上物的赔偿,出现集体卖地侵害农民住房和宅基地使用权的事件而产生的矛盾,是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补偿方面的失衡。

三、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路径

1.对传统的配给制度进行改革。我国资源匮乏、人口众多,这就决定了在广大农村实行一宅一户的必要性,城镇也要利用税收等制度对一户多套住房进行必要的控制,在根本上实施对资源均等化的分配。纵观历史,我国从北魏、唐朝时期就已经实行均田制度,即一亩宅基地要分给三人使用,这个制度值得现代人借鉴。取得农村宅基地的方法要和我国法律中获取民事权利的原则相一致,就是农村居民一出生就拥有一定数量的宅基地,并按户申请的方式来获得实际宅基地的使用和拥有,这样既能够保护每一个农村居民的居住权,又能够节约村集体的土地。对于妇女和老人在权益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也为流转宅基地的利益和分配在产权方面进行明确,达到减少财产纠纷的目的。2.在法律体系上确立起有偿使用期。在地上权的传统法律条文中建立起宅基地有偿使用的规章制度。我国可以根据农村实际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宅基地的建筑在抵押、赠与、继承及流转过程中,受让者能够得到使用宅基地的权力,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受让者要执行有偿使用,期限不能超过房屋的使用寿命。政府部门还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建立不同标准。3.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和成本差异。农民是村集体的成员,在宅基地的使用上可以无偿或者低成本获取。在合法取得、使用宅基地时,如果这户人家拥有一处以上的农村宅基地,就要向村集体缴纳一定数量的年租金或者土地使用费,直至集体收回宅基地、建筑物失去使用和经济价值或宅基地按正常手续流转出去为止。在农村现有条件下建立宅基地压力和退出机制,所谓压力机制就是利用管理和经济的手段让农户的多处宅基地的收益低于成本,让农民自觉让出宅基地的方法。所谓退出机制也是利用经济管理的手段让农户对多占的宅基地自动退出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允许宅基地自由流转,在退出时对建筑物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四、农户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

1.确保农村多元化所有制经济得到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以土地公有制为前提,针对农村中所存在的多元化经济体制以及农民合法权益进行改革。在改革农户宅基地制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多元化经济体制与所有制经济组织视为平等,并通过法律手段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私人经济及国有农场等多个方面的经济体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2.构建合理化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此环节中,需要认真分析与把握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家庭承包经营两者之间的关系。现行的土地承包关系,需要维持长期不变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农户承包权提供保障。可以结合地方政策,适当放宽土地经营权,通过不断创新与发展,结合发展需求在确保家庭经营地位基础上,促进各种经营模式的稳定发展。3.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改革。对于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不合理生产关系,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不断完善与调整农村经济体制,让其经济体制类型能够体现出在市场配置中的价值。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力度,协助各地区农业树立起竞争意识,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向着数量、质量、效益多位一体的改革方向发展。4.为农民财产权益提供保障。农户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以农民财产权益保护为切入点,最大化尊重农民权利,为其合法经济利益提供保障。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各地区农业发展需求,认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策略,提升制度改革的公平性及效率。5.采用试点形式逐步推广。开展农户宅基地制度改革时,应引导基层群众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对其进行发展方向的引导,确保整个创新以坚守底线为前提。结合不同地区发展需求与特征,大胆创新并制定具有差异性以及过渡性的制度。可以将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制度运用于农村改革试点当中。一旦取得一定的成效,应组织安排对制度进行总结与复制,在其他地区逐步推广。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改革过程中出现对现行法律相关内容有所突破的事宜,必须要按法律规定进行程序报批,在取得相应授权之后,才能在适合的范围中进行试点运作。6.坚决拥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这里所提及的统一领导指的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也是为农户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政治保证的有效途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需要依法、依规地做好“三农”工作,并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提升相关工作水平。坚决拥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实现农村各项改革能够得到及时深化,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制订出适合农民宅基地发展的规划

1.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宅基地也在不断地改革,要对农村建设进行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并做到严格落实。从宏观的角度上调控城乡关系,从微观的角度调节住宅结构和农村环境布局来对农村的宅基地进行设计,对已经在城镇实现就业和投资的农民,鼓励他们到城镇定居,促进农村人口走进城镇[5]。在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要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要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宅基地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2.加快建设制度完善的农村社会。加快建设体系完善的农村社会,整合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让养老金纳入个人账户,统筹养老金,建立社会保障的调节和确定机制。建立起政府保障和市场配置的住房体制,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加强管理和建设,满足各类城乡居民的需要。将宅基地建设逐步纳入到社会保障机制中,通过农民创收达到流转宅基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并鼓励农民多形式、多渠道就业,健全人力市场,加强职业教育,全方位提高农村经济水平。3.统一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促进城市乡村共同发展和繁荣,就要加大统筹的力度,增加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民在对现代化成果进行分享时,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步伐。要打破固有城乡土地机制,寻找社会保障、金融财政、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方面一体化进程机会,要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乡规划等问题上提高资源配置均衡和交易的公平性。4.建立起有序、规范、统一的宅基地市场。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经济体制,形成市场体系的统一结构。但在农村宅基地方面的制度比较欠缺,人们在新形势下要完善宅基地的市场,协调供需关系,清醒的认识到要改变传统宅基地的形式就要改变无偿使用宅基地的模式,更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起有序、规范的宅基地交易市场。只有通过制度改革,准许宅基地进入市场自由流转,建立起流转的法律法规,并创建有序、规范、统一的宅基地市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民切身利益。5.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想要顺利推动农户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以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等多项策略为指导思想。转变传统农业管理部门所存在的陈旧理念,通过整合与共享农业科技资源,完成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产学研、农科教之间的融合。此外,还需要健全农业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激励机制,提升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多元化的推广服务满足不同农业发展需求。

六、结语

我国农村正在建设以政府保障为主,以家庭和乡村集体保障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障体系,用来置换住房和宅基地的功能。在获得宅基地原始使用权时,要参考取得其他物权的理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要充分发挥集体在分配农村宅基地的主导地位,并使用物权登记的法则来达到公示和保障农民宅基地利益的根本目的。

作者:劳燕玲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铁雄.征地补偿与农民财产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2(3).

[2]田克明,王建设,陈白淼.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定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8).

[3]陈白淼.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化;休闲娱乐;休闲农业生态园

近年来我国的各类生态园向多元化迅速发展,其中以生态型、经营型、福利型相结合的最为常见。本规划项目具有原本地域唯一性,独特性,资源禀赋、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加之走马街镇“中国书画之乡”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前来走马街镇旅游度假的游人不断增多。可见,园区目标市场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生态农业园建设也势在必行。这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石门村雀鸣谷园区现状

该项目地处娄底市双峰县走马街镇新石门村红公冲,定位于双峰县会仙山脉“石门圣殿”南面山坳里,规划面积东起毛冲山、南至对镜山,北至大屋石山,西至新石门村中心路段,整个园区呈倒U型状,南北宽600米米,东西长900米,总面积112万平方米,约合1600亩。项目区东距双峰文化名镇走马街7公里;南距双峰与娄底交界重镇太平寺3公里,鹅公坪集市3公里,北距立新煤矿4公里,距双峰县城区26公里;距娄底市中心城区28公里;新修的娄双大道距项目区不足3公里。红公冲地处石门村偏南处,三面环山,中间为山脚洼地,总面积约1600亩,整个地型地貌为倒U字型,其中洼地总面积约260亩,自古以来未能开垦的荒坡荒地约200亩,占低洼土地面积的90%左右,能够勉强水、旱种植面积32亩,蓄水塘28亩,占低洼总土地面积的10%左右。这里生态优美,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与生森林资源丰富,群山起伏,空气清新,各种翠鸟在林间跳跃飞翔,鸣叫声彼此起伏,为这寂静的山谷平添了几分生气。

二、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园区总体定位以红山冲自然地貌及天然次生林为特色,依托会仙山昹原始风貎和“石门圣殿”的佛文化以及中国书画之乡的影响,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方向,以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园区特色种植、养殖及系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产品延伸,打造成有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休闲、度假、垂钓、游览、运动、健身、休闲、度假、美食、果蔬采摘13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园区。(二)设计原则。该项目规划设计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基本规律,充分考虑红公冲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绿色为主基调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系统开发原则;坚持效益兼顾,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三)具体规划设计。本项目主要从毛冲山脚洼地顺南向西展开,地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50米,南北长约600米,约24万平方米,区内地势由高向低延伸,起伏变换较为突出,区内土地肥沃,水草丰满,90%为荒坡地,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区内为无人区,四周易于封闭,不受周边环境影响,地势建设用地条件良好,适合生态园的建设和管理。具体开发区域为:一是精心打造雀鸣谷人工垂钓湖,要使碧绿的湖水与周边秀翠的林木、草地浑为一体,特别注重发挥雀鸣谷地下水源自动灌湖的独特优势,努力将其打造成娄底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垂钓基地;二是围绕湖区周围的原始沃土层,按照绿色生态标准,分层级形成无公害蔬菜瓜果种植圈,为游客培育和生产无公害营养餐质,同时鼓励游客自摘、自采、自乐;三是充分利用种植圈外边高坡地无污染的原生态草地,形城独具湖南地方特色的小黄牛、黑山羊、安化柴鸡、小香猪,新西兰白兔和叙浦白鹅的立体型养殖圈,鼓励游客在柴鸡区自捡鸡蛋,养兔区自捕兔子等活动,绝对保彰餐桌上食材的质感和口感;四是在确保毛冲山原生态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充过修建林间小道,八角亭、小木屋、吊脚楼、帐篷野营等形式,打造园区休闲区,让游客能在大山深处度过一个恬静的夜晩;五是要将园区接待中心建造成花园式园区,要通过绿叶树的种植、花廊花海培植、热带彩色观赏魚的养殖、夜景迷幻灯、凉亭、走廊、野处休息防晒伞的巧妙设置以及别墅独具特色的接待优势,让游客充分享受园区的温馨与舒适,接待中心园内主要建筑物周围平地及山坡绿化均釆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干道和园区辅助性建筑场所周围绿化则釆用观赏化、阔叶树为主,整个园区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以上,落叶树占20%以上,确保园区四季常青;接待中心在搞好接待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搞好舌尖上的雀呜谷,要根据当地美食特色,自主研发具有独特创意的菜肴、米酒、腊肉、烧鹅、烤香猪等创意品牌,真正将园区接待中心打造“绿色、安全、生态、美味”的主题形象。

三、结语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农村距城市的距离大为缩短,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暂别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度假休闲。因此休闲农业生态园建设不仅仅是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乃至整个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雪乔,李玮婷.生态园之解读休闲农业发展新视角[J].农民致富之友,2013,08.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1引言

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英语语言、英语文化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事实上,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围绕英语语言、英语文化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设置的。也就是说英语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长期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尤其是一门强势语言,不仅会导致大学生母语水平的下降,还会使他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孙赫强,2015)。然而,在目前的传统教学中,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很少去关注英语文化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更不会主动地干预和正确引导学生去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学生在语言学习和锻炼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大量西方文化和思想社会责任感淡薄、思想道德观念缺失、人文素养不强、团队合作精神较差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包括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在内普遍反映的问题,折射出高校在素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彭青龙,2016)。

2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英语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培养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浓厚的中国情怀”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201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道路:“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英语专业课的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2.1课程思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受重视,往往是渗透到课程教学中的。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外美其名曰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事实上这些教育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异曲同工,如美国称思想政治教育为公民教育或国民教育。美国的高校不单独开单一的公民教育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他人文社科甚至宗教等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英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课程中没有称为德育或者品德教育的专业课,但是在课程设置中都要求包含有道德教育的内容。日本重视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及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具有“渗透性”“隐蔽性”的特征,与我们中国的课程思政大同小异。在中国,自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课程思政的研究热潮。光在中国知网中分别以“课程思政”和“思政元素”搜索从2016年至2019年6月的相关文章就查到有1100篇左右相关的论文。虽然“课程思政”研究已引起学者广泛关注,但是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研究却凤毛麟角。目前,在知网以“课程思政”和“英语”为关键词仅搜索到130篇相关文章,而这些论文大多是与大学通识课程大学英语有关的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有关的为数不多。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针对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考虑到英语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性(戴雪梅,2018)。在现有的研究中,有的是关于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或策略,如郭哲(2019)和梁成晨和米微(2018),有的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阐述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中的必要性及方法,如林洁榕(2008),有的是有关英语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方面的研究,如施云波(2017)最为突出的研究是西安科技大学戴雪梅(2018)的法学硕士论文《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參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孙赫强(2015)的法学硕士论文《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问题研究》,前者在分析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后者也论述了英语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但是由于这两个研究者均为法学硕士,并非英语专业教学实践者,他们的研究终究是缺乏英语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实证支持而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纵观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各门课程的特色和具体教学内容自然适度地把“思政元素”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再如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夯实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实现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浓厚的中国情怀、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总而言之,全面深入研究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特别是针对英语专业具体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方面的成果还是凤毛麟角。因而,还需进一步增强我国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2.2课程思政的意义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不是要把英语专业课变成思想政治课,而是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特色,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自然适度地融入“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英语人才和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相和专业学习结合,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防止西方语言文化及价值观对英语专业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极其重要而且意义非凡。首先,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与时俱进,探索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立德树人的新型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201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也就是要求,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每门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每位英语教师的育人职责,打破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之间的藩篱,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其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契合,是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助力。最新制定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素质”如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赋予时展的新内容。国标突出了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强调高校培养的英语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教育家赫尔巴特(1989)所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再者,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帮助学生抵御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需要,也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英语专业有70%左右的课程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关,这些承载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信息内容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会或多或少的对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冲击和影响,让他们面临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行为选择的迷茫。在当前英语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意识薄弱现状下,要引导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使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预防他们产生片面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同时,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还有利于英语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形成育人合力。为人师表,教师自身的品德和政治素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间接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提供有效助力。总之,我们培养的英语人才应既要有世界眼光,更要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以传播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业的英语教师也必须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对思政课教师的“六要”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地把思政融入课程,当好学生引路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不但顺应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要求,还顺应了《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英语人才的有效助力,对提高英语专业师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3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旨在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改革的契机,在分析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倡导以德树人的理念,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在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课程的课程特色,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自然适度地融入“思政元素”,全面推广高质高效的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英语人才和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和专业学习结合,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防止西方语言文化及价值观对英语专业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培养既有扎实英语专业能力,又有世界眼光,更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改变英语专业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改革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在目前的传统教学中,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意识淡薄,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改变根深蒂固地把英语专业课程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课程内容为载体,能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自然衔接的新型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挖掘英语专业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自然适度地将其渗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语言技能、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齐头并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不是要把英语专业课变成思想政治课,一定要把握自然适度的原则,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巧妙渗入思政教育,如果生搬硬套,空洞地对学生说教,或机械灌输,生拉硬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而,怎样做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这也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拟在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实践中,挖掘各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既有扎实英语专业能力,又有世界眼光,更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英语人才,具体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1)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提高;(3)英语专业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渗入;(4)既能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和专业能力又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构建。

4结束语

当前,全国上下课程思政研究如火如荼,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工作对高校培养有扎实英语专业能力、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英语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如何从教师、教材、教学活动等路径来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依然是今后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雪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8.

[2]郭哲.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14):85,90.

[3]赫尔巴特(J.F.Herbart).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蒋林圃.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8.

[5]梁成晨,米微.英语专业语言技能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融合教学探索性研究[J].语言教育,2018,6(2):9-14.

[6]林洁榕.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24-25.

[7]施云波,朱江.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研究——以常州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6):117-120.

[8]孙赫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问题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

[9]彭青龙.论《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点及其与学校标准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1):109-117.

[10].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5

第二,工业信息化研究。目前,我国煤炭、钢铁、石化、电力、建材等传统工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取得实际进展。大型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各环节,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研究论文在这方面也比较关注,直接涉及此的论文有18篇,占整个论文的8.2?,其中以整个西部或西北地区作为研究的2篇,陕西、青海各2篇,宁夏1篇,甘肃5篇,新疆6篇。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障碍与对策建议。如张晓峰[10]从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优势、制约因素入手,指出西北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心在于把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不少学者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指导方针、任务与发展重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彦平[11]的《宁夏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再认识》、李纯英[12]的《对青海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三是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如《甘肃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思考》[13]。四是新型工业化问题。基本从理论上阐述了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如何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具体措施。如滕堂伟[14]的论文。另外有关工业信息化研究的硕士论文有玛依努尔·阿不力米提的《新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思考》、宋海峰的《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甘肃工业增长质量研究》、王琼的《兰州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上述论文都指出了目前传统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快发展传统工业改造、企业信息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加快信息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建议。通过这些文章我们认识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但论文对于西北地区目前取得的成绩基本没有谈及,更没有讨论到成绩的取得是用什么方法,这些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从我国工业化发展来说,信息化与工业化如何结合,如何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热

点。

第三,服务业信息化研究。企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遍,加速了我国服务业信息化的步伐。金融业、交通物流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信息化建设也都取得了显

著进展。对于信息服务业的研究,共有14篇论文,占整个论文的6.4?,其中以整个西部或西北地区作为研究的4篇,研究各省服务业信息化的论文有10篇,其中陕西6篇,甘肃1篇,新疆3篇,宁夏、青海没有。付小妮[15]论述了西北民航的信息化建设,宋雪飞[16]分析了西北地区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效益,梁春阳[17]谈论了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取向,李晓东[18]和黄智杰[19]则分别从西北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管理和甘肃省商务物流建设的基本框架对现代物流业进行了分析。其他研究服务业信息化的论文基本是在分析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服务业发展应有的特点,提出了信息服务业发展思路。

第四,电子商务业研究。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研究电子商务的论文陕甘各1篇,新疆2篇。《以涉农供应链的成长促进新疆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及现实基础》[20]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涉农供应链管理间存在着互助的关系出发,对BtoB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陕西开发》[21]指出了陕西发展电子商务的几个优势及利用优势开展电子商务的着眼点。《对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22]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运作模式,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新疆的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新疆本地的特色,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从政策、法规、安全、支付、物流等层面加大推进力度,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论文不是很多,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

2.社会领域信息化研究。社会领域信息化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灾害预警和救灾信息化。

第一,教育信息化研究。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论文28篇,占整个论文的12.8?。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即除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变革。《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推动地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3]认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形式之一,宁夏银川市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必将促进银川市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探析———由正宁五顷原回族自治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所观》[24]在对正宁县五顷原回族自治乡调查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解决此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二是大中小学生及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25],深入分析了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

信息素养现状和培养信息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并提出了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针对性建议。三是关于西北地区

及西北各省文献信息、文献资源的研究。基本都在说明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有必要通过建立西北地区完善、高效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促进西北地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同时也提出了建设西北地区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具体措施。

第二、文化信息化研究。与文化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论文19篇,占整个论文的8.6?。论文基本围绕着西北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领域的数字化进程而研究。如《复合图书馆与总馆分馆制西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两大增长点》[26]、《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西北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27]和《西北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28],这些论文探讨了建设数字图书馆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不仅有望解决西北地区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有望成为西北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但需要注意的是,从2005年起,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对于减灾防病、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在省市联网及应用、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也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国同时加大了环境保护、灾害预警和救灾领域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有关公共卫生信息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领域信息化的研究似乎没有。

3.电子政务研究。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电子政务,实际上是行政组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政环境而采取的改革举措,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政务流程再造,重塑政府与公民、行政组织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如何选择西北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路径,多数研究成果都强调不能简单照搬发达省市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模式,而必须根据民族地区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民族地区行政环境与电子政务建设》[29]、《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对策》[30]都指出经济因素、社会体制、社会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构成是制约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指出“跨越式”的发展理念并不适用于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以行政环境整合开发为主导的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诸如宁夏、青海、新疆民族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注重整合与应用基础上进行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并发展其政务环境,营造电子政务的行政环境,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全面改善民族地区的行政环境,反过来通过行政环境的整合开发来推进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冯玉才[31]则认为使用电子

政务的国产货将会对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和巨大推动作用。而随着我国业务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及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国产软硬件产品的电

子政务开发集成环境等方面都将成为重点研究。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有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应该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产业化三个方面。

实际上,西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前两方面。如《关于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地理信息资源的思考》[32]和《新疆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构想》[33]都较系统地阐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数据库包含的内容,同时对数据库的应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方案。唐志荣[34]、张照云[35]、马春

赞[36]则分别谈了关于甘肃、青海、陕西三省农业、教育、科技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但有关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研究没有,特别是为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服务的就业信息资源开发、全国各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更需要进一步深入。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必将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障。

5.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研究。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得到增强,加之电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为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有关信息产业的研究也比较多,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他们对西北地区、西北各省区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西北各省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吕胜利[37]则从西北地区的信息技术概况,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通讯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电子工业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西北地区信息技术及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进入21世纪西北地区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突出发展计算机软件和系统集成业,促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潜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这些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诱因,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表现为强烈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就个体而言,具体表现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动。

【论文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单向溢出农村经济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一部分,是由于知识溢出即知识的特性所带来的那部分外部效应。卢卡斯曾这样描述:思考人力资本外部性或知识外溢的一种方式是立足于搞科学文化。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研究,即知识溢出带来的外部效应,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卢卡斯提出:“个体人力资本除对其自身生产率的效应外——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还应考虑外部效应。

随着户籍等就业制度的松动,中国农业中长期存在的隐蔽失业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涌向大城市,以致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早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为载体、不能独立存在的一种生产投入要素,人力资本投资及流动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及流动迁移是不可分的。农村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用的。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二元经济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随着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重新配置,要素报酬会趋向均等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解决失业、增加微观经济主体收入的同时,城市利益向乡村渗透,从而城乡经济最终将走向平衡发展,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状况。

一、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表现为单向溢出,即外溢效应表现明显,内溢效应表现不明显。改革以来,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稳步逐年扩大

2006年农村户籍外出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3181万人,占农村户籍总人口的14.3%。根据张凤兵(2006)测算,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在25年内,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58亿元猛增到3501.90亿元人民币,其变化是非常巨大的。90年代以前,农村人力资本外溢量的增长速度比较快,但规模相对较小,而进入90年代,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高潮,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的增长速度最快时竟高达207%,外溢规模巨大,5年内从1000多亿猛增到2000多亿,而从2000亿到突破3000亿大关仅用了3年时间。

2、外出劳动力以自发择业为主的态势向有组织的群体性流动转变

改革初期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多是自发的,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实现就业;自发、盲目和不均衡流动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譬如部分交通线路和一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压力过大,社会治理成本高、难度大等。

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完善,特别是最近两年,人们对流动就业和农民工问题认识的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输出地政府对组织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越来越重视。农民培训和信息网络的逐步建立等,使农民外出组织化程度逐步有所提高。我们以河南省为例,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为主的态势正在加以改变:

从转移的绝对数来看,河南省有组织的转移从2004年的5105035人增加到2007年的8326580人,增加人数为3221545人,增加幅度为63.11%,同期,自发转移的增加人数仅为2464171人,增加幅度为26.81%;从两者所占转移劳动力人数比例来看,2004年,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仅占当年转移人数的36.18%,2007年,这一比例急剧上升为42.17%,这说明农村劳动力从无序、自发转移,正在形成较为合理、良性的转移。

3、流动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升

从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上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在逐步提高。我们还以河南省为例,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主要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初中以上的呈持续上升态势。从新增的转移人数来看,河南省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幅度增加,从2004年的近83%增加到2007年的89%,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更为迅速,尤其是2007年,这一人数为5461121人,较之2006年增加1191388人,增加幅度为27.9%;同期,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有缩减的趋势,从2004年的17%下降为2007年的11%,这说明,河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正在突破劳动技能偏低的障碍,实现转移劳动力的高素质化、高技能化。

4、外出劳动力出现了回流现象

全国不同区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劳动力回流的现象,但回流的原因是多重的,依次为就业困难、照料家人、生育和抚养、结婚、年龄原因及伤病;以回乡投资为目的者寥寥无几。

据河南调查总队调查,至2008年6月底,全省4200个农户中有在外劳动力2389人,比上年同期的2484人减少95人,同比减少3.8%。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土地增收吸引农民工回流。近年来,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不断出台,粮食补贴、粮种补贴、畜禽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又从农业生产中看到了希望。

第二,产业转移引起农民工回流。据调查,至2008年6月底,从事二产业以及二产业中建筑业的农民外出务工者减少都在10%以上。一是受国内材料涨价、员工工资上涨,以及诸多限制政策的出台等因素影响,相关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退出中国,转投东南亚其他国家,而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行业,农民工又干不了,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一个因素。二是从事建筑业的外出农民工,受工期影响缺乏稳定性。今年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项目工程相对减少。当一项工程结束,又没有新的工程可以承接,外出农民工只有返乡赋闲或务农。据对150个回流农民工的调查,因打工地工厂倒闭或转产致使民工回流,占调查回流人员的23%,居第二位。

第三,待遇低下引起的农民工回流。回流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在外从事建筑等低端产业或岗位的,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也偏低,一般月工资都在1200元左右。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50个回流农民工中,只有9人交纳有社会保险,占调查人数6%。说明农民工合法权益还没有完全得到保障。据调查,因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致使农民工回流的有25人,占150名调查返乡人数的17%,居第三位。

可以看出,由于政府扶持农业的政策不断出台,农业经营政策得到不断的优化,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也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许多外出务工者开始回流到本地就业。这一现象说明,并非没有可能减少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损失,只要保证农村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就业环境,就有可能减少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

二、农村人力资本溢出的实质——单向溢出

1、城市人力资本的内溢,不对农村外溢

我国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及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城市区域的内溢性上。城市中存在较好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人力资本在城市中能得到较高的收益,城市中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会在城市发挥作用,即内化于城市自身;而农村由于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加上“歧视农村”观念的影响,城市资源很难向农村流动,制约了城市人力资本向农村的溢出。

进一步讲,政府和城市市民在城市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及由此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只能在城市内溢并发挥效用,而对农村发展则难以形成有效支持。

2、农村人力资本较难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向城市外溢

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表现为强烈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具体表现为,就个体而言,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动。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潜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这些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诱因,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在改革开放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及由此决定的就业制度有所放松的情况下,农村青年除了通过考学跳农门外,还可以到城里打工。就是说,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形不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城市,支持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从农村流出去的劳动力必定是那些有相对较强竞争力、受过一定教育并掌握相应技能的青壮年,即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农业劳动力。而许多地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只是老、少、妇女、多病者。这些人留在农村,不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上。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外溢效应,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很难具有农村区域内的内溢性特征。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城市发展受益而农村发展受损。

在中国的二元结构下,劳动力流动没有带来古典理论所预期的收入均等化,反而导致了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城乡不同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恶性循环,从农村走出去的是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青壮年,留下的是老弱病残,使得农田荒芜,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受损,城乡差距扩大加速。

三、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内溢效应

1、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软环境

我国农村由于缺乏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出现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性,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损失,我们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为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以增加人力资本的内溢。

(1)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首先要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其次,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再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2)完善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平台,为农民提供各种急需的科技咨询与市场信息、政府信息、气象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农业专家下农村服务制度。三是发挥农业各种专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3)实行农业扶持政策。一是要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流通补贴机制。对战略物资如粮棉生产制定补贴措施,对农产品流通要在交通、税收等方面给予暗补。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对农业基础研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要加大投入力度,不能一刀切推向市场。三是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首先要扭转农业资金工业用的问题,对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要给予优先放贷和政策贴息。

2、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农村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仅仅加强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是不够的,在搞好软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

(1)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设施投资。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农民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中传统农业比重的降低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地道路、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投资作保障。否则,非农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基础条件的制约,难以吸引投资,农村劳动者难以在农村找到就业机会,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流,增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恶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户分散经营行为的短期性和实际存在的土地承包期的不稳定性,使得农户投资农田基础设施的风险过大,并且资金的限制也使得单个农户也难以独立承受。要加快农业发展,就必须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国家和农村集体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霍丽、惠宁:城乡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研究[J].福建论坛,2008(6).

[2]张凤兵: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3]侯风云、徐慧:城乡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本解释[J].理论学刊,2004(2).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网络营销;认知

互联网+视域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又被称为“鼠标+大白菜”式营销,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并发挥其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高效地完成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并通过现代物流体系快速地将农产品配送给客户。借助互联网+实现传统农产品营销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解决固有的分散独立、组织化程度低及过度竞争等问题,且当今的中青年群体越来越青睐网络消费,可以预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农产品营销的主流模式,因为从终端销售直接链接到农业生产可以使农产品营销工作变得简单有效。但是,互联网+视域下农产品网络营销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充分发挥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

一、互联网+视域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问题所在

(一)认知问题。虽然交易双方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能够迅速实现供求信息的匹配,但出于对诚信度及安全性等诸多因素的担忧,使得很多农产品交易行为转入线下,体现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认知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农户存在抵触心理。农户受传统的生产模式和营销理念的影响,对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加之小本经营的缘故使得过剩的农产品大多采取街边售卖的方式,或者坐等中间商来收购。且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一个长线投资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并随时面临着营销失败的风险,导致很多农户抵触网络营销,最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掌握不了农产品的定价权及营销自主权。2.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裹足不前。当前,很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网络营销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缺乏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动力,导致在农产品宣传方面缺乏智能化和精准化。同时,农产品网络营销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还要充分了解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但是当前大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人员招聘时没有意识到网络营销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网络营销人员培训方面也缺少资金投入,这也是导致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二)法律问题。互联网+视域下农产品网络营销是经济新常态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新热点,由于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违约行为和诈骗行为屡见不这也是当下农产品网络营销亟需解决的普遍性难题。表现在:1.支付安全风险。当前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空白,降低了网络交易的安全感,而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又恰恰是交易主体最为关注的。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电子支付安全体系尚不够完善,即使交易双方开通了电子支付业务,但对其也普遍心存疑虑,加之受到黑客窃取网络银行的帐号和密码造成交易双方金钱损失等负面新闻的影响,农户参与网络营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最终无奈只能采取网上订货、网下付款的保守方式。2.信用安全风险。由于网络营销的特殊性,交易双方大多仅能根据对方的信息对之进行粗浅的了解,因而存在着交易信息透明度低的问题。加之我国的互联网信用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均不健全,导致在农产品网络营销中买家担心卖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而卖家则担心买家故意拖欠款项或拒不付款。此外,网络农产品的描述图片由于技术和设备等原因,使得实物与图片之间可能存在色差,同时文字描述又会与买家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双方很容易产生纠纷,而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仲裁机构对此予以调解和裁决。(三)物流问题。物流是链接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由于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且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生长习性不同,决定了农产品还具有区域性,因此传统的物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因素。1.物流成本较高。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产品生产以分散式的小农经济为主,因规模小、实力弱使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当前针对农产品网络营销而展开的物流配送未能达到物流企业的最低化规模运营标准。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性,使农产品网络营销在客户分布方面极为分散,并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形成了供给量少、配送分散的现象,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原本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不利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2.物流设施和制冷技术落后。由于农产品本身具有季节性,不易保持鲜活,因而对物流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当前的物流条件下,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损耗高达25%-3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之所以我国农产品物流损耗高企原因在于物流设施和制冷技术均相对落后,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以较为原始的方式进行配送,如依靠手提、肩挑等方式完成农产品运载已经屡见不鲜。

二、互联网+视域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对策

(一)提升个体及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能力。强化对互联网+的认知能力是提升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效果的首要措施。1.个体。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个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青年农民。青年农民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对农产品的特点和习性有着清楚的认识,政府应组织青年农民进行互联网+思维的培训;二是返乡大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网络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并提供福利扶持鼓励大学生回到家乡从事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提升了农产品网络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2.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以现代营销理念看待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农产品信息结点的广泛链接,增强企业抗击自然风险的能力。因此,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网络营销团队,使团队成员了解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所有细节,培养他们的用户思维、数据思维和迭代思维,这种专业化的网络营销团队无疑有助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高效执行。(二)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法律制度。政府应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为虚拟的市场营销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以解决交易纠纷问题。1.完善与电子签名法配套的法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虚拟市场属性决定了相关风险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鉴于农业的特殊性和地域性,还需解决农产品网络营销所产生的法律纠纷缺乏管理主体进行仲裁的问题,因而应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法律效用的发挥。2.制定电子货币法。农户是农产品网络营销链条的起始结点,又是农产品销售利润的直接相关者,更是农产品网络营销不断前行的推动者,因此应极力避免网络在线支付出现的不诚信行为,以保障农户的收益权。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在线支付法律制度的建设,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行为实施重点监控,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对任何形式的网络犯罪活动均予以严惩,从而为农产品市场交易主体创造一个公平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三)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物流配送能力。互联网+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和企业均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1.硬件。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物流对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全国性的物流网络,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在整合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高层次、高效率的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克服农产品物流具有较高离散性的弊端,对储存型、中转型、直送型和加工型的不同农产品物流实施订单式管理。另外,应努力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配送过程中的冷链物流水平,对农产品实施ABC分类冷链管理法,并重视高效的、新型的制冷设备和制冷技术的推广应用。2.软件。第四方物流是一种将供应链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型模式,它自身并不具备第三方物流的运输功能,而是通过信息整合能力提供完整的农产品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农产品的最小化库存甚至零库存,解决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全局最优化问题。具体而言,第四方物流通过集成供需双方的信息内容,以供给充足的农户计划式生产模式来解决当下农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从而推动供应链营销模式向全产业链营销模式的转变,使整个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进口国,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转为区域性过剩及结构性过剩,因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价值得以凸显,它简化了交易流程并打通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直接对话的渠道,缩短了农产品产销周期,使农业生产变得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因此,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研究如何将互联网+与农产品营销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一方.“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7(5):124-126.

[2]周文华.“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探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3]宿云龙.“互联网+”如何助力农产品营销[J],人民论坛,2016(9):106-107.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8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学者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具体地区的环境承受力以及相关旅游资源概貌进行具体的地理测绘和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地理资源测绘方面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学界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贸易规则

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国家经济决策的制定。作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倡导者,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自身21世纪主要竞争优势之一;美国将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作为增长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低碳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际规则的竞争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国际规则的内容直接决定各国家的经济效益,而国际规则由谁主导就决定谁在经济竞争中获得最大优势。环保、低碳已然成为各种国际经济大会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也获得国际社会一致认可。我国需要及早重视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重要性,积极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参与者、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以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一、WTO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态度

全球气候大会的争论、观点都影响着WTO对低碳经济的态度。自由贸易无形中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反之,气候的变化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直接改变一些国家的贸易地位,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因此,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互相影响,WTO也表示气候变化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国际贸易领域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措施,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世界经济贸易。贸易的开放合作使得世界资源能得到有效配置,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分别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新的措施就会影响国际贸易,WTO需要对各个国家变化的规则进行检验,监督成员国在WTO规则下的权利和义务。WTO针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出了一些规则:禁止成员国征收高于WTO规定的关税;非歧视原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相关的规则等。

二、低碳经济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不容小觑。多哈回合谈判后,有些WTO成员国由贸易自由化转向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定,还将WTO没有涉及的一些新的经济问题纳入进来。例如韩国和东盟在2005年签订的自贸协定中提出“在双方同意的条件上,寻求环境技术和政策的合作”;2004年,墨西哥与日本在签署的加强经济伙伴关系的协议中提到“促进能力建设和机构建设来繁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这些都是在贸易协定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具体例子。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欧盟的核心利益,是国际经济社会中的主题。欧盟还在TTIP谈判中将环境问题作为底线问题,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是欧盟各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看重点。但是美国对于环境变化的问题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欧盟对此很有看法。欧美之间关于低碳经济的协定签署对国际贸易有着重大影响。

三、低碳经济对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的影响

气候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不能仅仅依靠某个国家就能解决,这就要求国家之间展开合作,要求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展开合作。目前,已经有许多非官方组织自愿参加到气候变化的应对中来。为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各组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规范,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非政府组织制定温室气体核算方面的自愿性工具。目前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多是由非官方机构制定的,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在全球温室气体核算方面该种核算体系被广泛使用,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检测企业的碳排放量时,主要是测算以下三个方面的碳排放:企业直接控制或拥有的排放源所产生的排放,即企业的直接排放;企业自用的外购电力供暖和供冷等产生的排放,即企业的间接排放;还有价值链上游和下游排放。价值链上下游的排放不是强制性要求,但企业要想减少整体碳排放,就要同时降低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包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上游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大概率会对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提出低碳要求,要求他们核算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而当供应链属于国际供应链时,就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2.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气候变化和能源相关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了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的一系列标准,并且还有大量相关标准正在制定中,其中包括涉及低碳、太阳能、风能的标准。作为重要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不是政府组织,但却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WTO也支持各国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来制定自己国家的标准规范。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和基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3.企业的低碳供应链要求。企业在低碳规则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价值链和供应链来实现参与意义。很多大型的零售企业会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要求供应商在产品上贴碳标签等做法来凸显自己的低碳发展理念。这样价值链上游的低碳要求就会成为实际有效的国际规则,影响出口企业的发展。

四、中国的对策

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国际规则不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如何制定新的国际规则将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要积极参与并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争取有利于我国的规则,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1.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多哈回合谈判里有许多议题都涉及到低碳经济贸易,这些议题达成协议都会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积极参加了环境产品清单谈判,环境产品的关税减让会直接影响清单产品的国际贸易。欧盟将环境服务纳入环境产品谈判范围,还着重探讨非关税壁垒问题,对WTO多边贸易规则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我国要结合国内低碳行业发展现状,考虑国情,仔细研究,争取利于我国的规则。我们要认真对待贸易产品和服务清单,尽全力将我国有竞争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以及有潜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全面地纳入清单之中,另外我们要防止环境多功能产品以低碳产品名义自由进入我国市场,影响我国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农业谈判、非农谈判中涉及低碳的贸易规则,及时了解WTO对非关税壁垒的可能调整,明确我国在环境服务方面的利益,保障我国的竞争优势。除了以上内容,我国还要关注新能源行业的贸易壁垒规则,从WTO规则出发,研究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补贴政策。我们可以多多学习借鉴农业补贴中的绿箱政策,制定合理的补贴规则,方便我国新能源产品贸易争端的解决。2.关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在区域性和双边自贸协定快速发展的背景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区域性贸易协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要仔细研究欧美国家在参与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中对环境问题的考虑,关注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要善于利用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定,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融入低碳发展,提高我国低碳经济竞争力。于此,我国可以根据区域性贸易协定,统一和协议成员国关于低碳行业的标准,稳定和扩大市场,但我们不能忽视且要着重考虑签约合作国的特点,具体结合实际采取对应措施,减少关于低碳经济合作的差异。我们还可以借助区域性贸易协定推广我国低碳标准,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市场的扩大,也为世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3.积极参与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低碳领域的国际标准通常会对企业或产品产生直接影响,影响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增强我国产业和出口竞争力,我国需要积极参与ISO、IEC等机构国际标准的制定。要想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还需要我们培养标准制定的人才,并积极支持国际标准制定的开展,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国际标准的制定涉及多国的利益,因此需要制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协商能力。但在实际需求中,我国对标准制定人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可以先慢慢放开国内标准制定,鼓励专业队伍参与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来,为培养标准制定人才提供平台。国家还可以设置相关基金来支持标准制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储备专业人才。影响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制定的因素还有,我国目前多是专门的标准机构人员接受国家经费出国参与标准制定会议,如果会议次数多了,参与人员安排不过来,其次外部专家又得不到经费支持,经济压力大,就导致有些会议中没有中国代表参与,使得中国声音无法传达,影响我国在国际标准中的利益。因此,我国需要放开对外部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经费支持,保障我国意见的表达传递。4.重视国际范围内的私营标准及供应链中的低碳规则。即使非官方的私营标准和低碳规则在法律层面上没有效力,但在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仍会影响到企业的实际运营。这些规则、标准没有被WTO明确涉及,但的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要高度重视这些标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和培训管理。激励国内民间机构积极参与到非官方的私营标准和低碳规则制定过程,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就列举了国际上已经存在的多个非官方标准,其中就包括非官方的低碳标准。为了方便标准后续的推广,指定机构会向公众征求意见。因此我们鼓励各企业、组织紧跟国外标准制定情况,积极参加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之中,为我国贸易发展争取更多有利的条件。

五、结语

低碳经济是顺应时展要求的,有广大的发展前景。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冲击,要求我们必须应对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贸易规则。我国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契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标准的制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边永民.应对气候变化可能怎样影响国际贸易规则.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年会,2009.

[2]陈红娜.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3.

[3]黄河,赵仁康.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5).

[4]施用海.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国际经贸探索,2011(2).

[5]王谋.碳关税命题辨析及其国际治理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4).

[6]MichaelFriisJensen,LevelingorMiningthePlayingField?Im-plementationProblemsofCarbon-MotivatedBorderAdjustmentTaxes,WorldBankPremNotes,2009.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论文网在线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论文网在线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论文网在线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论文网在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论文网在线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郭焕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2)。

2.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3.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