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05 11:46:35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战略部署。休闲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文章通过研究邢台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完善基础实施、加强政府规划、完善服务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美丽乡村;休闲;农业

一、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涵是建设乡村生态环境,包含建设乡村基础设施、保护乡村环境和整治乡村环境等内容。休闲农业则是指以农村生态、农业产品和农业资源为基础推进乡村旅游,农业和旅游规划相结合,三大产业相融合,使其具备购物、度假、采摘、会展、旅行、疗养及节庆等功能,从而使人们认知乡村乐趣和现代化的新农业艺术。2013年中央1号文件鲜明地指出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培育休闲农业。报告明确提出,落实乡村振兴计划,要坚持农村、农业率先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系列文件,为有效进行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深化文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陈秋红等提出应采用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项目落实、产业保障的模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徐文辉提出美丽乡村规划应遵循"安居、乐业、便游、厚文”的建设策略,以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为根本依据,谋划建设美丽乡村。有关休闲农业的研究,伽红凯等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和项目,甚至可以使参观者在园区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租赁农场自主经营、亲手制作一些手工产品和特色小吃;同时可以依据访客多样化的兴趣定制个性化的休闲活动等。郭焕成等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将休闲产业定义为其是在完全发掘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事活动、农业生产、艺术加工、产品应用等融为一体,使其具备“三生一体”功能特征的新型产业。当前,以美丽乡村为主题探讨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文献并不常见,然而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环境改善,同时使农民增收和调整产业结构,是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途径,对于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以邢台市为例,以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关系为抓手,着重探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邢台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邢台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

1.转变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重。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对服务人员的需求,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创造1个就业机会,将带动3~5个间接的就业机会,进而可安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的交通状况、生态环境、卫生条件、文化状况、通讯质量、餐饮水平、金融服务等相关服务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效益

众所周知,农业在生产果实的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的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和提供美丽的风景。在没有开发农业休闲业的时候,这些效益都不能转变为经济效益,白白的浪费掉。通过休闲农业的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把人们引入到田间地头,使人们吸吮大自然的氧吧、欣赏万亩的花海和采摘生态的瓜果,享受农夫的欢乐。在服务游客的同时,美丽的乡村也得到了经济回报,弥补了农业产业链过短、生态效益不能充分挖掘的短板。

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休闲农业重在休闲,通过开发农村和农业,把农村的山、水、居和土地充分利用。通过科学规划、有效宣传,吸引广大游客到农村进行观光和休闲。作为休闲农业的配套,乡村的吃、购、住和娱就必须进行改造升级,充分满足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的生活需要。通过环境改造,也间接地提升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三、邢台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不全,产业融合性差

邢台市休闲农业主要分为生态观光型、古村落型、民俗文化型、观光采摘型等类型。其中传统的资源有太行奇峡群、天河山、崆山白云洞、紫金山、前南峪、九龙峡、英谈古寨、路罗小镇等传统观光资源。近年来新出现的农业观光资源主要有红石沟、尚水渔村、玫瑰谷、百果庄园、前南峪生态园、富岗生态园、南和农业嘉年华等休闲农业园区,具体规模见下表。总体来看,邢台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质量较低,休闲主题单一,地域特色不突出,各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差。邢台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规模扩张,对其休闲农业资源未能按照严格意义进行分层次、分人群的科学定位,只是重复性大规模地开拓景区资源,开发旅游路线,建设农家乐。休闲农业应该通过“游、购、乐、教”的模式,将农业、旅游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充分地融合起来。但是邢台市休闲农业产业链不健全、融合性差,未能有效发挥出农业优势、生态优势与文化优势,导致大量的农家乐、生态观光、采摘园、古村落等资源的重复建设与低品质的服务。休闲农业实现多产业的高度融合,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邢台休闲农业的突破点 .

2.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不高

邢台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整体基础设施落后,邢台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农业园区和著名风景景区,尽管邢台境内景区资源繁多,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多样,然而由于邢台市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健全不完善,未能与景区的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甚至一些地方的住宿环境、交通状况、卫生设施都严重落后。再者农村地区深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在个人卫生方面有诸多陋习,品质服务低下,无法取得各种游客的认可,导致大量旅客在农村景区旅游、消费的动机减退,致使一些地区休闲农业收效不高,积极性受挫,难以有扩大再生产动力。

3.受季节限制较大,冬季经营惨淡

邢台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由于气候的影响,邢台市休闲农业的经营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冬季则相对较少,因此冬季是冀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淡季,季节气候决定了旅游资源匮乏的这一局面。邢台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地冻天寒,降雪极少,不适合开展户外活动,很难出现自然冰雪景观,无法形成观赏景点,难以吸引游客。同时在冬天,休闲农业也没有什么观赏项目,没有旅游价值。因此,冬季的邢台,是一个游客稀少的地方,除了节庆假日时有部分游客在景区游逛,其他时间难以产生任何的经济效益。自然环境的限制使邢台的休闲农业难以实现四季循环发展,这极大地制约了休闲农业的成长。如何扭转冬季对休闲农业的不利影响是邢台市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广阔的乡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邢台市在涉及休闲农业宣传上,未能很好地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宣传力度不够,主要依靠传统的媒介报纸、电视、平面广告和宣传页的形式,其信息涵盖量单一,所涉及的范围窄,宣传效果较差。传统媒体广告效率低下,新媒体技术形式停滞不前,大部分休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较低。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文化品牌和资源特色难以有机地结合,无法形成优势。品牌宣传一时间难以被外界所认可,其结果则是无特色、无品牌、无发展的低端休闲农业。此外,品牌意识薄弱,没有主动将宣传和促销相结合的意识,也是导致宣传力度不强的一大原因。

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邢台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1.合理规划,完善服务

休闲农业在布局上应有统一的规划,使不同的休闲农业在空间上合理布局,每一个休闲农业项目都有其合理的服务群体。应错位经营,减少相互之间剧烈的竞争保障休闲农业的经营效益。休闲农业的数量应当合理规划,要体现特色和魅力。邢台市可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推行“一乡一品”的策略,集中区域力量,打造出一两个有竞争力的休闲农业项目。此外,邢台市在发展休闲农业时还应注重4个结合: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要与生态旅游、民居旅游以及当地的其他景点相结合;要与农产品的深加工、聚集地相结合;要与本地人文环境、区域资源相结合。

2.保护生态,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的建设应当遵循严格的生态红线,贯彻保护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的开发理念。尽量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建设,少建设人造实施,少改造环境资源,多保持生态原貌;支持和倡导利用荒山、丘陵、工矿塌陷区等地发展休闲农业,避免滥占耕地。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经典品牌路线

加强内部宣传,可以在城市建筑物立面上、公交车上、站台橱窗上张贴休闲农业经典旅游路线广告,让邢台市民了解家门口的休闲农业,增强市民对本地区休闲农业的认可度,提升市民参与宣传的积极性;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在各大门户网站、电视台、视频网站播放宣传休闲农业的推介短片,以举办高规格的旅游博览会、体育赛事、经济论坛等为契机,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增强知名度;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传播费用低廉的优点,构建微信、微博“营销”工作团队,通过微信、微博定期更新旅游资讯、最新政策等。

参考文献:

[1]杨永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N].邢台日报,2015-12-05.

[2]师晓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西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8):219-223.

[3[刘社,张发民,张承.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1(03):10-13.

作者:来臣军 王亚广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