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学徒制模式应用研究

时间:2022-11-12 04:56:49

国际贸易专业学徒制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动下,推行现代学徒制是提升外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学徒制围绕着人类的全面发展,进一步的加深了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主要研究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支撑学徒制的重要要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学徒制;应用研究

一、学徒制的本质

学徒制作为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有着深刻的教育价值。这种“工”与“学”的交替,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实现了国际贸易专业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社会的需求,过分的注重一些职业岗位对人的需求,进而忽略了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学徒制模式能够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以人为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将一些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添加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适应性和发展性,更加符合人发展的需求。学徒制不仅仅从机制体制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贯穿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适应能力养成的机会,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很有帮助。

二、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真正成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段距离。从目前的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以院校为主体,只是进行一些浅层次的合作,一些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教育内部的问题,企业并没有责任,所以在校企的合作过程中,企业会担心一些商业机密的泄露,不能够使学生和学徒的身份相互交替,进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校企的合作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教育行业和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但这些部门存在着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等问题,使得目前的管理机制与校企合作的实践要求还差很远,学校也偏重于教学,一些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不能够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严重的阻碍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支撑学徒制的要素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学徒制模式的特征和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平台。学徒制可以使学生和学徒的身份相互交替。首先学校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然后由企业对员工进行培养,使其责任感得到激发。校企制定培养方案,对人才进行培养,这样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一起对学生进行培养,学徒制使学生在认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自觉的成为企业的员工。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实施学徒制,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校企之间的合作向深处发展。

2.课程体系的重构。学生和学徒的身份交替,不仅仅需要学校共同育人的教学机制保障,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重建。学徒制模式主要是培养新技能人才,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该专业的教师应该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使知识系统性作为逻辑的主线,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训练。学徒制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学徒制模式来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的标准,课程体系中要多包涵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工”与“学”的交替、学徒制是“工”与“学”的交替,是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学徒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类型,必须遵守职业和教育的规律,打破一些企业在学校办教育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跨界的理性思维方式。现在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严重的阻碍工学交替,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学校管理模式的运行中,必须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必须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学徒制是能够破解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重要举措。针对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一些管理机制体制方面进行完善,进而建立长期并且有效的学徒制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伟芝.PDCA循环在现代学徒制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教育,2016(4).

[2]张鸰,米洪.现代学徒制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4):108-109.

作者:曾珍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