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时间:2022-08-30 08:34:18

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摘要:以中国M钢铁公司为例,从其年度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对碳会计进行披露概述,总结碳会计信息披露,继而分析披露的框架和内容、评估方法,梳理现有的实证研究,尝试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突破点。

关键词:碳会计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钢铁企业

近年,在中国,“低碳经济”十分重要。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碳会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碳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了严峻的影响,且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做到控制碳排放,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概述

1.1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1.1.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1924年,有位英国学者关注到企业只顾发展速度、忽视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他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与企业忽视了环境;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但不能忽视环境,应该确保对社会全体负责。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报告”中做出规范,制定了“谁发展,谁保护,谁污染,谁管理”的十二字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对社会环境的主要责任。这个理论提出来在某种意义上积极制止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和趋势。这对企业来说,将迎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1.1.2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的发展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观由此产生。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环境不受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个改革,一个创新,所有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应秉持“保持生态、造福人民”的理论,科学、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模式。1.1.3效益原则。效益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最大化利益。对于企业来说,效益最大化是尽可能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然而受到制造成本、生产工具和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本着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效益。企业需平衡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发展经济时确保社会收益最大化,继续开展改革创新,探索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模式。在效率原则的基础上,许多企业开始对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这必然使得社会效益尤为突出,但却并不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企业需积极探索未来持续改革的发展模式。企业也可以从其他业务发展模式中学习,在创新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完善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1.2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1.2.1强制性披露动因。在如今的全球发展进程中,许多公司正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但碳信息披露制度在中国起步晚并且比较新,所以大部分指引都是强制性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大众和政府部门,这是碳会计信息的形成条件。一方面,由于污染的增加,世界各国都在反思生态环境的平衡。许多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平衡经济和生态效益,以确保企业发挥社会主体的更大责任,许多国家政府引入了企业改革和规范模式的发展,并加以执行。例如,20世纪末,美国政府对部分行业了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严格规定,同时也引入了奖惩措施,提高了企业信息披露水平。英国也通过引进一些环境法强制企业要求环境信息披露。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空气污染最为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企业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也被公众推向尖端,他们只有通过平衡自身的利益,才能保证公众的认可,如何完成节能减排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企业只有通过减少污染来追求经济效益,通过科技完善自身发展模式来保证经济效益的平衡,推动良好的生态发展,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企业通过碳会计信息披露获得公众认可,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不难发现,这种强制性主要来自于社会舆论。1.2.2自愿性披露动因。企业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很大程度上要求企业要有自觉意识,即有意识的披露,用以提高企业自觉性,促进披露问题的完善,改善环境问题。碳会计披露和委托理论的主要理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是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现有经营权和权分开的主要原因,逐渐出现了主体间的关系。企业在其经营业务中,商非常重视商的利益,因此决策往往会偏于盈利能力和低风险项目。但企业所有者想要更好的获得利润,所以人和所有者在利益不同、目标不同的情况下,为了使双方达成协议,将会制定一个限制双方行为的机制。在机制中,人往往倾向于自觉披露相关信息,指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因任何自身利益而不理会处理问题,以此获得委托人的信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委托关系也随之增加。但是在许多委托人中,有些公众人士以企业债权人、公司投资者和企业发言人等这些形象开始在公众面前出现。虽然碳会计信息涉及的水平较高,但信息披露的数量并没有增加,这说明许多问题尚未得到体现。由于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使得企业在经营中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发现问题,导致在决策时因缺乏明智的判断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最后带来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自觉选择传递信息给相关部门,以此希望得到公众的认可。在众多信息中,披露会计信息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同时它也是企业最想获得的信息。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经济开始注重环保,这给企业在披露碳会计信息方面带来较高的自主权。总而言之,自愿披露理论完全能够证明,企业愿意披露碳会计信息,同时愿意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发展节能减排模式。通过披露碳会计信息,可以使企业自身的环保做得更加完善和彻底,用以保持经济发展。因此,一些公司更愿意披露自己的碳会计信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

2中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2.1中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碳信息披露形式多种多样。众所周知,现如今,中国的碳会计披露报告有环境报告书、社会责任报告、年报等几种形式。年报中的碳会计信息较零散,原因是企业在年度开展会议时,会将年度季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总结披露,同时一并汇总在公司的财报中。简单点说,由于企业节能减排的相关货币信息都会存在于固定资产信息库,然而并没有对其进行分类,同时时间上也不统一,因此,使用这些信息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理性的投资。这些都是源自于不完整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十分广泛。如今,中国碳会计披露的内容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中国M钢铁公司进行研究统计,得出:其披露内容有限,但是所披露的数量每年都在上升,说明了M钢铁公司的披露质量正在提高。从M钢铁公司《环境报告书》中可以发现,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筑牢可持续发展治理根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重环境的保护。从《环境报告》中可以发现M钢铁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从《社会责任报》中也可以看到企业所宣导的人本精神,坚持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共赢的发展理念,在报告中披露了其目标愿景“坚持深化改革,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新发展”。表面上可以看出这个企业正在严格遵守政府有关低碳环保的系列要求,但是至于其是否真正运用于企业的运营当中去,这还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避免企业有机可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环境问题越来越大,这势必会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下,中国许多上市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开始关注碳排放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减少企业的碳排量、增加披露的次数。企业进行低碳发展首先需要拥有高科技的技术支持。政府提出低碳减排政策,一方面使得企业开始重视做到碳排放控制与引进高新技术同步,从而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存;另一方面为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企业的发展将逐步向节能产业进行转变。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从中,企业可以利用节能减排这项方针,多多研发一些低碳产品,以此来对低碳技术市场进行扩大。2.2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对碳会计信息披露十分关注,他们会以其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但是由于其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没能完善相关的监管体制等,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获取相关有效信息。(1)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如今,在中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大多数是硬性规定,明确的法规并不多,那么,企业该如何进行披露、披露多少,亟需明确。所以可以从那些适用对象是上市公司的法规看出,中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还没有准确的参照标准,披露体系并不健全,这些问题将会造成信息数据的不完整和不精细,甚至导致整个市场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都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不规范。时下,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披露内容都是以文字叙述形式存在,披露的内容大体上相差无几。然而,企业所实行的碳会计信息管理均需审查,如果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不进行细致总结的话,可能会导致其在年报中披露的总结不够细致完整,最终将会扰乱企业的碳会计披露信息。其次,如果无法明确企业该披露哪些信息和内容,那么其年度总结便也会不具代表性。有关企业最终形成的信息披露模式各式各样,有复杂的,当然也有很简单的,在其年度总结中可以发现,可能有些内容是需要进行财务报告来总结,然后才会经由董事会进行披露,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有关节能减排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环境的持续报告,正因为如此,有的企业披露的内容可能是文字披露,有的企业可能就会以货币单位披露。这些都没有统一的模式来进行比对。(3)碳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模糊。通过对M钢铁公司所披露的相关信息研究后得出,企业单单是在附注中对污染物发放和节能减排等相关信息进行简要的披露,并没有单独披露碳会计信息。从所提供的报表数据中,并不能很清楚地看到碳排放的来源和由此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3中国碳会计披露信息案例分析

3.1中国M钢铁公司简介。中国M钢铁公司,简称“M钢铁公司”,它的企业愿景是:“建设成为大众满意、世界一流绿色高效冶金钢铁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筑牢可持续发展治理根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重环境保护,坚持创新驱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2M钢铁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3.2.1年报碳会计信息披露。通过研究分析M钢铁公司2014~2016年的年报数据中有关碳会计的相关信息,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这些年报数据中,并没有明确的谈及企业以及相关子公司进行有关碳会计交易的具体数据。纵观2016的年报数据,其中,该企业在其“经营业绩回顾与展望”中有提到:2016年公司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构建更为严格规范的环保管理体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与2015年相比,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实现同比下降1.59%;外排废气量完成同比减少3.86%;SO2排放量同比减少4.84%;“三废”妥善处置率达到100%。与此同时,M钢铁公司在2015年的年报中也提及“本公司扎实推进能源环境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能效倍增'计划,深入开展‘蓝天白云'环保专项行动,积极推进碳资产管理,进一步发挥节能、减排和降碳一体化管理优势。”3.2.2可持续发展报告碳会计信息披露。M钢铁公司在其2014年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M钢铁公司2014年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包括绿色低碳在内的六大战略。在有关绿色低碳发展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碳资产管理三个方面。在资源节约方面,M钢铁公司启动“能效倍增”计划、合同能源管理、废物利用管理三步走战略;在环境保护方面,M钢铁公司采取“蓝天白云”专项行动;在碳资产管理方面,M钢铁公司定期进行碳盘查,形成了准确的、涵盖全系统的所有业务的碳盘查模板。在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M钢铁公司注重绿色发展,强调“绿色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并且为此建立了高炉喷煤系统、脱硫系统、矿渣微粉系统等,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在2015年的报告中最后展示了2015年的碳交易成果。

4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4.1外部方面。(1)中国应制定详细的碳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由于中国碳会计信息披露尚且处于探索期,没有一套系统的规则或制度,使得碳会计信息披露只显示于表面。纵观许多欧美国家,美国在其各区域都有明确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其法律体系基础大致分为三类:联邦政府层面、各区域之间(包括参与州和省之间)、各州及各省与相应的温室气体管理机构之间;在这三个层面,美国政府都有一套明确的、完整的、系统的法律基础来规范,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完整性和可取性。(2)加强碳交易市场的人才培养。据全球范围的调查表示,现如今,有关环境方面的专家极度缺乏。据不完全统计,许多碳交易市场在定量和查核方是一个高危行业,特别容易出现一些欺诈的行为。此外,MichaelGillenwater(美国温室气体管理学院院长)曾经指出,碳交易市场是存在巨大风险的,它亟需有专业的人才来支持碳排放交易以及碳税系统,这很关键。同样的道理也运用于学术界,如果中国想要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有更大的发展,想要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加强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4.2内部方面。(1)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报告,形成碳会计披露信息框架的统一系统。由于中国没有明文规定如何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诸多企业在其年报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也仅仅用文字叙述,且这些报告大多零散,虽然运用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却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有关的信息,而且这种方式使得碳排放信息较单一,无法和企业的经营、财务效益相联系,缺乏公认的量化标准,缺少可比性和可取性。所以,对碳会计信息披露报告进行数据化管理,便于会计使用者和企业股东、债权人对投资、经营做出正确的决策。(2)加强碳会计信息数据收集过程的完整性。企业在参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形成完整可取的碳数据链,并确保企业在有关碳交易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拥有完整的碳记录,以此反映于碳会计的记录之上时,企业能够依此借鉴相关CDP的经验。因此,企业需要设置专门人员负责保管企业的数据记录,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数据,保证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完整性、有效性和可借鉴性。5结束语首先,企业务必积极进行低碳减排。“低碳经济”时代,中国进行碳交易虽有局限,但是仍处于蓬勃发展期,这更需要企业加强对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分析,注重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碳信息的可比性,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其次,从M钢铁公司的碳会计信息披露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碳会计披露还不太成熟完善,且中国对碳会计信息披露并无相关规定,低碳发展任重而道远,亟需一套健全的、有章可循的规则或制度。从现在来看,许多上市公司虽对碳会计信息开始主动地进行披露,但是因为中国的碳会计披露仍然处于萌芽探索期,所以导致企业在进行披露的时候缺乏相关规定而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研究尚且有一定缺陷,比如,仅仅研究M钢铁公司,范围小,但是结果仍然展示了中国上市公司在碳会计方面的不足与可取之处,以个体发现总体。总体来说,碳会计信息披露从理论上来说是很有吸取价值的,但是可能会在有关碳会计的有效使用和如何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并不能做到详细阐述,因此,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为例,希望能够从这个代表性的企业中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有关碳会计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取性的建议。

作者:赵则铭 吴梦月 单位:1.大峘集团有限公司 2.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