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育人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22-11-11 11:25:42

通识教育育人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育人功能且内涵丰富,具体包括创新性人格修养、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创业能力、科学的思维与方法等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新时代高校综合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大学通识教育追求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最佳的途径之一,理应且必然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通识教育;“双创教育”;育人;路径

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实践,高校“双创教育”(指创新创业教育,下同)作为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主渠道的必修课地位逐渐显现。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据此可以界定创新创业教育涵盖了创新性人格修养、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创业能力、科学的思维与方法等内容,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一、通识教育与“双创教育”内涵的关联性

1.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发展概述。通识教育源自于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或称之为“博雅教育”,其目标是培养“有智慧且心灵自由的博雅之士”。19世纪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开始出现,着重强调学生的人格发展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对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与研究。李曼丽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这一论述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概括,在理论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达成基本的共识。因此通识教育核心是以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人以及自由社会中健全公民为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正确的价值取向。2016年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目标,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意志的层面[2]。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重点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优良的品格以及与他人、与社会等和谐相处的哲学,在此基础上成为健全完整的人,并能够从容应对社会与人生的各种变化。所以,通识教育强调“育”而非“教”,更多地体现为人文教育,表达了对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注[3]。2.通识教育与“双创教育”育人的关联性。当前人才需求日益转变为具备创新型综合素养,“教育应该是开发挖掘不同个体的潜质和精神气质”[4]。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应对社会的变革。在大学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双创教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以来,高校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专创融合的实践、校企合作的推进、师资队伍的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开展等,促使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缺少规划、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业精神的培育、创新创业价值引领等,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本质认识的模糊,与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能力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推进“双创教育”育人的深化提供了借鉴。通识教育与“双创教育”育人具有相通性,二者的育人目标相一致。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健全人格的培养,关注道德情操的高尚、理性思考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双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且是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把握国家政策、产业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与价值所在,坚持正确的创业导向。由此可见,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策略等方面具有天然的逻辑联系,可以自然地形成育人的合力。“双创教育”的内在逻辑是促成人格的完善等,为促进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既可以看作是一部创新创业的历史,例如中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等,即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创新的深刻认识;同时又是人类自身不断经历教育与实践,促使文明不断提升,伦理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迈向新高度的历史,这与通识教育的本质具有契合性。因此在新时代,更需要大学生的人格健全、社会公民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科学的思维与能力等不断进步,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双创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载体

在高考的语境下,重理轻文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大学通识教育更多地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它是通识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双创教育”跨界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是一种以塑造创新创业人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涵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品格。品格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情感、信心、目标等性格特征,具有独立的系统,支撑着人们的行为与活动。创新创业品格如坚定的理想、强大的意志力、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引导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中国的发展史显示其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创新创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近期有诸多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创新创业团队,它彰显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持续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升华党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鲜明品格。新形势下,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对我国建设改革宝贵历史经验和深层发展动因的科学把握。高校的育人工作应当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锤炼学生的品格,如用创新创业的实践,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以创新创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包容的情怀;以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意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在教育与实践中磨炼意志,逐步养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创业精神、创新品质等品格。2.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当前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同时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精神的培养更是时代之需、社会之要。创新创业的本质是一种精神与素质的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大多数职业都将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与精神,是一种需要思考、行动及解决问题的工作链条,因此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嵌入大学的课程与专业之中,在学习与实习、实验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大学也需要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坚韧、专注、创新、责任等高尚品质,使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共同的特质———学习能力强、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等。一般而言,人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需要经历大学的教育、社会的实践以及实战的锤炼。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往往要经过教育引导、学习交流、实践与积累、挫折与失败等多种方式的反复历练,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从而能够在创新创业中脱颖而出。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首要重点任务实施。高校应充分发挥“双创教育”的作用,通过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的培养,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大学教育要让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创造,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造福人类发挥作用。中国历来十分注重社会责任,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秩序意识,认为个人需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以实现社会理想和完善个体人格。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双创教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创业基础”课应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强化诚信教育,把个人理想的实现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就业指导”课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大学生把就业与奉献社会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课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发展的现实与方向,把个人职业理想与肩负的时代使命融为一体;“创新思维”课应让学生铭记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因为因循守旧而遭受的屈辱,落后就要挨打,创新才能强大,树立创新意识,学会以创新求发展。4.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无处不在,网络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或多或少地左右了人们的思想与言行,对于大学生而言,对网络信息的接触更为密切。然而网络传达的信息却是真伪、虚实难以辨别,必须通过树立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才能够明辨是非。因此树立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是大学生能力与素养急需培养的一个方面。“双创教育”既是创新创业知识的“启蒙”与实践的锻炼,只有在具备一定创新创业知识、科学分析创新创业可行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创新创业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双创教育”又是一种育人的途径与模式,能够促使大学生在科学思维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寻求科学的方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利于大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批判思维是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创业的过程与实践充满了批判的要求,如诚信与欺骗、功利与公益、个人与社会等,以此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启迪学生把自己与他人、社会联系起来进行审视,获得对人生与社会的科学理解,形成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三、“双创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这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功能。那么,如何实现通识教育的这一目标,其中各种因素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依据“双创教育”与通识教育目标与内容上的内在关联性,在实践中根据目标达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训练等进行整体设计,充分挖掘“双创教育”育人的关键与核心作用。1.突出育人目标设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种培育少数创业精英或培育少数急功近利创业者的教育范式,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企业家责任等”[5]。在育人目标的设计上,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施行。其中德育、智育、劳育相互支撑、同起作用,形成一个联系尤为密切的有机统一体,能够在育人中提升其针对性与有效性。德育为根本,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的育人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智育赋能力,通过创新创业的学习与实践拓展人才视野,增强其经验与能力;劳育中创造,在劳动或者创业实践中创造价值、创造未来,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理念。在思想品德、人格修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以立德为根本,加强科学知识学习与劳动创造未来教育的交流融合,具有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激励创业的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借助科学知识与劳动教育一体化的载体,将核心灵魂———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夯实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敬业精神、担当精神、责任意识等优良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大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进行岗位创业的能力和水平。这对于探究育人新模式、拓展育人新路径方面显得意义十分重大。2.设置开放型课程体系。结合专业、面向全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双创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普遍性教育与针对专业的专业性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置,既强调面向全体的普遍性的,又体现专业性的针对性,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基础共享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中层分设型”创新创业教育;三是针对有明确创业愿望的学生进行“高层互选型”创业教育。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整体提升和差异化发展。第一,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互相渗透,坚持理论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致力于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到个体的阶梯式的教育体系。85第二,关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区分:双创类通识必修课程侧重于唤醒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所以大学阶段应该开设普及类通识课程。双创类通识选修课程则是结合时代与专业,对必修课程进行补充,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有志向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活动,为未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基础。3.共享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双创教育”育人,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国家、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均是受益者。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互惠互利为动力,以利益分享求发展,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局面,并建立一支学校主体、行业与企业参与的共享型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形势的分析与政策的解读引导学生培育社会责任意识,行业企业专家结合岗位创新创业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教师以道德品质、治学精神、审美情趣感染学生,形成育人的合力,使创新创业教育与育人融为一体。事实上,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都需要建立一支共享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均需要三方面的力量:一是谙熟创新创业与通识教育规律的“专业化”专职教师;二是既懂专业理论又懂创新创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三是由社会各行各业优秀人员组成的“社会型”兼职教师。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共享型的师资队伍,可同时带动两种教育质量的提高。4.构建“双创教育”实践与育人一体化体系。“双创教育”需要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实施,这种模式包括双重内涵:一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推进校企一体化全面育人,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途径与实施办法,确保学生经验、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升。尤其在“双创教育”中,需要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唤醒-平台晒梦-苗圃孵化-园区启航-区域辐射”五级递进全要素全链条式体系,即通过课程的学习,唤醒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通过创客空间,展现学生的创业梦想,进行基本的训练;通过创业实践,甄别创新创业的机会,确定创新创业的目标;通过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为其成长提供服务,形成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并实现企业对区域的辐射与引领作用。通过系统的育人实践,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为将来履行历史使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2]孙向晨.大学通识教育方兴未艾[N].中国教育报,2018-11-23.

[3]李引进.通识教育的裂变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6.

[4]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5]宋妍,王占仁.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

作者:魏赤文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