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1:31:40

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龙江丝路带;金融人才:培养

一、“龙江丝路带”的概述

2014年,黑龙江省立足黑龙江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地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设想。一年后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此“龙江丝路带”正式纳入到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当中。

二、“龙江丝路带”背景下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需之举。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行业发展与之紧密相联。分析发现,部分高校金融学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背离,不能紧跟发展走向造成学生就业形势恶化,学生对金融业的认知和匹配度逐渐弱化。(二)僵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使得教学内容脱节。传统教学通常都是由“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日志”以及“教材”这四部分的评估组成,在日常的课程设置中,大纲、计划和日志都是提前就确定准备好的。但是各个行业的在发展中千变万化,特别是在金融行业中,变化更是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及时的与当下的热点讨论问题进行更新,就会造成教学方面内容与实事脱轨,再加上缺少有效的鼓励政策支持,从而也加大的约束了老师们进行创新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导致课堂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也是由于落后的教学模式和已经没有实时性的教学内容导致的。(三)金融学科人才培养供需失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失。随着社会上金融机构的快速崛起,以及和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新兴产业不断扩大发展,导致金融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尚有很大的不足。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在本科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上,模式落后所导致的,纵然以后金融人才的供需数量达到平衡,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还是会造成金融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招人水准,从而致使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发生。(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在一部分高校老师的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过程没有科学的方法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新知识,死板的照着课本讲,仅仅只有纯是理论部分的讲解,没有实际案例辅助讲解,甚至,还有个别老师还大段大段的念读教材,以至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低,听课效率低下,教学成果通常不能让大部分学生老师满意。即使很多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很完备的情况下,部分教师也没有做到灵活运用使课堂活跃起来。

三、“龙江丝路带”背景下对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大幅度增加金融和政治相关课程。大幅度大范围开设和增加金融和政治相关理论课,让学生把金融知识与当前国际形势相结合,便于学生有自己对金融方面的看法。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进行培养时,最终目标就是要有全局意识。所以,在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对教学质量评估时,应该从全局意识出发。在当下的就业环境逐渐紧张以及知识经济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是教育体系的大势所趋,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及时更新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时所要达成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出路。(二)最优化课程设计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科目的安排上,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科目的学时以及评分的比重。应该在学分的安排上,重点突出金融专业必修课的地位。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验课时,在其中强化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专业能力。在其他金融专业辅助课程的安排上,要紧跟时政的步伐,紧贴社会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完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上彻底根除“注入式”,以“启发式”来教学。首先,教师要提出相对的资料以及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让学生来总结出结论,从而教师以辅助的形式来表示出正确答案。第二个就是重点讲解法:教师要讲解的只有重要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在各个方面来表达内容与含义,让学生来自主地推演其他的次要问题。第三种就是发现式教学:由教师来提出现象,情景以及问题,让学生们来追寻线索并找出结论,让学生感觉真理是自己发现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和其他专业也是一样的,要有相当强的实践性、创新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关键体现就是教育环节,而实践教学是否完善合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把目标与理论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与配合,建立起学校的内部的教学实践基地平台以及校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在校内平台中包括了计算机室,实验室等等。相对于在校外的就包括相关的金融机构签订的实习实践集教学实习基地。针对除基础的课程从而设置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实践能力。(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高水平应用性人才时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保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是由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影响的。直至到专任教师水平跟学校的办学质量是直接挂钩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招聘或者是校企合作,来引进专任或者是兼职的优秀教师。与此同时,加快专业领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度,来加速改变金融师资队伍优化升级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日常对教师实践的锻炼、课程进修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体师资水平。激励教师多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探讨,实时更新教师们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先霞.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52-154.

〔2〕刘灿,毛洪涛.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29-32.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2

高校营销行业是一种社会服务行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汽车营销专业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就要打造新教学结构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坚定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的信念,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高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营销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汽车营销主要包括汽车产品的营销策划、市场调查、销售、广告宣传等内容。从广义上来说,汽车销售还包括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保险、售后服务、汽车租赁、汽车文化以及汽车转让等内容。2011以来,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微增阶段,结束了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汽车销售增速明显放缓。高校对“汽车营销”的内涵认识不足,“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着重于培养汽车销售、策划和精英人才,侧重于零部件、整车的销售,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在培养汽车营销人才上,大多数高校都重视汽车营销、金融方向的人才培养,但竞争力并不强,各高校之间缺乏特色,有很多雷同之处。而“汽车营销”专业的就业方面包括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汽车租赁公司、金融保险企业、汽车市场、零配件企业等,面向整个汽车市场。“汽车营销”专业转型发展要求加大汽车后市场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是高校的“汽车营销”专业普遍存在着办学经验不足、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使用性能与监测》等汽车技术服务类课程投入巨大,时间实训条件要求高。因此,很多底子薄、积累不够的高校,存在着师资、设备缺乏,实训场地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构建高校汽车营销模式的建议措施

1.主动适应满足区域经济需求,重新定位,确定培养目标

近些年来,在汽车产业已经被列为区域经济建设的重点,汽车产业快速的发展。在整个汽车服务领域中,“汽车营销”专业涵盖面广、内涵丰富,因此,高校在汽车产品生产下线后,就要回收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非技术服务,如:销售、使用、报废、转让等。同时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高校汽车营销专业要主动为高校周边地区培养汽车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另外,要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定位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理论、掌握必需的汽车基础理论,掌握汽车金融和保险等技巧,具有汽车鉴定评估、营销策划、推销技巧等能力,从而能够适合汽车营销、服务、鉴定等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确立特色建设防线,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市场需求的汽车营销人才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3

粮食流通产业的人才培养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其他学科培养的人才在粮食流通产业常常具有较大的不适应性,导致了粮食流通产业人才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我国粮食流通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又必须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支撑。因此,迫切需要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以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技术与科学等学科为支撑,培养既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又懂得粮食科学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粮食流通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特点,高层次人才培养可以采取如下模式:1.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坚持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复合,以适应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2.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在设计上坚持以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复合性定价机制的形成、综合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等)为目标。在体现需求导向性方面,围绕粮食流通领域重大现实问题,凝练科学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在设计上坚持“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大型粮食企业、粮食科研机构、国际粮食组织、用人单位合作培养,联合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保证学生真正了解和把握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粮食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4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从产生至今,人们对它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相对规范的界定。见诸于期刊文献上的关于培养模式的定义表述上虽略有出入,但其涵盖内容基本无异。在教育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人才培养模式被描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把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进一步把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结构进行分解的话,则人才培养模式又可以分解为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培养途径、评价机制等具体要素。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要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恰当定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制约着培养模式的各构成要素,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填补了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的空缺,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就应努力在这种“空挡”之中找寻答案。这样看来,独立学院应敏锐地捕捉到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相对弱势,而这种弱势恰恰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在这种定位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建构途径

有了培养目标的方向指向性,各独立学院依据社会、市场对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与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生源特点,挖掘形成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息息相关,下面试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环节、教学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建构途径。

1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一般是从母体院校选择发展稳定、就业前景良好的成熟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自己专业设置的基础。实际上,这些专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吸引生源的一个“亮点”,受到考生和社会的欢迎。然而如果一味实行这种“拿来主义”,不结合自身特点,没有融入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那么独立学院的发展无疑将陷入危机。第一,对母体院校“移植”而来的专业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再建设,拓宽专业设置口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主干学科的业务覆盖范围,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性,这样将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迁徙和职业方向的转移。同时,还应注意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使同一个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创设出多种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密切注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树立对人才市场信号的敏感性,灵活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在拟设新专业时,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发掘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整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孕育新专业。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计划在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在专业学科基础、实践训练、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教育上形成特色和优势。具体做法是:

(1)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学计划中课内学时理工类专业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文、管、经、法类专业控制在27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2学时,总学分不低于170以上。其中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0%。降低了课内总学时,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拓展。

(2)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公共选修课等四个模块,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通识教育基础平台;在不同专业之间,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的需要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通识基础+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模式。

(3)在推进“文理融汇”上,密切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开设涵盖文化、艺术、政治、历史、环境等领域多样化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工科专业的总学分构成中,人文社科基础课程

学分占10%以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分约占20%。在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上关注学生需求,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实用文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今国情分析、哲学、思维拓展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为鼓励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行为,设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学分和社会实践学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等级证书、资格证书的获取、院级至全国级的竞赛奖项、科研和,只要学生达到相应要求或标准,即可获得学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个f生发展。

3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创新素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专业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通用适应性强。实践育人符合索质教育客观规律,有利于弥补理论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未来志向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内容。通过实践环节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拓展职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实验等;二是通过非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1)加大实验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保障基础实验室配备足够的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签订实习协议,争取合作单位能提供实习实训基地。(2)从实验内容上,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撒发与调动其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4)引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面向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5)鼓励或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4研究学生特点,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在招生批次上属于第三批本科,从学习成绩上讲,往往要低于普通二本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稳定的学习风格,自学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但他们在人际交往、组织与协调、实践与创新等方面往往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上,要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和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应确立注重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结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和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找寻到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授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使任课教师能够统一认识,主动寻求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授课方式,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鼓励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视习题课、案例课的运用。通过师生课堂交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氛围,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风格,改进学生学习习惯。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存在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热情、充分挖掘潜质,实施赏识教育。要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成功、成才。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5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置了39种硕士专业学位,5种博士专业学位。从学位授予规模来看,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大幅增加,以2012年为例,我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198046人,博士专业学位3327人,授予专业学位人数占当年我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总人数的32.4%。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具体表现在:

(1)模式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目前,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专业式和协作式。专业式又称“教学-科研”式,指的是培养研究生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和专门化。专业式的培养目标追求科学探索与社会服务,具有双重性,培养过程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通过设立研究生院和系级研究生教育机构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管理。协作式又称“教学-科研-生产”式,它是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模式。协作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过程强调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统一,组织管理上要求大学和企业的密切配合。由于协作式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近年来越来越为我国政府、高校和企业所关注。

(2)层次多样化。它体现了我国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规格上的多样化。层次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同时,博士专业学位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拥有博士专业学位已经达到5种,分别为口腔医学博士、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工程博士。

(3)形式多样化。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方式。2008年以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以非全日制为主。非全日制即通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2010年,我国决定在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逐步向非全日制与全日制教育两种形式并行过渡。

二、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专业式,辅以协作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成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改革。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而新的科技革命正迎面而来。新的科技革命被我们命名为知识经济,其标志包括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知识急剧增长、更新,知识成为资本,智力劳动者急剧增加。新的科技革命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渐提高。据统计,1984年社会总产值为12835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1%。相比较而言,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上升了28.9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产业转变。中国企业联合会前副会长蒋黔贵认为,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速度高出轻工业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资本积累,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专业学位人才模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也就是说,企业开始要求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例如,美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都设立了独立的研究院(所),与高校共同培养研究生。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尚不适应这种变化。专业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企业的参与程度低。通过专业式培养的专业学位人才,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但难以满足企业对毕业生应用能力的高要求。相比较而言,协作式与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性更好。因此,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积极向协作式转变。另外,我国的两种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知道,涉及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招生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管理等。基于培养目标、导师指导以及课程设置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拟对它们进行考察。当然,这些问题有些是共同的,有些则是个别的。

共同的问题有:

(1)培养目标不清。培养目标确定了专业学位的人才规格。从思想上来说,人们已经对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目的是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在实践上,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依然比较模糊。例如,部分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发表一定的学术论文,才能授予专业学位。

(2)导师指导不到位。目前,我国承担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任教师大都是拥有学术型博士、硕士学位,他们普遍科研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差。近年来高校有意识地从社会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工作,部分地缓解了教师实践能力差这一难题。但是,从根本上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师资来源的多样化。

(3)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课程由一般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一项针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其不合理,其原因在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理论化倾向过于严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中,以至于社会和企业难以认知专业学位的特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普遍较差。显然,我国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第一,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影响。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师资和科研人员,其内在要求是毕业研究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传统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导师指导等,导致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趋于雷同。第二,“知识课程观”的影响。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我国研究生教育深受其影响,表现在毕业研究生大都基础理论比较扎实。然而,它忽视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现实的关照。反映到专业学位教育上,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比较重视课程的系统性而忽视应用性。显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是不足的。第三,师资来源单一。我国高校的师资主要来自研究型大学和科研单位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受培养模式的影响,他们的学术水平大都能够经得起检验,也能胜任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然而,其共同缺点是没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另外,由于他们很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也较少与企业有业务上的往来,因此对企业在人才规格方面的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实践能力差,对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第四,企业与高校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上的联系不够紧密。其中,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主要有我国企业缺乏独立培养人才的传统。与美国不同,我国企业设立研究机构的时间较短,且缺乏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必要条件。因此,企业主导、高校派员参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目前难以实现。主观的原因主要有利益分配不均。在采用高校主导、企业派高职称人员参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高校、企业和学生。就美国的经验而言,其中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企业对高校学术自由的威胁。不难理解,企业的经济逻辑与高校的学术逻辑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我国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三、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密切相关性,因此必须对我国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才能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更好地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主要基于学术学位。学术学位教育强调基础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解决了当时我国迫在眉睫的师资短缺和科研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急需大量高层次应用人才,即专业学位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这与学术学位教育强调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截然不同。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落实。

二是积极转变课程观念。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设置。“知识课程观”与学术学位教育相适应,它使我国培养的研究生,特别是硕士,基础扎实,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国外博士才有的使命。然而,“知识课程观”重视学科逻辑,忽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需求,难以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需要,应该转变。因此,在考虑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时,应该重视学科、个人和社会三者的需要,使其统一。在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应该适度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另一方面,加大应用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是师资来源多样化。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大多由从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承担。相较而言,美国高校的师资趋于多样化,许多教师都有在企业和政府机构工作的经历,这为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我国高校的新进教师还将是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他们的经历,例如挂职锻炼等。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从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招聘高职称人员。目前,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着手这一工作,但进展缓慢。其中涉及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上的,也有高校自身的,但毕竟开启了多样化之路。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6

概括而言,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而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因此,针对目前专业培养方案对其定位比较笼统、不清晰的现实,应首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框架、能力框架和质量框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与构建,这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

按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KAQ定位,以“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强适应、促创新”为指导,修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及发展潜力,形成“就业有特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化整体知识框架,强化四方面知识(对专业发展起长远作用的基础知识,对进一步获取知识有用的工具知识,对发展新学科有用的综合性知识以及对促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有用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一套能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的专业教学计划,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框架、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

2.进行柔性课程设置,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结合,保证在第一课堂外能够参加多种类型的创新及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自主教育上的突破以及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突破。

3.对课程进行分层化处理,以改变课程设置上的“平面化”、‘平台化’倾向。

4.增大含有实验教学的课程门数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增设具有设计性的课程和创业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三、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应重点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现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以拓展实践教学范围,提升实践教学层次,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指导思想

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三层次”、“三模块”纵横交叉、相互融合的具有网络状结构的全过程实践、全过程监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三层次”:即基础层次,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提高层次,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综合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突出学生创造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三模块”:基础教学实验模块(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践模块(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创新项目、科研活动等);社会实践模块(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开发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整合已有的实验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谈判、海关实务、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等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以拓展实践教学的范围,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的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开发出实践教学教材及课件。

3.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与保障

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将各类实践教学内容分解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进一步研究各类实践教学内容应采取的教学模式、考核标准,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条件等,以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四、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平台

1.构建“二级导师制”

如何把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形成一种互动式的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和教育平台,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应针对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多、自学环节与独立设计少,缺乏团队合作和实践分析能力训练,创新意识培养和跨学科综合性实践远远不够等问题,探讨建立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计划和双向选择的“二级导师制”,以项目形式接收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训练及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构筑一个专业教学与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教学平台和以老带新、以师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育才平台。

2.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

依托拥有的研究所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下设就业促进工作室、学科竞赛工作室、创新项目工作室、科研训练工作室、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平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与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

3.建立双导师制

为每个班配备由国际贸易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高级管理人才等担任的“职业导师”,形成班导师与职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这些职业导师由于来自一线,在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区域经济形势,驾驭企业经营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能力,相对校内教师来说,他们是实践专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上的不足。

4.搭建了多层次的竞赛平台

可采取自办、校企合作举办以及组织、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着向社会靠拢,向基层靠拢,向企业靠拢的思想,加强与实际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高等教育类型之一。同其它高等教育类型一样,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也面临着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因素的多重挑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更加切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使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及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层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1、5"要素进行了构建和研究,最后对该模式的实现保障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大致划分为: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人才类型不同,其担负的任务也不同:学术研究型人才主要任务是研究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系统为科学理论;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操作应用的技术或方案;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主要任务是在第一线利用科学技术和操作技能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承担着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各类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人才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和层次的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将具有专向培养潜质的“毛坯”,培养成具有社会特质的“产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应当是:从业品格塑造、专门知识构建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层次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较高的从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由不同类型的院校来完成,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培养,因此又称为应用型本科人才。“本科”和“应用型”决定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其它类型人才在人才品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特点:

人才品格: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自信、进取、诚实、守信、较强的事业心与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专业意识、科学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身心素质。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跨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科技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层次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即通常所说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它具体涵盖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该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实施该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学校、学科(或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又可将其分为宏观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或专业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和微观人才培养模式。

宏观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国家或学校根据国情和人才培养战略所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就目前国际范围来看,主要有通才模式(以美英为代表),专才模式(以法德为代表),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通专结合的模式。根据我国国情,上述三种模式都有其采纳的合理性,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分类指导。少数名牌大学由于其生源质量高,办学条件好,毕业生继续深造和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比例较高,应采用通才培养模式;专才培养模式应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可采纳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为实现其人才培养规格所采取的培养方式。由于人才培养规格涉及到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心理和体魄诸方面,也就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其中不同规格人才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上,这也是当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被关注较多的主要原因。学科或专业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微观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其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性质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上述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学科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服从于学校的宏观人才培养模式,微观人才培养模式又必须主动适应和服从学科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以培养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基本规定。国际上公认人才质量应包括知识、能力和品格三个方面。通过以上的分析可归纳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方面的目标是“基础扎实、口径适中”,能力方面的规格是具备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素质方面的规格是综合素质高,具备执业的社会道德标准。由此,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整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应该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应当具备基础扎实、口径适中、注重实践、强调应用四个突出特点,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为突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把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执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能力分析,分别确定各专业两大教学体系即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使两大教学体系并行、融合、交叉,并把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在强化能力培养的同时,在知识的构建上还要注意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由于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技术更新快,且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因此应该特别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

(三)课程设置: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本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有机结合。①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构建基础模块,为专业教学服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不应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选择性构建基础模块,同时有助于学生在相关的专业领域间转换。②加大应用型专业模块比例,确保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应该高于学术型本科人才,而一定数量的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是保证专业实践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的前提,因此应该加大应用型专业模块的比例。③提高核心(主干)课程的实验课时比例,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应该适当提高实验课时比例,而且理论课、实验课应该保证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与关联,压缩验证性实验,加大二次开发性质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作为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实验,应该作为一个模块课程加以系统设计,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④引入跨学科类课程模块,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工程教育为例,应该引入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课程模块,引导学生树立大工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社会意识。

(四)教学模式: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社科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为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比如:工科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上可以广泛将现实生产中的方法、技术引入现场教学,即课堂与实验室(实习基地)合二为一;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经济法等文科课程,可以广泛采用案例教学,组织学生撰写应用性的课程论文;财务管理、法律等课程,可以运用教学软件、模拟课堂进行模拟教学;结合项目教学,可以在所有专业的专业教学阶段广泛开展模拟现实生产情景的仿真式、研讨式教学方法。

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运行的。为了确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运行,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造、完善其保障条件。

(一)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重理论,轻应用;重书本,轻实践。这种教育思想在办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反映。某些政策导向,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认识不统一,分类指导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导致了高校办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建立起准确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才能切实地改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科学、准确定位,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区域性特色

科学、准确的定位,关系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里的“区域性”包含两种语境:其一,地理概念语境,即地区、地方;其二,专业概念语境,即相关专业领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区域性”同时含概这两种语境。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所具有的人才特点及专业优势,决定了这类院校必须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特色鲜明。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更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以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向,适时地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三)强化教师的实践背景,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水平,而且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建立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到人才考核的完善的用人机制。①人才引进。在学校招聘的新教师中,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应占一定的比例,应当把这种经历视为与学历、职称同等重要。学校还应从实际部门聘请一批兼职教师,承担部分应用型专业课程或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②人才培养。目前,不少学校都出台了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的政策,应当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到实际部门工作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③人才考核。应该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师考评机制,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各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从政策层面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并积极投身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学产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

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和标志之一,学产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加强企业技术实习环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学产研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及社会能力;再次,要加强在实验室建设中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缩小实验仪器设备与实际工作环境中所用仪器设备的差距,寻求用人单位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最后,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的作用,将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践能力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高校应首先树立积极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的意识,设立专门的学产研合作教育机构,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各方面广泛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同时积极开展应用型科技合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服务。

(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作保障,为此:①建立弹性学制,全面推进学分制管理,完善学分计算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②结合模块化教学改革,建立模块负责人制度,以课程模块为单位加强教研活动和教学管理;③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级的成绩评定方式;④建立教师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⑤加强跨学科学术团队建设,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术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学术团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⑥完善对技术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使技术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真正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实施,避免操作过程的弱化。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税收人才;培养;研究

专业培养目标是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相联系的衔接点。因此,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市场,既要看到社会对税收专业人才需求增大的光明前景,树立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信心,又要充分了解市场对税收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找准专业定位,调整培养方向,以完全的“市场思维”做好优秀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传统的税收专业是在国家统招统分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开设的,毕业生最终的走向是国家的税务行政机关,税收专业教育主要是为税务行政机关服务的。可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因此,高等财经院校税收专业教育要生存和发展,首先也就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业方向定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家的税务行政机关,还是社会的税务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都迫切需要大批能承担税收管理重任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税收专业人才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税收专业人才需求将是长期的,税收专业教育应紧盯市场的这一需求,不断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因此,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可定位为:

1、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将有利于那些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毕业生的就业。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可以考虑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方式到税务机关工作,具体可从事一般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等工作,为国家税收征管部门、税收稽查部门和海关等部门服务。

2、税务中介机构服务人员。税务是一项社会性的中介服务。在我国,税务是新兴的产业,它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开展好税务业务的核心,就是要积极培养和吸纳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以优化税务的人员构成,这是发展税务行业的关键。因此,税收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主要定位在这一方面上。

3、企事业单位的报税员。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对我国的税收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很可能做出各种违法行为,也有可能因为没有充分运用国家的税收鼓励政策,而加大其经营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税收理论和税法以及掌握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来为本单位办税、节税。这也为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

(二)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能力定位

社会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为此,我们经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在分析涉税行业、涉税工作及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体和岗位职责能力的基础上,明确了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能力定位: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对税收专业人才的强劲特色需求为导向,利用财经院校在税收方面的优势师资资源,突出培养学生在国家税收管理部门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稽查等行政执法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财税政策、税收法律咨询、税收筹划和税务等工作方面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在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工作方面的能力等。由此形成税收专业教育的特色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税收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税收专业人才的核心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确保其足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三)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定位

财经类专业多属于知识应用性专业,税收专业人才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要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科学地、合理地定位其知识结构。税收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组成。相应的课程支撑:基础理论知识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微积分及有关人文知识等;专业知识理论有财政学、税收基础、经济法、税收管理等;技能基础知识有基础会计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技能专业知识有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国际税收、税务实务、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等。在知识要求的实现途径上,除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应用、创新知识的方法和思维,使学生走出校门后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不断改革的税收制度,能够及时地更新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知识、创新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价值。

二、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税收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决于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传统的税收专业人才教育中,培养的学生就业面窄,而且重理论、轻实践,重税务公务员人才培养、轻纳税人涉税人员培养,重专业知识、轻相关知识,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差,缺乏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根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应遵循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简约性、再现性特点,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兼具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税收专业人才教育应当从发展专业、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不断拓展税收专业的生存空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一)改革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应当充分体现社会各界对税收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在借鉴国内、外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以社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背景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税收专业的主干课程。税收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分设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理论主干课应依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从理论知识结构出发,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注重能力、自成一体”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应该包括:税收概论、税法、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税务、纳税检查、税收会计、税收综合模拟、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税收、软件操作与维护、比较税制等。实践主干课应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能力和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置,侧重训练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主要包括中国税制实践教程、税务管理实践教程、税收筹划实践教程、税务实践教程、纳税检查实践教程、税收会计实践教程和税收综合实践教程。

2、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清课程的开课顺序。每一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一般认为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局部应用能力的养成过程、连贯应用能力的养成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熟练与自如过程。按照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这一规律,在安排课程的开课顺序时,必须注意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然后综合点拨,达到热能生巧的目的。我们设计的税收学专业知识脉络是:税收概论-税法-税务管理-税务管理实践教程-纳税检查-纳税检查实践教程-税务-税务实践教程-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实践教程-税收会计-税收会计实践教程-税收综合实践教程。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从事税务专门性工作应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要真正消化运用这些理论,必须通过实践。税收专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这是由税收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提高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要加强实践教学,就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根据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税收专业特点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国家税务行政管理机关、中介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的岗位要求确定学生必备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应逐步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打破旧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真正做到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按照基本技能实训、专业分项模拟实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校外见习、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五个方面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专项到综合、由模拟到实际操作”的“五步阶梯型”实践教学模块。在实践教学方案中,重点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实践教学体系既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又能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与结合。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培养系统。

(三)加强素质教育

税收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当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税收理论基础、较强的税务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个性为宗旨。要实践上述宗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实现人文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双向提高。因此,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及其健康人格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是顺应新时期税收专业人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对以往习惯中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使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并重,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并重,知识教育与理想教育、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体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并重,理论教育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重,促使经验性教学向科学性教学、价值性教学方向转化,使现实中的越来越强化的考试式评价,向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评价方面转化。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素质拓展教育是在学生必修的理论和实训课程计划以外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由学校组织引导的课程或活动。素质拓展教育是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在修完素质拓展必修课的同时,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和参加活动来扬长补短,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社会需要什么标准的护理人才,以及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护理人才一直是困绕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对民族地区院校而言,优化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在分析我区护理本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目前护理本科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应培养什么标准的护理本科人才等问题进行探讨。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医学教育模式及卫生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护理工作日益成为医学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对医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的现状,明确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努力探索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创造适合于民族地区的特色的本科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学类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决定着该地区医学类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护理本科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国内外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提出适合于本地区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在正确认识现状,注重机制完善,明确培养方法与内容,加强模式构建等方面尽快适应多元化的护理本科专业人才模式轨道。

1.1学制设置过长

五年制护理本科,因学制过长,重复课程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医学本科课程的设置模式,特别是医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特别是民族地区护理工作的特点。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重点院校护理本科已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而目前国内有些院校仍实行五年学制。

1.2教学方法有待调整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完成教与学任务而采取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且教学方法单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缺乏引导学生根据地区特点和民族习俗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重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强调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交替进行,把握地域和民族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研讨式学习方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民族地区护理本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3课程体系有待改善

近年来,针对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许多院校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护理专业体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物医学模式、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后三种模式在师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上要求高、难度大。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护理长期停办,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予以恢复,但是护理教育本科专业在教育形式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多而全,可以说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和翻版,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更谈不上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

1.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护理师资队伍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和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相对较少,多数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学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床课程教学往往以临床医生为主,讲授的内容总是以疾病的治疗为重点,忽视了人的整体护理,特别是忽视了民俗民风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在护理的内容上往往是一带而过,以致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

1.5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卫生保健系统需求不相适应[1],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与护理专业需求不相符合,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较大,而人文、社会等学科内容明显不足,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三是护理专业课的教学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以医学诊断为主线,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重点,护理内容少,教材建设滞后;四是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主要为“灌入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护理本科教育尚未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结合区域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2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能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过硬的基本技能,能否开发其再学习、再发展的潜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国在对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突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渠道,在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2.1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方向,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对社会需求和新形势下护理本科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成的解析,将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确立,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和预防保健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力争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共同提高。

2.2突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

根据护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结合整体护理观及现代医学模式所具有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加强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会学、美学等人文科学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交叉力度,开设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选修课,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回族文化专题等,体现护理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专业和民族特点,使学生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民俗等各个方面整体地认识人的健康,理解人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帮助人满足健康需求。

2.3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就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是护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为反映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趋势,充分体现民族地区的护理特点,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遵循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医学模式转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化目标培养,重视素质教育,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合理的调整。

2.4改革学科结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改革学科结构,删减原有课程中不适合的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融通,发挥课程群体整体效益的同时,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加大专业课比例。根据学科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增设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学等必修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要明显增加,形成以预防保健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并充分体现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护理学发展趋势和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配套教材,打破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诊断治疗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人为本,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人的整体性;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强调病情观察和判断、紧急情况处理、危重症监护、健康指导和教育的重要性。护理的重点在于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将护理技术操作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得以统一,从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观念,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1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提倡教师精讲教学内容、合理规定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不同的临床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有力依据。通过让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综合能力,为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处理临床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学生演讲、角色扮演、患者访谈等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2建立模拟训练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积极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建立多媒体教室、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室、专科护理技能训练室、重症监护室等护理技能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实验系统,现代化护理训练模型、设备和器械,实现教学手段的形象化、智能化、多样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熟练操作技能,增强动手能力。

3.3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带教计划,指导学生按照护理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对分管的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指导学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正确区分护理诊断的依据和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掌握正规的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护理技能;总结护理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3.4改革临床实习教学检查形式

为了保证临床实习质量,改革传统的“师生座谈会”的实习教学检查方式,采取教学查房、技能演示汇报与师生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检查实习中教与学的质量。教学查房、技能汇报采取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选取学生在实习中护理的典型病例,使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问诊、体检,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完成护理操作,实施健康教育。教学检查中,提倡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各教学医院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5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内、外、妇、儿等学科之间重复内容较多,为了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节约时间,可在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以护理专业为单位的集体备课。不同课程共同涉及的内容,应相对集中讲授。如:气胸病人的护理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均有讲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病情观察重点一样,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求也一致,可以安排由内科护理学老师重点讲授。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舞蹈学本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技能

编导常识与舞蹈赏析一、能够自己自编结构完整的教学训练组合或者简单剧目,30分。二、能够基本把握教师的意图以及舞蹈音乐的情绪以及结构,动作元素发展具有一定主题性并有较合理的舞台调度,30分。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所编导剧目较有创意以及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现力,40分理论与技能

其他专业课程均有如上所示类似的评分标准。

从宏观上,毕业生要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有具体的要求。比如1、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45学分。2、学生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150学分(包含公共必修课学分51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80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10学分、专业任选课学分最低4学分),并完成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且外语、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突出专业基础课的能力特点。增设专业选修课,按照舞蹈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出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按照学习规律进行调整,重点是能力的形成,明确每一门课程应该达到的具体能力,各课程群应该形成的能力单元,注重学习能力、学习策略、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4、努力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全体教师把教书与学习相结合,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多渠道交流探讨的机会,建立学习制度及学习共享系统。

5、教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推进校本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多搞科研,尽量把教学问题列为科研课题。

6、建立导师制度。给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7、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记录在案。

8、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考试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试、笔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9、开展特色活动,发展学生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