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02 03:48:00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实践

论文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指导思想,通过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有意义学习;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通过电化教学的运用,才能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内化,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旨。

正当我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高瞻远瞩,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教育怎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下就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

1.以启发式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注人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智能的发展重视不够;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未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传授前人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纸下。启发式教学则不然,它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改革传统教学偏重结论,通过向学生讲授或推导结论、公式使之懂得并记住结论或公式的注人式教学,推行既注重结论又注重得到结论或公式的方法和思路的启发式教育;改革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推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化教学。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启发式教育,有两种方法可供借鉴;

1.1启发思路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讲清思路的教学模式上,而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路,让其了解分析论证问题的思路、探索研究课题的方法、并随着老师的讲解而积极思维、逐渐深人,最后得出结论。思路教学法除可运用于课堂教师讲授以外,还可运用于其它教学环节,例如:对学生的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及讲评,都应把侧重点放在思路上,不能满足于学生的答案,而要进一步关注、引导其思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思考,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效应。

1.2解决问题教学法即通过建立问题“情境”从而提出问题,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学生不但要学习学科的知识,更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了解科学家的思考方法和思路,理解、发现科学的形成过程。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设置一个能产生疑问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学生一道进行分析、讨论、判断、最后导出所要的结论。如果这其中有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不同理沦,可适当介绍以开拓学生眼界和思路;如果结论有不足之处,也可适当介绍,让学生去阅读、思考,也可组织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理解更深人、眼界更开阔。

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育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主张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更多地引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或辩论,邀请优秀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专题讲座、演讲等。启发式教育没有什么固定模式,确切地讲,它应该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具体执行时不要求其全部内涵在某一课堂中都体现出来,重要的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这种思想并随时融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2.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有意义学习

在教育心理中,学习被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有学习的实质概括为: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性的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同化的过程,其结果是新知识被纳人到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并获得心理意义,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血肉”和心理品质,而原有认知结构经过吸收新知识,自身也得到改造和重新组织。而机械学习是学生在考试逼迫状态下的一种被动学习,学生不仅感到精神压抑,情绪苦闷,且智力活动变得死板,不通畅。

课堂教学怎样促进有意义学习,关键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由师生共同参与和创造,把讲授、辅导、自学结合起来,并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学,尽可能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学、讨论、研究的时间,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书本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思想和新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在加强学生的训练上下功夫,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少而精的原则贯彻于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让学生重点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宜多开展讨论,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的格局。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自学、去思考,同时与同学相互学、与老师相互学,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其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参加科学研究的兴趣,营造出一种宽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与心、认识与情感、逻辑思维与直觉等和谐统一,实现认知、能力、人格等素质的全面发展。

3.立足学科特色,着眼未来发展,把人文素质教育融汇贯通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1)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挖掘学科理论重大变革的丰富思想内涵,适当穿插介绍学科历史内容,充分展示科学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继承、创新、发展能力。任何科学的重大发现以及任何重大理论要获得普遍的认同,都需要时间积淀和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在对各学科所提出的自然规律和理论的剖析过程中,不应光见成果,还要力求见精神,从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中受到感染,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同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我国科学家的突出贡献,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在课堂教学中除传授学科知识外,更应教育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和社会,对学生实施世界观、宇宙观的教育,使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自然和社会,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整体的宇宙观的教育。例如:在基础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中,诸如存在与意识,理论与实践、静止与运动、对立与统一、全局与局部、特别与一般、守恒与转化、量变与质变等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在教育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及掌握其运动规律的同时,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宇宙观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联系现实生活,如讲到嫡的增加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时,联系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浪费能源、滥用资源的现象,教育学生从科学观念上理解、重视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

4.加强“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计算机和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如交互性强、表现力丰富,适合个别化学习、共享性好等),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同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故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电化”教学的运用。

要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会使用电教媒体,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收集、编制电教教材,将一些实验技术、研究内容、科学成果的生产应用编制成电教教材,把学科研究前沿新发展引入课堂教学中以开拓视野,使得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更结合实际、更接近学科发展前沿。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创造性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如何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很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化”教学的手段展示学科理论的应用实例,给学习提供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范例,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学科理论本身,同时还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在于: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变学生被动的机械学习为主动的有意义学习;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建立主动的、开放的、充满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可操作的教学实践的桥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