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探索

时间:2022-03-01 03:34:03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探索

一、管理类课堂注入新型教学理念

21世纪早期的商学院就已经开始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即获取国际认证和获取知识[1]。实际上,认证本身并不能确保知识和学习,并且全世界最为信赖的三个认证团体——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以及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虽然都是以整合获取认证与知识和学习为主要目标,但仍旧存在争议。并且,无论商学院获得何种认证,其最终目的还是确保研究的前沿性以及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在以往的营销和社会学学者中已经受到一定关注,某些研究表明关于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教师与学生的观点会有较大差异,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材料[2]。随着高校对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章发表要求越来越高、课堂规模越来越大以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教师来讲,追求教学有效性和出色教学效果就变得越来越富有挑战性。尽管存在很多挑战,管理学领域的教师还是需要在完成所有教学任务的同时获取良好的学生评价。以往很多研究也强调教师在创造出色的教育传递经历以满足学生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关于何为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其中,Tayloretal.的研究表明出色的教职员工具备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能够高效地管理课堂活动,并维持较好的课堂秩序;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在维持课堂行为和创造自律的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4]。Desaietal.的研究则表明教职员工能够对全部课堂提问进行解答,准时、热情、灵活并能够提供建设性反馈等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有些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中有效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能否将现实世界的观点在课堂中展现,以及能否给学生提供基于课程的中肯评价[2]。其背后深厚的理论根源在于哲学层面的建构主义的兴起,主要植根于18世纪的哲学家ImmanuelKant和GiambattistaVico,当然也有学者将建构主义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老子与赫拉克利特,学习方面的建构主义一直也在延续发展着。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讲,个体与家庭成员、同事以及教师等之间的互动在从自身经验中进行意义建构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包括主动式学习(ActiveLearning)、合作式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与归纳式学习(InductiveLearning),下面逐一进行探讨。

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一)主动式学习。主动式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式学习而言的,在主动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要积极进行阅读、书写和讨论等课堂活动[5],而被动式学习则是指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信息的接收者。主动式学习的方法可以是非正式的,例如在某堂授课中临时停下来让学生与同桌比较一下其所做的笔记,或者进行一个随机的课堂分组小讨论,也可以是正式的预先安排的,例如结构化的模拟面试、角色扮演的案例讨论等。主动式学习是指学生一边做一边思考他们行为的学习方式[5]。很多研究都表明主动式学习对于激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最为有效的方法[6]。与表层学习主要依赖记忆不同,深层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抽象知识、继而应用于其他情境与问题的能力。而单纯的讲课只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全球商业环境的需要。尽管很多研究都表明主动式学习是最为有效的、能促进深度学习的方法,并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国内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方法仍旧是传统的被动式授课方式。教师有时不愿意采用主动式学习的方法,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支持、不愿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人数过多、学生不配合等。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相比,主动式学习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课程规划,讲述同一个主题的内容使用主动式学习法也会耗费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完成,这些都会成为主动式学习方式推行的阻碍因素。主动式学习可以是非正式的,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邻桌的同学进行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也可以是类似于基于案例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些学习活动通过介入长时间授课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有效地促进了深度学习。教育学中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主动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投入、回顾、记忆以及满意度等都是高于被动式学习的[7]。主动式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而言的,因为在传统方式下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式学习则要求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入思考。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反向教学法(InverseInstructionMethodology,IIM)及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都是主动式学习的表现形式。高中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于2007年提出了反向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假设在于,直接教学和授课在群体学习空间条件下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但在面向单个个体进行知识传授时则是有效的。实际上,反向教学法的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因为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一种主动的、社会化的方式完成的。并且,反向教学法允许学生进行自学,从而使学生能更灵活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但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也会越多。在反向教学法里,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例如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课堂期间进行更多的互动。Prince研究表明与单纯听教师讲课相比,学生从以主动提问和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活动中能够学到更多[7]。以往的文献研究也是表明,与传统的课堂设置相比,反向教学法能够带来更多学术方面的成功。很多研究也表明,翻转课堂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自己的节奏去投入学习中最有难度的知识部分。(二)合作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是一种用于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的教育手段,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去完成一项任务或目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个体学习的本质是竞争性,而合作式学习则能够将小组成员的资源和技巧实现最大化,主要通过互相询问信息、互相评估想法、互相监督彼此的工作等。合作学习具有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和促进性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将个人评估与小组整体评估相结合,注重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8]。在合作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调者。这样,当小组取得了成功,小组的每个成员也就成功了。成功的合作式学习任务一般来讲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需要较多的智力投入、有创造、开放式,并且包含较高等级的思考任务。要想保证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五个重要因素:正向的相互依赖、成员和小组的责任感、积极的互动、学生的人际与小组技能、小组的活动过程。美国的一些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就很注重通过合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集体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一些管理类课堂的小组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行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发放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定任务,最后每组需要推荐一位代表进行总结陈述。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经历了信息破解与讨论、思考与分享、辩论与说服,最终达成共识并完成任务。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共同参与,自主分工合作,努力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大大激发了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因为在合作式学习架构下小组的成功就是个人的成功,小组成员能够获得足够的激励去参与小组任务的完成,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式学习很多时候都是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小组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团队精神、学习合作技巧,还有利于小组成员接收到他们的参与反馈。小组讨论过程还有利于小组成员明确短期和长期目标,从而提高小组整体的效率。(三)归纳式学习。归纳式学习是相对于演绎式学习(deductivelearn⁃ing)而言的,是一种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演绎式学习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通常教师会先提出一个概念,解释该如何使用,然后会要求学生通过测试或习题进行练习。演绎式学习由于其机械的方式受到很多诟病,但是对于教授复杂概念或者帮助学生准备标准化考试方面还是非常实用的。归纳式学习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将学习的责任更多地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以往研究也表明,学生会通过将新的信息与当前自身的认知结构进行匹配,如果没有形成明显的关联就不太可能学到东西。可见,从学习的建构主义角度来讲,在归纳式学习框架下,学生是在建构属于自己的现实,而不是仅仅吸收教师传授的内容。归纳式学习也是包括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在课堂或课下进行小组分工工作。归纳式学习中一种很典型的做法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往很多文献对此都有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通常6~12人),通过互动针对提出的问题或者刺激进行知识建构;学生中有人担当“主席”角色,有人担当“书记员”的角色;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并不讲授具体知识,而是充当协调员的角色。在归纳式学习的例子中,教师可以提出“大学是否应该推行主动式教学法?”这一问题,然后把学生分为五组,并且每组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这样在各组根据自己的立场进行充分讨论之后,随机邀请每组各一位成员加入“鱼缸”(FishBowl)——这是现场辩论小组的形象说法——在课堂上进行热烈的辩论,而没被邀请的学生充当观众对辩论内容进行评判,而担当“主席”角色的学生则需要控制整个辩论的进度,并最终进行总结性发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高,通过“鱼缸”辩论,能够学习不同视角下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也建构了契合自身经验的相关知识。总之,以上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而批判性思维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要素——深刻思考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具备逻辑提问和推理方法的必要知识,以及应用那些方法的必要技能,其本身就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培养。

三、结语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简单转变,真正落到实处则需要教师的大量投入。郭宏宝和刘海生指出教学活动是否考虑到学生真正需求与兴趣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核心,但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难点,如果执行得好,就会形成师生间的良好协作,反之,则很难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造成教与学的脱节现象,甚至出现学生怠学、逃课现象,而教师也容易产生应付心态重,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情况[9]。课前,教师要进行详尽的教学设计,除了教案、课件和学生名单等常规资料以外,教师还要根据所授重点内容,准备好学生用于主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以及归纳式学习所需的案例或者课堂活动项目的材料,这将是有效开展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仍旧非常艰巨,其要从传统教学范式下单纯的信息传授者,变为承担更多种职能的教学过程的讲授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教师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还必须进行提纲挈领的评价与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深化。尽管从理论上讲主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与归纳式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有着显著的不同于被动式学习的优点,但在实践中实行起来也并非易事。学生和教师仍旧存在偏好被动式学习方式的惰性,学生倾向于被动式学习是因为其付出的努力可以达到最小化。在被动式授课的课堂上,教师一边“灌输”知识,学生只需悠闲地坐在那里就行了[10]。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以上三种学习方式的价值,但有时还是不愿意放下被动学习方式,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从单纯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和驾驭者,教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设计,并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安排[11]。与此同时,在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的评价体系中,重视科研与课程评价的结果,这些都可能成为教师不愿放弃被动式学习方法的原因[6]。由此可见,对于该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有效性这一议题,高校教师还需要在很多方面继续做出探索和提高。本文认为管理类课程的课堂应该将教学重心进行转移,即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进行转变。柏拉图在《柏拉图论教育》中指出,“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被动学习的致命弊端,可见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往学生进行转移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胡玲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