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教育探索

时间:2022-09-02 09:53:35

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教育探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精神文明建设变得十分重要和关键,人们也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参考。高校应为民族声乐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若其中出现教学环境的不足,则需要教师努力克服。同时,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时候,要紧紧依托多元文化视野,让学生在面对声乐学习的时候能够形成一个清晰的方向,并领略到声乐知识的魅力。在此,本文从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学策略出发,希望为学生构建生动和形象的音乐教学课堂。

一、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陈旧。在我国以往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运用西方的音乐教学形式为主导。在音乐课堂教学上,或者在音乐唱法上,都十足地体现了西方的形式。在此背景下,学生即使掌握了基础音乐知识和唱法,也难以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重点与精髓。同时,学生在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知识时候,通常都会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因受到了西方学习方法等的限制,难以对我国的民族音乐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阻碍了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步伐,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当下的教学模式更使学生的音乐风格变得单一,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二)缺乏完善的教学系统。在我国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了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对西方的唱法和教学进行借鉴或者抄袭。在缺乏个性化的自我教学系统下,难以让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独立发展,并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同时,在声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是把西方的方法作为了主线,并不能展现出我国音乐课程设计的优势。由此,民族音乐教学系统并不能立足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发展,也缺乏实际情况依据。另外,由于学生没有向民间歌手、戏曲演员等学习的机会,学生难以全面而精确地掌握民族声乐的风格和特点。(三)没有重视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我国的当下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运用统一训练的教学形式,不管是什么样的风格音乐都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就不能十分充足。地址展现出来,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也不会充分彰显,民族歌手的演唱风格也难以得到发扬和学习。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有其特色音乐。这些音乐之间存在差异,在唱法和风格上也大有不同。若教师在教学中面对民族音乐实行统一教法的形式,实行统一训练,就会让不同民族的歌曲在风格和唱法上存在相似性,难以彰显各民族的特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更难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和进步。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策略

民族声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对于弘扬我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民族声乐教学应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载体和空间。同时,教师应以多元文化角度出发,为诠释有效的高校声乐教学课堂悉心准备。在整合课堂教学,使民族声乐教学进步和发展的道路上,多元文化视野为其提供了支撑和前提,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声乐学习的魅力和价值,使学生意识到民族声乐展现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也是不可估量的。要使民族声乐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发挥出应有地位,需在多元文化和民族声乐教学结合的情况下,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下文将对民族声乐教学的策略进行有效论述,以期为声乐教师提供参考,让音乐教学发展到新的层面上。(一)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千人一唱”。这主要是源于教师开展教学中把西方的教学方法作为了主导,并没有找出符合自身民族声乐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应制定出完善和新颖的教学模式,对民族声乐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教学,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音乐学习进行针对性学习,使学生在面对不同音乐特点开展学习的时候,能够让自身处于主导地位,在学习中体会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进而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进行重点弘扬和传承。例如,针对声乐课程设计的时候,针对唱法的教学,教师应进行更严格和认真地推敲。教师应就从高音、低音和如何运用自己气息等层面出访,让学生在统一练习的模式下,掌握歌唱的基础。接下来,教师从不同民族的艺术特点出发,如回族、蒙古族、傣族的不同唱腔,使学生进行分组演唱的模式进行训练。针对那些唱法相似的民族唱腔,则应找到它们的共性,将其组合在一起揣摩学习。所以,新颖的教学形式,能让民族声乐教学更加优质,也会使学生领略到音乐教学的魅力和价值。(二)创建完善的教学系统。在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在文化和音乐风格上存在鲜明的不同,而各民族中也有着各自代表性的歌唱艺术。因此,学校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时候,要融入多元民族文化,针对其中涉及的多种民族特点和风格,并以学生对民族音乐所理解的程度进行教学。比如,针对音乐课程设计的时候,除在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上进行学习之外,针对不同民族的音乐特性,如在面对蒙古、回族和汉族等不同民族音乐理论的学习的过程中,要采取分班的模式。同时,在声乐课程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声乐课程所运用的教材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能把所有的民族音乐文化都融入其中,也难以囊括相应民族的全部经典曲目。因此,为了让学生的音乐敏感度得到提高,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有侧重性的进行练习,并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关联。在声乐艺术中,同样的曲目在运用了不同演奏方法下,也会衍生出不同的风格。所以,学生要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并加强提高音乐鉴赏力的学习。在课程开展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曲目开展研究。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藏族民歌《康定情歌》,还有令人震撼的《鸿雁》等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歌曲就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赏析的载体。学生从这些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出发,有助于其对民族音乐进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三)立足声乐的发展特点。在民族声乐发展之中,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与声乐教学相融合,在适应民族声乐发展的情况下,使民族声乐教学中展现出多元文化的气息。在此,民族声乐和民族文化风俗之间相融合,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发展的背景下,是让民族音乐在创作上拥有有力支撑和参考的关键点。举例说明:蒙古有着十分广阔的地域,人民也比较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文化所衍生出的音乐就展现出了蒙古人民的豪爽和粗犷,同时也会十足地彰显出草原民族所拥有的音乐特色和艺术价值。在蒙古的长调民歌中,衬词往往是带有“嗒咿”“咿呀”“咿吆”等,而在进行高音衬词演唱的过程中往往是开口音和闭口音,在中音方面则就显得比较灵活,在结尾的时候往往就是运用半口音或者是闭口音。如此唱腔与蒙古民族的地理文化与生活风俗不无联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全球文化也在交流中发展,而民族音乐也相应地发展到了新的层面上。在民族声乐发展之当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与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现状相吻合。在此,学校在开展名族声乐教学的时候,就应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阐释,这是让多元文化融入民族声乐教学课堂的基本点和关键点。在教学中,民族声乐应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而是找到一份属于民族声乐的新天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探寻出优质的教学形式和体系的同时,也会让民族声乐教学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声乐教育和我国多元文化相结合,能促进民族声乐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宾薇婷.浅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索[J].黄河之声,2019(04):16.

[2]崔一骞.论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取向[J].北方音乐,2019,39(02):1-3+16.

[3]黄文专.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声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8(16):126-127+131.

[4]马笛.浅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94+196.

[5]何娇娇.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声乐教育探索——评《声乐教育学》[J].新闻与写作,2016(08):126.。

作者:陈媛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