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育困境与变革

时间:2022-12-17 03:21:14

高职会计教育困境与变革

【摘要】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的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引起了会计工作的重大变化,势必对培养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那么如何让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才,就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模式重新进行摸索,才能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需求。虽然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会联网对行业的冲击,但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并没有实际的举措应对互联网+对会计教育的强烈冲击。高职会计教育应对这种变化,需要从高职会计的人才培养方案着手,研究出适应这种经济新常态的高职会计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这种经济新常态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教育;困境;变革

一、“互联网+”时代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冲击及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为典型特征“互联网+”概念快速发展,且冲击着高职会计教育。会计部门作为企业不可或缺,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的部门,与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逐渐融入古老且厚重的会计行业,传统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偏少、独创观点缺乏、高层成果稀缺。这也给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专业界限更加模糊,会计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计不只再做“会计”,会计专业也变得“不专业”,社会需要“通才”。单纯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己经满足不了互联网时展的需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顺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趋势,时刻关注“互联网+”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以及对会计工作方法的新思路,促进高职会计教育与时俱进。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切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互联网+会计”真正成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平培养创新的重要抓手。

二、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互联网+”时代来得太快,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未来得及与之相配套。这样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记账、核算和监督,会计工作能够胜任,但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互联网+”推动了会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了会计信息化技术发展。财务会计正向着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会计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职能越来越重要。知识互相融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云计算,大数据,在线财务决策、实时报账、财务信息同步处理都需要学生掌握更多技能,来应付互联网加时代的电子货币结算,在线财务管理的要求。这些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功能的转变势必对高职的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会计老师只有顺应这种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需求。(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效果不理想。传统会计下设置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围绕财务会计的功能进行设置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陈旧,基本还是课本,实训的模式。互联网+”会计教育是指以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为支持条件,以利用互联网优化会计教育资源为发展理念,以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科技教育融合为推行手段,将会计、技术、教育、用户、信息深度整合创新,提升会计教育的互联网理念,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发展工具的会计教育发展新常态。最好能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合作,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出适合互联网加的会计课程体系。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生源优势让企业出专家培训,让学生在学校可以接触最前沿的处理会计信息的方法。(三)教学手段单一,与时展脱离。可利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思路的拓宽。随着互联网逐渐融入古老且厚重的会计行业,传统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会计工作传统的会计要素发生改变。基于一系列会计假设前提的传统会计,在“互联网+”时代,使用范围和适用领域都发生了扩展。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在“互联网+”会计时代,会计数据不能仅限于停留在封闭的会计核算范畴内,而要向以“云计算、大数据”为背景的互联网空间发展。利用云计算,使企业处理会计信息更高效、更便捷。随着“互联网+”会计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变革产生了有力的影响,对会计人才素能要求越来也高。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的高校,应明确“互联网+”时代会计教育发展方向,不断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会计技术发展、会计职能转变、会计人员转型、会计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双师力量,实现会计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达到学习即生成有意义互联的过程,教学即促进有意义互联的活动,课程即有意义互联活动的桥梁的个性化、智慧化的教学效果。(四)教师知识结构断层现象突出,缺少新型人才。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二者对接,高等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对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的数据来源普遍缺乏全面的了解和灵活的运用的能力,潜在风险管理、战略选择评估、宏观政策预测、领导沟通交流等知识。(五)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重理论轻实践、实务操作能力一般,传统的评价体系还建立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上,学生以课本的知识为主,加以一些课外作业的练习,不利于根据会计各岗位确定的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差异选择考试方式,不能真实体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变革人才培养体系,转移及重新规划会计职业人才的培养重心。学生原先就是通过会计的专业书本来获得相应的知识点,用“互联网+”的思维会计的更加突出培养学生具有互联网职业思维,那么就搞跨界协同,也就是跨行业、跨专业的协同,联系其他专业的学院,搞联合教学团队,团队内老师的构成应该是涵盖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电子信息化等,财务的基础业务换成流水线,每一个岗位必须专业,才能达到专业化协同,才能完成复杂的数据采集加工。通过会计知识和会计常识教育提高会计智商和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会计见识教育、胆识教育、意识教育开启会计情商和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二)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不能仅仅停留在电算化的水平上,还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培养,从“互联网+”教学实施条件入手,先社会上的企业分类,例如中小创新企业、集团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对每种企业进行会计岗位细分,一般中小创企业需要财务经理岗、财务管理岗、财务助理岗、审计助理岗、成本管理岗、审计助理岗、成本管理岗、税务岗、出纳岗。而集团企业需要财务分析岗、运营管理岗、综合支持岗、资金结算岗、业务核算岗、风险内控岗、预算管理岗、业务财务岗等,把学生按照专人专岗来培养。通过会计知识和会计常识教育提高会计智商和信息技术能力。(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与教师实时互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讯息变化的时代。全新的教育模式将会替代原先枯燥无味的传统模式。微课、慕课、网络平台,信息化实训,都可以在课堂里随意切换,智慧教室的运用,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和学都与时俱进。同时要加入管理会计的学习内容,真正做到与社会上需要的会计人才接轨。(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的改变。就需要教师的知识的更新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持续创新,变化。教学内容的持续扩充,要求教师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要经常走进企业,与企业一线会计人员多交流,补充教师本身实战经验的缺乏,也可以邀请企业的财务经理共同授课,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互联网+时代企业模式在转变就需要转变原有的固定的会计模式。老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编制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具有“互联网+”特色的课本,注意与理论知识的衔接。(五)优化“互联网+”技能竞赛与会计实训融合式教学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会计岗位有了更多的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如何高效地运用在实际的会计实务中,以及对会计信息的运用和处理能力,都对现在的会计毕业生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利用“互联网+”优势,从具体实际出发,基于会计技能竞赛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把会计技能比赛的内容带到日常教学中,可以给所有同学进行分组,将信息化平台直接带入教学,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让学生初步掌握真实企业环境的操作模式,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通过不断的软件更新,让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最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习通”等相关的学习平台,把不懂难懂的知识点拍成视频,让学生的学习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操作不同的会计角色的工作内容,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迅速提高。(六)构建学生课程达标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学生为本,以前主要是对学生的课程的考试成绩和实训成绩给分,新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必然要有新的考核模式。新的考核模式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会计的工作能力为考核的主要参考依据。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真实的参与到企业会计工作中。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将是他们重要的考核依据。鼓励学生多参加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多参加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可以采用以比赛成绩代替考试成绩模式或者以职业技能证书代替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以职业技能证书来代替课程考试。

参考文献:

[1]黄世忠.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的变革与创新[J].财务与会计,2015(11).

[2]王兴山.企业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5(4).

[3]曾雪云.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革与管理会计理念[J].财务与会计,2015(10).

作者:王玉香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