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共享角度看院校会计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26 11:11:29

从财务共享角度看院校会计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共享;概念;特点;会计教学;现状;改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一切,传统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会计领域,大数据分析、云端化处理、共享式服务要么呼之欲出,要么初具雏形,今后必将面临着深刻的行业变革。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式,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未来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问题,并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探索尝试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授课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认清现状,积极准备,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所谓财务共享,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将原本分散于各业务部门的那些重复性高、工作量大、易于标准化作业的财务工作集中到财务共享平台统一处理,从而达到以减少工作环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会计处理效率为目的的作业管理模式。

2.特点。(1)严密的流程管理。(2)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3)全新的内部组织及人员设置。

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陈旧、定位模糊。当前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在基础理论培养和必要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这是现实的需要,但不一定是长远的目标。财务共享模式的确立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对传统会计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企业不再需要大量的基层会计人员,一般的会计核算将由共享平台集中处理,而共享平台前端的重复性工作只需要少量熟练人员或者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完成。至于暂时不具备设立财务共享中心条件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财务工作有可能外包给签有服务协议的第三方供应商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要么培养通才,要么只要求懂得基本会计核算就行”的目标定位。

2.缺乏必要的互联网思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经济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与互联网相互连接,“连接一切”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我们依然延续以往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很难培养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才。所以,在教学活动安排上,必须要具备互联网和信息化思维,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推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技术手段落后。现阶段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知识体系陈旧,对财务管理体系转型缺乏了解,对新兴的流程管理和信息系统支撑也很少有直观的感受。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无论是会计资料准备,还是财务流程设计都与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技术条件方面,也很难营造出真正前沿并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仿真环境。

三、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夯实理论基础,加大管理会计授课比重。要利用财务专业知识在业务发生前做出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成本控制方案,帮助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合理预算和盈亏平衡点测算。要广泛搜集市场信息和目标客户信息,认真分析研究后提交给管理层作为决策参考。在业务进行中,要综合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管控风险,为业务发展服务,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这些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有必要在授课中强化这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管理会计、业务会计的概念。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熟练掌握信息系统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应广泛采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了解认识ERP财务系统、网络报销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影像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图形用户界面,掌握各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联和数据交换方式,模拟实际业务中会计信息的传递和会计资料的生成,以便适应今后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继续优化流程的岗位要求。

3.重视交叉学科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未来企业需要的是能从财务角度思考业务,从业务角度审视财务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外有必要强化市场营销、内部控制、系统集成、流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4.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一方面,需要从新的目标设定出发,通过软硬件设施标准的不断提升,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实战地设计实训方案,营造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必须设法加强同企业方面的联系,鼓励学生走出去,参与企业前端的会计信息处理和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环节,提高操作能力,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劳动力密集岗位的用工问题,同时也便于企业就近观察每一个学生,记录他们的学习档案,作为今后招聘录用的依据。

作者:白玉 单位:甘肃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