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时间:2022-09-21 05:08:51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摘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外,国内的学者和教师也在积极开创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法和讨论法,并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操性;转动课堂通过转型,转法和转体,旨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分课堂;转动课堂

一、背景和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成为主体越发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近年来,“互联网+”时代教育新形态的出现,如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和在线学习等,已经打破了知识垄断和传统教育者知识权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课堂更加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要求。对当前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而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问题解决和交流协作等能力的,使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面对复杂性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有调查显示,近年来用人单位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教师而言,很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使有些教师把大多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很容易产生应付的心理,更不用说要花功夫在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上。不少高校因为功利的教育目标,把眼光主要放在学生拿了多少证,过了什么级,而不是真正考虑对学生长远的综合能力培养。这样的情况也让高校教师缺乏真正改革课堂教学的压力或动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全心投入学习的情况很普遍,比如玩手机,或看其他书籍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效果差,教师也难以感受其工作的价值。因此,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的使命,还是从教师和学生个体这几个方面来说,构建一个真正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培养学生各方面实际能力的课堂,对于高校一线教师来说,都是势在必行的任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学者和教师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有的根据自身的课堂实际,开创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传统课堂是有力的翻转和冲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些课堂,真正地带给学生和教师多方面的收效,很好地推动了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给一线教师带来示范和指导。其中两种国内创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对分课堂和转动课堂。

二、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此模式一经提出就迅速传播到全国很多地区,并在数百所高校的上千门课程中得到应用。对分课堂在形式上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是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和教师通常在课堂内使用的讨论法不同的是,对分课堂强调在讲授和讨论之间,要有一个学生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进行讨论。对分课堂的教学分为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所以对分课堂也被称为PAD课堂。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授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并不用对所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自己的节奏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吸收;之后再次回到课堂上,分组讨论自己学习的内容,并与全班进行深入地互动和交流。对分课堂既保留了讲授式课堂的核心内容,又采纳了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并且注入了一些新的内涵。例如,在作业布置阶段可采用“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的环节。以大学英语为例,“亮闪闪"指的是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的亮点,如单词和词组,句子理解,文中的思想或自己对文章的体会等等;“考考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出一些诸如语言点,句子理解,语法,单词读音等方面的考点;“帮帮我”就是提出自己对文章各方面的问题。“亮考帮”的这个环节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并且是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内化吸收的过程,在回到课堂后分小组讨论时可以互通有无,能很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这种有备而来的讨论是已经经过学生的学习,探索和吸收,可以弥补传统讨论法的一些不足。通常教师在课堂内一讲完就让学生进行讨论,这可能会使一些没有太理解教学内容的学生产生无助感,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课堂讨论效率不高,只有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另外一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实则没有什么收获。对分课堂另外一个亮点在于,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了鼓励学生有好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考核要求。例如,每次作业满分为5分,只要学生上交作业就可有点分为保底,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得到4分或5分。这样的作业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督促全体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相对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量。关于对分课堂的十余本丛书自2016年已陆续面世,其中包含了理论分析,还有对分课堂在不同具体学科中的操作流程和要点,以指导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迅速地很好地运用对分课堂。在课堂教学改革呼声强烈的今天,很多教师是愿意尝试改变一成不变的传统课堂模式的,但是国际上流行的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模式需要教师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并且要求较高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这就让很多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望而却步。然而,对分课堂没有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方面有过高的要求,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只是辅助手段。对分课堂主要只是在教学方法和步骤上做了调整,这样的模式对于一般的课堂来说都是可行的,并且对分课堂的丛书也手把手地给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讲解和示范,实操性非常强。

三、转动课堂

继对分课堂之后,为了培养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渤海大学也开始实施另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动课堂。“转”指的是转型,转法和转体: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中心;从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从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动”指的是:第一,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第二,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帮助学生运用知识,成为适用型人才。转动课堂将总的学时按照6:4的比例分割成两个部分——第一课堂的课内课堂和第一课堂的课外课堂。课内课堂主要用于教师精讲,课外课堂主要是学生互动和练习。课内课堂解答知识是什么,而课外课堂解决知识怎么用的问题,以此有机地结合转动课堂的“转”与“动”。转动课堂包括精讲,互动和练习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也可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环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活动设计成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第一,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这个环节中,学生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重复学习和练习,并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和难点。在线学习情况与期末英语平时成绩挂钩。第二,课堂教师精讲。这个部分教师主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以及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难点进行讲解。第三,课堂互动。这个部分包括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吸收和扩充。第四,课堂练习。这个部分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实操性练习,着重对知识的实际运用。第五,课后实践和自主学习。此部分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包括个体和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定期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转动课堂着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脑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都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师生和生生之间关系密切,合作展开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教”和“学”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转动课堂对教师,学生和配套设施具有较高要求。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作用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到课后实践,教师都必须挑选适合的学习材料和设计实践任务,并且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问题进行辅导等。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完成各项任务,所以对于学习能力和习惯较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来说,转动课堂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学校方面也需要提供大量的图书资料和流畅的网络来支持学生的在线自助学习。转动课堂是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校连续三年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改善,学习有目标,学习动力和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在课外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断提升,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还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对于诸如对分课堂或是转动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真正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这条路上是一定会有阻力的。例如,科研占用了教师很大比重的工作精力和时间,而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也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反思,调整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教师想改,却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但是,如今我们已认识到通过传统课堂培养的学生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自身要求。事实上,教师自身也需要通过探索和实践新的更有效的课堂,感受到和学生更亲近良好的关系;通过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自信面对未来挑战的学生来获得教师这份职业的崇高价值。所以,因着势在必行,也是使命使然,高校教师必将在课堂教学改革这条路上风雨无阻,义无反顾。

【参考文献】

[1]陈湛妍,等.对分课堂之大学英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冉清文,等.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转动课堂论文汇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

[3]杨新晓,等.构建生本课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作者:李勉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