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意蕴

时间:2022-09-06 10:21:47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意蕴

一、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的哲学的重要前提。而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正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它是在“实践———理论———实践”的一个动态过程中相结合。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扬弃、不断超越,使中国的经济不断提升,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的改革要从经济入手,只有保证了群众的物质生活才能保证政治上的稳定,只有正确的改革经济体制才能促进政治体制的完善,只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提升。而如今直到现在的十八大这几十年来,依然将改革开放作为极为重要的地位,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实践创新必然要求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发生变化并为此提供了理论的创新空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它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空间。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发展合规律性的参照系来看,任何社会形态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它能够发展生产力,否则它就失去存在的根据,最终退出世界舞台。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认为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形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还不完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本质之下,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的建设因为“”的原因生产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的“”、等都是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开展的。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不相适应,计划经济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当时的经济发展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当时中国的生产社会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生产方式有效地发展生产社会化。因此,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避免两极分化等问题。这些举措让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契机。结合当代中国实际,邓小平的发展生产力的经济理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原理,赋予了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把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先进生产力一道作为贯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当前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同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力实际是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中取得的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现实力量,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以利益为纽带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形式和由此形成的分工。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人民群众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客观规律。在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中,群众路线既是认识和工作方法,也是有效地价值观和历史观。人民群众作为实践和价值主体,“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价值观的高度表达。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时代意义

在现代化背景之下,全球经济加速前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政治多极化的呈现,强国霸主的多元发展,国际新问题、新形势不断涌现,而邓小平经济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这体现了时展对理论指导的殷切渴望。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经济必须全面对外开放,然而在“开放”过程中,以西方强国为代表的国家必将会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提出挑战,西方各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加以制约,利用国际各种关卡限制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全球。而面对这样的难题,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以自身的优势占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将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完美地呈现给全球。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邓小平经济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而这一理论正是指在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建出适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与时俱进、密切联系群众。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一次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明朗化,当今世界人们对全球化的关注也更加热烈起来,全球化成为人们所分析的热点视角。而在全球化背景下,邓小平认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赢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而正是这样的时代性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起到了创新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邓小平的时代性主题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角度所提出的。世界各国加入到世界市场中来,重现市场的生机活力,在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情况下,更好的谋求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一理论促进了各国的共同发展,维护了世界和平。在共同化发展的模式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取长补短,促进各国生产方式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变,发展世界生产力,保持着世界的稳定,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好的整体性发展。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论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下,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基调,更是中国社会的基调。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典理论更是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发展理论特别是经济方面既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发展到了一个新境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代世界市场的创立,人类对改善自身生活的追求依赖于世界整体,人们的现代消费遍布整个世界,使得世界各国的商品在全球兴起,进口与出口的更加频繁化,中国的“开放”也应走向世界,人类社会发展也应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现代化之下人类社会分工和交往发生了变化,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正是在这种变化之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提出了理论的创新,把握时展的规律,克服了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化下的重重困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和理论创新。

作者:杨婷婷 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